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故事写得太好了,出彩的尤其是心理描写,看得出来福本伸行对赌徒心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
)E8 安藤真的太坏了,这个肥仔全靠开司最后还背叛人家E9 回生E10 使者E11 狂宴 画风略粗糙但氛围渲染得很好E12 坠落E13 怪物E14亡灵 开司和佐原之间的这cp感是怎么回事啊喂!
E15 天空 节奏些许拖沓但这也是为了更多的心理描写 看到开司双脚踏在地面上我也如释重负😮💨E16 怒发E17 对话 对话和心理描写的台词真的写得很好,看得出作者有认真研究这方面E18 摆布E19 极限E20 鬼神 切掉耳朵看得我真的好疼E21 心血 这集是真千层饼,太绕了,利根川的心理活动,一层叠一层E22 执行 利根川烤肉磕头看得我痛,这番其实还挺血腥的;这句台词太一针见血:“自以为是在窥探别人的心思,但其实却变成在自问假如是自己会怎么做,等意识到时,发现只是在探求自己的想法而已。
”E23 邪道 纸巾盒这段有点抽象看得我一头雾水;开司真的还是赌鬼一个,一时上头就以为自己的方法胜算很大,实际上到处都是破绽啊,怎么可能轻易就斗得过会长这个老姜,丢了一只耳朵还不清醒还要去招惹,开司情绪一上头就蠢得可怕啊😧明明赢了两千万就可以当结局了,算了毕竟戒赌动画也不能把主角刻画得太讨人喜欢E24 条件 开司呀…都不敢看你接下来会多惨了,怎么就降智用这个手段和会长比的呀E25 苍白 会长一亿开司四根手指,这赌局一开始就不公平,而且开司一上头又忘了自己初衷了...E26 残光 唉...开司又马后炮了(这一季末尾下一季开头的开司简直太讨人厌招人嫌)
一.不要去玩自己不了解的游戏你一定听到过不少类似这样的故事:1.某人看到周围的同事朋友炒股赚钱,自己也去炒。
赚了一点小钱就当自己是股神,把家当都投进去结果赔了个倾家荡产。
2.某恨嫁女遇到某男,几句花言巧语就给骗得春心荡漾,干柴烈火后发现丫居然是已婚男人。
3.某人觉得自己天生就应该做老板,孤注一掷做生意。
结果发现做什么什么赔钱,干什么什么亏损。
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自己为是但实际上却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如果同样的错误犯两次,足以说明先天愚蠢,无可救药。
对于一个游戏来说,有人赢,就一定会有人输。
菜鸟和高手对决,输家绝对不会是久经战阵的高手。
二.可以相信概率,不能迷信运气为什么同样是赌博,从来都听说赌徒输个精光,而不是赌场赔的破产呢。
这仅仅是运气的原因么?
温拿从来只相信计算,不相信运气。
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手上的那一刻起,幸运女神已经不会再眷顾你了。
三.不要忽视任何可能性不要因为一件事情概率太小就认为这件事情永远都不会发生,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那些所谓的朋友和爱人,说不定会随时背叛你。
什么?
你从来没为这种exception做trap?
难怪你的程序会崩溃。
居安思危,极少有人会一直赢下去,随时为自己的失败做准备。
四.不要纠结于已经打翻的牛奶人有大意,马有失蹄,谁都有犯错的时候。
关键是如何面对已经犯下的错误。
继续被套牢,只会陷得更深。
温拿无论如何痛苦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狼中了夹子就会用自己的钢牙咬断自己一条腿来求生。
失败了怎么样,感情被骗了又如何?
Let it go...五.愿赌服输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失败只有一种解释,计算失误。
问题从来都是出在自己身上。
不要怨运气不好,要怨只能怨自己没考虑过坏运气的可能。
不要把问题归结其他人的背叛,要怪只能怪自己眼光有问题。
开司很善良,但是他的身上有着大部分普通人都有的惰性,他不想工作,不想努力,只想想着挣大钱!
因为他的惰性,所以他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在动画中,也指出了一个关于人生的道理:如果我有钱,我还会变得这么堕落吗?
