我不懂谈电影,我只懂谈感想。
我并不是第一次写观影感想。
在许多许多年前,我还给另一部电影写过观影感想。
那篇观影感想被我删除了,原因是里头提到的那个女孩子离开了我、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
也许与所有沉浸于失恋痛苦中的人一样,当时我以为自己不会在爱了。
听说那个女孩子在与我分手之后半年便结婚了。
我不敢去求证分手后的那半年里,不,应该说是在我们那段感情的尾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宁可去相信她的离开,是因为我当时渴求的爱对她过于沉重,同时我没有能力给予她所需要的爱。
那一年,我还在读大三,才失母爱。
回想起那段故事,又沉淀了一下与孙老师相知相爱的近五年,我觉着就与那位女孩的分开并不遗憾。
且不论因为与她分开才有了与孙老师的邂逅,就分开这件事情而言,那位女孩与我的分开算是最美的。
因爱意情感的纠葛而分开固然让人慨叹,但那些因柴米油盐而割裂的感情,更让人感到不忿与无力罢。
与孙老师相识于研究生的时候,那着实是段几乎无忧无虑的日子,然后经历了毕业、就业、无业、自由职业。
以前的同事听见我在写故事,都说拿孙老师与我的故事照搬上来就够了。
当然,我不会这么做,至少目前不会。
但孙老师与我着实一同经历了许多不多人会经历的事情。
迫使我们几乎分开的并不是情感纠葛,即使那段日子我们一直在为情感纠葛而争吵,但真正的矛盾却是诸如柴米油盐的生活牵绊。
面对那些生活牵绊,我的乏力让我一度借着出差回不来的名义躲在外地的酒店里,哪怕经常要与孙老师在电话里争执到深夜、工作效率及精神状况极差,我都不敢去直面她的悲伤。
我们熬过来了。
付出了代价。
而今时不时还会因那时产生的后遗症而神伤。
但我觉得我们不再仅仅是爱人,同时还是生活里的战友。
我们已经不可能也不会分开了。
帮助我们熬过来的,是初心。
初心并不是没有动摇过。
在我困惑的时候,我会央她给我唱《两只小毛驴》。
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她每次唱着“我有两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的时候,我对她的爱意会汹涌而出,就会极想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去抱紧她。
这份初心经过生活的磨砺和发酵,升华成了面对困难与波折时的勇气,以及面对柴米油盐时的一份坚定。
至少在我看过的爱情电影里,角色们都是幸运的,他们不需要面对柴米油盐。
正如这部电影里,叶雯雯是店长、陈震轩不是顶级也是高级设计师,文艺与李想都是显而易见的家境显赫,顾小蕾与凌霄的工作都很体面且工作中的竞争不算残酷,田海心对她的工作游刃有余而曹大鹏哪怕对鸭子极度痴迷却也体现着他一门专精的巨大价值。
他们只需要面对爱与不爱、想与不想,要不是“以为不是你结果还是你”,便是“以为不是你怎么会是你”,又或是“我认定是你果然就是你”,兜兜转转总能圆满。
但生活不是这样的。
至少我对生活的理解,完全不是这样的。
很多年来,我都是不看爱情电影的。
似乎大部分的这类电影都只谈爱与不爱、不谈柴米油盐。
爱与不爱、想与不想,只是一种分歧,但柴米油盐是爱情的终身死敌。
就像我自己脑补的,叶雯雯迟早要面对陈震轩亡妻在他及孩子心中留下的痕迹,她会困惑自己接受陈震轩到底是不是因为一时的感动以及一时的母爱泛滥。
是的,陈震轩爱她,很厚重的爱,但他也不敢承认,因为一旦承认便似乎是对亡妻的否认。
那句“遇见你是最美的事情”(非原句),只是一时冲动写下的话语。
陈震轩是挣扎的,爱得是偷偷摸摸的。
冲动过后,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过起来,叶雯雯会发现的。
文艺因李想而从音乐中感受到了快乐,但快乐并不如苦闷那么显眼那么恒久。
李想在校园里或是成就斐然,但且不说国外和国内的氛围,单说社会与校园对一个人价值的认可根本不是一回事。
