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这是部非常纯的儿童片,多亏迪士尼的特效还是能对儿童不错的。
在厦门回家的大巴上看的,开头原本看不下去不想看,无奈路途漫漫拿来打发时间也好。
影片结束后的宝葫芦NG镜头还是蛮有趣的。
梁咏琪刚出场戴着眼镜穿着女式西装站在黑板前的侧面一开始没认出是谁心想这女的不错,然后是岛国女教师爱情动作片场景,哎,童年一去不复返,曾经心中的美女就如此转变了
看到豆瓣上的评论没有那么好,想说几句,国内做儿童产品的人都不容易,主要是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和板底,从文学到玩具,从游戏到互联网,所以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加入原创,进入这个行业,市场很大!
只要你认真去做!
--------------可能暑假来了,好看的电影一个个冲上院线,在看变形金刚之前把上周末的宝葫芦的秘密进行报告。
首先要给中国的动画工作者一次掌声,虽然里面还是有些国外作品的模仿影子,但瑕不掩玉,这次的制作非常不错。
记得旁边那个四岁的小弟弟笑的那个开心,看得那个投入,可以说这个作品是成功的!
故事这个故事据说在数十年前就有了,只是当时的特效没有这时候强,所以现在重新制作了。
觉得这样选材就很好,中国50s-80s还是有不少经典的作品。
故事线路清晰,每隔一段一个起伏!
观众有不少期待。
简单的故事做足雕琢还是会出彩的。
形象宝葫芦,呵呵光着身子就挺可爱的,我已经打算去淘一个宝葫芦形的玩具了。
有中国的含蓄,但是非常生动!
小宝,穿校服,带红领巾,和身边的小学生一样的装扮孩子们不会有距离感,另外那个棒球帽我觉得有一点西哈的感觉。
老师,梁咏琪,我们这群80后都是听他的歌长大了,现在是漂亮大姐了,但是还是蛮亲切的,就是国语有点僵硬!
画面艺术总监都是做《如果爱》《东京攻略》,所以那竹林,那湖面,那小宝的房间,还有那些玩具跑路的场面,有了这样的视觉体验。
中国观众很难有什么挑剔的。
配音陈老师的配的,他的卡通气质一贯于他以前的小品作品,觉得台本写的也好,那些葫芦念的小咒语是那么本土,动听,准备找张DVD好好研究下。
音乐音乐也是香港的制作人,随故事情节跌荡起伏,很好的烘托的气氛花絮动画片的花絮是我看Animation最期待的,毕竟那些做动画人都很可爱,随便几笔,显示器上的形象就可以无厘头了。
这次宝葫芦硬梆梆的提示观众耐心等下面的花絮。
也好,大朋友小朋友都没有走,灯光也没亮。
没有失望,被砸黑眼的和坦克换装的宝葫芦。
周边从电视宣传看,周边产品还是很丰富的,特别喜欢那个宝葫芦的造型,出影院就想买,可是万达没有卖,北方的商家还没有那么灵活。
disney的官方站点做的还好,喜欢里面的原画设定和分镜头,参与感很好。
但是中国的flash交互水平还有待提高。
你们也拿了不少钱啊。
以后国内想做好的儿童作品,去香港找制作版底还是有质量保证的。
P.S.小广告,万达广场三层的影院刚建好,条件不错,早上10点场才10元,和Ruby称凉快凑了热闹。
觉得很值!