其实很多人都是因为看不见希望才越来越堕落。
给自己树一个小目标,慢慢来,不要心急,不要堕落。
26集的故事里告诉我的一些事情:有的人漠视成就、仇恨成功者与其代言的一切,因为他自己已经放弃了令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永远不敢也不让自己想。
在规则陌生的局势里灵光一现代表转机和优势,但是不代表能赢过有更多经验和熟悉规则的竞争者,并且你将会是他们更愿意践踏的比普通蝼蚁更高级一些的蝼蚁。
不要让本质上的陌生人拿巨大的利益和玻璃包装纸般的所谓友谊来掂量,如果这样做了就不要怨恨人家放弃了后者以及你交托的性命。
祸从口出,没什么人能滴水不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想法。
自己选择魔鬼的路而在悬崖上祈祷神的保佑,我是神我都懒得理。
在明明有退路的时候却不断煽动自己往前冲,没有退路的时候才嚎哭只想活下去。
一再受到同样的诱惑陷入同样的绝境,思考和提升的却只是赌技和千术。
那就不要以正义和公理为名。
捷径的代价是和你脚踏实地苦苦奋斗同样剂量的浓缩的生命。
套句钢炼里的话,人没有付出就什么也得不到;同样的付出不同的回报区别在于你收获时看得见什么,拿得走多少。
看过那么多的动漫,唯独开司让我觉得这会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所以他会轻信,他会在被人背叛时痛苦,但会为了生存而极力努力思考,不愿意去放弃。
也会心存侥幸,在绝望之时祈求上帝庇佑,而最终明白,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当游轮上的赌局开始时,他轻易的相信了别人,而被逼至绝境,找到的同伴却不能与之同心,他却努力的维持这样一个团体,轻易原谅别人的过错,和一群赌徒斗智斗勇,而他还是错估了人性,被同伴背叛,在面对巨大的利益面前。
自己用智慧逃离出来,用自己的钱救了一个和自己无甚关系的陌生人,他或许想获得人性的救赎吧。
而在背叛后他还是会坚守一些承诺,坚守心底的善念,知道如果自己不推别人就会被别人推下去的时候,挣扎着说,可是我还是不能,不能推下去,所以他祈求,“我不推他,你也不要推我”他不曾像其他动漫主角一样开挂,没有顺风顺水一直受眷顾,他总是参与了赌局,却欠债越来越多。
看的时候会因为开司被人骗而觉得骗人的真心可耻,因为我想着如果是我,第一想到我也是找个合适的人然后把牌直接平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却也忽略了其中的重点,那就是你如何保证对方不会设计你。
开司也有背叛同伴的机会来获取最大的利益,可是他拒绝了,我觉得这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事,但又觉得这是一个正常人都应该能做到的事。
当开司被关进黑屋的时候,外面的两个伙伴不救他出来的时候,我也觉得深刻的绝望,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承诺这东西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让我想起曾经有过一个段子,如果给你一块钱是愿不愿意离开你的女朋友,如果是10元,100元,1万元,100万,那么一千万呢?
或者一张很新的10块钱,被搓揉,放到脚底踩,吐上吐沫,你是不是就不想要了,可是100元呢。
人们没有放弃,只是因为经过的诱惑还不够大吧。
我这个时候就觉得人不就是如此的丑陋吗?