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过起来,他们迟早还要面对对自我价值的困惑。
挣扎、否定,将任性和他人的包容当做发扬个人风格、不谈责任的借口,是文艺青年的通病。
这种病的结果,往往是经过系列合理化之后看似洒脱的离开。
顾小蕾终于收获了她一直期盼的婚姻,可她并不见得了解感情的本质。
凌霄最终向她求婚,并不是因为在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忽然的想通了,而是因为爱她、害怕失去她而满足她。
许多女人向男人索求安全感,她们往往以为男人怎么做了便能获得,但这种获得只是假象。
安全感源自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与自信,这种肯定与自信,顾小蕾没有。
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过起来,因为爱她,凌霄还要付出更多、更多,哪怕觉得到了自己的极限,也仍要付出更多、更多。
相比之下,田海心与曹大鹏踏实多了,他们遇见的正是柴米油盐的日子过起来后出现的问题。
曹大鹏与田海心离婚来源于他对她的爱、对她一时嘴硬的深信不疑,以为那就是她想要的,但他反应过来了。
田海心放弃了事业投奔于家庭是因为她终于找到了在生活中某个时期自己所需要担任的某个角色,这种角色的变化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要经历数次。
他们沉淀下来的,是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而需要的智慧。
收获的,是守护他们初心的壁垒。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只谈爱与不爱、不谈柴米油盐,很浅。
那不是我们生活的模样,更不是生活的升华。
从看电影的角度来说,不谈柴米油盐、只谈爱与不爱,很美。
或者生活已经多多少少让人不堪了,又何必在电影中继续提醒着大家生活的瞬息万变、举步维艰呢?
最后,冲着孙老师一句“这是近年来看过BUG最少的爱情电影”——是啊,在飞机上顾小蕾身边的座位神奇的空置着是因为她同时买了凌霄的飞机票,四星吧。
何况,这部电影再怎么浅,或浓或淡的,是想给人一份暖意。
2015-4-3 1:10 初稿睡觉了,想得起来又有空的话再修改吧。
无意中听到张靓颖的歌《终于等到你》,然后回看了这部电影《咱们结婚吧》,比它放映的时间晚了五年。
带着记忆中好听的旋律,带着人生的一些经历,一点沉淀。
没当电影看,也没来得及用电影的角度去衡量它技术与构思上的成败得失,只是知道自己很投入地看进去了,有笑也有泪。
很难得的没有跳戏。
我觉得每个演员都表演得很用心,台词也很精致。
郑凯让人忘了他在“跑男”里的耍宝,姜武依然内敛含蓄,丢掉了他惯有的京腔,女神高圆圆依然女神,周涛虽然依然大女主范儿十足,但卸下职场精英的高高在上,更像她人间烟火气中的模样……王自健是承包笑点的,大概没怎么看过他的吐槽,所以感觉还蛮好~ 然后说说电影里的几段故事。
渣男副机长和机场地勤美女的故事颇有社会代表性。
故事中的机场地勤女孩儿,集合了很多青春无知美少女的特点。
以为爱上一个人,同吃同睡,就自然而然应该结婚。
以为结婚就是最好的归宿。
以为浪子总会回头。
这个故事的结局最俗套,也最不真实~ 男性对婚姻的态度,折射出他的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中教育的某种缺失。
不是看到一个浪漫的桥段,经历一点点生死考验,就能换来彻悟的。
我恶毒的以为,那种缺失带来的心理创伤,很难在以后的人生中弥补。
这个故事属于理想主义的童话结局。
小提琴女和意大利男的邂逅,倒不一定不真实。
但一定有前提。