原文:http://blog.1inplay.cn/archives/237151
今年带遥遥同学看过三次电影。
第一次是《博物馆奇妙夜》,该同学睡的趴在海峡椅背上流口水。
第二次是《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遥遥看了半个小时就不停的念叨,我要回家,我想回家,一副找打的小唐僧状。
第三次便是昨个,遥遥受央视少儿频道的蛊惑,一个劲的要求看宝葫芦的秘密。
我说,如果你去看了电影,就不能买碟。
如果你不看电影,我就给你买碟。
遥遥同学经过长期艰苦的思想斗争,决定还是先睹为快先看再说。
昨晚6点55分,我带着遥遥同学吃了三个煎包和两碗牛肉滑,带着一桶苞米花和一瓶芬达进入海峡的动感地带厅。
当晚上座率不高,基本都是家长小孩组合,没有多余的广告,电影准时开映。
电影一开场就是很绚的很能懵小孩但我们看来比较假的太空抢救片断,小主人公成为大英雄。
但开片的英文对白不好,遥遥还不识字,看不懂字幕,于是非常罗索的问我,电影在说什么。
其实反正都小孩看的电影,就不要那么玄了,直接普通话得了。
接下来的拍摄手法,还是很符合中国小朋友的审美情趣的,电影里的小朋友没有一个看的不开心的。
电影动画主角宝葫芦设计的很成功,非常可爱的一个宝葫芦,各种形象都很讨巧。
虽然那些形象跟好莱坞相比,说不上创新,但已经是很讨人喜欢的动画形象了,起码比那福娃好上太多太多倍了。
尤其宝葫芦的中国造型,带着大草帽,背着包袱,真是非常非常的可爱。
片尾处宝葫芦的NG片断也是一个亮点,这在国产动画里是很少见的。
遥遥看的入了迷,破天荒的忘记吃苞米花,然后我非常哈皮的吃完了一筒苞米花,肚子暴涨的出了电影院。
电影有很明确的教育主题,不过这个教育还不算让人反感,起码小孩看了挺有感触,想必是有点收益的。
以往适合小孩观看的优秀国产电影是太少了,而个人窃以为,小孩是喜欢模仿且分不请好坏的阶段,所以有些外国动画片的主题反倒不适合中国小孩观看,因为看完常常会从电影里学到莫名其妙的东西。
所以,强烈呼吁今后能够多出一些这样适合小孩观看的国产电影,而且多做一些宣传让大伙知道有这样的电影,因为电视电影对小孩的影响力是极大的。
虽然很多情节处理上都迪斯尼话了,但是故事和记忆中差别不大,而且彻头彻尾的强调了原著的中心思想: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必须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等等。
很多耍宝的小情节都是迪斯尼惯用的噱头,不过孩子们看的都还满开心的。
现在的小孩都很早熟,学龄前儿童对这片子反映很热烈,可是7-8岁的孩子普遍认为这片子很幼稚,或许是现在的孩子见的太多了吧...陈佩斯的配音非常到位,活灵活现的诠释了一只调皮,天真,但又有点少根筋的宝葫芦,很有感染性。
电影无聊又傻逼,如果没有陈佩斯配音,此片会是失败的彻底。
男主角丑陋无比,北方人说话却用南方口音,最后Yeah个不停让我恶心,只能怪导演傻逼。
2007的制作班底,以及用掉那么多资金,却不及1958年的电影。
老子的大好七夕,就这样被浪费在电影院里。
电影是和表弟表妹一起在大地影院看的,就凭着我对动漫一份无法割舍的眷恋,对童真一份不可言喻的敬重,况且是迪士尼出品,并被冠上“首次国内XX”之名,这部《宝葫芦的秘密》已被我列为“必看戏”名内。
一开始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走入影院,结果却带着即使强忍还是泪湿的双眼走出来,因为这是一部多么让人心碎且黯自神伤的电影啊!
