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诺桑觉寺

Northanger Abbey

主演:菲丽希缇·琼斯,约翰·约瑟夫·菲尔德,凯瑞·穆里根,杰拉丁妮·詹姆斯,凯瑟琳·沃克,利亚姆·坎宁安,斯薇斯特·L·唐兹尔,威廉·贝克,利亚姆·麦克马洪,索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爱尔兰语言:英语年份:2007

《诺桑觉寺》剧照

诺桑觉寺 剧照 NO.1诺桑觉寺 剧照 NO.2诺桑觉寺 剧照 NO.3诺桑觉寺 剧照 NO.4诺桑觉寺 剧照 NO.5诺桑觉寺 剧照 NO.6诺桑觉寺 剧照 NO.13诺桑觉寺 剧照 NO.14诺桑觉寺 剧照 NO.15诺桑觉寺 剧照 NO.16诺桑觉寺 剧照 NO.17诺桑觉寺 剧照 NO.18诺桑觉寺 剧照 NO.19诺桑觉寺 剧照 NO.20

《诺桑觉寺》剧情介绍

诺桑觉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根据奥斯丁同名小说《诺桑觉寺》改编而成。 乡村牧师之女凯瑟琳(Felicity Jones饰)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受闭塞的家庭环境所限,她终日在小说天地里徜徉探幽,以此为平淡生活增亮添彩。 在有钱朋友的引领下,凯瑟琳进入了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她终于见识到现实中的花花世界,其中不乏虚伪狡猾者如索普兄妹和蒂尔尼将军,也有值得终身结交的挚友艾丽诺。凯瑟琳和艾丽诺的哥哥:温文尔雅、俊逸潇洒的亨利(JJ Feild饰)一见倾心,再见钟情,理所当然的,迎接他们的也将是奥斯丁的男女主人公势必经历的种种磨难和考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厨窗外的天空首席干饭人七年前的五月三十不立拉警报灶神来了我们的追星之路东北猛兽阿修罗生命国界海兽猎人年假绝不放过深居叵测七月的舞步战国高卢英雄:魔法的秘密进化危机1883高校逃生阿娘使道传妇道之夺子战争我唯一的拥护者奇门暗刃水深火热的星球杀出绝地露露公主即使忘了你你也是人类吗?遇见你时风好甜永远的战友

《诺桑觉寺》长篇影评

 1 ) year of austen

07年是奥斯汀逝世190周年(其实刚在wiki上找的小抄),有很多纪念活动,classicfm推出了新版的audiobook,可惜没有下载全,bbc推出了三部新版电影,劝导,曼斯菲尔德庄园和诺桑觉寺,都算是奥斯汀的”二线“作品,sony picture出了个新电影叫奥斯汀书会,五个女人一个男人每个月聚一次讨论一本奥斯汀的作品,哦还有那部成全了男主角的“成为简奥斯汀“,堪称year of austen。

奥斯汀书会不错,看过全六本书的人只是冲着那六本书的几句讨论几个亲切的名字和几行熟悉的台词,就不能不喜欢这部电影。

成为简奥斯汀很久之前看的,实在没感觉,那个女的长得也太美国了,真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

看了两部劝导,07版和之前的一个老版本。

07版改得实在有些面目全非,大概是为了衬托女主角的性格改变,从懦弱到坚定,居然在片尾异想天开的加了一场在大马路上狂奔追男主角的戏,让奥斯汀一跃走在了时代的超前端,成为了女性解放思想的先驱。

老版本有一个镜头很喜欢,安妮来到妹妹家成为每个人私底下倾诉的对象,听了整车整车的抱怨和牢骚,新版本里完全没有了这回事。

不过两部电影都表现了安妮对于8年前放弃订婚的后悔,似乎跟原著精神不符,而且两个女主角都温婉柔弱有余,漂亮不够,不足以在莱姆的街头凭一次偶遇就让埃里奥特先生一见倾心。

旧版本的文特沃斯上校也实在离谱了些,大概以前的审美观是走这种路线的。

曼斯菲尔德庄园一度曾经是我的最爱,尽管时间很短。

07版的女主角还行,整部戏感觉也还行,但是看完之后就不喜欢这些人物这个故事了,觉得爱德华有些窝囊,在新欢那里受了挫折就回来找旧爱,而旧爱也一直不离不弃不哭不恼默默等待他的回心转意,两个人都不是那种身上散发着光彩的人物,太平淡了些,甚至有些委屈求全的味道。

最惊艳的当属诺桑觉寺!

