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了解马东锡大叔是在釜山行,后来抖音有刷到他演的这部片子,正好还是我喜欢的悬疑类。
虽然马东锡演技很好,不过看完之后有点失望,且不说前半部分没看懂小女孩和大叔有什么联系,而且到后来也没弄出个所以然(可能是我看的不走心)大叔杀人的部分都是断断续续以回忆为主的,有点乱,而且最后小男孩吸老师的血这是什么鬼,感觉无厘头的一个情节。
总体来说大叔是一个沉默的人,妻子多次出轨也原谅了她,后面逼的他杀了人,孩子受欺负也告诉他不要反抗,沉默的人一旦爆发真的很可怕。
总之这部电影亮点还是马东锡的演技吧
感觉很多剧情有问题,再就是片长很短,应该是被删减了很多,造成了影片剧情不完整。
整部剧看的特别压抑,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龙浩的父亲要杀那么多人,他杀龙浩的母亲是因为她出轨,但是杀那么多无辜的人是就可能是精神病犯了要释放内心的情绪。
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精神病又不是高智商犯罪为什么杀了这么多人也没有被警察抓到?
警察都是干什么吃的?
再就是龙浩,本来好好的一个男孩,就因为看见爸爸杀人,老师又说坏人的孩子也流淌着坏人的血液,就瞬间换了一个人,马上神经病附体:双重性格,产生幻觉,甚至拿刀划了那个白莲花的女老师,还趴在她的身上吸她的血,我可以理解为神经病遗传吗?
再就是结尾没有交代,两个孩子都有手机,既没有打电话报警,也没有管龙浩爸爸的尸体,自顾自走了,虽然结尾的画面温馨,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杀了人而且是自己的父亲,就这样走了???
这是逃避责任,还是要变下一代杀人魔???
可能电影要表达的是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又或者想表达家庭不健全的孩子内心深处的苦闷,但是这部剧真的是漏洞百出好吗?
希望是因为删减的原因,不然马锡东这部片太烂了。
1.整体观感极其压抑,可能是删减版,时长太短,剪辑支离破碎,好几处情节比较生硬,不过主演演技还行。
2.男主爸爸应该是中国的林冲,性格懦弱忍让,妻子出轨好几次都原谅了,不过所不同的是这部剧里林冲暴走了,杀了隔壁老王和妻子。
男主就是他爸爸的翻版,从小就被教育别人打骂的时候不要还手。
中间一段男主鼓足勇气问爸爸要钱和狗链子来给女主惊喜的时候,触动于这种幼稚青涩而单纯的情感。
3.男主爸爸在杀了自己家狗,再在路上顺手杀了一对恋人的情节实属脑瘫,最脑瘫的是还被男主发现了。
4.女主小时候看到的男主爸爸杀死的那个人是谁?
奸夫淫妇直接光着身子就被捅死了啊,那女主当时看到的被捅死的穿着棒球服的人是谁?
总不至于是男主爸爸给奸夫穿上衣服再捅一遍吧?
真实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再捅淫妇一遍呢?
男主后来说自己把狗埋了是在呼应什么?
5.对于被人诟病最多的男主为了换成好人的血而把老师杀了,我反而觉得挺出彩,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嘛,从魔幻现实主义角度来理解就行了。
一段时间之后我估计除了满足我对青春校园少女所有幻想的女主金贤秀之外,我唯一还记得的可能就是这段杀人换血的情节了。
不得不说,被写实风格给骗了。
僻静的小乡村里,搬来了转学的小女生,小男孩龙浩的生活被搅动了一圈圈涟漪。
沉默懦弱的龙浩,妈妈去世了,只有个外表凶恶少言寡语的爸爸。
从首尔来的小女生智秀孤僻乖戾,爸爸出轨妈妈酗酒,日子过得寡淡无趣。
温暖明媚的女老师,像是冬日里唯一的一线暖意了。
爸爸远远看着小男孩小女孩在河边放风筝的景象,让人心头一暖。
所以这故事如何发展,好像有无限可能。
马东锡、金贤秀、金敏瑞,都算是有戏的人。
尤其看金敏瑞演了几部片子,都是恶女,而马东锡呢,永远是那个“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的调调,接下来怎么化学反应,还是挺让人期待的。
但,我猜得到这开头,却真没想到这结局...其实从金贤秀的幼时心理创伤,就可见一斑了。
但后头如此急转直下,虎头蛇尾浮皮潦草,在打造工业化及格品已经很成熟的韩国也算罕见了吧。
韩国电影里的警察都是饭桶,从来缺位,这个倒不稀奇。
讲平淡生活中无端涌现的罪恶,也有不少好故事。
被忽视的心理问题,犯罪是否遗传,也大有文章可做。
可这个片子就是乱七八糟讲了一大堆,最后也不知道想讲什么。
本来吧,人如草芥。
莫名其妙地遇害,是惊悚片的一大特质。
但多少也有个前因后果。
在爸爸的幻觉里,回忆了妈妈是自己杀的。
智秀目击的那个男人,大概是第三者吧?