这些年来,我身上悄悄地起了不少变化,内心的一些部分变得日益坚硬,另一些部分却被化得一触即痛,于是在看完这部电影后,终于猛然惊觉,中国的不少经典童话,都只是一些残酷得接近残忍的可怕事件。
我至今仍然记得很小的时候听过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勤劳的蚂蚁和懒惰的蚱蜢,蚂蚁每天在储备粮食,蚱蜢每天在玩耍且不听劝告,结果冬天来了,蚂蚁在温暖的洞里过冬,蚱蜢被冻死兼饿死在寒风中;另一个故事的内容也差不多,是说一只叫“美丽鸟”的动物,长得很美,但她只顾打扮自己的外表而不去考虑生计,结果冬天来了,所有动物都温暖富足地过冬,她到处投靠当初劝她应该勤劳的小动物却得来“当初为何不听劝”的答复,她也被孤独地冻死兼饿死了,世上从此就再也没有“美丽鸟”这种动物了——这个故事是记载在一本图册上,妈妈为我讲过一次,我让外婆又为我讲多一次,我至今还清楚记得那本画册中“美丽鸟”的样子,我喜欢这个故事,我爱看“美丽鸟”,除了最后那幅她被冻成冰棍边流下后悔的眼泪边闭着眼睛的画面。
是的,我讨厌甚至憎恨这个结局,我从未曾觉得“美丽鸟”是该死的,更不觉得她得到的是她应得的报应,幼小的我所希望的是,这世上如果最后那只“美丽鸟”没有死掉就好了,我为我再也无法见到真正的“美丽鸟”而深深地惋惜,我觉得“美丽鸟”真的好可怜,我真真切切地觉得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应该从头来过,绝对不要让“美丽鸟”死去。
小时候的我的确很单纯,把“美丽鸟”的故事当真了,于是把那份惋惜背负了许久,现在的我也终于想起来,为什么我对这两个故事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在听完这两个故事后,年幼的我一直纠缠在“蚱蜢还好么?
美丽鸟还好么?
”这个问题上,我心心念念地想着它们,觉得它们没有死,于是在记忆中总保留着一份对它们的问候。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小时候只会模糊地认为,它们不应该就这样死去了,它们的罪过并不至于让它们永远地消失,蚂蚁可以分点东西给蚱蜢吃,那些小动物也可以救济一下“美丽鸟”,那样一切都会好很多,可惜我们小时候面对的童话寓言却四处布满了可怕的死亡陷阱,以小孩子无法接受的死亡去严厉声明,做了错事?
后果很严重!
错事和坏事不同,听到吃掉小羊的狼的肚子被塞满石头后来落水而死,我并不觉得难过,因为它吃掉小羊在先,它做了坏事应该得到惩罚,可是蚱蜢和美丽鸟只是做了错事而已,它们受到的处罚太重了——就像小葫芦一样,它只是不懂世事,它只是无法分辩是非,为何王葆的错误要让它来承受,要让它独自离开,而王葆却成熟了长大了腾飞了?
自私的可恶的儿童文学家——世界以他们的真理为中心不停地转,只要能到达真理之地,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这是不合逻辑且不合情理的,多好的一个宝葫芦啊,为主人王葆尽心尽力的前提条件只有一个,“替我保守秘密,别让别人知道我的存在。
”即使他们签定了口头的不平等合约,王葆仍然整天撅起嘴巴抱怨葫芦这里不对那里不着,最后还把人家扫地出门!
各位注意,王葆不要小葫芦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明白这世上不存在不劳而获,而是嫌弃天真可爱的小葫芦把他的事情全部搞砸而害他背了黑锅!
小葫芦被赶走了被抛弃了,它痛苦地扭曲,变成怪物质问王葆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时,我忽然听到旁边的一位妈妈对她儿子说,“看,葫芦其实就是那个小孩的心魔。
”看样子那个儿子似乎不明白什么是心魔,只知道“魔”是一种非常坏的东西。
葫芦被始乱终弃了,但它还牵挂着旧主的游泳比赛,再后来,王葆赢了,他找小葫芦求证,小葫芦黯然地说,你是凭自己的努力做到的,你真的不需要我了,我也该走了。
小葫芦一说完,我的眼泪猛然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也不顾会否被表弟表妹看见笑话,因为我受不了了,那小葫芦怎么会受得了呢?
