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非常认真且负责人的说接下来的话,好听过不好听也希望有人能看见,我愿意为我说的每一句话负法律责任也请豆瓣不删帖,因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本人是赛车领域前从业者,作为国内一名不知名18线车手,房车,卡丁车,摩托车本人都有过涉及,虽然没有太好的成绩,奖杯也有不少。
(简单科普)说正事,国内真正热爱赛车运动的真的是非常少的一部分人,ZF常年对于这项运动不重视且偏激引导,导致国内老板姓从根本上就非常抵触任何赛车运动,我毫不夸张说赛车涉及的工业领域众多并且在民用车上起到非常重要可以说决定性的角色,性能我可以先不谈,目前民用车使用的大量保护性科技都来自于赛车行业各个车企投入巨资常年不断的研发过程和众多顶尖车手血和泪的代价换来的。
从目前了解到的剧情来看,整个剧组极其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说没有邀请任何一位赛车从业者来给剧组做最简单的赛车知识培训,最基础的F4到F1的分阶段都弄不清楚,比赛中什么天气用什么轮胎,用对轮胎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我就更不用说碰到基础的赛车知识了,国内目前能看的赛车电影除了韩寒没有任何能看,我不评论韩寒电影如何,但赛车电影主题核心为赛车的电影,至少做到了专业二字,我非常讨厌踩一个捧一个的做法,但这真的是事实,因为国内没有比韩寒更优秀的赛车主题电影(有人非要跟我杠电影电视剧不一样有区别的话就别说话了,我懒得搭理)前面说过了国内赛车环境非常不好,至于怎么不好我就不多这里赘述了,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搜索,这个事实就算不是车迷或是从业者,但凡是个喜欢赛车的人就知道,我们泱泱大国13亿人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周冠宇,殊不知还有一位倒霉的马青骅,他是第一位中国F1车手,我希望我们拍出的赛车电影或者电视剧至少能正确引导对于不了解的观众,不会让观众觉得斥巨资修建赛车场就是为了让一群富二代在上面绕圈撞车玩而已。
我始终不明白,每一位赛车手都是真真切切热血追梦的人,为什么要妖魔化他们,方程式赛车从小孩子开始从卡丁车 到F4 F3 F2 最后才会可能到F1 期间要投入巨量的训练时间,精力,天赋,金钱,而且不一定会有回报,每一位F1车手我上述的4点缺一不可,尤其是天赋和金钱,没错,方程式赛车可能是全世界最贵的运动,现在金字塔顶尖的全球20位车手你们可以想象每年全世界那么多车手为了一个席位要付出多少(这一句我希望是不是周冠宇的粉丝周冠宇没有出成绩也不要恶言相向,对于中国车迷来说,他能完赛我们已非常欣慰且自豪)我自己平常不太喜欢评头论足,我生活的理念一直是存在即合理,有需求就有市场,在豆瓣多年这是我第一次留言,但这部剧如果播出且收视量好的情况下,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不论对于当下喜欢汽车或赛车的孩子们,或是对赛车一窍不通的老百姓们,我作为一个前从业者实在是忍不住憋不了要说上这么一段。
有人跟我battle也好,明星的粉丝骂我也罢,我只是单纯的希望,中国赛车能发展的更好,我也比任何人希望中国赛车能做到弯道超车,2022年了还有这种剧的出现,我也意识到我们国内赛车圈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赛车,任重而道远)如果感兴趣下面给各位简单推荐一些好的赛车电影,纪录片,影视剧,看过你们也就会知道国内赛车环境为何如此不堪。
极速车王 (2019)8.52019 / 美国 / 剧情 传记 运动 / 詹姆斯·曼高德 / 马特·达蒙 克里斯蒂安·贝尔
极速风流 (2013)8.72013 / 英国 德国 美国 / 剧情 传记 运动 / 朗·霍华德 /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丹尼尔·布鲁赫
永远的车神 (2011)9.22011 / 英国 法国 美国 / 纪录片 传记 运动 / 阿斯弗·卡帕迪尔 / 艾尔顿·塞纳 Reginaldo Leme
TT3D:触摸极限 (2011)8.52011 / 英国 / 纪录片 运动 / 理查德·德·阿拉格斯 / 盖伊·马丁 伊恩·哈钦森
直击弯心 (2015)9.02015 / 美国 / 纪录片 运动 / Mark Neale / Jorge Lorenzo Jose Manuel Lorenzo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 第一季 (2019)9.52019 / 英国 / 纪录片 运动 / Martin Webb Nick Hardie James Routh Nonuk Walter / 费尔南多·阿隆索 基米·莱科宁
没啥好讲的,就又一披着“专业”外衣的“偶像喜剧”。
综合看了下小说原作和预告片,只能说在专业知识上小说带来的感觉至少让人觉得作者“懂一点”,而这片子直接就不演了😅从预告就能看出:不换雨胎就硬走线,spin了还给个特写?
