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美妙绝伦的电影🎞️!
我很庆幸看到它!
I want to say thank you for who makes this movie!
任何年龄都是性感的。
我们不该被任何身份限制,承担着它所带来的道德压力,“你是一个妈妈,所以你不能去做**这样的事”。
挣脱一切不属于你的束缚吧,只是纯粹面对你自我真实的欲望就好。
我也曾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但逐渐地,我想要生活充满激情、刺激,不再过无聊的人生。
Leo say,爱应该是享受的,我想到,生活也应该是越活越轻松才对,而不是越活越痛苦,越活越紧张。
我应该享受生命带来的快乐,而不是每天从对升学的恐惧中惊醒。
我要享受,我要放肆!
生命不是统一标准,不是你要循规蹈矩,优秀踏实学习,考上名牌大学,找到高薪工作。
不是只有这一条路。
重要的是要找到who you are,你想要的是什么,随心所欲地去施展你自己~
影评:一个60岁的老大姐,点了一个30岁的小弟弟,没有什么不对的,好在这个小弟弟并不是光想骗钱,而是耐心的服务,那老大姐享受了她早就应该享受的东西。
这种思想和这种文化,中国肯定是不可能的。
最后她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这种价值观其更应该学习。
老妇人,开了几次车,玩上瘾了,非要打听人家小伙子的信息和家庭情况,把小伙子给激怒了,人家摔门去。
发誓再也不给她服务了。
最后老司机再次把小伙子约了出来,继续为她服务,两人也见到了长期“友谊”。
而且65岁的南希女士,在面对镜子面前也可以勇敢的脱下衣服,感觉自己更自信了。
这些东西全是金钱的力量,全是金钱的力量,全是金钱的力量。
都说要“悦己”,人终其一生取悦自己、讨好自己才是正经事。
想起大学时看《悦己》杂志,还吭哧吭哧摘抄,不过终归都是纸面上的道理。
现在想想,年轻时候无法做到“悦己”,不只是因为不自信,不爱自己,总想迎合他人,而是因为年轻时候的“己”的范围超出了个体本身,你潜意识里总把外界的人和事纳入自己的领地,觉得那些都是“己”的一部分。
新生儿无法区分自己和世界,没有自我意识,觉得世界都是自己的,然后慢慢发展出个体意识,知道自己是自己,妈妈是妈妈,他人是他人,经历了一个过程。
我想,这个过程并没有在一两岁时终止,而是一直延续到青春期、成年期,甚至老年期,我们一直没有完全理清自己和外部的领地界限。
不管是刻意地讨好,还是想要控制外部的反应、主导他人的想法,总之就是认为【我想/我要/我应该对外部有一定的责任】。
只有年纪渐长,看见世界真相,才慢慢死心——你没法对他人负责、没法改变任何人、没法改变世界;你能控制的只有自己,能做的也只有让自己满意。
当你不想再去控制谁之后,生活才开始变得可以掌控。
最后艾玛·汤普森对着镜子,扯掉身上的睡衣,露出用世俗标准来看不够完美的身体,下垂的乳房,松懈的腰部,膨胀的小肚子,脸上一抹坦然的笑,似乎宣告与自己和解。
其实哪有什么“和解”,所有解放都是经历过血的教训、泪的洗礼、心的痛击、时间的代价,换来的折中和妥协,都是在无数次失望、打击、自我怀疑、自暴自弃后,一种沉痛的放手。
接纳。
算了。
无所谓。
豁出去了。
世界除我之外都不那么重要。
——可就算这句话,也只有过了60才有底气说出来。
唉。
《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在豆瓣评分颇高,评价也都偏好,不过我不大喜欢。
这也太理想化性服务业了吧?
妓女主题的电影有不少,大都是揭露黑暗,顶多是心怀悲悯,怎么一到了男妓这里,就美化成这样了??
没有什么悬念,所有的进度都是意料之中,探索自我啦,释放自我啦,从一开篇就知道肯定是这样。
以及尊重性服务者之类。
不过我看这片子不只是要尊重,是直接宣扬性服务业的合理性甚至必须性了。
先别说女性要探索性解放性只能找男妓这一点是否荒谬,单说男妓吧,哪有这么温柔这么耐心这么色艺双绝的男妓啊。
要真是有,也绝不是影片中这位中产女性所能负担得起的——我看日本头牌牛郎都不及他呢。
女主角探索自我,释放自我都没有问题,不过,以找男妓的方式,有点哗众取宠。
我也不大相信人会因为某一件事,在短短一段时间内彻底改变。
这种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变化,是很表面化的,就像剧中的女主。
人要打破桎梏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女主十分钟前还在刻薄女服务生“可见当年我没教好你”,暗示她作为服务生的沦落,没多久就大彻大悟,像服务生道歉了——这种突兀的转变,实在是太浮面了。
短时间内突如其来的大变化,给人一种走火入魔的感觉——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性服务业很合理,很必须么?
