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从影片名,跟上一个《无名之辈》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男女主角是同一个人。
2.借鉴楚门的世界,只不过楚门的世界还是尽力维持美好正常的世界。
而这部电影是扮演一个痛苦黑暗且荒唐的世界。
3.剧情中bug太多,很多地方都不合理。
4.湖南台的综艺感太强,看得人直反胃。
5.剧组太鸡贼,明明早就都上映了。
却一直显示未上映。
是怕评分太低,影响票房吗?
一边挣着对电影抱有期待的粉丝的钱,一边又不敢把结果公布出来,继续挣不明真相的观众的钱。
真的是太失望了!
败坏了演员的好口碑。
另外豆瓣的评分机制真的要改一改了,只要是能买票就算是上映的,老藏着掖着的算哪门子事儿啊?!
我以上文字怎么就不够140字了?!
难道是为了阻止我,不让我发影评?!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与《恶意》同期上映,他们探讨着类似的话题:泛娱乐化对当代人精神生活的影响。
不同的是《无名之辈:否极泰来》拍得更娱乐化,他一方面探讨了综艺的底线在哪,一方面探讨了观众到底想看什么。
可能还有人觉得片子探讨了人性,那就别开玩笑了,男女主的那点抉择完全上升不到人性的高度上。
总之就是一部娱乐性大于内容的爆米花喜剧。
一句话概括这部电影就是楚门穿越到了宁浩的世界就变成了饶晓志的《无名之辈:否极泰来》。
本片为了与第一部《无名之辈》扯上关系,把男主陈三金设定为第一部陈阿瞒的表弟。
还设置了一些小彩蛋,比如男女主被关在一起袒露心声时候用了重新编曲的《胡广生》配乐;陈三金三蹦子上有第一部陈阿瞒(陈建斌)的肖像贴纸;片尾彩蛋第三部《无名之辈:意义非凡》预告是第一部陈阿瞒(陈建斌)的故事。
但如果你是带着想看第一部《无名之辈》续集的想法走进电影院,那你一定会大失所望。
这一部不仅跟《无名之辈》电影没关系,跟“无名之辈”这个词也没关系,甚至跟“否极泰来”这个后缀都没关系。
唯一有关系的是这个发癫的故事发生在泰国。
为什么故事背景要设定在泰国呢?
因为电影里的综艺涉及到的内容触犯了我国刑法。
故事在前三分之一出现了极多不合理的地方,当出现第一个大反转的时候,给了前面那些撒狗血的剧情一个合理的说法。
但这之后的bug就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了。
作为综艺节目里的“楚门”男主,在一堆bug里看不出问题,不知道是编剧觉得男主弱智还是观众弱智。
本片豆瓣开分5.8,我的评价也是及格边缘的6分左右,那么问题出在了哪?
1.硬蹭自己第一部电影的口碑只会招来反感2.从电影第一场戏开始,很多发癫的桥段合理性都不够,最后又莫名其妙的燃起来了3.影响主角行为变化的关键剧情里逻辑硬伤太多,三个被绑架的人组团逃跑,在女主“杀人”之后为什么就走不了了?
甚至懒得安排一个理由,就用配角一句“这样也走不了了”就不跑了?
4.一直在说男主是“渣男”,渣的点在哪?
泰国街头吸电子烟被抓?
因为电视台拖欠货款去讨债?
跟女友炒菜让女友买保鲜膜?
只能说是一个有点怂和抠门的一般男性,不至于上综艺被全民讨伐成渣男的程度。
结尾有一个女主所谓跟男主“重新认识一下”的桥段,但是男主在被“绑架”后左右的行为都是在想着保护女主,也没有会导致男主三观发生变化的事件,所有制造给男主的选择都是基于男主原本的底色做出的选择。
5.既想探讨一个深刻的话题,又想有喜剧效果,可能团队的功力不够,导致哪边也没做到。
总之,这部拍得实在有点差强人意,故事和内涵上跟第一部《无名之辈》差距很大。
不过也比第一部多了一些有意思的镜头:天窗上的飞蛾;最后导播室里的鳄鱼;几个不同地点的佛像;还有印象最深刻的,在男主袒露心声之后,女主为了挡住隐藏摄像头而吸了一口电子烟,任素汐的那股拽劲在氤氲之中给了章宇深深一吻,同时陈粒的《光》响起。
因为这一口烟的浪漫,原谅了这部电影大部分的瑕疵。
下午去看了,这电影其实构思不错,但缺乏对细节的打造和对人物性格的挖掘。
这个电影中人物之间关系的构架其实是很模糊或者说粗糙的。
陈三金之前对薛芳梅的“渣”表现在哪里?