不过原因之一可能因为这是我最不喜欢的奥斯汀原著,只看过一遍,对于故事情节男女主角从来没什么推敲回味,脑子里没有已经定型的模式,而且里面的戏中戏也让导演有换换口味发挥的余地,不是从头到尾都是乡村绿色背景舒缓钢琴伴奏,女主角选得非常出色!

单纯的模样有点神似斯嘉丽约翰森。

男主角的台词很幽默,搭讪功夫一流。

因为我已经淡忘了故事情节,比起其它几部电影,多了一点期待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的好奇。

以前看的格温尼斯的艾玛,李安文斯莱特的理智与情感都不错,傲慢与偏见么,期望实在太高,大概永远也不会觉得有哪一个版本挑不出刺儿的了。

 2 ) 文学味挺浓的

女1就是个漂亮小姑娘男1那眼神,那抿嘴的样子……搜了一下,JJ Feild很有才嘛当过导演(1部)、编剧(1部)、演员(19部),作品集中在2000年之后。

内容嘛根据Jane Austen小说改编的都是这样:舞会,跳舞衣,舞姿翩翩;一见钟情,误解,偏见……最后一一解开不如PP,故事太单薄了些但,总归是Austen小说改编的,还是要看的有一个细节处理得不好:John为什么要在将军面前说凯瑟琳是***的女继承人呢?

直接的后果是将军把她划拉走了嘛!

看过小说的观众才会知道,他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得神气和阔气——他追求的人家庭阔绰富有便是他的阔气——这是什么逻辑嘛?!

 3 ) 欢乐的结尾

电影很吸引人,就是所有的结果都放在了那最后的二十分钟。

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我看到还剩二十分钟时,我还以为有第二集呢。

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踏入上流社交圈。

由一个又一个的误会,促成了他和这个小富二代。

还是一个挺励志的片子,告诉我们,世界上有等待,也有爱。

有拼搏也有相信。

比钱,权利更重要的还有对爱的感觉和执着。

欢乐结尾。

 4 ) 引人入胜,赏心悦目

之前看的奥斯汀的作品被改编的电影都挺“正”的,比如,《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劝导》等等,《诺桑觉寺》和它们类似但又有很多不同。

最让我惊喜的是,导演竟然可以把电影拍出迪士尼动画的味道。

首先,女主长得就很有白雪公主的味道,那小嘴和小门牙,还有穿的蓝色小外套,真是白雪公主的翻版。

旁白也是一方面(书中也有),还有不时出现的女主的离奇而又意料之中的梦境,配上动感而又夸张的音乐,真的特别像动画片才有的氛围。

除了这些小片段,这部电影还是很正统的:乡间风景,城市街头,夜晚的舞会,各种需要被引见的介绍。

不得不说,当时的英国社会还真是麻烦。

但,那时的社会又充满机会(对于青年男女来说)。

他们可以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被介绍了就相互交谈、拜访,甚至生活在一起(不是同居)。

这样给各种年轻人创造了很多机会,正如男主女主。

女主被邀请到男主家做客,然后就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

在这期间,她认识到了自己想象力太过丰富,认识到了自己对男主的爱,认识到了人可以有多虚伪,总体上说,她长大了。

看电影之前对情节一点都不了解,所以对于情节的发展,我还是忍不住有些吃惊的。

没想到索普竟然是可以信口开河,胡编乱造的人,真没想到会有这种人的存在啊,都不怕被鄙视、被孤立么?

不过也很奇怪,就算别人知道他是这样,还是会和他交朋友干嘛的,他妹妹就说已经习惯了哥哥的这种习惯,不把他的话当真,好可怕。

至于伊莎贝拉,只能说,额,恶心。

这种女人,也存在么?