那龙浩所看到爸爸杀的那个人,又是什么原因呢?
到底是想说背叛激起了恶的欲望,还是爸爸精神一直有问题所以无差别杀人。
连这个都没讲清楚。
还惊悚个毛线。
父亲是杀人犯,孩子如何面对?
老师说“血是不会说谎的”,孩子瞬间凌乱了,这是不是又一代杀人狂魔的发端?
从很多细节来看,爸爸并非一个纯粹的坏人,他经受的是心理折磨还是精神分裂?
无差别杀人是每个社会人的梦魇,它在萌芽状态是不是有可能被发觉,进而扼杀?
其实觉得可以讲的内容非常多,但反而匆匆就收尾了。
片子里的两个家庭,都是被出轨所伤害。
难道导演想要鞭挞的是这个吗?
未必也太隐晦了吧。
以前看韩国电影,差不多都是口碑已经得到验证的佳品,所以形成了好印象,偶尔看几部流水线作品,就算不那么精彩,但至少也叙事流畅手法合格。
最近一段时间,无差别不挑拣地多看了一些,发现坏了,原来他们的也是良莠不齐。
圈钱的、乱来的、骗粉的,大概跟咱们的电影圈一个德行。
唯一差别,只是他们的平均线比国产片略高而已。
但小小的半岛就那么大,忠武路又封闭。
看十部以上,基本就是各种熟脸了。
凡事太尽必伤。
看来最近得换点欧美片养养胃了。
又催泪又压抑,小男孩的性格映射了他的父亲吧,见证了妻子出轨的一幕后情绪爆发,下了死手,从他教导小男孩的话里就可以看出来,他让小男孩一直忍,打骂都要忍就是不惹事,以至于让小男孩养成了善良又软弱情绪不敢外漏的性格,直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做出了极端的事。
现实中很多犯事的都是这样,平时善良的有点懦弱,实在是被欺负的不行了才走了极端的路,这个电影很真实啊,所以才压抑的不行。
唉
电影看完了,来看影评,没看到满意的,忍不住来写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这部电影主要想表达,人性本善,最后变坏都是因为现实压力超过了自己承受的极限,找不到释放的办法。
大叔本来并不坏,他有一个三口之家,他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孩子。
但他的妻子出轨,从大叔对妻子说的那句“你说你再也不会找别的男人了”可以看出,他是曾原谅过她的。
但妻子屡教不改,和别的男人上床又正好被大叔撞见。
我想,换做任何一个男人,都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大叔所有的隐忍和怒气都涌上心头,动了杀心。
最终,杀死了妻子和那个男人。
由于被小女孩撞见,怕事情败露,于是又想杀了小女孩。
但最后被人制止,没杀成。
至于他爱自己的孩子,不必多说,电影很多地方都能体现:带孩子隐姓埋名,车上一直放着孩子送的画,送女孩回家时谈起孩子的画的自豪感,看孩子吃饭的浅笑,等等,以及最后被孩子捅了一刀也甘愿受着。。。
我想,如果妻子不出轨,大叔也一定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着。
但妻子的出轨,触碰了他的精神底线,一旦杀人,再也回不了头。
杀了妻子,他也和正常人一样害怕和后悔。
因为那是他的一时冲动,所以他经常出现幻听和幻觉,以为妻子回来找他了。
男孩本来也是善良的,他时刻记着父亲教他的隐忍。
但同班同学欺负女孩的行为,触碰到了他的底线,他突破了心中的胆怯,挡在了女孩前面。
后来,他知道了父亲是个杀人犯的事实,但他还是想做个好人,但老师的一句话让他误以为要想成为好人就必须拥有好人的血。
最后,他怀着成为好人的执念,杀了老师,喝了她的血。
以及结尾,父亲想杀死女孩的行为激怒了他,最终导致他杀了自己的父亲。
这么分析下来,妻子的出轨可以说是这些悲剧的导火线。
女孩的家庭也是类似。
从那一晚在桥下女孩对男孩说出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并反问: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要生下我呢?
