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形势一片大好,在全面放开的浪潮之下全国各地逐步恢复了当年的生活秩序,虽然我很不想用“当年”这个词,毕竟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三年,在时间的维度里这当然不算什么,它也许有资格在人类的历史书上占领角标旁边的一行小字,但人类的脑子毕竟有限,大部分的空间都被更“重要”的事情占据了。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印象很深,叫《26年》。
讲的是韩国光州事件发生26年之后,几位人物决定联合起来向前总统全斗焕讨要公道的故事。
具体情节不再赘述,倒不是我不想贴在这,是如果贴了的话这篇推文大概率会面临404的结局。
不过本着对美帝走狗大韩民国无能政府的控诉,我建议大家可以找来看看,看完不妨和观众们一起破口大骂。
在这里我们只聊聊片子里的几位主要人物。
这种敏感的题材,我们国家是别想了。
整个电影通篇故事杂乱,情节前后不搭。
金申世父子找到这些遗孤到底是为了什么?
应该是一起谋划如何刺杀吧。
可最后呢?
是各干各的,那既然这样,当初干嘛还召集这些人呢!
搞得还被一个安于现状的小子泄了密。
最牛逼的就是那个女的,无坐力气枪射击运动员,能随身带着自己的枪,这东西用完不是该归库吗?
而且让一个用这种枪的女人最后站在制高点上用狙击枪(确切的说还不是,是一个改装的自动步枪),呼吸、风俗全忽略,单单后坐力就够适应一段时间的了。
而且,姐姐你是狙击手,任务还没结束坐下来哭是怎么回事?
最后的磨磨唧唧又是怎么回事,只能说明导演故意为之!
在开始先说点题外话,感觉韩惠珍演的电影怎么都是黑暗题材的,看了两部,《不可饶恕》和《26年》都是这样的。
亏惠珍长的那么好看,在这两部戏里面连个谈恋爱的机会都没有,反而是各种被打、被摔、被炸。
哎,真希望惠珍下次可以接一个恋爱戏。
不过从这几部戏中来看,惠珍倒是有种强悍的美感,其实在韩国女星普遍柔弱的情况下,倒不如考虑出演一些劳拉啊、爱丽丝这样的强悍角色,或许这样能更有出路。
好了,回归正题。
我看过不少关于刺杀、暗杀的电影,这部《26年》不能说是最差的,但也绝对是倒数的。
按照一个连鸡都没杀过的普通大学生的思维,我都能看出这部戏中那些个不合理的部分。
首先,如果我是暗杀的赞助者,我一定会挑选经验丰富而且不为人知的专业杀手。
可是我们可爱的白发老会长竟然选了三个光州时间的遗属来完成这个任务。
虽然他们三个复仇的心里比一般人都要强烈,可是他们三个过于明显而且有共通点的身份很容易就被发现了,正如电影中一样。
好吧,就算电影需要必须是他们三个也算,但是作为一个堂堂的赞助人和会长,至少应该为几个成员做一下保密措施吧。
相信制造一些事故、意外,让几个人假死或者失踪一下会应该对于这个大会长来说不难吧,毕竟,“死人”更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还有,为什么要在行动前让镇裴去引起人家的注意,本来就长了一张特别有流氓标志的刀疤脸,还故意去寻衅滋事,结果连自己老大也给害了,这种无厘头的表现让我实在看不懂,没人教过编剧,“暗杀”除了要“杀”这个结果外,还要“暗”这个前提。
另外,会长招来瑟雍这样一个警察,也是一个败笔。
虽然他能提供有效的情报,但是因为和政府部门联系太紧密,也很有可能会暴露。
而且我们2AM的帅哥在电影里也不是一个意志十分坚定的人,很容易背叛,最后可以说,任务会失败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瑟雍的反水。
如果说选人只是小2B一下,那么在提供装备上面,我真是见识到了什么叫真2B了。
既然是暗杀,至少给点好的武器吧。
不说坦克、F22、轨道炮这样的终极武器,你拿几把像样的枪总可以吧,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一开始伟大的会长爷爷给我们惠珍的武器竟然是一把射击比赛里面用的气枪,然后还特别搞笑地在后面加了一个空气压缩机。
背着这么个大家伙移动变慢我就不说了,关键是杀伤力和杀伤距离都没有什么改变,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竟然这鬼枪压缩时间超过五秒还会自爆,你当我惠珍妹子是利比亚自爆卡车啊!
到后来,总算会长大发慈悲,买了一把M16的改进版,但这玩意是突击步枪,也不是专门的狙击枪,杀伤距离只有800米。
电影的背景是2006年,应该武器够先进了,就算你搞不到巴雷特这样的神器,弄一把专业点的狙击步枪总可以吧。
真是被这个会找老爷爷的抠门打败了。
最后会长想自己动手,在塑像里面藏了一把手枪,可惜会长老爷本人就是个瘸子,还七老八十了,开了N枪都没打死。
还不如在塑像里面塞点炸药,最后一爆了解,而且便宜点的炸药似乎并不比一把手枪贵吧。
还是抠门啊,抠门害死人!