傻得让人难以鄙视啊!

轻易地被勾引,又毫不惭愧地想要得到前男友的“原谅”,搞笑啊!

至于女主,也许因为电影太短,我真的没怎么体会到她的动人之处,除了过分的天真烂漫。

她真的很容易流露出自己的情感。

刚开始,她毫不掩饰地对亨利的喜爱,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还是语言,真的是把我给惊呆了。

女孩子不应该矜持一点么?

男主的颜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动人的大眼睛。

刚开始看到他那么风趣幽默,还以为是个坏小子,没想到竟然是男主,痴情勇敢的男主。

他对凯瑟琳是大度的,看到她急切地解释自己失约的原因后就不由自主地原谅了她。

虽然对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感到生气,还是勇敢地和父亲决裂去追求她。

只是,那时候的爱情真的这么简单么?

这个问题貌似问了自己很多遍。

只是一起跳跳舞,散散步,聊聊天,看看家世(貌似奥斯汀的小说中家世从来不是问题),然后就在一起了?!

其实,还能怎么样呢?

那时候还没有同居这回事。

那时候的人们还是挺相信口碑的。

结婚挺容易,爱情也那么容易么?

也许是现在的爱情太复杂了。

也许一直都一样。

电影中的男主不是为了女主甘愿放弃继承权么?

这和现在的财产也没什么不同,女主也欣然答应。

只能说,因为男主女主太勇敢,太不世俗,所以他们的爱情才那么简单,纯粹,那么容易。

 5 ) 《诺桑觉寺》:普及版凯瑟琳小姐

(芷宁写于2009年5月21日)重温了07年由ITV(隶属于BBC)改编自奥斯汀三部著作的电视电影《劝导》、《曼斯菲尔德庄园》和《诺桑觉寺》后,不由得再次感叹这三部于其本土电视台播放次序的安排,实在太有才了,先《曼》、中《诺》,最后《劝导》,完全代表了影片整体呈现水平的递增。

由于观众先被有将现代青春爱情戏搁置到18世纪之嫌的《曼》和壮硕版的范妮打了预防针,《诺桑觉寺》尽管在表现手法上稍有夸大和欠缺,部分情节还有仓促之嫌,但观众已经可以接受了,当然,之后播出的情愫绵延、耐人寻味的《劝导》是此次三部光影再现中最具奥斯汀神韵的。

在简·奥斯汀的六部作品中,《诺桑觉寺》的写作手法略不同于其它,在《诺》中,读者可以隐约见到作者的身影参与,或以旁述或以点评的方式进入视线,而非其它作品中完全以人物塑造和精妙对话来提点观点、品评人性、再现时代风貌。

而且,显而易见的是,《诺》有两个突出的主题,一个关乎财产、权势和爱情,这是奥斯汀的老生常谈,另一个以相关人物的癖好、经历以及故事的走向映射出彼时风光一时的“哥特小说”的于身心无益性。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文坛盛行着矫揉造作、庸俗无聊的“哥特小说”、“感伤小说”,和奥斯汀的理性睿智、清新细腻在境界上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文字环境下,奥斯汀的作品更显其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而逝于1817年的她俨然是英国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来临前的重要里程,其文字的妙趣与光芒常被评论家拿来和莎翁并提。

《诺桑觉寺》中17岁的凯瑟琳的性格要比奥斯汀笔下其它女主人公都来得活络新鲜,首先“待字闺中”的她是哥特小说的盲目拥趸,同时和睦的家庭和无害的成长环境,促成了她涉世未深、心地纯良、尚未形成主见的特点。

她有着“那个年龄的少女普遍的蒙昧无知”,常常会表现出急躁鲁莽和孩子气,如生怕蒂尔尼兄妹误解时的焦急解释和认真神情(顺便说一句,菲丽希缇·琼斯演出了那种纯真的急切),并对爱情充满着天真而危险的幻想,于是她的初次远行、巴斯之旅便成了一次“冒险”和认知的过程,以纯真的眼看百态,从而牵引出诸多充满特色的人和事,带来丝丝幽默嘲讽的意味。