薛的电视台欠了陈的钱,陈讨债哪到有错吗?
欠债还钱就是渣?
这个电影的剧本给人一种拼凑和想到哪编到哪的感觉,薛芳梅和陈三金之前回忆他们初次见面时的场景真看不出有什么一见钟情的际会,“光”又是什么意思?
所谓“一切都是虚构的”又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愫呢?
最主要是陈三金和薛芳梅之前关系的前情没有认真的交代,到底之间什么纠葛什么爱恨,薛要憋着设套让前男友上整人节目出大糗?
而且陈三金处处还表现出对薛的不错(枪战现场还想救下薛,还想带薛离开军头的巢穴),这个人明明没那么渣,你又怎么让电视观众发泄出渣男被整后的快感?
这个电影的人物性格很模糊,陈三金还好点,薛芳梅明显有点缺失的地方,作为一个观众,你看不出她的电影中的心理指向,局是她设的,但你看不出她最初对陈的一个什么态度,模棱两可的,也看不出她在什么时候又对陈的态度有了变化,导致最后为了陈,要和总监制杯葛,潘斌龙演的那个人的态度也有问题,以他的身份为什么要帮陈三金,为什么明显要站到总监制的对立面,这些你看了都觉得没有交代清楚……无名之辈1之所以好看,是因为电影里每一个角色是性格其实都很饱满,都有自己性格表现的前情基础:陈建斌为自己曾经的过失;任素汐为自己受伤的身体;章宇为了做大做强;潘斌龙为了和女朋友过好小日子……电影因此设置了一个小房间和三人不能走出去的人之间的特殊情景,让章宇、任素汐和潘斌龙三种不同性格的人之间因为诉求不同而发生各种矛盾,极限拉扯,这才让戏变得好看,也因为有每个人经历前情的铺垫,让观众觉得有些行为虽然看着极端,但也都合情合理。
无名之辈2虽然沿袭了1的某些风格和匠心,但太缺乏对剧本的打造和推敲,让故事和人物都“立”不足。
这个电影一路看下来还好,没蹦,在要崩不崩之间,这个估计是靠导演对电影节奏的把握和想的那些反复的故事桥段,能抓住一部分不求甚解观众的眼球,看个热闹吧,但真的细细去推敲,全是BUG,很多地方,其实是靠几个演员不错的演技撑着,不过就算是任素汐出彩的演技,我也看出她在电影后半截的那几个个人片段,明显有点莫名和不知所谓。
感谢@鲁豫观影团 给我二刷《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的机会一刷这部电影时,是带着和第一部相关的预期看的,结果发现不仅剧情上无半点关系,叙事风格也从超现实主义变成了荒诞主义,较大的落差感让观影感受很复杂,和第一部相比,确实有失预期,有种被戳中了某些点却又抓不住的颇为微妙的感觉。
二刷这部电影时,是完全抛开第一部来看的,细品之下,反而对这部电影有了更真切的感触。
看得出饶晓志导演也并不想继续延续第一部的叙事风格,而是想通过一些新的尝试来创新求变。
但不变的依旧是对小人物的深度挖掘。
导演在和鲁豫老师的对谈中也表示,在他心中对无名之辈的定义有着自己的范围和框架,即胸怀大志不甘于现状,对自己的生活和处境有一些挣扎向上的劲儿无名之辈们,这是导演熟悉的一群人,于是也选择在电影中,通过有剧本设计的真人秀整蛊综艺这样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这群无名之辈们对被安排好的人生剧本的反抗。
尤其在看到导演把喜欢的贝克特纹在手臂上时,忽然就理解了《无名之辈:否极泰来》为何会有如此荒诞的戏中戏设计。
这部电影里面藏着导演对舞台剧的喜爱和强烈的个人表达。
导演在现场分享电影不仅有对电影《第一滴血》和《美丽人生》的致敬,对马里奥这个角色的人设设计,也有着星爷《喜剧之王》中尹天仇的影子。