我不知道在看到电影的搞笑画面即时哈哈大笑的小孩子们能否体会,这表面令人振奋的转折其实是个极度残忍的事件:自己主动意识到被深爱之人“不再需要”,价值尽失。
小葫芦一脸酸涩的微笑,让我仿佛亲听石落亲见崖断,更令人难过的是,葫芦满眼泪光告别时,王葆竟是一脸困惑然后马上释然。
当小葫芦飞走之时,我听到坐在隔壁的那个儿子急切地说:“妈妈,那个宝葫芦其实并不坏的啊!
” 最后,表弟说如果没有片尾那些NG花絮就好了,这样故事会更加真实。
我倒是视那些花絮为不可缺少的救命稻草,只有那样,我才可以安慰自己,也接受了导演的贴心安慰:这个令人过于心酸的故事是假的!
真正的小葫芦同志依然天真可爱开朗活泼,他没有被抛弃,也没有否定自我价值,一切都是还好。
很多人都只看到了所谓的真理是什么,也希望能用直白的方式让小孩子明白,但却忽略了在那些简单纯真的心里,在乎的并不是大道理,而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并执着地判断这些好人和坏人,或只是不小心犯了错误的人,他们最后得到的是否都是他们应得的。
与其通过拜读这些残忍的童话去明白什么才是真理,还不如简简单单去体会一下大雄对于能够遇上叮当这位一辈子的好朋友的感激之情,连最基本的人的感情也无法体会的话,如何能够真正准确地走上所谓“正确”之路呢?
即使我深爱中国。
相当黑暗,肯定能把孩子吓哭--也许蒂姆波顿才适合拍 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的内容非常适合于映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发生的一切。
我爱大林和小林,我恨宝葫芦的秘密--中心思想:孩子们,不劳而获是很痛苦的。
在《宝葫芦的秘密》的前一部分,我心里跟宝葫芦的小主人王葆想的一样,任何动脑费力的事情都让宝葫芦去做,而自己只需要玩就行了,多幸福啊!到了后面,我有些激动,王葆一直依赖宝葫芦,等王葆长大了,宝葫芦就会离开他,到那时王葆该怎么办呢,他怎么独立生活呢?他总不能永远依靠爸爸妈妈生活吧!到了影片的结尾,我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了,自从王葆丢失了宝葫芦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终于能够独立的生活了。
我为王葆感到高兴,不过我也有些难过,这么可爱的宝葫芦离开了,我还真有些不舍得呢!
我看了一部令我难以忘怀的电影《宝葫芦的秘密》。
电影里有个叫王葆的小男孩,很爱做梦。
一天回家,他做着作业便伏在桌上沉沉地睡去,梦见了……。
王葆推着单车去钓鱼。
当他走入一片竹林时,很神奇的,有小鸟为他指路,青蛙把他引到湖边。
放下钓竿、水桶,想起数学没有预习,上课又会回答不出问题,同学们又会笑他,不由得对着湖面大喊起来:“我要比他们优秀,最好不要费劲”。
话音刚落,王葆居然钓到了一个万能的宝葫芦,从此,王葆便成了宝葫芦的主人。
宝葫芦帮了王葆很多忙,特别是很多“倒忙”。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象棋对弈”。
王葆边下棋边说:“我要吃掉你的马。
”“我要吃掉你的炮。
”……躲在树上助阵的宝葫芦听见了,赶紧念起“咒语”,使一颗颗棋子直飞进王葆的嘴里,还纳闷的问:“主人,这东西好吃吗?