电影里面还有几个点也很弱。
全斗焕的个人安保在电影里其实很一般,只有贴身的保镖才有手枪。
如果,能搞到足够的武器,就像那把M16一样,正面突破我感觉都足够了。
其次,作为一个狙击手,选择狙击位置很重要,隐蔽、安全、不易被发现很重要,但是我们的可爱的惠珍妹子竟然被放在一个升降梯上面,十分明显不说,最后那个升降梯还坏了,真是坑爹死了。
虽然说了这么多坏话,但是,这部电影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
电影一开始有将近十分钟的片段是讲述光州惨案的背景的。
这里电影用了类似于《杀死比尔》里面一样的动画来展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如果在电影中直接展示血腥暴力的场面,虽然能给大家直观的感官刺激,但是,也未免会让然感到不适。
用动画的方式,虽然也难免会有点血腥,但是会减弱那种不适感觉,而且通过动画适度的夸张和变形,刺激的效果一样可以达到。
而且,看动画可以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
当然,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触动还在于它的取材。
电影敢于去暗杀一个在历史上极具争议,最关键的是还活着的前总统,其勇气和意义非凡啊。
说不定这部电影会激起广州遗属的觉醒,来个现实版的刺杀也不一定。
电影人不是社会领导者,也不是什么思想家,但是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必须的。
而历史和社会的责任感也是必须的。
如瓦伊达导演的《卡廷森林》一样,充满历史和社会感的电影,总让人敬佩。
这部电影也一样值得敬佩,只是希望下次,别用这么2B的方式来诠释了……
敢触碰这种敏感的东西,我们国家是没这个指望了!
第一:说金申世和他儿子。
拜托,你们不是找到这几个遗孤一起谋划的吗,怎么就自己进去了呢,而且枪都拿出来了还磨磨唧唧。
如果不一起行动的话干嘛还着急他们呢!
第二:那个射击队的美女,你是用无后坐力气枪的,后来拿个狙击枪就敢去杀人?
而且你是狙击手!
任务没结束坐在那哭是什么意思?
我只能说导演很不容易,能把一个这么好的电影拍成这样。
全篇结构混乱,前后表达不清,从着急各路遗孤到各自为政,我感觉好像在看两个故事!
最后的磨磨唧唧和缠绵悱恻都是为了不能改变历史吧,但你也考虑一下观众的感受啊!
7分,还可以。
尤其是前几分钟的动画太震撼了。
现在知乎上还有人洗全都焕说他在位的时候促进了奥运会,让经济也上去了,说他就是对金大中金泳三这些民主党派太心软了,应该把他们斩草除根的。
我始终觉得说这话的人就是没长脑子,对韩国来说,他是让国民经济上涨一些,但对死去的那5000人,5000个家庭呢?
当年参与镇压的士兵,又是否会因为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而余生都心愧不安呢?
这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
如果你是那5000位的一员,你还会说出这句话吗?
退一步,如果你是光州市民,你会说出这句话吗?
评判一个人不能光看他的政绩,还要看他对百姓如何。
不然,国家经济上去了,于光州百姓有何关系?
光州百姓不就是那个不惜一切代价中的代价吗?