此外,电影中“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口号,陈三金尿裤子后梅脱下衣服为他遮脸遮脸遮羞,以及最后陈三金拿起的AK和来福枪的设计,也是通过对第一部的call back 和老观众们的一次小小的互动。
另外,导演也表示最后的结尾陈三金和梅你只是重新认识了彼此,并未设计成重新在一起。
而开场的菜市场和枪战戏里,其实故意留了多处供观众挖掘真相的破绽,可以在观影时好好留意一下。
回想起来,不得不说开场躲避枪林弹雨的5分钟长镜头,丝滑得很见摄影功力。
就个人而言,太喜欢章宇极具松弛感的演技了,把一个爱财的怂包,无能的软饭男,骗财的渣男演活了。
最后用愤怒的扫射向欺骗愚弄他的世界进行的有力还击,能让人看到一名被逼上绝路的小人物最后的血性,用重生呼应了电影片名。
片尾第2个彩蛋,是对第3部《无名之辈:意义非凡》的预告,同这部电影的否极泰来一样,玩了一把谐音梗,意代表电影里故事发生地意大利,义代表义乌,真是处处都藏着精妙的小设计。
1、泰国版《楚门的世界》拼接《大逃杀》。
去年暑期档《抓娃娃》,今年差不多的时间又要《否极泰来》,都是套用《楚门世界》框架的电影,频率有点高,审美有点疲劳,新鲜感自然不足。
不同之处在于《否极泰来》拼接了一段类似大逃杀的虐杀剧情,收尾还算漂亮。
及格,但不够好,饶晓志的水平绝不仅限于此。
2、与《默杀》系列续集一样,《无名之辈》走的也是纯IP思路。
故事上没逻辑没衍生,属于纯模块化的电影,也难怪贺岁档还有一部《无名之辈:意义非凡》(陈建兵刘德华王俊凯主演)。
在这个电影剧情越来越短剧化、宣发越来越社交化、讨论越来越情绪化的环境下,很难说这种创作模式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创作者都保持初心、保持高水准的同时还能持续输出,这,实在太难了。
3、《否极泰来》没有《无名之辈》那么好,起码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延用《无名之辈》这个IP的双刃剑就是会让观众不由自主的去和前作对比,我也不能免俗,自然带着更高的期待走进影院。
很可惜,我还是更喜欢雷志龙和饶晓志合作编剧的文本,语言的穿透力更强。
《否极泰来》也暴金句,但有些台词感觉拖累着剧情,甚至有一部分台词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不搭,比如大潘反复说的那句“生活就像一场戏……”。
4、回归到对一个商业片的理性评价,它又是合格的,甚至用了一些巧妙的表达手法去丰富镜头语言和表达方式,让这部商业片没有沦为“流水账”。
比如《取经》的那句“菩萨菩萨,你吃饭没得,佛主佛主,你有空没得”的歌声和血腥的枪杀景象形成的反差,比如爬行动物鳄鱼作为全片意向的出现,比如通过主人公选择来合理化的反转又反转的设计等等。
5、虽然都是小人物,但是人物的内核变了。
《无名之辈》是在现实生活泥沼里拼死挣扎的小人物,它像一本文笔锋利的现实主义小说,经得起琢磨。
《否极泰来》则是带着理想主义狐光自我慰藉的小人物,它像一片点击量爆表的网络热贴,情绪大于故事甚至大于人物。
6、任素汐很好。
马吟吟的打戏意料之外的好。
2025年7月8日,来英皇国际影城三里屯店参加电影《无名之辈:否极泰来》鲁豫观影团北京特别观影活动。