我不知道。
一个从没享受过性的女性,到老了去找个年轻男妓来释放自我,这当然无可厚非。
但是影片中的这种宣扬,包括她最后像女服务生推荐男主之类,我只想说,把希望寄托在性服务者身上是很荒谬的。
只希望观众们千万别当真,当真了一定会失望,以及最重要的是——和性服务者发生性行为,是一件很高危的事。
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
另外,关于男主和母亲之间的问题,女主说他的母亲是“错了”——有什么对错呢?
亲子关系就是这样的,父母对子女失望,子女对父母失望,没的选择的关系,人们怎么会不彼此失望呢?
哪有什么无条件的爱,人们对于自己的亲密关系,当然是有自己的偏好的,只不过有的人接受度大,有的人接受度小,五十歩百歩的问题而已。
如果有人觉得接受不了同性恋和性服务者的父母很狭隘,那么就问问自己,未实施的恋童癖(没去侵害儿童,但是在家里看儿童裸照之类)儿子接不接受?
想和动物性交的孩子接不接受?
恋尸癖呢?
或者换个角度,大爱无疆的孩子你喜欢么?
大义灭亲专为他人无私奉献的呢?
身为父母的,要如何才能不对那些自己接受不了的孩子露出“disgust”的表情?
比起那些爱恨交织纠结痛苦控制压迫互相伤害,也许宣布“孩子死了”从此断绝关系也不是太糟糕的选择。
只想说 我最被触动的:最后一面她在酒店的大堂,对他说“性满足让她如此有活力,有能量,非常美好的体验!
”——性,从动物本能来说,是一个最原始的动机,也该是最基本的应得,中国人过分的压抑却忽略性的体验与享受!
她在镜子前,脱掉睡衣,一丝不挂,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没有任何的尴尬与不悦,眼里是无尽的温柔。
——敢不敢,敢不敢彻彻底底的把自己曝光在镜子里,然后毫无保留地欣赏?
她是主角,一个60多岁的女教师,丈夫去世了,从未有过高潮,只和丈夫发生过关系,姿势与手段几十年没有任何变化,女儿觉得冷落她,提起儿子他觉得无聊,她花钱买了性体验的服务,她甚至列了清单。
与其说是性体验,不如说是在本能的满足中,愉悦了自己,冲破了内心的枷锁,彻彻底底的做了自己,一辈子唯一的一次“脱轨”,却非常值得!
他更是主角,透过她的视角,他是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孩子,精神上的蔑视是最可怕的,他在这份工作中,享受的是被需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对话 触摸,实实在在的存在!
他只是对于性是开放的,哪怕是一些很尴尬的内容,他眼神与表情没有一丝一毫的羞耻感,坦坦荡荡。
他把性理解为,是对于身体与心灵的体验,姿势也好 形式也罢,都是对自己的试探与了解。
他带着黄色的帽子,一身运动休闲的装扮,她穿着舒适的砖红色毛衣,头发薇薇束起,她和他握手,她说“good luck”!
他在她这里,肯定了自己,她在他这里,接纳了自己!
最终,一辈子从未有过的高潮,不是在他这里获得的,而且她自己,在最放松的状态下,不经意间获得的!
南希·斯托克斯:我以前在伦理课上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性工作应该合法化吗?
每年都有30篇论文被退回来,答案都一模一样。
里奥·格兰德:他们怎么说?
南希:“……虽然道德问题还有待讨论,但性工作的合法化最终为性工作者提供保护,并帮助消除贩卖和虐待……”里奥:听起来像维基百科。
南希:就是维基百科,他们一字不差地抄了下来,每年都一样,除了一个男孩,卢卡斯·怀特。
他写了“……性工作应该合法化,这样你的妈妈就会为她的收入纳税……”说实话,这确实让我松了一口气。
里奥:这整个理念的意义要比这个观点大得多。
试想一下,如果它对所有人都适用,没有任何羞耻感,没有任何评判,那将是多么文明的事情,你想要性,但是你很沮丧,因为某些原因你得不到,你害羞,你不舒服,你悲伤,你的身体在挣扎……所以你就雇了个人,像我这样的人,一切都井井有条,还很安全。
对你,对我,对大家都好,我帮你……或者我取悦你,那就更好了。
问题是……很多人都喜欢保密,他们对此感到兴奋,或者他们只是想要幻想,完全没问题,但是……我很喜欢现实,而且这是我实际的工作,所以……你知道吗?