开司决意要参加那个死亡游戏,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
是因为只有这个游戏是不需要排挤他人伤害他人的,这是再也不会有的机会了。
是的啊,我们从小到大,不都是要和别人竞争,把别人挤下去来获取成功的吗。
所谓的谦让,太可笑了,那都是成功人士们不在乎的情况下才有的礼节,真到了利益相关的时候,那些文雅人士都会亮出獠牙。
当得知最后他会输掉赌局,还是失去一个耳朵和4个手指的时候,我在想我还要不要看下去,我停止每天好多集的进度,只允许自己一天看一集,然后我看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看到了最终的结果。
我突然觉得也不是多么的难以接受,因为这次,是开司自己的抉择,他坚定的态度让我觉得即便结局如此也是可以接受的。
一个人的态度真的可以决定这个境遇的好坏,即使变得再坏,只要我们还坚定地相信着,并且毫无颓废,努力承受自己应承受的,就会看见另一片晴天。
我还没有想好,要不要看下面的两部,因为我怕我心理承受不来呢。
对于动漫,我的要求不是很高,因为我不需要专门研究画风和人物结构,我关心的只是情节和它们所要表现的主题。
不过,个人觉得,这部漫画的画风和人物设定非常符合它所要表现的主题。
无论是赌博的参与者们市井小混的嘴脸或是主办方残忍而居高临下的笑容,都让人记忆深刻。
从情节上来说,作者的想象力非常地惊人,逻辑思维也比较严密.只是作者对主人公的优待似乎太过明显了一点...仅此。
主要的还是主题。
是的,主题。
从刚开始看这部动漫我就被小小震到一下。
它所描写的一种生存状态是很大一部分现在的年轻人正在或着即将进入的一种状态:无所事事,不努力,无法专心于做好一些事,并且在自己的失败上添加:“我没有专心做而已”的注脚。
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就会在无意识中,一事无成,逐渐老去并消亡。
想到这点,就让我觉得毛骨悚然。
(毕竟我也正是年少= =)在应该充满梦想和未来的青年时代,在充满各种迷惑人感官和判断的娱乐面前,由于没有太多残酷和血腥,人们似乎会趋向于心灵上的软弱和无能。
而这部漫画如同一个苛刻严酷而残忍的监督者,用充满嘲讽和轻蔑的语气来耻笑那些一无所成却又浑浑噩噩的可怜虫们。
也许可怜虫们会警醒,也许不会。
因为好吃懒做和幼稚是会有惯性的,像一个从高空坠落的人,有机会抓住一些物体让自己免于死亡,前提是要承受这一抓所带给手和身体的痛苦。
在真正落地前,谁会了解这点痛苦相对于落地那一瞬是多么微乎其微?
夸大来说,现代社会真正的成功之道,就如同最近更新的某一集中,万人之上的成功者---生死赌博的主办人所说的那样:“孤身一人难以成王,如果穷人们高呼着黄金如粪土并团结起来反抗他,王同样会因此消失的。
而穷人们却想自己成王并苛求金钱,这就反而更加巩固了现在的王的地位。
只要还存在争名夺利,就无法击败王。
穷人们只会永远受到束缚。
”(叹)一个漫画作者对于社会的见解就如此老辣,看来小日本的确是把资本主义搞的很不错了,大部分人都懂得了现代社会竞争的残酷性。
这对许多本国还没意识到此情况的我们这一辈的年轻人,确乎是一个深刻的警醒了。
不过无论怎么说,漫画终归是漫画,夸大了N倍的,各位不要被吓到就是。
也许和现状还差的很远,可能从中学乖点,就最好了...推荐一下,这是一部比较深刻的漫画,真的。
起初被安利看此剧时,我是极度拒绝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丑,太丑了,我从未见过像这样堂而皇之的粗暴丑陋的画风。
这里面的人,凭长相就能分智商,大差不差就这几种:尖鼻子尖脸的如开司——聪明;开阔有棱角的如利根川——深不可测;其他没特征的——路人与弱鸡。
这是一个赌博为话题的漫画,却完全没有性感荷官在线发牌,唯一女主角是这样的:
我想说:这种硬线条不细致的五官,是用尺子画的吧。
还真是,它的作者福本伸行出生于1958年,学建筑,在建筑公司当了很久督工,传说中画人脸会用尺子比着画,还一边画一边转纸,得到了老师 “福本是不是更适合当卡车司机之类的呢”的评价。
他自己也这样说:
我常在知乎上看到新人问:我能画画吗?
