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还可以。
尤其是前几分钟的动画太震撼了。
现在知乎上还有人洗全都焕说他在位的时候促进了奥运会,让经济也上去了,说他就是对金大中金泳三这些民主党派太心软了,应该把他们斩草除根的。
我始终觉得说这话的人就是没长脑子,对韩国来说,他是让国民经济上涨一些,但对死去的那5000人,5000个家庭呢?
当年参与镇压的士兵,又是否会因为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而余生都心愧不安呢?
这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
如果你是那5000位的一员,你还会说出这句话吗?
退一步,如果你是光州市民,你会说出这句话吗?
评判一个人不能光看他的政绩,还要看他对百姓如何。
不然,国家经济上去了,于光州百姓有何关系?
光州百姓不就是那个不惜一切代价中的代价吗?
我始终觉得读历史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要把自己带入为帝王将相,毕竟穿越回古代咱们估计也是平民。
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金大中为什么要特赫全斗焕,可能真的有什么把柄被抓住了吧…至于全斗焕此时此刻都不觉得自己错了,觉得就应该震压…而他被特赫后竟然还是前总统待遇…扯远了,接着聊电影,影片开头的动画和前1/3很精彩,铺垫的很棒,可惜高开低走了,后面节奏慢而且计划的不周全,也不够燃,略显无趣。
这么好的题材…可惜了
在开始先说点题外话,感觉韩惠珍演的电影怎么都是黑暗题材的,看了两部,《不可饶恕》和《26年》都是这样的。
亏惠珍长的那么好看,在这两部戏里面连个谈恋爱的机会都没有,反而是各种被打、被摔、被炸。
哎,真希望惠珍下次可以接一个恋爱戏。
不过从这几部戏中来看,惠珍倒是有种强悍的美感,其实在韩国女星普遍柔弱的情况下,倒不如考虑出演一些劳拉啊、爱丽丝这样的强悍角色,或许这样能更有出路。
好了,回归正题。
我看过不少关于刺杀、暗杀的电影,这部《26年》不能说是最差的,但也绝对是倒数的。
按照一个连鸡都没杀过的普通大学生的思维,我都能看出这部戏中那些个不合理的部分。
首先,如果我是暗杀的赞助者,我一定会挑选经验丰富而且不为人知的专业杀手。
可是我们可爱的白发老会长竟然选了三个光州时间的遗属来完成这个任务。
虽然他们三个复仇的心里比一般人都要强烈,可是他们三个过于明显而且有共通点的身份很容易就被发现了,正如电影中一样。
好吧,就算电影需要必须是他们三个也算,但是作为一个堂堂的赞助人和会长,至少应该为几个成员做一下保密措施吧。
相信制造一些事故、意外,让几个人假死或者失踪一下会应该对于这个大会长来说不难吧,毕竟,“死人”更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还有,为什么要在行动前让镇裴去引起人家的注意,本来就长了一张特别有流氓标志的刀疤脸,还故意去寻衅滋事,结果连自己老大也给害了,这种无厘头的表现让我实在看不懂,没人教过编剧,“暗杀”除了要“杀”这个结果外,还要“暗”这个前提。
另外,会长招来瑟雍这样一个警察,也是一个败笔。
虽然他能提供有效的情报,但是因为和政府部门联系太紧密,也很有可能会暴露。
而且我们2AM的帅哥在电影里也不是一个意志十分坚定的人,很容易背叛,最后可以说,任务会失败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瑟雍的反水。
如果说选人只是小2B一下,那么在提供装备上面,我真是见识到了什么叫真2B了。
既然是暗杀,至少给点好的武器吧。
不说坦克、F22、轨道炮这样的终极武器,你拿几把像样的枪总可以吧,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一开始伟大的会长爷爷给我们惠珍的武器竟然是一把射击比赛里面用的气枪,然后还特别搞笑地在后面加了一个空气压缩机。
背着这么个大家伙移动变慢我就不说了,关键是杀伤力和杀伤距离都没有什么改变,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竟然这鬼枪压缩时间超过五秒还会自爆,你当我惠珍妹子是利比亚自爆卡车啊!
到后来,总算会长大发慈悲,买了一把M16的改进版,但这玩意是突击步枪,也不是专门的狙击枪,杀伤距离只有800米。
电影的背景是2006年,应该武器够先进了,就算你搞不到巴雷特这样的神器,弄一把专业点的狙击步枪总可以吧。
真是被这个会找老爷爷的抠门打败了。
最后会长想自己动手,在塑像里面藏了一把手枪,可惜会长老爷本人就是个瘸子,还七老八十了,开了N枪都没打死。
还不如在塑像里面塞点炸药,最后一爆了解,而且便宜点的炸药似乎并不比一把手枪贵吧。
还是抠门啊,抠门害死人!