在杜比影厅享受了新片,还全程参与了1小时的超长映后,听鲁豫姐和饶晓志导演聊关于影片的那些事儿。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就像是全程曝光了一部收视第一的真人秀节目的台前幕后,信息量可太大了。
真人秀节目有种魔力,观众明明知道都是根据剧本演的,可最后总是相信摆在台面上的是真实的人间故事,跟着节目或骂或赞剧中人,被资本操纵着喜怒哀乐。
片中的男主陈三金就是拿着渣男的剧本,被女友骗进一宗整治渣男的真人秀节目。
只有陈三金一人被蒙在鼓里,像关在笼子里的困兽被整个社会围观,被唾骂。
陈三金对薛芳梅痴痴的爱唤醒了她的良知,不愿意继续折磨陈三金,跟总导演硬刚最后被辞退。
陈三金的被动处境唤起了观众的良知,薛芳梅的反抗带动了节目组的系统反抗,于是大家一起撕剧本。
剧本中薛芳梅的死带着旧的陈三金死去,重生的硬汉陈三金轰轰烈烈的复仇太解压了。
陈三金和薛芳梅都是缺点很突出的人,逆来顺受的人生总让人毛病滋生,直至坠入深渊。
他们的相遇改写了原有的剧本,还引起了系统性的觉醒直至反抗成功,这可真是一个好故事啊。
很喜欢章宇和任素汐,都是不靠颜值靠实力的演技派。
当年第一部无名之辈出来的时候真的是非常惊喜的作品,这次看到依然是饶晓志指导,章宇和任素汐主演,我第一时间就买了点映的票。
不过这一部感觉一会儿饶晓志,一会儿很不饶晓志。
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节奏相差甚远,感觉中途像换了导演。
就连拍摄风格也很割裂,一会儿文艺,一会儿又是宝莱坞式的歌舞,一会儿又是港式枪战加兄弟义气,独独就是没有饶晓志擅长的黑色幽默。
致敬了《楚门的世界》,但缺少了前者的批判性。
致敬了《第一滴血》,但氛围塑造上欠缺火候。
我一直以为后半段会有个爆发点,可惜等到结束都没等来,整个故事开头半小时很精彩,后面就一泻千里。
最让我失望的是整部戏最后落脚点是在爱情上,格局太小了。
PS: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章宇的演技,即使我看到后面已经有些如坐针毡的情况下,到章宇的段落依然能把我代入到情境中,真是个好演员!
還是饒曉志導演一貫而之的關注底層小人物的愛慾情仇生存尊嚴。
不同的是比第一集玩的癲得多。
恐怖主義、愛情與復仇片雜糅在一起。
導演通過綜藝直播手撕渣男完成對小人物的全景窺視。
荒誕荒謬里瀰漫著疯狂與心酸。
是一次對真人秀亂象最極致的諷刺。
在我看來有兩點饒有意思。
一是新媒體對電視業的衝擊很大。
電視人為了生存不惜突破媒體倫理製造素人狂歡。
娛樂至死的大吃人血饅頭。
結合經濟下行下的媒體疯狂。
很有批判性。
二是底層討薪者陳三金。
表面上慫包、愛財、無能、吃軟飯。
實際上是被生活逼到絕路不得不討薪去換取活下去的自由。
所謂的渣男。
實際上只是窘迫之下無力承擔那份愛。
陳三金噴射的『第一滴血』。
是對整個虛假世界愚弄他的憤怒還擊。
當陳三金走進地下演播室。
就像以前看到楚門的世界被主人公在海上那段掙扎震撼到思考人生——我是誰、我為什麼存在這個世界上、今天的生活就是我的因果嗎。
導演也向大眾拋出一個問題:用放大鏡看個體的時候。
每個人都不是純粹的好人。
但那些不夠好也不夠壞的自己、擰巴地活著的自己。
需要多少勇氣才能退出預製的人生。
這個故事沒有站在任何高地批判任何小人物的特質。
只是非常坦然地描述——人在情、錢與回憶這個三角中的沉淪。
人們常說愛需要兩個人性格互補。
所以章宇演的角色渣、又慫。