所以,这部电影也在谴责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他们的所作所为,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人生。
本来冲着杀人回忆来的,结果误入杀人者,从头到尾当作一部经典影片来欣赏,结果看完来影评区一看,评论跨了。
这也太颠覆了。
总的来说,我感觉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很鲜明,最后儿子弑父一幕还是很揪心的。
出轨给家庭和子女带来的创伤确实太大了。
影片开头的一幕就很血腥,大叔发现老婆出轨,一怒之下将他们全杀了,从此杀人回忆一直深刻影响着大叔。
六年后,儿子龙浩在一所乡村学校念书,性格懦弱,常被人欺负。
大叔靠养狗为生,父子两相依为命。
一天,同样来自一个缺乏父爱的家庭女孩智秀,转校进来,漂亮的外表、相似的经历很快吸引了龙浩。
龙浩和智秀很快成为好朋友。
在一次校园霸凌事件中,龙浩为保护智秀用刀划伤同学,被学校老师找上家来,龙浩父亲大叔前往智秀家的时候,意外发现智秀小时候曾经看到大叔杀人,后来侥幸逃得一命(这部片子警察神奇的消失了),引得龙浩父亲大叔极力反对龙浩和智秀在一起。
一直以来,龙浩都发现父亲一受刺激,包括问起母亲的情况时候,就会很生气,有时候还会一个人对话。
经智秀提醒,龙浩在跟踪父亲的过程中,发现父亲一直是一个杀人狂,这极大颠覆了父亲在龙浩心目中的高大形象,龙浩接着想到母亲可能也是被父亲杀死的,从此,龙浩从依赖父亲转而痛恨父亲,痛恨父亲所作所为,进而感到自己也有罪,变得逃学、易怒、自残和暴力。
更为吃惊的是,龙浩居然伤害了关心自己的老师,天真的以为喝好人的血就能变好。
此时,父亲也发现了龙浩的问题,智秀此时居然带着龙浩逃亡,结果被父亲追上,大家一片混乱之中,龙浩为保护智秀用刀刺伤了父亲,并质问母亲是不是父亲杀的。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父亲,父亲主动求死,用刀结束自己性命,最后,他说“儿子,刺深一点。
”或许,这是对妻子的愧疚吧。
写影片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复盘一遍后,发现影片还是有挺多不合情理的地方。
包括龙浩的转变太突兀,智秀带着龙浩逃跑也很奇怪,大叔发现智秀是目击者的情节很牵强。
总体而言,大叔演技在线,几个小演员也演的很用心,智秀很漂亮也很关键。
两个同学之间的朦胧好感是吸引观众开始看片的动力,后面剧情变得惊悚也能够继续保持吸引力,最后一幕虽然有些预感,国内片子恐怕很难过审,韩国能够这么拍还是挺大胆的。
家庭和睦最重要,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感情好,子女在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成长,心灵还能够保持积极健康。
该电影中的初中男孩,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他和自己的父亲,生活在乡村小镇。
其父亲沉默寡言,以屠狗为业。
一个小女孩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
上学路上,小男孩被同学恶作剧,几个学痞在小男孩书包上写了狗屎。
小男孩停下自行车,到大桥下清洗书包。
无意中发现了躲在桥下的小女孩。
这次偶遇,改变了小男孩的人生轨迹。
小女孩的父母离婚,父亲去了加拿大,她跟随母亲生活。
母亲因为感情问题,已致酗酒消愁。
后来,小女孩跟随母亲转学至小男孩的学校。
这个小女孩沉默寡言,小男孩也是如此。
两个沉默寡言的人逐渐变成了互相倾诉心声的朋友。
小男孩所在班级中有一群学痞,专门以校园欺凌小男孩乐。
小女孩转到小男孩所在班级后,欺负对象又转到了小女孩身上。
一次,小女孩又被欺负,男主爆发。
无意中捡起了刀,把学痞的脸划伤。
事发之后,女老师和被划伤脸的孩子家长至男孩加中,协商解决此事。
男孩的爸爸情绪失控,在颤抖中道歉。
事后,男孩爸爸用铁链活生生的打死了一只狗后,带着尖刀消失在夜空中。
小男孩跟踪了带刀的父亲,发现了父亲在湖边杀死乐一对情侣这惊恐的一幕。
小男孩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是杀人犯。
小男孩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小男孩母亲的去向。
后来,根据剧情交待,小男孩的母亲出轨,后来其母亲和情妇被男孩的父亲杀死了。
自此以后,小男孩父亲出现了精神异常。
看不得别人秀恩爱,常年生活在自责与仇恨中。
小男孩发现了自己父母的秘密后,走在崩溃的边缘。
一连几天,没有到学校上学。
老师非常负责,至其家中家访。
无果后,在归途中遇见了小男孩。
漂亮女老师关切的询问小男孩不上学原因。
小男孩却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所有的孩子,都像自己的父母吗?