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南希,就是看着别人的脸,当他们感到愉悦的时候,当他们放下,当他们屈服,当身体与之相伴时,那种热度,那种感觉……所有东西都变得松弛了。
那简直……简直太棒了。
南希:噢!
你确实很喜欢。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里奥。
我是说,不仅仅是因为这很有趣,而且很有启发性……
全程无害的性服务可否是一种可能暂且不谈,本片更侧重的是两个独立个体,抛开自身贴着的标签,打破父权制体系强加于人的约束束缚,走进彼此身心的一种互相尊重、彼此促进的自我探索,是一段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告别。
新的身体间亲密关系的一种假设和前提,却是完美地依赖了资本运作的模式。
如果个体间的深度交流只有在资本运作中才能存在,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也未可知。
用金钱来衡量甚至消费对方的情绪价值,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方式。
本片展开女主与自我的性冲动和解的过程,却无意挑明这些冲突的来源究竟来自何处。
当规训化的羞耻感已经内化,如何借助外界的力量帮助自己输出性欲?
当理想化的Leo Grande不存在时,又该如何解决?
重要的只是,女主已经完成了性冲动的和解与对自己身体的悦纳,于是无需依靠任何男性的身体介入,就可以获得身体的自治权。
从向内的自我和解到向外的价值输出过程,影片处理得有些过于草率。
相信只有彻底解开心结,才能说出那句:祝你好运,Leo Grande。
我和朋友们在不同时段各自看了此片。
以下为我对我们个人感受的收集。
我:我发现了一部女凝男的片,高兴。
一些标签:老女人、肌肉男、性产业的反转、跨种族……让我们喝彩世界伦理观在不断推进。
我喜欢电影的小清新蓝绿色调的疗愈风、高级酒店、心理咨询式的对话。
它像是上述标签拼起来的一个四维城堡,没有一点反思和戏谑的空间。
这座城堡是幻象的,像我这种阅片量大的俗气观众受不了这种梦幻泡泡。
不排除我个人更喜欢看现实讽刺的;喜剧,深入我心的还得是卓别林式的默剧小丑,珍爱社会,但却被社会程序背叛。
我看这种100%正向的电影(是,有家庭和矛盾争吵,但都是被抹去了棱角、被圆回来的辩证)有强烈的不真实感。
平权,还需要上百部类似的片子才能真正达到核心。
《里奥格兰德》是很棒的一级台阶,但它只能是一级台阶而不是我们要的整部楼梯。
我不能全然接受这级台阶的立场,只能祝福它的暴火是件好事,鼓励更多类似行动。
换个角度,如果《里奥格兰德》焦虑地把所有性、种族、平权等理论都严肃的塞进一个两小时的有限空间里,势必会成为《黑豹》《真心半解》那种什么标签都往自己身上贴的大杂烩,没重点、太用力。
/友A:音效和拍摄一看就是二零一几年的,喜欢这种手法。
看得我挺矛盾的。
有点过于美好,但电影,尤其是喜剧,不就满足人们的幻想吗?
生命欲望的变质和个人主动性的衰减,代表了一种补偿性的安慰和个体在真实生活中的不满足。
它的议题点到即止,不深刻,所以有时候容易导致肤浅偏见。
里奥像雕塑,藏匿真实情况,藏匿的是人们每个人造孽的人生。
性欲望就像造孽的人生一样,是不可控的,不是干净、可及时收回,与自己的其他情感如死去的丈夫和家人的关系断联的。
你可以描述艾玛汤普森和一个充气娃娃探索性欲释放,但里奥在此不是被描述成娃娃,而是一个有家庭背景特色的人,这就两端不讨好,显得尴尬了。
色还是色得挺独特,一直没见过这种表达方式的电影,就是立场有点尴尬。
/友B:今年看得最让我难受的电影。
女性视角叙述,但有没有那么女性视角——甚至有些男性崇拜。
追求平权,但又没有那么平权。
点到即止的正确是最容易让观者解析出偏见的正确。
看完,浑身难受,但又不知道骂什么。
觉得有点艺术性和社会价值,所以不好意思骂。
可能是我不接受现实,这出于礼貌,只好在混乱性平权事实的外围戳戳点点的轻喜剧。
初衷是不错,积小流成大河,我们要看平权运动的整体走向,但我也骗不了自己,这片还不够。
摸棱两可让人膈应,来自一位非高级观众的评价。
这不是一定要搞对立,不是讲到平权我们一定要贬低所谓的异性恋白男人上人。
任何涉及到性别与性向的事物都容易扯到权利与主奴关系。
我并不是强行代入受害者身份滥用语词与视象。
既然《里奥格兰德》尝试触及权利与主奴,那它探索的深度是有趣的:隔靴搔痒也能解一半痒。
/
在女性自我悦纳的路上,男性虽不见得都是敌人,但男性从来也不是必需这是一个挺常规的剧评,但一贴出来,就立即被豆瓣移除了,所以下面用图片的形式贴出来。
其实没什么敏感点啊。
应该承认,这部电影的视角本质上非常“白人中产女性”。
这让我想到戴锦华老师说的,“如果你足够年轻,如果你受过足够高的教育,如果你是富二代,如果你生活在中心城市,那你作为女性,可能来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资本主义父权制本身并不以捍卫男权为己任。