並且在危難的時候唱劉德華的歌自救。
你會好奇梅到底在愛他什麼。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難處。
每個人都有過往。
愛一個人。
別人只能看到他的光亮。
你卻能看到他身上的傷痕。
而且喜歡第一部的朋友一定會懂陳粒那首《光》的含金量。
我以為『否極泰來』這個名字的背面寫的就是這個道理——當你有退出那些讓你內耗的劇本的勇氣時。
人生的光才剛剛亮起。
這一次。
咱不願在別人預設的story里陪你演了。
小小的無名之輩在那一刻。
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看完電影走在回家路上的時候。
耳機放著《胡廣生》。
我也更期待下一部會有什麼驚喜了。。
🫃🏻
时间:6月29日14:00地点:北京回龙观晓剧场事件:《无名之辈 · 否极泰来》北京首映
票根首先需要表明,这部电影我个人是喜欢的。
8.5/10分当年的两个小贼,其一已经具备了国际视野,做起了跨国生意;其二早已移民国外,连乡音都改了;而曾经瘫痪的姑娘也奇迹般痊愈,正在为事业而拼搏。
虽然身份形象天差地别,不过归根结底,他们还是各自生活工作中的无名之辈,这是角色们跟前作最重要的联系。
所以,抱着看胡广生、李海根、马嘉祺等角色后续发展的朋友们可能要失望了。
因为有一种续作,不是故事的延续,而是精神的传递。
看完有些想法,简单写几句大家探讨。
首先人物逻辑非常清晰简单。
几位主角都是事件的参与者,都被某种力裹挟着前行。
为了金钱、地位、名声或者是某种不切实际的理想。
而后在剧情中,慢慢被一些事件,或相互之间的情感所影响。
并在结局的时候得到升华,做出了让自己心安的抉择。
当然,剧中男女主角需要面对的选择和困境一定会高于现实,所以我认为背景放到泰国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首先,‘另一个国度’会让故事假定性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其次(嗯……其实这是主要原因)故事中一些设定放国内,那就一句‘别拍了’完事。
接下来剧情部分,剧中的主要角色从头到尾都在重复着一个动作,就是做选择。
这是一个挺难的问题,毕竟在剧中选择逃避,可能会活,选择勇敢,可能会死。
生死抉择是一种十分极端的情况,这一点被创作者用一种看似偷懒实则巧思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
那就在各种评论中被吐槽谩骂的所谓《楚门的世界》设定。
看似偷懒对吧?
这是别人用过的。
但为什么实则巧思,咱们后面再说。
电影中段,整体环境愈发幽默轻松,笑点不时出现,但主角已经越陷越深,似乎妥协放弃了。
回头想起来,这个时间点,观众跟男主角的感受应该是一致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既然走不掉,那就待着呗’对应‘票都买了,那就接着看呗’。
紧随其后,各种与大银幕“违和”的段落出现,这一段落我真心认为属于全篇亮点之一,简直非常大胆,有点在剧场打破第四堵墙的味道,瞬间把观众拉到跟剧中的围观人群一个层面。
我不知道饶晓志导演体重多少,但我觉得反骨至少得占个三分之一,这绝对是对现如今娱乐市场赤裸裸的的冒犯。
——你不是喜欢综艺吗?
天天刷短视频?
夸张的包装?
谁不会呀,怼你脸上让你看,好看不?