然后很多人劝退。
看看福本,如果你也有真材实料,说不定还真行。
福本的鬼才,一大部分在于具有强烈冲击和细节感的心理描写,这种主人公动辄坠入深渊的心理具象化表现,上次看到好像还是在德国表现主义或希区柯克老电影里。
另外,此剧每话结尾都有几句作者本人的箴言,看二次元常给我一种奇特的感受,那就是平时说出来很中二或说教的东西,换了种氛围,我居然会觉得不明觉厉,好热血,好有道理。
不再说闲话,福本伸行著有赌博三部曲,《赌博默示录》是其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这里着重说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主人公伊藤开司,是个游手好闲又软弱爱哭的家伙,他这段时间过得很糟,以赌博喝酒度日,如果心情不好,就出去找进口车撒气。
有一天,他帮别人担保借债,借债人却跑了,放高利贷的找上门来,邀请他去一艘船玩游戏,赢了,既往不咎;输了,是地狱。
插几张很怂的开司片段:
开司上了船,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个人拥有石头、剪刀、布每种各4张牌和三颗星星。
两个人自由结合用牌猜拳,输者给对方一颗星星,比赛共四个小时,到最后拥有三颗星星且没有牌的赢,还有牌和没星的输。
第一场博弈:“无谓竞争”之败此时的开司完全是个傻白甜,一个叫船井的人过来告诉他:这个游戏有必胜之法,我们合作,只要说好彼此出一样的牌,然后平局耗光手里的牌,直接等到游戏结束就ok了。
开司信了,然后对方中途作弊,出了不一样的,开司被骗走两颗星。
这是博弈论常见的“无谓竞争”。
好比你注册一门课,这门课按比例给分,无论怎样都只有40%人优秀,40%人良好。
这时候如果所有学生达成一个协议:大家都不要太用功,反正分数是一样的,好不好?
想法可以,但无法实施。
因为每个学生都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可以超过别人,诱惑太大,行动太容易,以至于每个人都可能这么做。
这种博弈对所有人存在潜在成本,达成和维护合作就成为问题。
开司此局输在相信了不该信的人,且忽略了星星可以买卖,有巨大利润。
船上的赌徒为利而来,和气共存是不太可能的。
此时,开司只要再输一次,再失去一颗星,马上会被清出场。
然后有一个小插曲:开司遇到了使他困于此的借债人——古田。
古田同样濒临绝望,剩一颗星星,四张纸牌。
那怎么办,打他一顿吗?
非也,开司安慰了他,并说服他合作。
这是下一步的策略——资源整合。
但开司与古田还是星星太少,然后他们一路找,找到了剩两颗星星却没有牌的安藤。
这下,他们有四颗星星,5张牌,和1400万的本金。
后来被安藤私自用掉一张牌和一颗星,剩4张剪刀3颗星。
第二场博弈:“非理性博弈”之胜。
一个决策可以由三部分组成:行动、结果和偏好。
行动是参与人能选的所有备选项。
结果指任意行动可能达到的结果。
偏好是参与人对可能的结果集从最想要到最不想要的排序。
理性博弈指的是博弈双方能够按效用最大化原则,充分考虑已知信息对未来做预测。
但事实上,人本来就因为信息不全等原因,很难一直做正确预测和理性行动,比如古田,他出什么牌完全是随心的,结果留下4张全是剪刀。
如此一来,只要被人察觉到他持有牌的单一性,立刻将陷于极度劣势。
但开司反而从中找到了转机,毕竟古田这样的随意玩家是少数,也很容易把自己玩死,那幸存者中这样做的人可能会少一些。
于是开司吩咐古田和安藤去找这样一位玩家——本持有9张卡,然后在之后两场比赛里用掉了剪刀与石头(顺序无所谓),还剩七张卡的人。
安藤与古田找到了这个人,且此人是个爱对穷途末路者下狠手的角色。
二人对决如下:
第一局:开司因对方用牌习惯判定对方是一个均衡派的人,即倾向于保持手上的牌每次都保持三种之间均等,那么既然刚用掉了剪刀、石头,本局就很可能用多出来的布。
结果对方果然出布,开司出剪刀,开司赢。
第二局:开司挑战对方继续,对方出石头,开司继续出剪刀,开司输。
(其实是在演)第三局:对方发现开司只剩两张牌,坚持继续,然后开司赢。
这局的心理战是,上一局开司故意落败,对方发现开司已经连出两张剪刀,认为剩下的两张绝不可能是剪刀(他以自己均衡的习惯揣摩开司),而是一张石头一张布,或者两张石头,或两张布。
那么他只要出布就立于不败之地。
结果对方出布,开司继续出剪刀,开司赢。
第四局:对方已经输急了,开司只有一张牌,对方坚信自己理论无误,也就是说下次开司绝不会出剪刀,坚持再比。
结果对方出布,开司剪刀,开司赢。
当然,这一部分是兼有计算和赌的成分的,如果对方不那么坚持均势的习惯,不以己度人,不一再上钩,开司都难赢。
开司是通过观察认定对方是一个理智均衡决策者,然后让对方以为掌握了己方的情况,才让对方的行为变得可预测。
此处涉及到的博弈有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以《美丽心灵》男主角原型约翰·纳什命名。
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
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它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第三种博弈:从不完全信息博弈到完全信息博弈开司此时已渐入佳境,此时他们已没有牌,开司却明白了钱的用处——可以去要牌或买牌,且开司通过之前的实践发现了游戏的底层逻辑——他们已在小团体整合了纸牌和星星,证明这一行为是被默默允许的,即牌不可被丢弃,却可被转让。
这个时候,开司开始观察起这个计数器,给参赛者展示截止时间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会分别展示每种牌剩下的数量呢?