影片再现出了原著所示的在财富面前人性所暴露出的荒谬感,角色拿捏虽粗浅但也较符合原著精神,如想攀高枝的伊沙贝尔口口声声宣称不看重财产,可又句句离不开英镑;又如,伊沙贝尔的哥哥约翰·索普以为凯瑟琳富有而追求她,并虚荣地向询问的将军夸大其词;再如,已是财富权势象征的蒂尔尼将军依旧看重财富和权势,他不许女儿嫁给没有继承权的贵族次子,起先因索普的大嘴,他误以为凯瑟琳是个富有的继承人,便鼓动倾心于凯瑟琳的次子亨利去追求她,甚至邀请凯瑟琳到私宅诺桑觉寺做客,可在得知凯瑟琳的境况后,甚至不顾体面地连夜赶走了她。

通常,奥斯汀作品的妙处体现在对时代画卷、风土人情的描摹,对各色人物栩栩如生的塑造,特别是对话的生动幽默、风趣个性,可谓“最精湛的语言,对人性最透彻的理解。

”因这部影版《诺桑觉寺》在表现凯瑟琳的幻想或恶梦方面做了太多不必要的耗费(这部分完全丢掉了奥斯汀的含蓄内敛),从而使得影片呈现出分配上的偏失,令很多情节突兀而仓促,而很多原著中的个性谈话、观点交汇则被大段大段的略去,令人有隔靴搔痒之感。

或许,对于正在成长的一代而言,如此再现是必须的,有了可爱版的女主角,微笑版的男主角(JJ·菲尔德饰演),略带惊险的旅程,绿意盎然的风光,适宜氛围的配乐,暖暖的田园之家……或者,这样的呈现已经可以交差了,何况,它更有可能是普及版,而非探研版。

http://nicolew.blog.hexun.com/32960701_d.html

 6 ) 当傻白甜遇到高富帅

《诺桑觉寺》其实是简·奥斯汀第一部完成的小说。

当时还叫《苏珊》的书稿以区区10英镑的价格被卖给书商,但始终未得到出版机会;直到简·奥斯汀的其他四部小说都(化名)出版后,小说的版权又以原价被她自己买回。

奥斯汀随即对其做了修改,包括把主人公名字由苏珊改为凯瑟琳。

不久,年仅41岁的简·奥斯汀因病去世,她终究无缘亲眼看到本书的问世。

她的哥哥兼文稿代理人亨利·奥斯汀为本书取名《诺桑觉寺》,与简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合在一起发表,并首次公布了作者名字——Jane Austen。

本书讲一个17岁的乡下姑娘,凯瑟琳·莫兰(Catherine Morland),到“大城市”巴斯初入社交圈的故事。

凯瑟琳可能是所有奥斯汀女主中最天真清纯不谙世事的一位了(不愧是奥斯汀年轻时的手笔)。

别人把“不在乎钱”挂在嘴边她就当真了,喜欢习惯性的脑补别人的好意,读者都知道这学费迟早要交。

果然,她的简单轻信让她被Thorpe兄妹所利用,吃了不少苦头;不过,她的真诚可靠也让她赢得了Tilney兄妹的好感,并最终收获爱情。

凯瑟琳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了识别谎言、分辨伪善,同时保留本真、充满好奇,于是实现了成长。

相比之下,见异思迁见钱眼开的Isabella则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作者善恶有报的道德导向再明显不过了。

本书被认为是简·奥斯汀六部小说中最轻松幽默的一部,一大原因就是其对当时流行的哥特小说的戏仿。

哥特小说的特点,一是主人公历经磨难爱得死去活来,二是背景常有阴森的城堡和超自然元素,相当于把琼瑶和金庸双剑合璧了。

本书中提到的《The Monk》和《The Mysteries of Udolpho》都是此类小说的代表,后者的作者还是女性(Ann Radcliffe)。

因为情节精彩刺激,哥特小说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吸引了大量女性读者,奥斯汀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她对阅读显然是持积极态度的,所以才会让男女主交流读书心得,表现他们心智匹配(相反男二号John Thorpe就不爱读书);但她也深知这类小说的夸张和故弄玄虚,所以特意安排了17岁的凯瑟琳“入戏太深”、错怪未来岳父的桥段,以调侃那些小说和现实傻傻分不清楚的小女生。