(这段话纯属个人臆想,跟饶晓志导演无关,如有冒犯请见谅🙏工作人员随时私信我删除)作为创作人员,面对不断被蚕食的市场,选择坚持是一种美德。
但在自己的作品中,用一种戏谑的手段主动出击,宣告‘我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这,是一种勇敢。
保持了当年作为新人导演冲进市场宣告‘我来了’那时候的冲劲,有点热血。
剧场首映结束后的舞台专属版彩蛋故事的最后,男主角终于开始了反击。
剧中提到了如今还需不需要英雄,答案是,当然需要,因为英雄能照亮每一个人。
此时再去纠结这一桥段的真实与否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接受的,跟着男主角一起宣泄,用怒火烧尽屈辱。
不肯接受,把这一段解释为男主在陷入绝望时的臆想也没问题。
至少影片最后,很明确的,男主角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决定——真诚的从头再来。
与此同时,我也扪心自问了一句。
“作为一个被裹挟前行的无名之辈,面对不公、不愿、不甘,我有向生活开枪的勇气吗?
”
剧场专属版映后演员登场最后。
讲讲我觉得剧中‘真人秀’设计是巧思的原因,就是因为网络上的评论。
6月25号全国部分城市点映至今(四天),豆瓣影评数直接240+,微博、抖音等等平台宣传评论更是目不暇接。
以为这次饶晓志导演属于直接起飞,未映先火了(记得当年他自己给电影做宣传求排片的短视频,确实很搞笑😂)。
可谁知道打开一看……差评多到……(当然,饶晓志导演已经比当年有名多了,所以观众要求提高是理所应当,同时,给导演上点强度也是在敦促他进步,这无可厚非)首先,任何文化艺术作品,没有对错高低,只有喜欢与否。
翻看评论,夸奖跟谩骂的都有,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故事照进现实了。
这部电影(或者所有电影)本身就是陈三金,很无力。
评论者就像是薛芳梅或者詹妮弗,试图左右甚至控制电影的命运。
(但影片给出了答案,没人左右得了一部电影的命运。
就像主创采访的时候说的,当年《无名之辈》也是在众多大片之中拼出的一条血路)然而,最可怕的其实是底下的跟评——‘感谢排雷,不用去看了’ ‘这么优秀吗,明天就去看’这些声音,完全就是影片中那些轻而易举就被媒体操纵的场外观众吗?
一部表达人应该独立做选择的电影,却有很多人选择了跟随,挺讽刺的。
好评(排除收钱硬捧尬吹类)或差评(排除无能狂怒脏话谩骂类)都很重要。
票房好坏于我个人而言没有关联。
只是作为一个从业人员,单纯希望参与这种观点和审美碰撞的观众能多一些,因为这对整个中国电影来说,是好事。
主创接受采访“我们不能以必须迎合他人对我们生活方式的期望为由,放弃自己为自己做选择的权利。
”这句话来自一部很多年前的话剧—《你好·打劫》,导演也是饶晓志。
这么多年,他初心没变,很宝贵。
章宇这次的表演很好,甚至压了任素汐一头。
角色可发挥的空间也大。
男主的转变成长还是可以的,很完整。
就是结尾还是太圆满了。
如果是三金最后去了现场,把人杀了,我能给满分。
人不应该为了钱,丢掉一切,再多也不行,哪怕加上命也不行。
娱乐至死、金钱至上,在如今这个社会环境里,这不是一部容易被认同的电影。
好难写评论啊,因为电影最后告诉观众不要剧透不要剧透,哈哈哈。回家买俩火龙果去,我感觉火龙果应该知道吧。设定其实不生僻,翻翻儿也够,总体好看,就是和同类型电影有共同的问题就是最后真相要怎么接受全都没有给出答案。演员惊喜在潘老师,可塑性真的是强,西装肩膀头那个玩偶是明晃晃的 COS 谁啊。
【7.5】整体来说剧情还是不错的,后面还有点小燃
没有第一部的惊喜与戏谑程度高,但是至少还可以
三金和梅都不完美,有难处有阴暗面,可这份真实让他们的爱更动人。不是童话,是成年人的爱情现实故事
只能说看个人了,有些事情真不好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知道呢(๑•̌.•̑๑)ˀ̣ˀ̣。
难看,一颗星给任素汐,一颗星给“创意”,一颗星给两个女演员打戏。
可以,比第一部还好
看了点映...快跑...