这几个字母,我看来看去觉得不像英文缩写rock-paper-scissors,我本人不会日文,查了下觉得可能是这样的:石头:グー(gu-)剪刀:チョキ(cho ki)布:パー(pa-)开司盯住了数据,终于找到更深层的玩法:有资金,可买卖,就可以控制流通牌的数量,还可以掌握数据,也就可以控制赢的机率。
试想,游戏规则是时间截止,保留三颗星星和用光纸牌的玩家存活。
那多的是玩家有星星却不想用牌,毕竟出牌就意味着风险。
对方巴不得出手,也意味着开司买的话资金都不用很多。
最重要的是,开司还注意到了此时石头、剪刀、布的数据,然后他认为,牌一般是差不多均衡耗掉的,那么如果等到最后时刻布快出完的时候,他们出石头,就可以大大提高获胜几率。
当然,如果想要垄断,信息封锁是相当重要的,开司这边小心地找代理人替自己收集石头。
数字仍然可以体现真相,立即又有另一方开始收集布。
后面这部分剧情更像是单纯计算和赌,本文就不说了。
博弈方自己知道,其他博弈方不知道,即为不完全信息。
另外,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能观测到先行动者的行动,但不能观测到其类型,此为动态博弈。
每个博弈方的行动都传递有关自己类型的信息,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动来推断自己的最优行动。
此处,开司先是由垄断卡牌掌握了更充足的信息,由不完全信息方成为一定程度的完全信息方。
而囤积布的一方,也是由于发觉了开司方的行动,而对自己的行动及时调整。
但垄断还带来一点——所有人因知晓垄断而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在一个本身没剩多少牌的情况下,开司方通过自身就可以把握整体,玩了就死,也就没人与他们玩了。
三方局势,彼此制约,一方不动,后两方也随之停滞,进入死局。
开司又及时有舍有得,才是赢的难点和根本。
刚看此剧,我不能明白开司的时傻时精明,像他这样精于计算和熟谙心理的人,怎么会频频无法识人呢?
想来,第一次被船井骗,明白了合作的好处,也发现合作被背弃的风险。
第二次频频原谅和安抚安藤、古田,当时他们是利益共同体,且开司置于一个智谋与能力的上位,合作可以维持。
当利益共同点一旦破裂,这里的同伴就又不可信任了。
到了《赌博破戒录》里,开司的演讲与拉拢力都大大提升了。
但他始终过于善良,我想,这也是赌博三部曲反而被称为戒赌名作的原因吧,赌徒心理描绘如此太真实,从无到无。
开司没用、爱哭有天才的头脑,反而成为这种题材最合适的男主角。
赌博三部曲赌博默示录(动漫)赌博破戒录(动漫)赌博堕天录(漫画)十七步麻将篇、和也篇、24亿逃亡篇由于日本经济泡沫在投机行为的支撑下快速膨胀,许多人从炒股炒房中尝到了一夜暴富的甜头,再也无心好好经营学业和事业,随后他们又在泡沫破灭中倾家荡产,这时候他们急于用梭哈的老办法将人生翻盘。
日本政府开始大力推行所谓的“宽裕教育”政策,学校的授课时间和教材内容都被大大缩减,许多“开明”的家长认为“讨厌的话不去上学也可以”,这导致旷课逃学,在社会上游手好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他们每天徜徉在柏青哥店和彩票投注站,做着发财的美梦。
90年代的一二部可以明显看出,福本对赌博的痛恨、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对人性的不信任,应该也与他自己怀才不遇的坎坷经历有关,那真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后期转搞笑的部分确实有点水,但福本是一直没有放弃那些“对社会不公的控诉”部分的,脱出篇里无论是野营车卖场的大叔还是二手家具店的大爷,他们身上都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平与辛酸,同时还发挥出了只有底层同胞才能发挥出的人性之光,只能说福本的初心没变,一开始侧重用刺激的生死游戏来表现的人性剧转为使用日常诙谐的模式表现了而已。
赌博三部曲中夸张的对白加剧了剧情的紧张性,让人喘不过气,也舍不得停下来。
像所有热血少年漫一样,主角也不甘心平凡的生活,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摆脱贫穷和死亡的威胁,获得尊严、荣誉与正义。
要说区别,只是手段不同,逆境无赖靠的是赌博;大多数主角得偿所愿,而赌博只能换来坠入更可怕的深渊,就像西西弗斯看着石头一次又一次滚落,却还能在下次赌局燃起信心,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励志呢?