此外,亨利·蒂尔尼(Henry Tilney)是到最后才意识到自己爱着凯瑟琳,这与当时的言情小说(sentimental novel)中男主角往往对美丽动人的女神一见倾心形成反差。

本片是英国独立电视台(ITV)在2007年春季推出的Jane Austen Season中的一部。

另两部一起拍摄的著作是《曼斯菲尔德庄园》和《劝导》。

因为预算有限,所以卡司中没有大牌,但制作水准并不含糊。

当然,女主菲丽希缇·琼斯(Felicity Jones)和女配凯瑞·穆里根(Carey Mulligan)后来都星途坦荡,均拿过奥斯卡影后提名。

剧情方面的改动其实不少,毕竟要将一部两百多页的小说压缩成不到九十分钟的电视电影。

不过,虽然影片简化了男女主之间的相处和误会,但他们的感情仍然令人信服,这大概得益于偏脸谱化的配角们实在跟他们反差太大。

至于惊悚神秘的哥特元素,影片也利用的恰如其分:一边将凯瑟琳的幻想与梦境做视觉呈现,一边又点到为止不至于吓坏了观众的少女心,可谓收放自如了。

 7 ) 名著改编的时代特征

Northanger Abbey (1986) (2007)Apr 16th 2009newlightBBC & 电视观感先看了ITV 2007年的《诺桑觉寺》(Northanger Abbey),然后才看BBC 1986年的版本,发现把这两个相差21年的版本放在一起看,还能看出改编年代的许多文化特征。

两个版本有许多共同之处,就连两位女主角,1986版的 Katharine Schlesinger 和 2007年的Felicity Jones,长得都有几分相像。

Schlesinger 的 Catherine 更成熟些,而且她的一头卷发让她显得更有异国风情一些。

两个版本在剧情安排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在直线叙事中插入了女主角的梦境,1986年版侧重女主角把外部世界想像成哥特小说,2007年版则更多地挖掘了性觉醒和被压抑的情欲,把对未知的恐惧和兴奋交织在一起。

这当然是2007年版编剧 Andrew Davies 在往剧情中加料了。

在1986年版和简•奥斯汀的小说原著中,女主角 Catherine 读的小说是 Rodolpho,说的是小说女主角经历种种磨难终于成功战胜了恶魔,还属于青春期女性成长的经历,这和 Catherine 初见世面的成长经历有相似之处。

但是 Andrew Davies 却让她从故事中间开始阅读色情小说 The Monk,于是女主角Catherine 的梦境和想像顺理成章地更接近于情窦初开的性幻想。

2007年版本的成功之处,是演女主角的选择,Felicity Jones 的 Catherine 纯真懂事,但在内心却对禁忌充满好奇。

在1986年版本中,就没有向这方面深入,只是个想像力丰富的懂事女孩。

有些情节,两个版本甚至是互补的,也可以看出不同年代对原著小说中不同主题的侧重。

比如在Catherine 离开 Northanger Abbey 这段,2007年版本中,花了不少篇幅描写女主角突然被男主角父亲驱逐,不得不长途单身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家中的片段,是对她性格中顽强一面的补充,符合现代女性勇于独立处事的特点。

但在1986年的版本中,则基本省略了两人的对峙和女主角单身回家这一段,而是加入了Catherine走后 Tilney 家父子之间的交锋,不仅突出了父亲的势利,还交代了儿子对待Catherine并不是一味地冲动,已经了解了她的不少背景,不仅说明男主角的稳重,而且同时突出了当时的社会阶层和收入对婚姻的影响。