电影里面还有几个点也很弱。
全斗焕的个人安保在电影里其实很一般,只有贴身的保镖才有手枪。
如果,能搞到足够的武器,就像那把M16一样,正面突破我感觉都足够了。
其次,作为一个狙击手,选择狙击位置很重要,隐蔽、安全、不易被发现很重要,但是我们的可爱的惠珍妹子竟然被放在一个升降梯上面,十分明显不说,最后那个升降梯还坏了,真是坑爹死了。
虽然说了这么多坏话,但是,这部电影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
电影一开始有将近十分钟的片段是讲述光州惨案的背景的。
这里电影用了类似于《杀死比尔》里面一样的动画来展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如果在电影中直接展示血腥暴力的场面,虽然能给大家直观的感官刺激,但是,也未免会让然感到不适。
用动画的方式,虽然也难免会有点血腥,但是会减弱那种不适感觉,而且通过动画适度的夸张和变形,刺激的效果一样可以达到。
而且,看动画可以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
当然,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触动还在于它的取材。
电影敢于去暗杀一个在历史上极具争议,最关键的是还活着的前总统,其勇气和意义非凡啊。
说不定这部电影会激起广州遗属的觉醒,来个现实版的刺杀也不一定。
电影人不是社会领导者,也不是什么思想家,但是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必须的。
而历史和社会的责任感也是必须的。
如瓦伊达导演的《卡廷森林》一样,充满历史和社会感的电影,总让人敬佩。
这部电影也一样值得敬佩,只是希望下次,别用这么2B的方式来诠释了……
近期形势一片大好,在全面放开的浪潮之下全国各地逐步恢复了当年的生活秩序,虽然我很不想用“当年”这个词,毕竟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三年,在时间的维度里这当然不算什么,它也许有资格在人类的历史书上占领角标旁边的一行小字,但人类的脑子毕竟有限,大部分的空间都被更“重要”的事情占据了。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印象很深,叫《26年》。
讲的是韩国光州事件发生26年之后,几位人物决定联合起来向前总统全斗焕讨要公道的故事。
具体情节不再赘述,倒不是我不想贴在这,是如果贴了的话这篇推文大概率会面临404的结局。
不过本着对美帝走狗大韩民国无能政府的控诉,我建议大家可以找来看看,看完不妨和观众们一起破口大骂。
在这里我们只聊聊片子里的几位主要人物。
对于我来说,一部好电影的关键点有三个,一是讲故事的能力,二是调动观众情绪的影响力,三是题材以及角度的选择是否会使观众对该题材做更深的了解。
首先说下这部片子的故事叙述吧。
我没有学过电影相关的专业知识,但凭借自己在工作中做宣传片的经验,以及对公众演讲和写作的热爱,我认为《26年》很清晰地展现了storytelling 里,"SCQA”的模型,即Situation (背景)——光州历史背景+三个家庭的故事背景,Conflict (冲突)——三个家庭的孩子各自都过得不好,Question (问题)——出来一位曾经的光州士兵向他们提出了“暗杀行动”,Action (行动)——三位最终决定加入,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每一部分都设置得非常流畅和到位,这为我想说的第二点——调动观众情绪垫实了基础。
说到调动观众情绪,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电影的魅力最好的诠释之一,也是该电影不被遗忘的首要条件。
说到调动情绪,不得不说说“用户体验”这个概念。
一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其实就是一幅“用户体验流程图”。
开头的体验必须是中或上,过程中必须有高潮点(至于高潮点得设几个?
设在哪里?
如何能让观众不产生疲惫?
这就要考验导演和编剧功底了),而结尾,结尾必须完美。
《26年》的开头便直奔主题,不仅呈现了历史背景,也沿用了原版漫画生动地表现了光州事件,以及三个家庭甚至是士兵的故事,每个片段都预告了接下来要上场的主角们。
过程中的高潮点就不必赘述了,描述三位主角各自采取行动的片段以及最后的混战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片的结尾,是我认为最漂亮的地方。
最后那声枪响后,转到第二天平静的早晨,两帧画面正是道出了该片拍摄的真正意义。
“为什么那个女生开枪那么慢?
为什么那个女生开枪就多了那一秒?
““为什么那个警察那么傻叉地去告密?
”“为什么就差那一点点,他们就成功了?
”……这些问题在我看的时候也同样出现在我脑子里,但也就那么几秒过后我就不再去纠结这些问题了。
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所谓“存在即合理”,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去通过问“what if”而试图逃避呢?
至于那个大家都会疑问的问题——“究竟那该死的前总统被打死了没?
”,也并不是重点。
在我看来,金斗焕即使活着(好吧,事实上他也的确还活着),他一定无时不刻地在接受惩罚。
我一直相信“性本善”,相信轮回和因果报应,即使他死不承认自己在光州事件中所犯下的罪行,但从民众对他的厌恶和敌意,以及影片中,他即使在家里周围也要时刻保持戒严的生活状态,试问,这不是另一种坐牢吗?
