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的一脸胡子让我从头到尾感到不适,这个演员好像一直都留着满脸胡子。
我不喜欢这样的造型,看起来邋邋遢遢脏兮兮的。
电影本身的情节也毫无可观赏之处。
浪费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不修真的人就别看这部片子了,没意思。
修真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别的门派是如何解释夺舍的。
元婴是确实存在的,出窍也是可以实现的,影片就展示了以世俗手段实现出窍的可能性及可行性,只是主人公的元婴实在修得太难看了。
从影片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是:修真之路来不得半分虚假,要时刻注意,而且一定要自己苦修,千万别想着实在不行我还可以夺舍重修。
元婴进入别人体内,完全是被别人吸收!
同时,由此片我们应该联想到,穿越并且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
Paul一开始大概也不知道灵魂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灵魂会是什么样的,只是不敢望向自己的灵魂深处,怕看到的会是令人绝望的一片虚无。
当医生抽出了他95%的灵魂,面对着化作一粒小小的鹰嘴豆的它的灵魂结晶,Paul最初很失望,因为它是那么小,那么看不出任何深意,但仍然是珍视着它的,毕竟是来自自己的一部分。
一直放到Paul被注入“俄罗斯诗人”的灵魂后能看到另一个人的经历,我才开始有点相信真的有储存灵魂这么回事。
但是随着剧情推进,发现原来Paul被注入的灵魂其实来自一个普通的女工,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诗人(或许是个业余创作者吧,不过从片中找不到迹象)。
这次失误是俄罗斯工厂那边为了完成订单滥竽充数造成的。
然而,以为自己得到了诗人灵魂的Paul确实能够在舞台上更加从容地表现了。
所以,可能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这所谓的灵魂,而主要是Paul基于所看到的对于这个灵魂来说深刻的记忆,魂牵梦萦的场景,人或事,根据他自己的理解进行的解读。
在Paul看来这是一颗美丽的灵魂,它的主人不应该卖掉它,而这些记忆在它的主人看来却可能就是沉重的。
后来女工想要回灵魂,但合同已生效,公司拒绝返还,女工彻底丢了魂,最后选择了自杀。
为什么安排这样的情节,是想说没有灵魂人活不下去么?
接下来俄罗斯大老板为了满足老婆的愿望,将寻找国际著名男演员灵魂这个艰巨的任务扔给了女主。
工作机器一般(大概是因为没有灵魂,因此也不会产生别的生活目标)的女主为了完成任务于是偷了美国那边唯一的一个来自男演员的灵魂,也就是Paul的灵魂,把它带回俄罗斯交差。
老板的肥皂剧演员老婆得到这颗灵魂之后也是整个人感觉更好了。
用女主的话就是,“你的灵魂在她身上看起来很快乐”,窥探过Paul灵魂的女主,也认为他的灵魂很美,而这让Paul痛苦不已的灵魂跟这个让另一个人快乐的灵魂明明就是同一个灵魂。
又一次证明了如何解读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才是影响一个人的表现,情绪,对自己的认知的关键。
几经波折,Paul在女主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他的灵魂。
不料离开身体许久的灵魂竟同Paul产生了排斥,为了跟它重新产生连接,Paul不得不带上眼镜,直面自己的灵魂。
起初他置身于空无一物的纯白世界之中,“I knew it!
I knew it!
”这样的结果让他狂躁起来,随后没有完全死心的Paul终于找到了那扇通往内心的门,眼前的一切丰富了起来,有深爱的戏剧表演,可爱的妻子,这一切会让他感到沉重 ,同时也让他的灵魂美好、丰满。
再来说说女主吧。
作为灵魂运送者(英文用的好像是Mule,驴子?
如果是说像驴子一样一生都在干活,一声不吭的话,还挺贴切)的她,以自己的身体为容器装着各色灵魂往返于美国和俄罗斯之间(不过为什么要易容?
) ,累积的灵魂残留让她的身体不堪负重,她的心理何尝不是呢?