觉得这很帅?
但凡考过普通小型车驾照的都会知道这有多nt吧……目前还是先观望,但个人不看好
大结局了。
故事很精彩,就是剧有点短。
个人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认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剧。
(非专业全靠百度)“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沈溪的症结在哥哥沈川的事故,陈墨白的症结在妈妈的车祸离世。
PTSD有几个症状:“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3.警觉性增高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这几个症状在他俩的行为里都可窥见一斑。
沈溪经常触景生情闪回关于哥哥的记忆甚至于还会午夜梦回。
沈溪在事故后避免去接触和赛车有关的事物。
她在成为陈墨白的工程师前后一系列的焦虑纠结,也是怕哥哥这样事故再次发生。
陈墨白看起来没有沈溪那么严重的闪回记忆,只是下雨天会想起妈妈车祸离世。
但是他的回避行为更严重,他不仅无法下雨天开车,他还忘记了车祸当天是谁开的车。
缓解PTSD的方法,剧里也有体现。
改变认知行为。
比如安慰沈溪,让她不要把沈川的事故全归责于自身。
暴露疗法,让他们直面焦虑恐惧。
比如邀请沈溪当工程师,比如陈墨白雨天赛车。
这个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问题。
爱会是救赎。
另:剧里的人物,除了三井拓和那个敌对公司(叫啥忘了)的人,沈溪的慢热,陈墨白的活力,林少谦的温柔,姐姐的知性,赵姐的霸气,卢云浩的真性情,车队小伙伴的风趣幽默……每一个人我都很喜欢。
演员的演技都在线,我最喜欢翟子路演的陈墨白。
陈墨白的眼睛亮晶晶的,平时状态下像萨摩耶笑起来可可爱爱的,知性起来(番外)像边牧,大聪明的状态像二哈很欠揍。
还行。
翟子路的颜值和演技都有。
女主的角色人物性格有点不讨喜, 有点太冰冷, 导致女主只能用面瘫脸去演。
但也不一定是演员的问题。
剧情还行, 虽然有点单薄 不够深入 但是不狗血 也不脑残。
播出的时候正好剧荒+没有好剧 所以一对比就脱颖而出。
觉得剧本还可以更好。
希望翟子路能接更好的本子演更多的角色因为毕竟是有演习天赋的。
柯佳嬿首部和内地合作的电视剧《极速悖论》居然是突然的悄悄的上线和播完了。
虽然《极速悖论》不是网剧,在芒果台和线上同时播出,显而易见效果似乎没有类似《想见你》那种传播量级。
这当然不能怪她,点开《极速悖论》除了柯佳嬿领衔主演,班底演员都没有听说过,而且体育题材可能劝退了一部分女性单纯想看甜甜恋爱的观众,另一部分对赛车感兴趣的男性观众也不满剧里不太专业的种种剧情。
总之,小柯同学首次深度参与内地制作的项目选的似乎差强人意。
抛开剧集的部分,单就她本人而言,两届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和《想见你》之后,可以说很久没有看到她真正主演的作品了。
作为中青代上升趋势很明显的炙热之星,小柯在剧里的表现更值得说一说。
《极速悖论》不论效果如何,已经证明了她在两岸合作的班底里毫无违和感。
她稳定的塑造能力符合放之四海皆准的审美标准。
但是我们对她的期待如此之高,并不是在于她有较高的人气和知名度。
而是她这次在采访里提到的偶像,周迅和黄渤老师。
在看完佳嬿在《极速悖论》里的表现并联想她前面的一些作品,小柯同学如果想成为周迅和黄渤这类的演员,这个过程值得关注。
很明显她的个人特质极具魅力,但是把握类似《极速悖论》里的角色挑战不大,因为偶像剧的人物滤镜太完美,女主沈溪是学霸,冷静理性聪明业务顶尖,同时善良同情达理又乐于助人,这样的人设毫无瑕疵不仅是男主,谁会不喜欢呢。
所以看下来会意犹未尽,没有给到小柯同学附加题的压力,如何能往周迅这个级别晋级,是下面接戏的考验,也同时是观众的一种期待,当然成就伟大的演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小柯显然没有满足于两座金钟奖杯,拭目以待。
之前早就听说被骂的不轻,等到上线了我看了,好吧,看来还是骂的太轻了,这是什么玩意,一点基础赛车常识都没有,哪怕你导演找几个车迷都不至于这样,还插一脚提F1?