一位独裁者,最终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这便是报应。
(现实生活中,他已经89岁了,还在不断地接受审判,甚至还拿“高烧不退”这种理由来逃避出庭,如果是我,这种日子真的让我一头撞死算了。
)最后,说下这部片子给我带来的收获。
基于之前对光州事件的了解,受害者以及他们的后代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再一次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但同样触动我的,是当年在光州事件中被思想奴役的士兵们。
每次看这些历史上的侵略行为,内心的悲悯不仅是对于无辜的民众,对于不得不听从命令的士兵们,我也会心生怜悯。
这份怜悯的来源仍是我对“性本善”的坚信,当时的他们在不得不服从上级命令的同时,也注定将拥有充满悔恨和良心拷问的余生。
写到这里,我眼前浮现的正是影片最后平静日出的画面。
我们不能改变历史,更不能忘记历史,但也许我们可以在保持坚定是非观的同时,试图放下仇恨和情绪,带着同理心去看,去感受。
不是敢拍就是牛逼,某些人嗅着点味儿就舔也真够磕碜的!
就电影来说,简直就是屎一样的剧情!
最后对决:狙击女在吊车上打了上百发子弹全部落空年轻政客还要靠揪领子嘶吼来battle老头子拿着枪进来不射击 最后坏boss手下背对着他 他也不射击 还要对着坏boss手下大吼大叫让他开枪 然后惹烦了人家被一枪毙了 有这功夫你自己开枪啊枪就在你手上啊!
两个青年主力刀疤和警察 明明目的一样还要先内斗 搞的刀疤男手下被当暴民镇压 小警察才跑出来呀呀呀呀呀的开枪吸引火力,早干嘛去了?
刀疤最后都勒着大 boss脖子了,还非要把人推到窗前让狙击女开枪,你直接勒死他不行吗?
然后又是两个人哭哭唧唧黏黏糊糊的别管我开枪啊不行我不呜呜呜!
就这么一群要头脑没头脑,要谋略没谋略,要武力值没武力值的乌合之众,复nmb的仇啊!
这是2012年的片子,似乎是文化阵地的宣传品,13年全斗焕被抄家。
“韩国前总统全斗焕曾劝告朴槿惠放弃竞选总统。
韩联社30日引用《全斗焕回忆录》报道称,2002年2月,当时身为国会议员的前总统朴槿惠试图挑战竞选总统,派人带话给全斗焕,望能得起相助。
但全斗焕委婉劝告朴槿惠放弃这个想法。
全斗焕在回忆录中写道:“以朴(槿惠)议员的条件和能力来看,(竞选总统)是超出她能力的野心。
虽然不知道朴议员以后是不是能当上总统,但我认为她很难成功履行总统的职责,如果失败,只会让她的父亲(朴正熙)被骂。
””全斗焕似乎不支持朴槿惠竞选总统,说她能力配不上野心,后来朴槿惠2013年上任总统,公私兼顾抄了全斗焕的家产,但果然虎头蛇尾,在总统任期内爆出亲信门丑闻,锒铛入狱。
《26年》天天活在阴影里面,不敢回想不敢怀念,想起那如同炼狱的一天,血液在燃,心脏在颤,虽然尽量不去看你的照片,虽然用力去忘记你的容颜,选择过好未来的每一天,笑着不辜负故去的你想活得体面,但那种深扎心底的疼早就习惯了以泪洗面,那一天就是震惊世界的“光州事件”,而事到如今始作俑者依旧没有半点道歉,依旧在意的是权利和金钱,抱歉!
不想再为这个不公的世界热泪涟涟,是时候告诉犯错的政权,你可以不承认但苍天有眼!
2012年的影片,取材真实历史事件,作品由漫画改编,探讨的笔墨有自己勾勒出的重点,逝者的家眷子嗣与强硬黑暗权利组织的不共戴天,对于这个事件导演的态度非常易懂浅显,不要逃避必须道歉,并用艺术加工的手法强化和渲染着真正经历过此次事件,那些幸存者内心的愤恨与不满。
枪上膛亮利剑,斩妖除魔不让尔等祸害人间!