她自己的灵魂也被抽出,行尸走肉般完成着老板交付的任务,没有表情,看不出情感。
女工找她要回灵魂时,冷冷地机械回答;遇到棘手的任务时,也只是默默地接受;只在去“借”演员灵魂的时候对前台笑(我的印象中这儿笑得比较明显)了一下。
直到与Paul有了更多接触,她的可爱、善良才慢慢显现出来,虽然还是不大自然。
不知道她是不是找到了一点点自我。
剧终两个人影最后重叠的画面是想表达什么呢?
先看到貌似女主的身影独自在向大海靠近,有种她这是要投海自杀的感觉,后来Paul慢慢走近她,她好像回眸看了Paul一眼,接着两个身影越靠越近,最终成为一个黑点。
可能也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一种拍摄手法,随着镜头拉远,两点逐渐合一。
和片中有些镜头抖动明显(忘了具体是哪些了)一样是种表现手法吧。
What is a soul,可能并不重要,无论它是一颗鹰嘴豆,一颗彩虹糖,或是别的什么,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What makes a man a man?
or rather,What makes you you?
就看了一遍,女主的名字都没记住...有空的话会再看看的,有新的理解再来更新吧。
关掉弹幕,耐点心慢慢看的话,这部剧还是不错的。
突然想起片子开头,女主过安检的时候,有个金发女人流鼻血的镜头,那是她自己么?
BTY,要说这是部喜剧的话,笑点略少哦。
第2005部,《冷冻灵魂》……影片比较有意思的是,把虚无缥缈的灵魂实质化,人们可以通过手术对其任意处置。
而在这个大背景下,保罗•吉亚玛提本色出演自己,一个被焦虑压的喘不过来气的演员,通过移除、更换和寻回自己灵魂的过程,领悟人生真谛……创意不错,保罗的演技也无可挑剔,但编导苏菲·巴瑟斯对自己剧本的执行能力却差强人意,片子的主基调又闷又拖沓,充斥其中的说教意味基本磨平了所有对观众的冲击感……个人认为,横向对比,可看性要较题材类似的记忆大师略逊一筹,当然,就冲保罗片中神经质一般的演技,本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人的肉身只是一副皮囊,是灵魂定义了我们的身份和价值20171215
When the elephant is young and relatively weak, it's tied to an immoveable stick.So later, no matter how large and strong he becomes, he continues to believe that he cannot free himself.They never question their self-imposed limitations.关于电影,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一个理论,虽然电影里那个stick是指代灵魂,Paul也是被这个理论打动,继而冷冻了自己的灵魂。
不过私以为那个stick应该是潜意识,不管是外在世界加诸给我们的,还是我们自我限制,在很小的时候形成的潜意识,都会映射到我们的亲密关系,与世界的互动中去。
就像我们明明已经长大,可以为自己的快乐负责,我们还是逃不出潜意识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小时候遇到家庭虐待,长大后很可能结婚或谈恋爱会不断遇到烂人,不断重复被虐的暴力行为。
不知道灵魂到底是不是永生的,但是我觉得灵魂是不断成长的,选择进入这一世的灵魂都是勇敢的,他们在出生前就选择好了,这一世要经历的挫折和苦难。
所以灵魂到底可不可以换呢,灵魂的重要品质的大概就是这一世各种经历所糅合在一起的形成的,如果只是为了要换取才能,那只要换脑就好,因为灵魂更像是心,虽说它好像存在于脑的果壳体中·····
海报实在不怎么样,以为是惊悚片。
可是片子创意不错,灵魂可有可无,可租可借,真是奇幻。
有个片子叫21克,说是灵魂的重量,灵魂到底是什么,片子里归结为感觉,一些精神层面的控制力,对人的关怀,情感的宣泄,等等这些,失去了这些你会很冷静,很cool。
但是这片子主要讲的不是这些,而是你拥有了别人的灵魂,选择你想要的灵魂,诗人,演员,随便你想。
你会厌倦自己的灵魂么,
很细小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也不想说出来。
不过我明白自己在怀疑,在不确定。
不能太依赖一个人,依赖是个懒惰的词语。
就只缺少天赋,所以要依赖别人的灵魂。
我希望我可以信任你,踏实地信任,不带有任何怀疑。
可惜怀疑的情愫是磨灭不掉的,像农药味道一样难闻,可以多一会自己就能适应了。
身体里面充满了各种毒素,并且循环更新,没有办法做一颗纯洁的灵魂。
所有的灵魂都一样···也许···希望可以保护好自己的灵魂。
creative idea (to me) about soul extracting. however the plot wasnt fruitful enough to allow to go deep into the discussion of all the topics ppl can think of when seeing/hearing the function of the machine. the movie is not about moral issues, its about social issues, how ppl feel about their existence. how ppl deal with stress and anxiety. the whole film is spreading a light flavor of sadness -- as many critiques said, more like a typical european movie than hollywoods. nevertheless, still worth to watch if ur having a bored sunday afternoon and wanna think about some philosophy.