我始终觉得读历史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要把自己带入为帝王将相,毕竟穿越回古代咱们估计也是平民。
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金大中为什么要特赫全斗焕,可能真的有什么把柄被抓住了吧…至于全斗焕此时此刻都不觉得自己错了,觉得就应该震压…而他被特赫后竟然还是前总统待遇…扯远了,接着聊电影,影片开头的动画和前1/3很精彩,铺垫的很棒,可惜高开低走了,后面节奏慢而且计划的不周全,也不够燃,略显无趣。
这么好的题材…可惜了
转自百度百科——全斗焕(韩语:전두환,英语:Chun Doo-hwan,1931年3月6日—2021年11月23日),号日海,韩国军人、政治人物,大韩民国第5任(第11、12届)总统。
全斗焕出生于日治朝鲜庆尚南道陕川郡的一个农民家庭。
1952年入读韩国陆军士官学校,1955年毕业后成为一名军人。
1961年因组织支持5·16军事政变的陆军士官学校学生游行而得到朴正熙的青睐,从此平步青云,至1979年已官至韩国国军保安司令部司令官,军衔陆军少将。
1979年10月26日,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遇刺。
全斗焕利用心腹军官组成的“一心会”于同年12月12日发动双十二政变,攫取军权。
1980年通过5·17紧急戒严事件控制政权,并镇压了光州市民反对戒严的运动(光州事件)。
同年8月以陆军大将退役,并当选韩国第11届总统。
此后修改宪法,并依新宪法于1981年2月当选韩国第12届总统,开创第五共和国。
1987年迫于六月民主抗争的压力,接受卢泰愚提出的6·29宣言,承诺实行总统直选制。
1988年2月卸任,实现了大韩民国首次和平的政权交接。
1996年因“内乱及叛乱首魁”和秘密资金等罪行而被判处死刑,二审改判无期徒刑,追缴罚款2205亿韩元。
1997年12月被时任韩国总统金泳三特赦。
2020年11月因涉嫌损害死者名誉而被光州地方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2年。
[1]2021年11月23日,全斗焕去世,终年90岁。
这是2012年的片子,似乎是文化阵地的宣传品,13年全斗焕被抄家。
“韩国前总统全斗焕曾劝告朴槿惠放弃竞选总统。
韩联社30日引用《全斗焕回忆录》报道称,2002年2月,当时身为国会议员的前总统朴槿惠试图挑战竞选总统,派人带话给全斗焕,望能得起相助。
但全斗焕委婉劝告朴槿惠放弃这个想法。
全斗焕在回忆录中写道:“以朴(槿惠)议员的条件和能力来看,(竞选总统)是超出她能力的野心。
虽然不知道朴议员以后是不是能当上总统,但我认为她很难成功履行总统的职责,如果失败,只会让她的父亲(朴正熙)被骂。
””全斗焕似乎不支持朴槿惠竞选总统,说她能力配不上野心,后来朴槿惠2013年上任总统,公私兼顾抄了全斗焕的家产,但果然虎头蛇尾,在总统任期内爆出亲信门丑闻,锒铛入狱。
故事底子不错,前期铺垫、煽情也不错,动画处理方式的光州惨案、家属的伤痛、全斗焕的无耻,都用力很猛,情绪铺垫的很充分,但是,问题也就出来了。
一是导演情绪化和批评立场严重,反而弱化了故事基础。
光州事件经过、全斗焕后来的起起伏伏,韩国经济增长、汉城奥运会、都是真实历史,也广为世人熟知。
媒体有个原则:真实就是力量,这些真实历史,不用黑化,不用立场,就客观梳理,甚至用一些真实影像资料、全斗焕为自己辩护的口述,就能够展示光州的惨烈和全斗焕的无耻,而且更有力量。
受害家属的伤痛和愤怒情绪展示没问题,但是动机还应当表述的更合理,为何几千人的家属中,就这几位行动了?
其它人在干什么?
他们如何面对现实的?
如果几位勇士的动机弄扎实了,史实少点煽情,可能就成经典了。
二是导演的剧情戏能力很强,动作戏能力不足。
与本片成鲜明对比的就是94年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又叫《杀手里昂》,两片节奏类似,前半段煽情,结尾进入动作戏高潮,突围失败,主角光荣牺牲,影片戛然而止。
《杀手里昂》的细腻情感戏饱满,动作戏干脆利落,节奏张弛有度,人性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展示的淋漓尽致,让人震撼和动容,尽显大师风范。
比较之下,本片就差远了,本片的动作戏拖沓冗长,煽情过度,废话连篇,昏招尽出,反而弱化了几位勇士的英雄形象。
做为写实风格的影片,观众都知道全斗焕还活得好好的,都知道几个平民的行动是飞蛾扑火,正如《杀手里昂》中,观众也都知道主角逃离特警的大举围攻基本没有可能,但是一个注定失败的行为,吕克贝松愣是把里昂的铁汉柔情和机智勇敢展示的让观众心痛不已,而本片的刺杀行动过度煽情,却让观众开始怀疑几位勇士的智商了。