可以说1986年版的Northanger Abbey更加尊重当时的历史背景,到了2007年就更象是现代爱情故事了。

从观赏角度看,1986年的 Northanger Abbey有着双重怀旧的意味。

我们不仅在看古装剧,而且还在看80年代是如何表现古装剧中的浪漫爱情的。

特别是其中的配乐,电子音乐加上女声的哼唱,有着那个时代的奇特的梦幻浪漫感。

到了2007年,配乐就回归管弦乐了。

在男主角的选角上也反映了两个时代的不同标准。

现在的爱情片比较倾向选择扮相年轻漂亮的男主角,过去则喜欢用显得成熟的男演员。

Peter Firth 不算英俊但比较稳重,与2007年的 JJ Field 相比,有点成熟的“黑马王子”的感觉。

Northanger Abbey 本身,在1986年版本中在片头中已经出现。

这是座四面高墙,墙外环水,好像是处于湖中的城堡,让令人印象深刻。

这座非常上镜的城堡,我第一次在电影中看到是2007年的 Joe’s Palace。

这是英格兰南部的 Bodiam Castle,现在是National Trust 的产业。

至少在1986年版本中,除了 Northanger Abbey,Bath 这个城市本身也在外景中出现,剧中的一幕当时人们“泡澡”的镜头,很有意思。

男男女女同处一池,穿着整整齐齐的橙黄“浴衣”,女人头上依然戴着夸张的帽子,在四周是罗马厅柱的“池子”里,没至胸口的水中走来走去。

同时男男女女都可以与人对话,所以还是社交场合。

每个女人脖子上都挂着一个盘子,漂浮在水面,上面放得似乎是香油和石榴之类的东西――据说当时的Bath Spa风俗就是如此。

到了2007年,ITV重拍 Northanger Abby时,为了节省成本,就全部搬到爱尔兰去拍摄了。

http://taohuawu.net/2009/04/16/northanger-abbey-1986-2007

 8 ) 令人压抑的《诺桑觉寺》

看了电影《诺桑觉寺》,是有点让人瞠目结舌的一部电影,因为结尾结的太突然Northanger——诺桑觉,算是音译译的比较好听的例子了,比起“谷歌”之流的据说是简•奥斯汀早期的作品,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那个捏造了达西先生的女人吧达西先生太完美,不得不使用捏造二字,《诺桑觉寺》的男主角也十分之英俊他竟然长得十分之像刘晔,尤其是眉眼,真是太奇怪了故事还得从女主角Catherine讲起,是一个生在十全十美家庭的农家女孩她住的那个小镇叫Fullerton富乐敦,有钱人Mr.&Mrs.Allen是他们家的朋友于是Allen夫妇就带Catherine到大城市Bath巴斯去社交,就遇见了男主角Henry TilneyHenry是一位牧师,他的父亲是一位将军,他们的家就是诺桑觉寺,一个很像是各种恐怖片发生的场所的古寺,不免让人想到古寺怪音、古寺魅影、古寺迷情之类的地方在巴斯取景的那些地方,就和我曾经看到过的一样,道路、房屋都是古色古香的只要在夜晚换上马车、戴高礼貌的先生、穿束身裙的小姐,是直接变成了英国古代的面貌短而简单的故事中,出现各种标志性的角色,这也许就是大师写出来的字变成景点的原因总是能让一些家常便饭的事情,变成揭露社会现实的利器,映射种种人性层面的本质其实说白了,男主角的父亲乖戾、孤僻、暴躁,现代角度来看就是极端讶异下的变态人格可是变态人格的父亲却有着情感充沛而又正常的子女而且,变态人格的父亲还要求自己的子女都必须与有钱人家的子女结为夫妻不知道这变态人格的父亲到底脑子里是装了什么烂东西女主角Catherine看了太多哥特气质的小说,导致她对诺桑觉寺产生种种不良的幻想再加上男主角Henry的母亲早已身亡,变态人格的父亲又各种不许他们进入妈妈的房间更促使Catherine把男主角的父亲想成了一个变态杀人狂而事实上,男主角的父亲之所以邀请女主角到古寺做客,是因为听到流言蜚语说Catherine会继承有钱人Mr.&Mrs.Allen的财产,才假惺惺的这么做的结果,当他发现Catherine并非潜力股的时候,就恶狠狠的把她赶回家了可是Catherine又以为,是凶狠的大叔知道了她对他种种不好的想象才勃然大怒的她还被男主角Henry发现了自己那些阴暗的想法,还被Henry斥责了一番于是,Catherine回家之后就各种自查自咎去了说到这里,不知道故事的主线想明白了没有当然,有关副线中,爱慕虚荣的Isabelle也误会Catherine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所以才和她的哥哥James订婚,又红杏出墙勾搭上了Henry的哥哥Faderick,又被放荡不羁的Faderick给甩了;以及Isabelle的哥哥Johns也看上了Catherine可是却像一头蛮牛一样不懂得示爱的技巧还做些一厢情愿的蠢事之类的情节,就不一一赘述了重点在于,回家之后的Catherine,非常思念Henry,然后Henry就骑着白马化作王子不期而至了,你就以为这是爱情片,估计接下来还得有什么父命难违、门第偏见的苦难的可是没有影片一路都在铺垫恐怖悬疑气息,制造有关诺桑觉寺的种种传闻,有关男主角一家的声名狼藉,你就以为,诺桑觉寺的背后估计还隐藏着什么杀妻虐妻、不伦之恋、冷宫囚禁之类的真相呢,可是也没有男主角Henry追到小镇富乐敦女主角Catherine的家之后,就激动地表示自己和父亲决裂了紧接着画外音就告诉你,男主角妹妹的那个一直不被变态父亲认可的心上人,一不小心就很幸运的变成有钱人了,于是男主角也不用背负娶个有钱人的家庭负担了于是男主角和女主角幸福快乐的结婚生子了然后,再一句画外音告诉你,这个故事到底是在推崇父亲的专制还是子女的反抗,就留给各位去评价吧虽然景色和演员都很美轮美奂,可是也难免要在心里说一句:什么跟什么啊这是!