很难想象他们几个拍了这么难看的一部电影
浪费好演员
这电影跟闹着玩似的😅第一次看电影看到这么手足无措,我只有在工作的时候才能发出这么无措的笑😅真心疼自己上班吃了苦好不容易赚点钱还要贡献给这种片
说什么的都有,但是还是比想象中的好太多,编剧及格,表演,这几位的表演是不用怀疑的。这期间接上一部的梗,华语圈的梗。陈粒的歌倒是一个亮点,无名之辈这个系列到这部,电影歌曲上没得说
简称中国丛林版的《楚门的世界》,章宇跟任素汐的搭配演技演的太好有哭有笑的,前期真以为是个搞笑爱情片,结果中间出现的转折才知道是综艺节目,有噱头和故事情节都很好玩,而且三个主人公还有色彩隐晦着美术三原色"红黄蓝",颜色表明人物性格确实可以!最后结局和配乐也不错, 全片唯一的两首歌都很爱!
看了点映。周围的观众反响倒是不错,挺多地方都笑了,我反正是。。应该是跟任素汐的心情比较像。这几年好像很流行用楚门的世界这样架空的结构来拍社会性议题喜剧,没有那么有新意了,但其实完成度还不错,结尾收得也挺好的。但是后半段结构有点拖沓,少剪一个半mv别拖沓那么久应该会好很多。任素汐和章宇演技在线的,在暑期档应该算不错的一部了
1.5 贴上《抓娃娃》+《再见爱人》+《周处除三害》的运行逻辑,实操浅薄,要这要那。饶晓志在这拍的综艺真不好看,没深入理解做综艺节目的逻辑就高贵地玩起了讽刺。综艺效果还不如20多年前吴宗宪的整蛊节目《一见你就笑》。和《恶意》撞了题,想反大众舆论暴力随意贴人“渣男”的标签,可对观众而言完全是陌生路人的这档整人节目能这么爆吗,难共情章宇任素汐的这段感情,最终他们又反思了什么?不是套个火龙果的意象金句就升华哲思了。为讽刺寓言这点醋,包了这盘混味难咽的饺子。
家门口的点映,短视频里到处“爱麻花情”的章宇,再看已是七年后。别人一路向西,他一路向南,泰国丛林枪战血浆满天飞,小人物被逼到绝境后爆发的血性与尊严。章宇不再窝囊废,出人意料支楞起来了,任素汐的彪悍中藏着柔软,无名之辈又一次用最疯的方式证明:尊严,是拼出来的。就这么一片,爽就完了。
还是荒诞喜剧更带感,饶晓志这次把真人秀的流量至上没下限讽刺了个遍。以前总好奇,章宇能升格演个不一样的么。这次的混混型商人形象展开了不同的可能性。核心倒是没变,依旧是他拿手的哪怕不懂事哪怕认死理依旧可以获得观众的同情性理解形象。
乍一看,这是拍给女性观众的。《否极泰来》就出了一支“隐性渣男七宗罪”的预告片。我在没有看电影之前,还以为这是一部手撕渣男的爽片。看完电影,我才知道,《否极泰来》是一部颂扬男性气质的电影。陈三金是整部电影的叙事核心。他身上有各种不着调的男性气质,成为《再见渣男》节目中的笑料。影片对男性气质的理解就是“硬气”,任素汐饰演的导演,恨铁不成钢地问陈三金,“你到死能不能硬气一回。”在电影的语境中,硬气的反面是软饭硬吃、爱画大饼、胆小怕事、自私自利、沾花惹草、见钱眼开、无能狂怒。《否极泰来》的叙事主线就是一个缺少男子气概的人,终于硬气一回,见人杀人,见佛杀佛。其实,这种男性气质的书写,是跟这个时代的审美南辕北辙。
中间的爱情线挺好的,两个人从头到尾都是真心相爱的。但是结尾强行happy ending,怪不得楚门的世界从他离开摄影棚之后就不拍了
如此垃圾,如此无聊。仿综艺的这种也仿不好,在公布了是综艺的庆功宴以后,全员降智降演技,垃圾,垃圾,垃圾。想说三万亿遍垃圾,给一星都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