不是因为意大利的浪漫美好,也不是因为乐队指挥和她有多少灵犀相通,而是因为7年的恋爱都不能换来对方对自己真正的理解和义无反顾的付出,那么七年,就到了应该要“痒”到正视现实的时候了。
带着失望离开,带着希望返回。
令她失望的和希望的,却已不再是同一个人。
这个故事的结局安排了一次重逢,很好。
留了一点可以期待的空间,没有落入狗血俗套。
烤鸭男王自健和酒店总刘涛,烟火气息最浓郁的一对儿,也是最能作为年轻人教科书可以供人反思的故事。
跨过了心动、激情,以及感情里的磕磕绊绊之后,蓦然回首,发现那个人一直在等候。
是的,这个时候,可以结婚了。
温情可以绵延不尽,你给的恰好是我需要的,仅此而已。
最让我感动的是婚纱裁缝姜武。
影片当然也有很理想化的部分,也没有足够的铺垫让人可以相信高圆圆最后的选择是基于感动还是爱情。
不过,很多时候,真的需要一段足够长的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所爱。
从这个角度来讲,高圆圆发现那个姜武的图画日记的时候,我就知道姜武会离开。
因为羞涩,因为害怕,本能的逃避。
这个设定,合乎人物个性逻辑。
不知是不是小说电影看多了,我几乎一看开头就能猜到过程和结尾。
但不影响被感动。
当然,果真是建立在感动基础之上的婚姻,在面对一结婚就当后妈的现实后能否经得起考验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但是这个故事里,有爱。
多年后,越过山丘,我才懂得,一个男人爱你越深,反而会表现得越矜持,越小心翼翼。
或者说,一个人真正成熟之后,他对爱情的态度是更谨慎的。
看清了现实,还不惜卑微地欲抓住理想,姜武的表演分寸感拿捏得真好。
多年前还在为左拉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感动得涕泗滂沱。
现在明白,人性是一样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
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里,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年轻的时候,容易醉在这样的句子里。
现在看,它不只是描述年轻。
当然,芸芸众生,怎可能只一幅画像?
只是,我说过,带着一点点心情和人生阅历去看,更容易被裁缝男这样成熟内敛,一往情深的男人感动罢了。
一辈子很长,故事来自生活,生活中不乏故事,有时候还真的会无巧不成书。
我只愿,从此以后,对生活永怀虔诚和谦卑,怜取眼前人。
我只愿,坦荡如砥,温暖如初。
1. 中庸,不太值得去电影院看,我其实是为了圆圆女神交智商税去了。
2. 全片借鉴韩国的《结婚前夜》明显,后来貌似官方出了个声明说买了版权。
但是片子不如《结婚前夜》,无论是玩深沉还是玩幽默。
如果去看的话,一定记得带手机,我是靠着朋友圈和微信聊天才看完的。
3. 看完片子觉得刘涛被拍的比高圆圆还女神点,让我有点意外。
郑凯被拍的挺帅。
郭碧婷被拍丑了,这让我很失望。
=_= 4. 几对里面就刘涛王自健那对还不错,无论是深沉还是幽默。
5. 最近不知怎么,就突然流行起黑女文青了,估摸着编剧可能也有点这意思。
郭碧婷那个角色简直就是被用来黑女文青的靶子,又作又不自立。
我不觉得真正的女文青应该是这么个怂样。
6. 两年前好多人骂也差不多这个点儿上映的《北京爱上西雅图》,我觉得那部比这部强多了。
人家起码把故事讲明白来,这部感觉就是集合了一把明星拼凑了几个故事,然后来圈一把钱,收上一票智商税。
7. 确实像之前网友说的,这片子充满着直男癌的意淫。
尤其是中间几个段落我作为一个男的都觉得恶心了点。
(瞬时让我想起了珍爱网的那个广告)高圆圆那个店员上来就跟她说,您都32了,不把您嫁出去我都愁得 慌。
所以合着最后剩下的女神都要随便找个暖男将就?
陈意涵跟郑凯摊牌,聊聊感情不是挺好,非要强调个我马上就30了。
立马语境就low了,因为年龄大了男的就必须娶女的?