 9 ) 昨夜闲来无事,影片诺桑觉寺

一直很喜欢英国的古典文学,顺带着连由其改编的电影连带着喜欢.昨天看了英国今年拍的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事先倒是没看过她的这部小说,不过从影片那浓浓的文学氛围里还是看出了她的文笔.简简单单的叙事,三个不同的爱情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那个马车时代的淳朴安逸.现在想起来,如果有时光倒流的话,倒是很想去那个时代去一趟,去体验一下城堡的阴森可怕,还有农庄的悠闲舒适,唉,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也只有从这种影片中得到一些慰藉了.

 10 ) 大体上还是一次对原著的毁伤……

本片的一个亮点就是演员的挑选,咋眼看挺符合原著形象的.MR.ALLEN的几句短而精辟的台词,实乃其中AUSTEN风格的最佳彰显.加入了CATHY的梦境,普通闺秀阅读恐怖小说的心理需求和宣泄,扩展了人物表现的空间。

我觉得这把AUSTIN欲言又止的那一层戳破了。

但说实话,大体改编得很蹩脚.诺桑觉寺现代化的一面完全被删掉了(原著中的现代农业和带有强烈工业感的大厨房及仆人宿舍),到最后影片中的它还是一个阴阴沉沉的老房子(配上浓浓的乌云闪电……)。

这样CATHY幻想和现实的反差不够明显,削弱了原著的滑稽幽默与说教意味。

(影片结尾还生生扯上原著“至于这本书所说的故事到底是推崇父母的专治,还是褒奖子女的反抗,这就留给你们评价了”的虎尾)后半部的剧情节奏过快。

前一个镜头HENRY说要去教区,镜头一转他又从非正常途径出现在他妈的房间里,且没做任何解释,(幽灵啊……)对CATHY指责一番后又遁形,直到自己再次不请自来的出现在CATHY家门口。

可以说他的行迹很诡异。

其中删掉了CATHY被指责后羞愧难当的在诺桑觉寺再次与HENRY兄妹碰面的一段。

我觉得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段,表现了HENRY对CATHY的不露声色的原谅从而体现了他的宽广胸襟,和CATHY对这种原谅和关怀的默默接受和感激,两人的默契和感情明显的加深了,宛如一个转折点。

删掉了真是可惜。

HENRY这个人物在后半段被弄糟了。

他指责CATHY时过于情绪化,且把一堆解释留到后边:在CATHY家门口急急忙忙的倒出来,让人觉得这人糊糊涂涂的。

表白时的语速完全丧失了绅士风度。

更别提那个抖得厉害的相扑般的接吻了——要多糟有多糟!