老师温柔的说:"当然了,血是不会撒谎的。
"老师的这一句话,可以说给小男孩致命一击,小男孩精神失控了。
小男孩开始自残,想要把自己杀人犯父亲的血和出轨母亲的血换掉。
最后,竟然用尖刀封喉了自己的老师。
女老师血流如注,小男孩一边自言自语,老师是好人。
喝了好人的血我就是好人了。
我看犯罪题材的作品一般都会去探究其动机,犯罪动机就像一把钥匙能解开所有谜团。
这部电影罪犯的杀人动机显而易见是妻子出轨,杀了妻子之后一直受精神困扰,从杀人中释放愤怒和恐惧。
而我认为其更深层次的犯罪动机是爱,爱而不得,因爱生恨。
男主角是个弱者,他教育孩子无论受到什么委屈,都不还手,这说明以前的他也是这样懦弱的性格。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杀妻子时说,你不是说过不再找男人了吗,可见,他的妻子不止一次出轨,而他也是一再的忍受,他爱妻子,这毋庸置疑,爱能带来勇气也能带来毁灭,就是这种卑微的爱一直都得不到回应,得不到珍惜,才把他变成了杀人恶魔。
一个家庭的维系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的和谐,夫妻关系破裂,家庭也就会分崩离析。
这部影片刻画了两个因出轨而破碎的家庭,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往往敏感脆弱自卑,因为他们缺少爱。
龙浩,母亲去世,父亲沉默寡言,同学欺负,没有父母爱,没有友爱的他在遇见智秀之后就像溺水的人拼命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惜一切的要和智秀做朋友。
所以一向胆小懦弱的他为了保护智秀划破同学的脸,为了变成好人和智秀做朋友,喝老师的血,这都是因为对智秀的爱。
其实最后龙浩爸爸说的那句,再插深一点,小子,戳中了我的泪点。
因为我看到即使是杀人不眨眼的罪犯也有温柔的一面,就是这句话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
人性有时候就是很复杂,在它让你身处黑暗恐惧绝望之后,又猝不及防的用爱与温情给你光明,让你对这世界还怀有一丝希望。
爱能给人勇气也能给人毁灭。
全片表达的就是心魔难除,错不在你却错的是你。
马叔破耳膜那一段我是绝了。
再这样一个畸形家庭成长的孩子注定不会正常。。。
居然会认为吸好人血能变好人,为得到和喜欢的人共处的机会,做再变态的事儿,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评分这么低我没想到,可能刻画男主的心理变化没有别的韩国电影那么深刻,但是侧面反应的家庭环境影响人物性格,还是值得称颂的,打到4星,可看。
这个结尾反转和寓意还是很好猜的,不管底层可怜还是上层可恨,人类都已经没救了,猫猫狗狗留在这个世界就好啦。(石头和兰斯莫斯已经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无法自拔了,求石头姐拍点别的吧
走出影院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竟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进入了兰斯莫斯的电影...
