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边永柱
主演:高贤贞,张东润
类型:电视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5
简介:该剧改编自同名法剧。讲述一个女人很久之前因为是连环杀人犯被收监,然后有人开始模仿她进行连环杀人。虽然她是连环杀人犯,但是她可能会抓住那个模仿她的人,因此她和成为警察的儿子携手,追踪另一个杀人魔的故事。详细 >
在德彪西厅看Sirat简直是一场视听享受,心脏随着鼓点的震颤从开头一直跳动到结局。从车行悬崖开始,剧情就像失了控一般一环接一环。好看,本次戛纳最佳,非常震撼的公路片。沙漠的最深处的狂舞,肉体一具接着一具消失,灵魂在苦难的土地上挣扎生存。
8.2
+
要跟着一起爆炸了!其实最后一幕“死神来了”看得我有点一脸问号,但是还是太震撼了,尤其喜欢悬崖盘山路那段,那几个行车镜头直接要把我吓哭!我还是更希望能在雷区蹦迪那戛然而止,不过无法点题,大概和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也有出入。最后一整车垂着头,生来就只能接受这样命运的本土居民之间突兀地夹杂着三个白人,这真的不是在讽刺白人这种没苦硬吃来的生活方式吗……
《接近终点》所经历的,更像是一种“质变”的过程,它一次又一次地转化成一种不洁但迷人的混合体
失落,寻找。前一小时蹦着迪,后一小时吊着胆,感受到了卢米埃尔厅的音响效果。
本来电影已经够炸裂了,结果回来的路上状况不断,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最后半个钟头实在太煎熬了,生理性不适
具有实体故事和具象的电影。而是直指抽象之物,影片的解读和留白是目前看到的电影中空间最大的,是真正的能让灵魂解放的影像。
就为了最后半小时的醋包了这一顿饺子是吧
被成吨的电子乐和当代政治隐喻包裹而孕育出来的史诗版等待戈多。当身体的舞动随着意义的即兴添加变得笨重且迟缓,当末世狂潮正在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储存每一节不协调音,我们应该怎样去感受在沙漠的虚无中寻找绿洲的义无反顾,又应该如何反击政治符号对于乌托邦的不断入侵?或许只有到达某种充盈的姿态,人物真正抵达能够体察到音乐波纹变化的全知态后,最极限的身体姿态被全面撑开,我们便不再感受太阳和干渴,不再顾及爆炸与死亡,我们要一直狂欢,直到虚无终至降临。
希区柯克著名的“桌下的炸弹”理论说突然爆炸的炸弹不如等十分钟炸弹爆炸,而本片证明了突如其来的爆炸一样可以创造极强的戏剧张力。EDM时代的《恐惧的代价》
3.4,他们的信仰是不在烈日下起舞,就在沙漠中爆炸。导演好像想把所有人不分缘由统统送上天国…沉浸感极强,不爱蹦迪的人不建议看,震得我脑瓜子嗡嗡的
吓死了
感觉其实也没有什么特色特点吸引的地方还是挺一般的还能在好一点的
#TIFF 摩洛哥非常符合末世狂欢的感觉,死亡是这么近又这么远
竟然是今年tiff第一部!中途观感极好,越来越多的“关于现在的”涌现出来了。电影本身和rave有一样的感觉,披着亚逼外衣的传统叙事
节奏和叙事都很有问题 人物也不出彩 蹦迪和爆炸都很无意义 如同这场观影#MIFF2025
3.5/5。当活下来的三个人向下看时,突然想到了艾略特的《荒原》,也是《大象席地而坐》里“世界是一片荒原”的感觉。在嬉皮士的舞蹈下走进死亡,那些刚刚建立起的友谊随着地雷一个个的消逝,看到儿子坠崖之前我都以为是那只狗要死,直到他们跳舞的时候我也没以为有人要死。最后他们坐上了火车,通过工业文明渐渐驶出的原始的荒原。蛮惊讶的一部电影,但是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的炸裂(一群人跳舞,然后地上升起蘑菇云那种。)