结婚这事跟年龄有半毛钱关系么。
最后,如果你是姑娘,要是有的选试试同档期的《冲锋车》吧;要是你是男的,为了看看女神穿婚纱,那就跟我一样去交个智商税吧。
以上。
电影世界里有两种爱情片,一种是你猜的到,也甘之如饴;一种是你仍猜的到,却弃如敝履。
这部电视剧转化而来的电影试图打造中国版的“真爱至上”,在两种爱情片之间,它正好处在当间儿,有再进一步的空间,但一不留神也可以坠入万丈深渊。
英国电影“真爱至上”是我与董小姐每逢圣诞节必看的电影,即使你对剧情已经熟烂于心,每次重看还是能收获感动和温暖,所以说这种合家欢式精品属于不会过时的稀有品种。
高圆圆曾谈到就是太喜欢“真爱至上”才决定出演电视剧版之后再演电影版,是导演刘江坚定的要打造真爱至上中国版的决心打动了她。
说起“真爱至上”,它真的是为所有后来者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样本,使那些疏于用功的电影人做几道“完形填空”就可以达到及格线的标准,但为何这么久却没有一部影片能够达到“真爱至上”的水平,因为它们大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故事与故事之间的串联不严谨,不巧妙,“真爱至上”高高在上的标杆范本又不能真的拿来照抄,所以经过再加工之后的剧情,就显得七拼八凑,生拉硬套,要知道在一个天马行空的结构里,就算剧情老套狗血也是瑕不掩瑜的,反之就会被无限量的放大。
更别提在本片里一水儿的综艺咖们,演技不过关,分分钟跳戏,不紧凑的叙事节奏,电视剧导演的习惯一时半会儿改不了。
如果说“真爱至上”的每一招都显得那么空灵潇洒,那么本片就属于那种泥牛入海,打出的每一拳看似有力,实则空虚,流于表面。
四个故事,八个人物,丧偶带着孩子的暗恋,异国他乡的浪漫邂逅恋,金童玉女的逼婚苦恋,女强男弱的奇葩恋,仔细梳理一下,无非是从相恋到结婚,闹情绪离婚到再婚的人生必经过程,因为裹着浓浓的浪漫爱情因素的外衣,所以原版剧集里的一些针砭时弊也不翼而飞,朝着一部浓到化不开的爱情主题电影滚滚而去。
本片效仿“真爱至上”的举动值得鼓励,我国电影市场也需要这种应景的商业产品,不过现在这类型的电影还都处在半成品状态,亟待提升,“真爱至上”可以先放一放,能捣鼓出一个像样的“巴黎我爱你”的成品也好啊。
由于临时被叫去看的电影,看之前我连这片子讲什么的都不知道,木木夕邀请我去看的时候描述剧情为:逼婚片……手动再见,听到这样的关键词根!
本!
不!
想!
看!
好吗。
但是我还是去看了,对,我就是这么没有原则……坦白讲,因为没报什么期望,甚至在看到海报上的陈意涵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完了大概又是部烂片(我,其,实,还,挺,喜,欢,陈,的,颜,真,的,看,我,真,诚,的,大,眼,睛⊙ o ⊙),所以最终看完我反而觉得还行,不至于让人中途离场。
不过我们这个厅有个妹子真的中途踩着高跟走了,优雅地穿过了半个大银幕……还行……是还行,片子色彩和演员颜值都可以,但阻碍不了我边看边吐槽的心。
我看的时候自动开启了口述弹幕模式:高圆圆作为女神在电影里颜值还是保持的蛮好的,我的确沉浸在女神一帧一定格的完美笑容里,但是我。
完。
全。
感。
受。
不。
到。
演。
技。
拆穿暗恋的环节老套但符合电影套路,虽然女神说哭就哭说走就走完全不知道表现的是被感动还是被惊吓。
之后电话打不通的时候我就在想,看看你当时说走就走人家以为不行打退堂鼓了吧。
结果峰回路转硬是来了个表白,但是女神穿婚纱很美,所以无所谓啦!
