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勃纳尔和玛莎
Bonnard,Bonnard: Pierre & Marthe
导演:马丁·波渥斯
主演:塞西尔·德·弗朗斯,樊尚·马凯涅,斯塔西·马汀,阿诺克·格林布戈,安德烈·马尔孔,埃莱娜·亚历山大,格雷戈瓦·勒普兰斯-林盖,彼得·范·登·贝京,伊薇琳·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画家皮埃尔·博纳尔有众多缪斯,其中如果没有神秘的玛莎,他就不会成为今天的著名画家。假扮成身败名裂意大利贵族的玛莎,让皮埃尔·博纳尔疯狂迷恋。然而她不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成为一部传世巨作的主角。详细 >
3.9-4.0,很成熟完整
还可以吧,集训的时候看到博纳尔的那张浴缸里的女人,很感动,很喜欢他的紫色,他像马赛克一样的斑驳的色块,后来大学画写生老师说我的颜色很博纳尔,这片实在是得来看一下的。我喜欢这部片子每个时期的交接,丧钟的声音,罪恶的心痛,上一个时期的关键点会在下一个时期里延续,那些影响生命的事情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勒尼其实是玛莎的青春形态,博纳尔在替换以更多的灵感并发泄自己对美的性欲。每次看完艺术家传记我都很唏嘘,他们的作品很好,但是私生活很难评。如果摆脱世俗的评价,且说这是对爱的丰富性的表达,那是很好的,是在拓宽我们对爱的认知,但是若身处其中,眼看爱情的凋落,饱受欺骗和嫉妒之苦,那么必然还是会心碎的投入河中。
乡下的风景很好,女主自己也有画画的天赋,如果不围绕着男主生活,或许有更开心的一生。
重生之段正淳在巴黎当大画家
艾怡良-我不知道爱是什么
Cecile de France演得确实很有生命力,不过法国人对自己厌女艺术史的迷恋实在是有些令人厌倦
画家电影里经典的法国弱势男人的形象,故事没那么复杂,正常人也理解不了的爱情逻辑,不过反正是艺术家的故事,看个爱情故事罢了
不能用今天的女性主义观点来看。同时能把传记从20岁到70岁故事讲好,很优秀了。看的第一部cecil de France的片子
画面很美每一帧都像油画,这一点作为一位印象派画家的传记电影来说还是很合格的,其他嘛,后人基于历史的艺术想象加工作品,看看就好
到底是法国电影,美术,镜头语言,叙事,节奏,表演,声音设计等等工业美学十分在线,尽管剧本一般
【金鸡观影】剧情就如同爱情,在一开始达到顶峰,然后江河日下。
我忽然想到86岁的书画家范曾,为了艺术长青焕发创造动力,最近迎娶了36岁娇妻。搞艺术的,缪斯是不可缺少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的,但源源不断的新生活力,大概就要从新鲜的肉体上取得。
浴缸这个意象太妙了。是子宫,是棺材,是艺术家的源泉。
挺不错的
明明是《博纳尔:皮埃尔和玛莎》,怎么到中译名就改了呢。这部电影对于两人的关注是平等的,皮埃尔作为画家流芳百世,但他capture the vitality of Marthe。对于中间的情变,我也很有感触,相伴比热恋更难。爱情是什么,激情是什么,缪斯是什么,家是什么,安全的港湾是什么,一世的羁绊是什么。而这里面的Marthe的活力也深深打动了我。如果我先看了这部电影,去年winter masterpiece的波纳尔展我会更有感触。以及,他们果然都是狗狗战队的。
回程看的,取景很美:小河边的🏠~满树杏花、浴缸里的玛莎令人印象深刻。
4
FFF24. 杏花开了“埋葬我”,很动人。选景和摄影,很OK。但是我再说一遍,直接搞艺术,不要搞搞艺术的男的!
皮埃尔臭渣男!在玛莎第二遍说“好好安葬我”,和看到满树雪白的杏花,掉下了眼泪。
医生断言她必不能长寿,或许是把爱情当成了心脏误诊。莫奈告诉她对的人必定回来,竟然把爱情跟人生做了精准预测。早知道自己是重燃他们爱火的漂亮女孩,还偏要把浴缸当池塘沉溺。早知晓金发或黑发都是同一个女人,还非要待十月的杏树开花。好好埋葬我是他不会懂的密语,身披白色婚纱是她逃不脱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