嗯,首先不是我的菜;其次,导演很坏,制造一个又一个的转折,当你觉得一切都往好的地方发展的时候,故事走向忽然就走向悲剧了,看到快结尾的地方他们在沙漠里跳舞的时候要急死了!不过,一边看一边在脑子里就出现了《不朽》,用肉身的死亡换来精神的不朽,最终结尾出现的路不知道是通往天堂还是通往地狱,没有做错的人类也摆脱不了上帝的愚弄。感觉很有宗教气息。最后,幸亏没带娃去,电影太沉浸了,爆炸声都要把我吓死了,带娃肯定要嗷嗷哭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在德彪西厅看Sirat简直是一场视听享受,心脏随着鼓点的震颤从开头一直跳动到结局。从车行悬崖开始,剧情就像失了控一般一环接一环。好看,本次戛纳最佳,非常震撼的公路片。沙漠的最深处的狂舞,肉体一具接着一具消失,灵魂在苦难的土地上挣扎生存。
8.2
+
要跟着一起爆炸了!其实最后一幕“死神来了”看得我有点一脸问号,但是还是太震撼了,尤其喜欢悬崖盘山路那段,那几个行车镜头直接要把我吓哭!我还是更希望能在雷区蹦迪那戛然而止,不过无法点题,大概和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也有出入。最后一整车垂着头,生来就只能接受这样命运的本土居民之间突兀地夹杂着三个白人,这真的不是在讽刺白人这种没苦硬吃来的生活方式吗……
《接近终点》所经历的,更像是一种“质变”的过程,它一次又一次地转化成一种不洁但迷人的混合体
失落,寻找。前一小时蹦着迪,后一小时吊着胆,感受到了卢米埃尔厅的音响效果。
本来电影已经够炸裂了,结果回来的路上状况不断,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最后半个钟头实在太煎熬了,生理性不适
具有实体故事和具象的电影。而是直指抽象之物,影片的解读和留白是目前看到的电影中空间最大的,是真正的能让灵魂解放的影像。
就为了最后半小时的醋包了这一顿饺子是吧
被成吨的电子乐和当代政治隐喻包裹而孕育出来的史诗版等待戈多。当身体的舞动随着意义的即兴添加变得笨重且迟缓,当末世狂潮正在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储存每一节不协调音,我们应该怎样去感受在沙漠的虚无中寻找绿洲的义无反顾,又应该如何反击政治符号对于乌托邦的不断入侵?或许只有到达某种充盈的姿态,人物真正抵达能够体察到音乐波纹变化的全知态后,最极限的身体姿态被全面撑开,我们便不再感受太阳和干渴,不再顾及爆炸与死亡,我们要一直狂欢,直到虚无终至降临。
希区柯克著名的“桌下的炸弹”理论说突然爆炸的炸弹不如等十分钟炸弹爆炸,而本片证明了突如其来的爆炸一样可以创造极强的戏剧张力。EDM时代的《恐惧的代价》
3.4,他们的信仰是不在烈日下起舞,就在沙漠中爆炸。导演好像想把所有人不分缘由统统送上天国…沉浸感极强,不爱蹦迪的人不建议看,震得我脑瓜子嗡嗡的
吓死了
感觉其实也没有什么特色特点吸引的地方还是挺一般的还能在好一点的
#TIFF 摩洛哥非常符合末世狂欢的感觉,死亡是这么近又这么远
竟然是今年tiff第一部!中途观感极好,越来越多的“关于现在的”涌现出来了。电影本身和rave有一样的感觉,披着亚逼外衣的传统叙事
节奏和叙事都很有问题 人物也不出彩 蹦迪和爆炸都很无意义 如同这场观影#MIFF2025
3.5/5。当活下来的三个人向下看时,突然想到了艾略特的《荒原》,也是《大象席地而坐》里“世界是一片荒原”的感觉。在嬉皮士的舞蹈下走进死亡,那些刚刚建立起的友谊随着地雷一个个的消逝,看到儿子坠崖之前我都以为是那只狗要死,直到他们跳舞的时候我也没以为有人要死。最后他们坐上了火车,通过工业文明渐渐驶出的原始的荒原。蛮惊讶的一部电影,但是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的炸裂(一群人跳舞,然后地上升起蘑菇云那种。)
嗯,首先不是我的菜;其次,导演很坏,制造一个又一个的转折,当你觉得一切都往好的地方发展的时候,故事走向忽然就走向悲剧了,看到快结尾的地方他们在沙漠里跳舞的时候要急死了!不过,一边看一边在脑子里就出现了《不朽》,用肉身的死亡换来精神的不朽,最终结尾出现的路不知道是通往天堂还是通往地狱,没有做错的人类也摆脱不了上帝的愚弄。感觉很有宗教气息。最后,幸亏没带娃去,电影太沉浸了,爆炸声都要把我吓死了,带娃肯定要嗷嗷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