26年前,韩国光州,有四千多位民主人士被政府授意下的军警血腥杀害, 下命令的是后来得以上台的总统全斗焕,如今还健在人世,26年后,有漫画家再现了这段历史,30多年后,民众自发捐款完成了这部电影,这场梦魇持续了三十多年,依然没有散尽,伤痛已经延续了几代人,我不知道韩国人是如何让这部电影得以完成并最终上映的,这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有完备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审查制度,我们有很多的精神病院接收那些上访者, 有足够多的称砣砸死那些试图于和谐社会唱反调的人,其实还有比光州事件惨烈十倍百倍的事,至今依然是言论的禁区,只有一点,我们似乎更韩国人更善忘,更懦弱,用韩国人最喜欢用的骂人的话来说,他妈的别抱怨这世道,这世道他们也遇到过,可别人不是我们这边这样做的,最令人恐惧的是,制造这场梦魇的人,内心竟然没有丝毫的不安。
绝不是善良的民众想象的那样,他们每日每夜在良心的忏悔折磨中度过余生。
事实上呢,这人,这些人养尊处优的活着,得到最好的保护,还时不时的发表演讲,视察民众。
他们拒绝认错,也许最后还会心安理得的寿终正寝。
不会得到任何的惩罚。
一想想这些,令人不寒而栗。
这不是么,之前不久不是有黑客在网站上给政客们留下一句话么,|“坏事做尽,小心天打五雷轰,” 可是可爱的黑客先生,你忘记了,这些人是根本就不相信报应或者天谴之类的事儿的 ,别抱怨这世道好么,我们电影里的流氓也知道这个道理,光州遗属的后代们,屈辱而痛楚的活着,流氓的妈妈每次一看到电视里出现那个魔鬼的面孔,就激动而痛楚的全身颤抖,女孩的父亲在20多年后,以自焚的方式延续着那一年的惨烈和愤怒,年轻的姐姐在自己眼前死去,多年后自己竟然成了一个警察,试图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我知道,迟早会崩盘的,我也知道,这伙人成不了事,对于一个拒绝反省和道歉的人,令其死亡或许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可是还能有更好的方式么,游行,示威,谴责,刺杀。。。
直至电影最后的那声枪响,荧幕静了下来,黑暗中音乐响起,如同安抚心灵的镇魂曲, 把真相画进漫画里,拍成电影,写进书里,既然侩子手们拒绝道歉,那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拒绝原谅,决不遗忘。
即使在这些人挫骨扬灰之后,
几个主演都是我比较喜欢的,陈久的痞气浮夸、韩惠珍的干净木讷、任瑟雍的软弱却令人怜惜,三人确实有这样的演技实力,塑造出这样有特点又有血有肉的人物性格,照这个逻辑推下来,电影应该很不错,但看下来却觉得很不舒服,人物很多,线索也不少,就是抓不住我的注意力和感情爆发的点,很感人的事儿或者很悲壮的感情最后只是让我觉得很沉重,从一开始就体会到的沉重,压抑到最后还是仅止于此。
个人感觉是:一方面三个主演演技都很棒,人物特点都抓的特别准,但三人之间的情感互动、火花or化学作用没感觉到,设计了这么多人物却都是各自为政的感觉;另一方面是除了那位阁下,配角都不出彩,尤其是那位马队长,莫名其妙地杀了那么多人,我知道电影里想表达的是这类人是自欺欺人、没勇气面对现实地苟活的政府狗腿,但一直用“不要对我下命令”来表达这类人活的多无脑,太不给力了吧 还有一点必须要吐的是电影的节奏很另类,我的情绪跟不上,也漫不下来,总之没踩在点儿上即使这样,影片有一点还是很成功的表达了:live for something or die for something
步调微妙,还没看过原著漫画。
本身是个很有历史厚重感和反思价值的故事 可影片总是摆脱不了一些老土烂俗的商业片技巧 要么是导演水平不够 要么是动机不纯
韩剧骨子里的墨迹居然也能在这样一部刺杀总统的政治片子里体现的淋漓尽致...看到剧情简介里"本片根据取材自光州事件的韩国同名网络漫画改编"就无语凝噎了
激进
7分,这怎么能叫浪费了一个好题材呢?能涉及并改编出这样的故事就足以让我们汗颜了。【该片的分数范围6-7分】
歷史衹有走过那條路上的人知道 沒走過的人能懂個P
2013年7月16日,韩国检察厅突击搜索全斗焕的首尔西大门区延禧洞住家以追讨全斗焕收受贿赂的未缴罚款1672亿韩元……
26年来最墨迹的电影
光州事件!
@Netflix
让一个女人去担任狙击手这个位置是多么大的错误!
题材不错,拍的过于无脑了
活着的人最重要
有多少不该发生的事情会发生?有多少该发生的事情却不发生。
26 能拍出来也不容易吧 韩国电影确实领先我们一大段 中间有些冗长 缩短点更好 开头的动画讲故事很好
沉重的历史题材,影片却是脱胎于漫画,于是一切都显得过分想当然过分剧情化。用过分电影化的手法来煽情,不仅削弱了反思的力量,也让影片变得不伦不类。结尾近10分钟的字幕滚动的应该是遇难者的名单吧?这些名字,已经超越了全片。
题材很出位,根据历史,漫画改编,狙击前总统。就是情节和表演完全差。最后一击过于刻意显得太假了。
差
真够墨迹的
开头比较闷,中段慢慢进入高潮。重点不在如何报仇,而是加害者和遗属的心理活动。金社长计划好一点完全可以成功杀掉,马室长则是不愿承认错误而将错就错,小警察的多番纠结,流氓的视死如归,美进最后的决定等…最后是否射杀的缓慢镜头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再次大赞韩国电影(社会)对于历史的勇敢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