设定很好,人们可以抽取贩卖存放租用灵魂,用灵魂的得失与变化体验别种的滋味。
只是整个故事试图营造一种似悲似幻的深度,内容却看起来有些轻飘飘。
尽管有男主人公患得患失的表演带动电影的节奏,女主人公神情的僵硬却着实让整部电影都陷尽一种冰冷麻木的感觉中。
有些内容也不太经得起推敲,比如女主人公偷走男主人公的灵魂,以及抽取老板妻子的灵魂,都是如此轻易的得手,不给半个解释的镜头,却在过海关检查中,着重拍摄指纹膜的换取过关过程,总让人觉得这个疏离且扭曲的世界科幻得不够协调。
(很久之前看过的,今天才标记) 灵魂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我看《冷冻灵魂》人真的有灵魂吗?
人的灵魂是什么形状?
在我们还对“灵魂”这个概念模棱两可、一头雾水的时候,苏菲·巴瑟斯抛给我们的,除了给我们一脸瞠目结舌的惊讶表情外,便是看影片时一个个会意的微笑了。
各种宗教、古往今来的许多哲学家,对灵魂有各种各样的表述,但总结起来,给灵魂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灵魂就是关于一个人的所有的意识活动的集合体。
按艺术和社会伦理方面的说法:灵魂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有时候也指人的道德品质。
当然,也有一种认为是,灵魂存在于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之中(病毒无),并且呈溶解状,粒子群状态,无具体形态。
总而言之,灵魂是一种不可捉摸、不可碰触、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虚无飘渺的东西。
我向来佩服美国电影的想象力,他们一直在挑战着人类想像力的极限,无论是众所周知的《阿凡达》,最近风靡的《盗梦空间》,还是刚刚看过的《冷冻灵魂》。
在影片中,灵魂并不神秘,不像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大张旗鼓地谈钱财、色情、性,却羞于谈论灵魂。
影片中的俄罗斯,灵魂交易甚至是合理合法的,而在美国,灵魂交易也在暗中偷偷摸摸地进行。
著名演员保罗·吉亚马提因为不能承受灵魂带来的沉重,在一次偶然中看到了灵魂寄存的信息,便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将自己的灵魂寄存起来。
看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小说中表达的观点与影片中的有点相似:即灵魂的沉重与肉体的轻盈。
即然有抽取灵魂的技术,何不使自己生活得更轻盈、更快乐一些?
我想,假使现实生活中真有这项技术,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的。
然而,现实总归是现实,电影里面只是一个冷冷的黑色幽默:灵魂并不神秘,甚至可以像日常用品一样出售、倒卖、甚至流入黑市。
当保罗·吉亚马提按要求躺入那台抽取灵魂的机器里的时候,我的好奇心也被吊起来了:灵魂是怎么抽取的呢?
看影片中是一个复杂的尖状抽取仪,我就想:这灵魂到底是从头部抽取呢?