姜武演的挺好的,但是大概我之前看过他演一个娘娘腔的电视剧演的太好印象太深,我一直都在脑补他所表演的纠结都是他在努力抑制内心想翘兰花指的冲动。
明道演的渣ex反正戏份也不多没什么特别的,但是追了3年刚娶了金饭碗就退了太可惜了,而且转眼就从西装革履变成落魄开衫的样子要不要这么明显啊喂!
郭碧婷演的文艺女青年(以下简称文表)去了趟罗马就强行出轨,谈了7年的男盆友说不要就不要,看上黑不拉几的穷导游,and为了让这个爱情故事看起来美好?
又强行将穷小子身份升级成含着金汤匙出生偏要体验打工人生的音乐高材生。
一样选个演员演伪装成穷导游的音乐才子,找个像才子的人不比像导游的李晨好吗?
我不讨厌李晨,演导游的时候演技气质都挺好的,但!
是!
穿上燕尾服指挥的那场戏我都不忍心看……更别提两人拉小提琴手腕都耷拉着这么惨不忍睹的事实了。
说回感情戏,哦,有感情戏吗?
文表自己作死坐错了车然后被一只走。
过。
来。
的狗吓得摔倒在地,必须得一整个小臂擦伤流血哭的梨花带雨,然后对看起来穷兮兮但是来接她的导游改观然后被她指点了一番音乐不是用来考试的鸡汤理论就爱上了……WTF,你不要这样被洗脑,你就是为了考试去博一个首席的呀妹子!
而且导游你也很奇怪啊,你假装牧师听人告解已经很hentai了而且人家妹子后面“……”根本没说出来好吗你为什么这么自信爱上了,是男主光环还是音乐才子的自信啊!
我对文表谈了7年的男友更不理解,你一个为了升职放弃陪女友去罗马的主播,很明显就是表现型人格嘛,为什么谈了7年的女盆友结婚当天给你带顶绿帽你还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你要幸福,你明显应该强行让女友至少演完这场婚礼再私下偷偷离婚啊!
外插花,郭碧婷黑长直的时候真仙真美,头发撩起来就不行了,我一直在分辨左右不对称的脸哪边比较大……太出戏了。
唉,陈意涵,有颜值有演技就是经常撞烂片,虽然烂片也能突显演技但是片子质量不会突飞猛进啊。
小清新的时候没有好好把握,现在演30岁的恨嫁女,不尴不尬不上不下啊。
然后,那封应该很悲伤很感人的信,我第一次觉得港台腔其实不太适合抒情,听的我一直在回忆小灵仙儿,如果这封信是小灵仙儿在念应该我接受度会高很多。
可惜电影不能快进。
然后是郑恺,由于导演给安排的戏码都是老三路,以至于我觉得郑恺的存在感是最低的,还不如被翻出来的蓝色杜蕾斯。
这段才是唯一符合木木夕给我总结的逼婚的情节,但是除了祭出家长和分手也没有什么新意的手段,反而我很想吐槽那一段不明所以的航班戏。
飞机颠簸的这么厉害为!
什!
么!
氧气罩没有掉下来?
我坐飞机的时候宣传视频不是这样说的,而且这些乘客是什么反应为什么要鼓掌啊那是啊美利坚套路啊,像李晨那样才是正常的反应吧!
王自健演的妻管严挺像的,跟他在80后说相声里表演的一样。
而且难得的是他跟刘涛看起来挺有夫妻相的,像结婚10年的老夫妻(并没有,才半年)。
我觉得这一对拆出来也是可以拼拼凑凑出一部电视剧的,我妈爱看的元素基本都有了。
这么接地气的大饭店设定,这么狗血的生不生孩子戏码,这么合理的亲家出场……我总觉得我好像看过类似设定……最后的最后,这部片子不是叫《咱们结婚吧》吗?
为什么结局定格在跟恋爱了7年的男友分手婚礼当天出轨悔婚的这一对上!