你自己看看这什么东西,你这halo比头盔还矮,搞笑呢?
不是把两根管焊在一起就是halo的,而且咋有的车有halo有的又没有的?
小车队比较穷装不起halo是吧,还有你这轮胎墙也挺厉害的,精准制导,车要撞墙的哪个位置都知道了,进弯道前谁先踩刹车谁输?
先踩刹车走交叉线拼出弯速度不会吗?
搞清楚什么天气用什么轮胎了吗?
你们这圆轱辘、光秃秃的方向盘认真的吗?
那你尾翼上的DRS咋开?
车手伸个手去掰是吧,还有你咋喝水?
咋换挡?
咋换模式?
99%的基础赛车常识都是错的,拍偶像剧能理解,但这种最基础的问题还错就不应该了吧,还说请了专业的人指导,指导的啥?
指导车队可以在TR里命令车手什么时候刹车?
在弯道里不要分散车手注意力跟车手说话不知道?
大把错误,我这看没几年赛车的人都知道,你们这剧组是有在认真拍这所谓的赛车剧吗
刚从虾哥那来 想必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的赛车运动传播者 虾哥的内心看到这种预告一定是当场裂开 但凡对赛车抱有一点敬畏之心都不能拍出这种伪赛车电影 小弟追了几年的F1 国内环境确实小众 终于在22年盼来了中国第一位正式车手周冠宇 想着多多少少能影响国内更多的车迷朋友 让大家更了解这项世界顶级赛事 结果好家伙 这剧居然还能拍出来 还准备上电视 一人血书 就让这剧烂掉吧 播出只能误导大家
1、麻烦搞搞清楚,F1方向盘(这张图是赛恩斯的)长这个样子的。
你那破电视剧里的小破方向盘是个什么鬼啊。
2、还有Halo,几辆破车,想装就装,不想装就不装。
国际汽联在2018年开始要求一级和二级方程式赛车比赛中必须装halo系统,这个7公斤的器件可以承受12吨的重量。
今年7月初的银石站,halo系统可是真的救了周冠宇一条命啊。
3、开个F1,雨天用光胎。
麻烦你看一场F1比赛就能知道F1轮胎长啥样子吧。
4、现在不能打分,将来必然最低分预定。
我就想看看到时候豆瓣上那些号称独树一帜眼光毒辣的影评鼠鼠和水军是怎么夸这部剧的呢去年老汉的halo顶住了塔炮的车,今年这个剧halo断了估计直接插进头盔里吧。
去年诺宝雨地干胎从第一被spin到积分区外,今年电视剧要用干胎雨地跑个冠军出来是吧。
你那演员的小脖颈,hans拉着你去干断脊柱是吧。
我也才看了3年车,你们拍部电视剧一个团队就是不愿意看一场比赛是吧。
是呀!
咱们湖南鼠鼠,就是这样的捏!
所以是可以拍第二部的意思么?
的确已经看到电动车的F1了,可也没见到中国公司参赛啊,希望明年可以有吧。
小翟感觉是对标俞承豪,颜值演技都在线,唯一的缺点就是矮。
这个,檀健次也是,帅哥的硬伤 。
柯佳嬿还是年纪上去了,眼袋泪沟都有了,她生孩子没?
明明《想见你》也没几年啊,那时候还非常好呢。
不过,总体舒适,算过得去啦。
我对柳工印象深刻,到底是不是啊锤啊?
他姐是我看了那么多剧里唯一一个把通勤装穿对的,也不用大牌,也不用突兀,其实就很漂亮。
相比投资人姐姐,不明白她干嘛老戴个网球帽,动不动的还配职业西装套装,自己不觉得别扭么?
这种不长的剧,往往可以挖潜一下,公式啊,理论啊,悖论啊,都头头是道,貌似挺有文化的,很好。
期待续集。
爸妈在看的~
实拍,现场录音,道具极其简朴,摄影好像用的手机一样,演员演技也一般,但拍范公,多给一星。看着看着倒觉得很质朴,哈哈。
没想到这小成本制作的群演剧看得我眼花缭乱,哈哈,冲着范仲淹去的,还不错,主要是摄像太拉跨。
拍得比较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