还是从脚心抽取?
或者是通过扫描全身挤压出来?
被抽出来的灵魂,是固体的?
液态的?
还是气体的?
我都充满了疑问,随之而来的剧情告诉我,原来,那些灵魂竟然是固体的,装在玻璃瓶里一摇还叮当作响。
形状、颜色也各异,有像鹰嘴豆的,有像干话梅的,有些是黑色、有些是棕色、有些是灰色……其中更让人会心一笑的是:当医生递给保罗一个特制的眼镜,让他看一看自己灵魂深处的时候,他连忙惊慌地拒绝掉了。
他不敢、也不愿意看见自己的灵魂深处——是的,千万不要去探究灵魂,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尤如不要去探究人性,那是世上最丑陋最肮脏的东西。
至少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被抽取掉了灵魂的保罗,也就没有了喜怒哀乐,面对朋友们谈论病重在床的友人,他竟然可以毫无表情地说:将生命装置拔掉。
在排练中对女主角说的台词,也不掺杂着丝毫感情,工作与生活的不顺使他又增添了新的烦恼,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安装上了一个俄罗斯诗人的灵魂。
然而,俄罗斯诗人的灵魂很快又让他产生了不适,这时他才意识到,最合适自己的,还是自己的那个丑陋的有瑕疵的、有着可笑形状的灵魂。
然而,他的灵魂又被贩卖到了俄罗斯,安装在一个俄罗斯女演员的身上,于是,他与灵魂运送员开始了千里寻魂的奇特旅途。
当俄罗斯女演员嫌弃保罗的灵魂外形丑陋时,这场“灵魂交易”真是让人哑然失笑,影片中所流出来的,是一种低调的压抑的幽默感。
看着影片中的场景,那么真实、那么日常,而他们所言所行,却是如此突发奇想,平静的表相下是疯狂的波涛暗涌,让人感觉似真、似幻、似梦。
引人深思的,还有最后保罗拿回了自己的灵魂,为了与自己的灵魂取得相通,不得不看见了自己的灵魂深处:原来,他的灵魂深处是一片空白,除了这片空白,还有阴暗中漫长的路……啊!
我当即也想看看我自己的灵魂深处了,如果可以的话。
我想,那一定也是一片空白的,或许,里面是不是也布满黑色的斑点……2009.5.9
像短片的电影
无聊!
什么是soul?
呵呵
远在无极~近在咫尺~重如泰山~轻如鸿毛~千里万世只为寻魂~
片头字幕很文艺,后来就一连串的扯淡,浪费我时间了。
1-16
饶恕我啊,我没看懂。
看片过程的感觉让我想起了9年前看《直到世界尽头》
很明显这片子毁在导演手里了 更悲惨的是她同时还是编剧 一个不懂得讲故事技巧的人就算有再独特的IDEA 再精彩的桥段 结果都会了无生趣 浪费了好的故事架构 不俗的演技摄影与配乐 甚是遗憾
Paul Giamatti一如sideway里的破落作家,排的舞台剧有点意思。可惜最后的灵魂深处有点失望,虽说孩童、生命、爱人是万年不变的主题,但毕竟小成本的制约,拍不出《角斗士》里期盼勇士归家的妻儿,以及普罗旺斯那一片唯美的故乡。
可以反思的片
电影标签里写着“喜剧”,却丝毫找不出喜感。也许涉及灵魂层面的话题,总是带有几分沉重。有多久没有细细端详自己灵魂?存在先于本质,到底是我们培养了灵魂,还是灵魂塑造了我们...
保罗太可爱了!!
灵魂多少钱一两?
是一个离开和寻找灵魂的过程。其实还是那句,面对接受做自己。
居然为了Katheryn Winnick这位毫无名气的加拿大美女(之前就看过她演的烂恐怖片),而找到了这部讲述差点“死魂灵”的精彩电影。
挺好的题材,不过显然导演控制力不足
A little boring,but it‘s deep
what the .... of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