太深奥了,完全不懂……
四对没有交叉的CP,在演各自的故事。
只是镜头有交叉,但这四对,有什么关系?
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吧。
去意大利那一段,应该算是旅游风景片,广告片?
最近流行怀旧,黎明之前拍的广告就是这种感觉。
有故事,有风景,更有颜值。
但广告是免费看的,电影需要付费的。
凭什么我付费就看这么没有剧情的片?
郑凯,我挺喜欢这个造型。
酷!
但这个应该是丰田的广告吧?
无数个拍开车的镜头,远镜,近镜,什么角度都有。
这四对CP,我也醉了。
熟男+轻熟女阳光男+小妹妹女强人+暖男小黑+女神颜值OK,但剧情太差。
PS: 郭碧婷跟李晨的搭配,比LINE里的李敏浩要般配。
可能这就是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
全剧我只发现这个亮点。
唉!
不用问,我估计有很多观众跟我一样是奔着主演的颜去看的这部影片。
用四个小故事来诠释一个主题的方式实在不算什么好的表现手法,它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把演员脸的价值最大化。
四个故事:婚纱店老板与丧偶设计师的故事,纠结于要不要结婚的空姐空少的故事,追逐音乐梦想少女异国恋情的故事,以及从始至终带着一股对口相声味道的酒店美女老板与做鸭的厨师的故事。
北爱至少还知道要分个年龄阶段,而这个组合看起来没有任何的逻辑关系在里面。
将人物之间的关系用我表姐的隔壁邻居是对门二大爷的外甥一类的方式串联起来,刚开始觉得还好,不幸的是这个桥段已经被用烂了,所以完全谈不上有什么惊喜。
从故事的内容来说,除开影片的一开始爆了俩黄段子之外,基本也没有什么很扣人心弦的点。
影片一开始,郑恺顺着大发的大白腿一路往上摸,然后镜头一转,王自健跟学徒说吹鸭子要像吹老婆一样。
这两下一出来,还让人对之后的情节莫名的有些期待,不过后来事实证明,光腚总局不是那么容易被突破的。
除开开头这两分钟以外,后面都是中规中矩的故事,让你感觉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像是在听楼道里的大妈跟你闲聊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
不过有一句话说得好:美女的错误总是能够被原谅的,更何况以上这些都算不上是4位美女的错误,她们负责美就足够了。
换个角度来说,《咱们结婚吧》的目的,无非是通过四个与爱情有关的故事,勾起大家对于婚姻美好的憧憬。
其实用不着剧情贡献,几张脸往银幕上面一摆,对于颜值的占有欲就已经足够唤起观众对于婚姻的渴望了,当然,限于特定的对象。
四位主演存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让观众把对于她们的美好印象,转移到影片当中;继而把这个印象转移到影片中的婚庆产品的植入广告中去。
好了,说完浮夸的内容开始走走心。
最近开始听李宗盛,反复播《山丘》和《我终于失去了你》。
李宗盛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你甚至可以从他和林忆莲的歌词当中梳理出相当多的内容。
感触的原因,在于工作后的人,在经历了忙忙碌碌的生活之后,会很容易开始去思考目前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和意义。
影片当中,无论是酒店经理,还是逐梦少女,都是在为了事业和梦想追寻,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人的缩影。
在陌生的城市中,随着城市的速度庸庸碌碌的前进,旋转,为了心中的执念苦苦追寻。
不过,然后呢……银行卡的数字增长了就幸福了吗?
名片上的职位升高了就幸福了吗?
居住的场所变大了就幸福了吗?
在飞机遭遇气流之后,机长说生命就是一道减法,我们追寻的附加物,真的是我们最后想到得到的内容吗?