七分,观感介于善良的种类和可怜的东西之间。最后的revelation和展开不太喜欢,如果是人斗人或许讽刺意味和现实性都会更强一些。有点类似Conclave,结局荒诞到底反而让观众出戏。
还是很fun的
电影甚至不如海报好看,诡异邪典片。前半段愤愤然之捉alien小组是无能狂怒的烂白男,且深深怀疑导演有施虐狂借电影满足自己的性癖。。。结尾反转实属搞笑,说服力欠缺及设定草率,好像非要给人一个错愕的转折。外星人的未来和非人感都不太足,飞船更像是横店影楼凑出来的五毛特效。(最后人类死光了也挺好的,配乐加一星)(感谢H赠票!!!感谢hkust)
拯救地球,因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作品,整个故事节奏起伏属于荒诞戏谑的,音效配乐与电影都贴合的很棒,电影讽刺了人自私的内心与欲望,也嘲讽了了福布斯榜的知名人物,当然影片最大的亮点是石头姐奉献了全篇最为精彩的表演,上演了一场与两笨贼、两精神病患者的斡旋之下,展开了自我拯救式的智斗与谋略,令我称赞,但同时影片的节奏也是属于那种比较跳跃式的,这也是导演的风格特色所在,虽说叙事不太连贯,逻辑性不够强,但是串联起来和其导演前面的作品,在仔细鉴赏之后,总能让人回味很久,最后的镜头,当全地球人的集体死亡画面推出来,还有石头姐证实自己是外星人,这两人镜头感的鲜明对比,给我满满的窒息感与压迫感,不愧让我拍手较好,虽说还有点不足吧,但是还是挺不错的作为文艺片的角度来说,所以综上给7.5分
依旧是很美好的精神状态
@CFF 在大银幕上看着实震惊到了,导演特有的美学构图,B级元素呈现得干净利落,节奏始终抓着人往前走。非常喜欢最后的一段,只有人类可以拯救人类,the earth does not care
宣传语和对话实在太多了,听得我脑袋疼。这要是本书应该还挺好的…另外,确实很韩国电影,一边狂欢音乐一边狂欢砍人
2.5 结尾蒙太奇加半星
这次是真喜欢。
紧接着朴赞郁看的,真的是强烈对比出兰斯莫斯的镜头有多单调了,情节也一根直线走到底,基本全靠对话推进,聊多了疲软且乏味。过分点短片体量就够解决了。
讨巧又有点冒犯,不同议题不同的人 不同的紧急情况 最后来到一样的观点和结局,一种当下的幽默
比预想的好很多,其实较长一部分都觉得只值两星,但从艾玛斯通的那段话开始内容极度舒适,片尾字幕的环境声胜过一切的片尾音乐,很巧妙的运用。兰斯莫斯用他的影像风格成功地使其情节的可讨论性不再存在,聪明人、蠢人、有钱人、穷人、好人、坏人,这些都不重要,反转不再有意义,而他,或者说我们,期待的是结局的必然。比较遗憾的点是美术风格丧失了一些特点。这才是比poorthing更值得最佳女主角的存在。
现在如果要在兰斯莫斯的电影里谈论深刻,或者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估计他本人都要发笑。一个毫无创新的照搬,实在看不出翻拍的必要。恭喜他又解锁了一个前所未见但仍然怪异的石头姐版本,可以抱着一起送走了
比《可怜的东西》差了点,但是邪在了我的爽点上:血腥加阴谋论加alpha话术加外星人。不用力的幽默和越发魅力的Emma Stone
两星半。本片可以看作兰斯莫斯风格的总和 —— 极端电影的多元素组合加上寓言图景的奇诡设定。只想说杰西普莱蒙的表演太杰出了!在如此单薄的文本和滑稽的概念之下竟然能够完全把握住这般复杂的表演基调和性格色彩,更惊人的是他的表演没有一处是“安全”的,几乎可以说是在处处试险。在内敛与外放之间、平淡与过火之间、压抑与狂躁之间以及清醒与迷失之间,表演难度恰恰在于多重微妙的平衡状态,不仅要在其中平滑地调动技术,且时常要在语言与肢体的错位中保留它们的自然特征,这在表演上有着极高的要求。他通过创造演员的分体(可控的人格)与角色的远景(瓦解的轨迹)来实现主角这种畸形的坚持、真切的信念。这是寻常与异常并存的卓越表演,内在的合理与外在的荒谬同频,足以确认杰西普莱蒙是一位顶级的技巧派演员。年度最佳男演员候选。
这片子有点意思,但观影过程也有点犯困。男的真是造孽啊,甭管虐的是不是外星人,他们这变态和残暴的基因确实是改变不了。反倒是最后人类灭绝了,一片祥和的感觉😂另外俩人的对话就如同网络对线,认知不同,完全不同频率,讲多了也挺无聊的。
BIFF30 无英字有点影响理解,尤其是最后石头姐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外星语我是真的没办法了…等片源出来再看一遍吧。多种意义上看得有些折磨,兰斯莫斯这部配乐用的交响乐在cgv imax看真的是震耳欲聋(但后半段确实很有效),章节过渡地球倒计时也一惊一乍;观感和可怜的东西类似,总有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其实内核是个简单的故事,看完反而好奇韩国原版是什么样的。结局和前面发生的一切相比,也显得有些普通无趣。(饿着肚子看的,看完身体心理都在颤抖..但还是很高兴可以在影院看这部)
Lanthimos你拍这种片出来到底恶心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