但是,如果你老了,如果你有残疾,如果你贫困,如果你受教育程度不足,如果你是少数族裔,如果你生活在边远地区:这里任何一种劣势增加的话,女性天然的劣势就会被放大。
”显然,贫困女性享受不到高级“鸭子”的服务。
与此同时,电影对性买卖是否应该自由的探讨,也非常粗糙。
但哪怕有这些缺点,还是觉得这是一部可爱的电影。
下文的评论,主要是从正面的角度评介。
《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是22年六月在英国上映的一部喜剧电影。
故事主线是55岁的寡妇Nancy雇佣了一个二十出头的性工作者Leo,并希望以此获得从未有过的性高潮的故事。
电影的主要人物和地点都十分简单,一间普通的酒店房间,55岁的女人,年轻的性工作者。
影片聚焦于亲密关系、以及女性性满足。
女主角Nancy的扮演者艾玛·汤普森毕业于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英国文学系,1992年曾借《告别有情天》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影片在上映以来颇受好评,其中,IMDB打出7.1的分数,在豆瓣则达到了8.4的高分。
文:李佳瑞编辑:Geo责编:骑桶飞翔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在这部电影中,我感受到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矛盾”。
电影剧情中对Leo的人物设定很巧妙:Leo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性工作者,他有一个在部队的哥哥,和一个并不想承认他存在的母亲。
他的社会身份是学生和儿子。
剧中的Leo从社会身份上来看Leo和Nancy几乎是对立的,但也正是这些“对立”在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从而让一切情节变得合理。
在Nancy和Leo的第一次见面的交谈中,我们可以得知,女主Nancy是一位退休的教师、丧偶的寡妇以及拥有子女的母亲。
剧中的NancyNancy拥有着作为宗教教育课老师的古板与保守,因此与Leo初次见面时,她显得非常焦虑不安,不断地猜测Leo为何要选择这样一份职业——她下意识地认为Leo从事这样的工作是“被迫的”或者是有过“不幸的经历”。
更加准确地说,她认为Leo是一个“失足的年轻人”。
而作为老师和母亲的她,在社会中最应该做的是事情是,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而非“剥削”他的身体。
她并不认可Leo的工作,并且认为享受“性”的存在是具有争议性的,所以在影片前半部分,Nancy对和性相关的词汇非常抵触,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处于保守僵硬的状态。
而Leo则一直在谈话中引导Nancy忘掉社会身份,只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男性来看待,从而能够放松地享受“性”和他的“服务”。
在暂时的忘却社会身份与责任后,Nancy作为女性的本能欲望终于开始苏醒。
她认为Leo会对自己感到“失望”,因为自己作为女性并不具有任何魅力。
这点与Leo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Leo拥有欣赏各种身体和人群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他成为性工作者的原因之一。
Nancy作为女性的渴求(本我)一直是被压制的,她希望获得一些不一样的体验,但她丈夫会告诉她那是不好的、侮辱人的。
直到和Leo的对话中,她才第一次直接地表达出她作为女性对性的渴求。
第二次会面Nancy显然更加从容。
她的社会身份和女性的自然身份开始融合。
她会像老师一样列出一个“清单”,并希望Leo和她一起去完成。
她开始逐渐放下社会身份所带来的束缚,对于性相关的词汇也能直接使用,并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需要。
但显然她并不能像Leo一样自由。
她虽在保留一定社会身份的束缚下开始“行动”起来,但这些“束缚”早已成为构成她的一部分。
她很难找到自我和自由之间的平衡。
Leo告诉Nancy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必强求自己去接受“新东西”。