我觉得李宗盛大哥给出了答案:“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我终于失去了你,当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荣”。
不论影片的形式与制作如何差强人意,但它终究给观众带去了美好,暂且不论这份美好是如何得来的。
在片尾,张靓颖的歌声如泣如诉,讲述着爱情的重要与美好。
不过我更情愿这个时候收尾的是一曲李宗盛。
恋爱是多么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情啊,可是没有爱,要时间又有何意义。
别等到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和闺蜜去看的。
说真的,很一般。
电影院里面我一路发表高见,鄙视溢于言表,倒是一贯比我严酷的闺蜜来了句,你好挑剔,看个电影至于么。
是啊,不至于。
但是,至少不要侮辱我的智商,好吗,导演编剧答应我。。。
全剧就是导演的个人意淫,对婚姻这件事情高度认真却又高度敷衍,该结不结,不该离却离。
醉了
四个老掉牙的小故事以仿滥了的《真爱至上》联结方式组成仅仅是借用同名热门电视剧名字的电影去诓观众的钱,让傻瓜看完去相信爱情,并且四个故事都有90分钟的篇幅,却因一部电影篇幅所限选择最没亮点,最无顾忌,最平庸无高潮的发展方式,能看下去全因为四位女演员的颜。
爱是一种习惯,有的时候不觉,丢了就像丢了魂。
郑恺和陈意涵、王自健和刘涛一对是同居不结婚,一对是结婚没摆宴,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同一个系统或单位上班,有着工作之余的生活之乐。
郑恺恐婚、刘涛不想要孩子,可能都是为事业,这成了影响这两对人的核心问题。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的见证
这是一个不结婚,就关机的故事。
虽然我是真的非常喜欢电视剧版本的故事。
但是这个电影简直像逗着玩一样的讲故事,搞到最后我觉得演员演的都不走心了。
四段故事每个人都演的莫名奇妙吧?
大龄美女高圆圆,遇到一个渣男前任【为什么现在明道都堕落到演渣男的地步了?
】然后,她又发现了一直和他合作的婚纱设计师姜武暗恋她。
【大左那个娘男造型才应该是婚纱设计师好么!!
姜武满脸胡子,手工针法都扎手,请问你是怎么做裁缝的呢?
】然后高女神看完告白信居然没有感动,就默然从姜武大叔面前走过。
于是姜武关机了。
女神拒绝完渣男,就再也找不到大叔了……郑恺和陈意涵爱了多年,终究走不到婚姻,于是陈意涵使尽浑身解数,逼婚,苦恼,全不好使,最后使出杀手锏。
你不结婚,我就关机。
然后郑恺追到了飞机上大喊,我们结婚吧……【剧情特狗血,猎豹小王子最近的烂片接的太多,还有什么有种你爱我!!
那是什么鬼!!
】文艺女神郭碧婷为了衬托文艺气质,名字都叫【文艺】,麻痹,醉了然后,男盆友不陪自己,自己就决定出国。
遇到了单身圆脸男导游李晨。
文艺女本着不作就能死的态度,充分诠释了【我是世界的中心,文艺女不和大妈为伍】的原则,很装逼的差点作死自己。
面对迷路,差点被狗咬,受伤等玻璃心碎一地的场面。
打电话给自己在一起七年的男友,收到的答复是,【对不起,对方已关机】于是,决定劈腿。
爱上了前来英雄救美的李晨。
比赛失利之后,李晨杰克苏上身,解答了什么是音乐,什么才是真的音乐。
【这段李晨真心无法走心说台词,我觉得如果是黄教主,估计会演绎的更好。
】然后李晨和郭女神就干柴烈火了,关键时刻郭女神说,我回国还是要结婚的对不起【搭配一个人流泪跑走的戏码,卧槽,简直是文艺女的必爱】当然,不是所有文艺女都可以做绿茶婊。
郭女神在婚礼现场突然大崩溃,和马上要结婚的未婚夫吐露心声。
未婚夫作为万年好备胎,已经没有时间上演,为什么你要这么对我,以及各种扇耳光的戏码。
只能说一句:我们认识七年了,已经是亲人了。
【麻痹!!
这句话接下去的台词不应该是,难道七年的光阴抵不过你出国几天的露水姻缘么?