QJ
几个主演都是我比较喜欢的,陈久的痞气浮夸、韩惠珍的干净木讷、任瑟雍的软弱却令人怜惜,三人确实有这样的演技实力,塑造出这样有特点又有血有肉的人物性格,照这个逻辑推下来,电影应该很不错,但看下来却觉得很不舒服,人物很多,线索也不少,就是抓不住我的注意力和感情爆发的点,很感人的事儿或者很悲壮的感情最后只是让我觉得很沉重,从一开始就体会到的沉重,压抑到最后还是仅止于此。
个人感觉是:一方面三个主演演技都很棒,人物特点都抓的特别准,但三人之间的情感互动、火花or化学作用没感觉到,设计了这么多人物却都是各自为政的感觉;另一方面是除了那位阁下,配角都不出彩,尤其是那位马队长,莫名其妙地杀了那么多人,我知道电影里想表达的是这类人是自欺欺人、没勇气面对现实地苟活的政府狗腿,但一直用“不要对我下命令”来表达这类人活的多无脑,太不给力了吧 还有一点必须要吐的是电影的节奏很另类,我的情绪跟不上,也漫不下来,总之没踩在点儿上即使这样,影片有一点还是很成功的表达了:live for something or die for something
题材非常好,敢于拍摄本国的如此题材可以说是绝对满分,影片资金募集的方式也很奇特,利用尖锐的题材和原作漫画作者的超高人气吸引了网民们的资金集合而来,可作为影片本身,制作水准真的不高。
如此好的社会题材,可影片在反映社会问题上只是泛泛而谈,很表面,坏蛋总是坏的那么附于面上,对深层社会问题避而不谈,又或者说谈不出来,在影片节奏上控制也不行,该快的不快,该慢的不慢,尾段的抒情让人很是脱戏。。。
演员表演也缺乏亮点,夸张煽情由于,平实特色缺乏,台词一般,部分情节缺乏合理性,好几处显得有点乱,真是浪费了一个绝好的题材。。。
《26年》韩2012--看着片子,我一本正经的哭了好几回,是掉眼泪的那种哭。
在无力改变现状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忘记,不信你就问问老北京。
但情况稍有好转,记忆就会瞬间恢复,清算、结帐以及各种方式的宣泄,如同洪水。
这就是那一小撮所谓“人物”的终极梦魇。
SO各种限制、审查、删除就应运而生。
就好似豆瓣的过滤,不动些脑筋你还真发不了这评论!!!
豆瓣之后的道路会像百度、优酷一样壮大并且学会选择性发言,我完全相信这是豆瓣的无奈,也是整个民族的无奈;是民主的无奈,也是改革进程中的无奈。但这一切都不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湮灭,亡他人思想者,亡民族,亦亡国!
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最爱的韩国漫画家姜草写的,乱七八糟的剧情…不过还是让我了解了一下光州事件…
除了大反派全都优柔寡断关键时刻掉链子不知道自己在干啥。亵渎电影说得很对:“用很漫画的逻辑来发展剧情,用很韩剧的婆妈方式来拍电影,浪费了大好的题材”
韓國的政治事件 也有缺乏民主的時候~~三葉草耳機蠻好看的~~
混乱不堪,权为题材给
虽然我知道金斗焕没死是个事实没办法被改变……但是作为电影,你们杀得也太磨叽了吧!!!
24年
中国人都应该看看!
7/10 最难的对历史的物质现实复原,像Waltz With Bashir一样,用动画呈现;架空世界,却也体现一个民族对历史伤痕的直面性、接受和反省。三十多年后的韩国选择了这样的道路对待历史,三十年后的我们会是如何?
就…特别想当然,勒都能勒死了,还要为了女主放着自己兄弟的命不管,让她开一枪报仇,结果导演不止想表达这个,还想表达仇恨没把善良的人变成另一种恶魔……善良归善良,但结合熬了26年还这么幼稚的计划,就很失真……恶人的恶可能真实如片子站的立场这样,但这个“没人性”还真扁平,这不是另一种zzzq吗?蜜汁洗白戒严军形象的发言也特别奇怪,下令杀人而你真杀了,并没有把枪口抬高一寸,而且还过度杀戮,这有啥好洗的?变了天把账完全赖到前青天头上,这不是变相跪舔是什么呢?莫名其妙。情报部门形同虚设……还安排前戒严军做警卫长,excuse me??? 大佬逻辑还不如个痞子,刺客蜜汁自洗还闹出情怀了。这片看得我生气。
太尬了,没意思,记得睡着了
到底是韩国片,一直游离于鸡血与狗血之间。明明就是一场刺杀行动,不管其合法性,偏要冠以历史丑闻来包装,最受不了一个政客瞬间转变成道德卫士来拥护人民了,简直是胡搞。
这是《华丽的假期》的续集吧,剧情实在是太拖沓了
电影整个故事都荒诞无比。三星是给那段历史和活着的那些人。
还不错,就是开头太血腥差点没看下去。。。
这片儿让我惊为天片儿~到如今我还能说啥?棒子在地球上呆着真是屈才了~当事人没死的情况下都能意淫成这副德行,再敢等人家死了那还不统一全银河系了么?各位民主斗士如果当这片儿是《华丽的假日》的话,麻烦你们省省吧,根本就不是的。
英雄的人们站起来了
复仇的心
真你妈瞎了一个好剧本
从头到尾我就念叨着那三个字 c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