他选择在此时袒露自己成为性工作者的原因:他只是单纯地很喜欢,性让他觉得放松自由,也能为别人带去快乐。
也是在这个时候,Nancy开始转变自己对性的偏见,尝试与Leo构建性关系上的平等地位,但Nancy一时仍没有完全摆脱对Leo职业的偏见,她不断地提及关于Leo的母亲和家庭,想要以此给予“帮助”。
Leo对于谈论母亲的话题则一直处于回避状态。
他们社会身份的对立使他们存在诸多不同,很多情况下无法感同身受,相互理解。
于是Leo和Nancy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显现。
第三次会面。
Nancy感受到了年轻带给她的吸引力,她对Leo的身体产生探索欲并想要触摸,她对年轻的身体产生了欲望,但长久的束缚导致她在面对这些欲望时的第一反应仍然是回避与压抑。
承认自己产生欲望这件事让她觉得“恶心”。
但她并没有像第一次一样直接逃避,而是在Leo的引导下开始面对和接纳自己所拥有以及渴求的一切。
在Nancy逐步接纳自己的过程中,她开始对于真实的Leo产生好奇,并擅自去掌握了Leo的社会身份信息。
这直接导致她与Leo的矛盾彻底爆发。
母亲的不认可一直是Leo隐藏在心里巨大的隐痛,他知道母亲并非不想去接受真实的他,但母亲来自心底的确切排斥,让Leo更加痛苦无措。
如果连母亲都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那么谁又能接受真实的他。
所以即使Leo热爱这份职业,也为之骄傲,但来自社会上的枷锁仍旧让他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一部分。
于是他创造了“Leo”这样一个理想的性工作者的身份,以此划分清楚社会所能接受的他(自我),和他想成为的人“Leo”(本我)。
而Nancy的行为无疑是混乱了他给自己标注的明确“界限”,Leo的“安全区”被Nancy破坏,因此他表现出勃然大怒和被冒犯到的激烈反应。
第四次的见面无论是Nancy还是Leo都变得更加平和。
他们不再是在酒店里交流,而是在更加公共的咖啡厅里。
这代表着Nancy终于从心底里开始认可并尊重Leo的职业。
Nancy彻底摆脱了社会身份给她带来的枷锁,她向家人朋友说起Leo的存在,对过去给学生道德评价的行为表达了歉意,甚至对曾经的学生推荐了Leo的“服务”,并且真诚地希望她的学生也能拥有好的性体验。
在这最后一次的见面中,Nancy抛开了社会身份对性的束缚,找到了“自我”。
她放下了对性工作者的偏见,学会了面对“性欲”,取悦自己。
在电影的最后一幕中,Nancy站在镜子面前解开衣服,她的身体依然下垂、肥胖,但她不再选择遮掩它们,她只是微笑的站在镜子面前,她接纳了自己的身体,无关美丑,只是接纳它们。
我更愿意将这部电影描述为互相的帮助救赎。
如果说电影的前两次会面是Leo在充当着“老师”的职责,引导Nancy接纳自己,接受对“性”的渴望。
那么后两次会面Nancy则充当了“母亲”的角色,给予Leo职业上的认可和尊重,不再隐藏。
无论是年龄、身份、或者是对子女的态度,最初的Nancy几乎与Leo的母亲并无二致,但Nancy对Leo的接纳无形中填补了Leo因母亲而产生的创伤。
其实,这部电影并没有将性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反而它将性描述的相当“浅薄真实”。
Nancy选择leo是因为她喜欢年轻的身体,年轻的身体对她有着极大的性吸引力。
正是这种“浅薄”的需求与她的身份职业产生了冲突,Nancy无法接受自己被这样“浅薄”的东西所吸引,她尝试抗拒,但又抵抗不过内心真实的渴望。
她无法接受自己作为一个拥有肉体欲望的女性形象(本我)而存在 ,在社会给予的三层枷锁之后,才是她作为女性的底色(本我)。
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性的包容度也在不断变化着。
人们本我的部分在不断增强,该如何处理内心欲望和社会职责之间的关系,或许正是这部电影交给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看得我奄奄一息额
勉强看完,演技还可以
四苦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
Three and a half.
很闷。最后看哭了。
留住有情人
本来想看《芳芳》,网站抽风了搜的是芳芳内容是这部。挺喜欢影像风格的就看完了,那种漫长压抑、痛苦和绝望拍得挺好的
奄奄一息
压抑又平淡,想打死男主,患了绝症你就天下最大吗?
男友的爱在得病那天就收回了,他谁也不爱,女友独自承受,照料,得绝症的男友到最后一天,那爱成了日常的繁琐直至爱的消逝。面对被一个病痛折磨,身体与精神的亏空的病人,女主是一种无声的孤独,她也想一走了之,但两人的生命力都在消耗,她要亲自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