】结果话锋一转,变成了。。。。
那就要快乐幸福……【所以尼玛最后是如何收场?
当着众宾客和已经随份子的来宾说,对不起!
我们还没想好??
大家可以领回份子钱??
酒店租金和酒水我们自己承担么?!!!
】最后一章是已婚夫妇王自健和刘涛。
然后这段基本没看懂,这是一个爱鸭子高过爱自己老婆的厨子和他已经怀孕却希望打掉孩子去更好地方跳槽发展并且带着自己老公的贤妻老婆的恩爱故事。
反正就是小打小闹,最后哭一下,道个歉,讨个厌。
好像没有关机什么的,虽然婚也离了,反正再复婚嘛!
七块钱还不跟玩似的!
通篇看下来就是,结婚不结?
不结我关机!
嗯。
就这样了。
姜武演的尽力了,设计了很多小包袱,但是依旧回力无天。
猎豹小王子郑恺贡献了身材和脸,但是台词真心醉了。
高圆圆女神的解说腔外加陈意涵的撒娇腔,都不如郭碧婷一个人占戏份,一个绿茶婊的晋级,配合李晨没有反光板的大黑脸,外加有点豆子的疙疙瘩瘩,还有不能平静的台词,导致我好想快进……刘导无法知道电影和电视剧的区别,使用大量打酱油配角和电视剧演员。
尼玛!
我找了半天屠洪刚在哪里,最后琢磨了一下,该不是在飞机上最后教导郑恺的那个机长老王吧?
够了!!
王自健的那段自述还算到位,可惜拥抱那个哭泣,带有一种【麻痹!
老子终于哭出来的窃喜】刘涛……嗯,就是比起三个女神来说,她算合格完成角色的,虽然剧本过度脸谱化,除了凶就是哭。
这是一个闲暇之余可以看看,看完之后一身轻松的作品。
真的,除了有点吐槽之外。
無聊啊 整個兒一家長裡短兒的電視劇 順便 主角失意 出國散心 與地陪產生感情 真是好深的套路. 飛行員和地勤的人設倒是挺萌
都是有钱人是事情
无语O__O"…
看之前看了一下,我豆瓣友邻里男神女神都看了这片,郭碧婷高圆圆陈意涵刘涛都是我爱的型,就为了全片女主清一色是我大爱也得赞,另外故事逻辑没问题。
音乐真的是太好听了!!!!!剧情一般般。完全是音乐烘托了
颜值很高。突然觉得可以去相信,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thanks for Laoer.
ido大广告片~
感觉是一个电视剧的精剪版。完全不像电影。而且居然浓缩的都这么水,节奏慢但不够文艺。中国的美女演员多,但男演员就差很多了。这么一比,当年豆导的《爱》好看多了。
王自健呵呵。。
五分好评!就是影片前半场出现了快20个广告!王自健真特么搞笑天才…演技也超赞的!还有我见过两次的郑恺,见过两次的陈意涵,你们也超赞~有进步!高圆圆和郭碧婷以前完美错过…
女人的A片嘛 总是有大暖男的存在。不管 反正最后哭成狗。
看哭了的电影都是五星好嘛!!!2015-11-26 from la to chengdu
一般吧……
郭碧婷是真的美啊!也是真的演技差啊!剧情真烂
非常老土的那种赶鸭子上架模板电影,过气的韩国都市爱情片或者大堆的发生在洛杉矶西雅图的浪漫爱情喜剧。该怎么说呢?至少编导对这种最简单的类型的熟练程度,算是已经达到国产良心的地步了吧。呵呵。要我可能会把鸭子之恋那段扩充,毕竟另外三个既缺意义,又很飘忽。
养眼,下饭。剧情就算了
这也叫电影?
其实还不错,浓缩版的电视剧,三星半。里面的女神真的是女神啊,圆圆,碧婷,意涵,刘涛。么么哒。
求婚那几段看着莫名就感动了,无论如何,被爱的人求婚对女人来说就是最浪漫的事啊~
比预想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