还有一个BUG。

前边CATHY和弟妹们玩耍后躺在彻底上看小说时,她妹妹从一棵果树后探出头来叫她说ALLEN夫妇来拜访——就是那棵果树!

上边的果子怎么看怎么像圣诞的挂饰,那不自然的集体垂直下坠状…………我太吹毛求疵了吗?

可作为一个AUSTEN铁杆FAN,我坚信她所有作品中一贯坚持的主题。

即,自然的、本来面目的生活。

《诺桑觉寺》短评

请问男女主经历了什么磨难?导演是不是对磨难这个词有什么误解?还是有两个第一:是我见过的第一个JJfield的绅士装扮也拯救不了的片&好像是我见过的第一个翻拍比原版得分高的片

5分钟前
  • 路阿阿久
  • 较差

只是结尾太仓促了

8分钟前
  • 嘻嘻
  • 推荐

小清新。

11分钟前
  • 朱颜竞风流
  • 还行

节奏把握糟糕。感染力糟糕。哈,果然有凯瑞穆里根。

14分钟前
  • 乌拉乌拉的脚踝
  • 较差

作为一个前奥斯丁书粉,现在对英国小资产阶级乡绅女儿的恋爱故事已经毫无触动了。第一次发现Felicity Jones是个小可爱

16分钟前
  • Dear deer
  • 较差

童话般的爱情电影

21分钟前
  • Sunny
  • 较差

结尾太草率太仓促了。但好在故事挺可爱的,而Felicity Jones更是可爱到爆炸啊~

26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结束得好突然,还有男主突然出现生气女主的那场戏也太突兀奇怪了,如果原著如此情节,那么原著本身也不怎么精彩。不过实在太喜欢 费莉西蒂·琼斯了,一颦一笑都如此美丽,也确实把角色所需要的单纯、淳朴体现出来了。

2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怎么回事,在看第一集,结果看完第一集,就完了,真的就结束了吗?

29分钟前
  • 小王子
  • 还行

有点莫名其妙

34分钟前
  • sylvia lee
  • 还行

俗套苍白的故事 或许只有在那个年代才会风靡 对哥特小说的抨击 无力且带有强烈的偏见和个人色彩 甚至有些许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作祟 使我只看到了奥斯汀的狭隘 爱情部分结尾单薄草率 难以置信的轻而易举和没有说服力 奥斯汀当年之所以流行 或许只是因为那时无聊的贵妇们米有电视机米有臭长的俗套连续剧

39分钟前
  • AsPartame
  • 还行

不喜欢英国的那些服装装束,但是简奥斯汀小说的改编影视作品却又让我欲罢不能……

40分钟前
  • 黑色南极洲
  • 推荐

服饰很漂漂 遗憾的是没有这部小说那种幽默感

44分钟前
  • 郁荷风
  • 还行

这故事看一次无聊一次

46分钟前
  • edie
  • 还行

多傻的姑娘啊

47分钟前
  • 左左☮
  • 还行

噢,我喜欢简奥斯汀。去年暑假念的小说,现在再看电影,还是感觉很舒服啊。在乡村的草地上念书什么的。

51分钟前
  • 元気一杯咪噶酱
  • 力荐

节奏太快太快了

55分钟前
  • 如是我闻
  • 较差

Felicity Jones, 太可爱❤

60分钟前
  • 推荐

英国人民对奥斯丁的仇恨近些年来愈发的明显。

1小时前
  • 让娜
  • 较差

结尾太仓促了...根本没看到任何实际的斗争...女主先被赶回去,随后男主到,一番告白,就结婚了...没有体现任何男主为了和女主在一起经过什么样的斗争。女主长得也太丑了...哭起来尤其丑,女配漂亮得多,很喜欢她在成长教育里的角色。

1小时前
  • 小兔子🐰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