”王葆边吐着棋子边难受的说:“这棋子不能吃。
”这短短的几分钟,我一直都在哈哈大笑。
王葆在玩具店看到许多玩具,十分喜欢。
宝葫芦便满足了主人的愿望,将玩具店里的所有玩具都浩浩荡荡地送到王葆家里,王葆不但没有高兴,反而生气地将宝葫芦骂了一顿。
王葆的爸爸回家了,送给了王葆一辆山地车,王葆兴奋得手舞足蹈。
宝葫芦看在眼里,失落极了。
数学考试了,王葆不想费劲,却想考全班第一,只有找宝葫芦帮忙。
宝葫芦使用魔法,将考得最好的苏鸣凤的答案全部移到王葆的试卷上,可是连同苏鸣凤的名字也一同移了过去,让王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更加出丑了。
在这一次“倒忙”之后,王葆狠心地离开了宝葫芦,决心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告别了宝葫芦,依靠自己的勤奋练习,王葆终于在游泳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看了《宝葫芦的秘密》,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只有一点一滴地不懈努力,才能收获最美最甜的果实。
正如刘老师所说的“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凡事都需要努力。
”我也想做一个梦,能和宝葫芦坐着飞机在天空翱翔,能坐着飞船游向太空,那是多么畅快的事啊!
不过,还是得自己努力哦
先是宝葫芦的原形设定就是个败笔,不可爱,甚至看着有时还遭恨。
再Disney也不能随便弄个葫芦就出来吧。
二是台词连小孩儿看着都觉得假,现在的孩子个顶个儿的精,拿些小马过河的傻比对白糊弄观众是不是有点儿瞧不起小观众的智慧。
三是,小演员的表演一点儿孩子气都没有,特别是和小葫芦决裂那段儿,看得我妹妹都想吐。
说教味道浓的我估计演员都不知道怎么演了。
从学设计出身的我,倒觉得完全的3D动画比这部合成片儿来的实在,毕竟很多虚构的场景要好实现得多。
中国动画最近几年一直费力不讨好,多半儿都是给五岁以下的幼儿看的。
台词幼稚得都倒牙,说教一点儿人情味儿都没有,生硬得连自己国家的人都不懂的幽默,混杂一起出了部少年儿童们看得都反胃的片子。
我喜欢Disney的动画片,形象可爱,人情味儿浓,效果好。
可是怎么一沾上……算了。
我看过很多国内好的动画短片儿,真为这些人感到悲哀,环球要是有钱多支持这些人,别拿些糟粕骗孩子和孩子家长的银子。
在老版的基础上加了半小时戏(游泳、恐龙),拖沓,没想象力……
陪家中小学生看的,没问题,适合他们的年龄。
带着童真去看,你会得到快乐的
杨栓是个小正太
陈佩斯的配音好浮夸···不好看···
难看
就是看看
偏儿童向的动画片。3D的宝葫芦形象和小演员搭配起来也不违和,挺好看的。
儿童节的话题让我突然想起这部小时候学校组织去电影院看的电影
至今对没多少戏份的“女主角”梁咏琪凭借这部片子拿到的百花奖影后提名而大惑不解。
加一星,葫芦出现后高潮不断,框架相似但每段设置都比旧版自然和高明,葫芦被主人驱赶一幕尤为震撼(旧版有种难言的阴沉残忍,新版让我想起千寻里的无脸怪)。看评论有人为宝葫芦难过,但正如命运本身不是最重要的,体察就是悲悯,关怀就是救赎。结局的直白向上略泄气,但小学生泡妞是亮点。
为了GIGI,把它看完了,为了GIGI,给个中评,哎~就是个幼稚片嘛,干嘛找GIGI?
=。=|||
有次暑假陪着弟弟看的。挺喜欢的。
长得像个花生
小学时在我们这个小城市最老的也是唯一一家电影院看的
陪弟弟看的
国产动画没救了~
07年的暑假妈妈给我买好电影票,一个人在电影院里看的!!心里也很希望自己能拥有那只宝葫芦,但是之后的剧情...唉!!我总觉得不全部都是宝葫芦的错,王葆童鞋自己也有责任的说!!不过此片的主题曲还是挺好听的说!!张含韵的《一人一梦》!!
有点脑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