《赌博默示录》还有一点重要的启示,就是凡事不要听天由命,哪怕是在搓麻将。
男主开司每次翻盘靠的都是自己的沉下心来冷静分析,找出对手的破绽。
他经历了多少次背叛,在血的沼泽里一步陷下去又艰难爬上来,看似冥顽不灵,实则经验渐增。
在船上被卖他痛苦得几近崩溃,深深领悟到“不能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等到打17步麻将时再遭到背叛,不仅主动设局试探出叛徒,愤怒之余还将计就计,利用对手的圈套反而使自己挣扎出逆境。
他越来越敏锐,越来越冷静,越来越能接近人心最深暗处,同时在“赌”的这片泥潭里也越陷越深。
“原始状态”的开司对“钱”的领悟的过程——《默示录》中开司只是处于一种“不能被落下”的本能在追赶着“金钱”,这时的他对于“输钱”后果的预料仍然是天真的。
所以在《破戒录》一开篇他才会那么轻率地再次去寻求赌博的机会,可是输钱掉了四根手指就是多了不起的代价?
错了,先来个十五年的苦役再说吧。
而最讽刺的一点在于,到了《堕天录》中,开司为了重获自由拼死赢得了赌博之后才发现,普通人日常的正常生活反而离自己越来越远:那种每秒几十万上下的刺激已经深入了他的骨髓,和前两部单纯地为了改变贫穷而去赌博不同,这一部里开司把自己的“尊严”和“梦想”和赌桌上的“金钱”放到了一起——因为他发现脱离赌桌之后的自己已经无法认真起来了。
福本伸行并未将所有精力都放在怎样把故事说得更巧妙更曲折更惊心动魄上,他擅长描写心理活动,这种擅长不单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更体现在开司迂回曲折的心路历程上。
开司的悔恨,开司的胆怯,开司的天真,开司的混乱……均以画面及文字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接连不断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更加引人入胜,细细阅读下容易产生代入感,随主角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坏处是反复运用下不免让人感觉絮叨,反而有点像是说教了。
因为全书对社会对人性对人生的影射是相当之多的,至于这究竟该算是强调还是赘笔,则是见仁见智。
或许开司的骤然升级令人感觉有些不真实,而他的善良,以及因为善良反遭出卖的遭遇,却令人倍感真实。
这不只是一部好看的赌博大片,它总会令你想到一些东西,或是为一些东西不是滋味。
不同于玩扑克斗脑筋的第一章,第二章一开始,带给读者的就是纯粹直观的感官刺激。
仍然是赌,但是赌的东西是生命。
一旦失败,死伤立见。
主线也开始浮出水面,幕后的黑手们慢慢走到台前,那是一群丧心病狂的暴发户,有著用不完的钱,以践踏穷人的生命和尊严取乐。
他们设计出类似踩钢丝的游戏让他们从高楼之间走过,胜者可得到奖金。
看著玩命的竞争者们杀红了眼而互相陷害,他们乐得哈哈大笑。
先后两次的踩钢丝都有别于上一章的斗智,玩的就是心跳。
这,可以视作一个过渡,用途是让开司距离幕后黑手们近一点,更近一点。
而皇帝牌之战又把一切情绪重新吊回渡轮时期。
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只需要再一次感叹福本伸行于简单处卖繁华的本事。
心理战的比重也变得比之前都更大。
惨烈程度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男主角伊藤开司甚至献出了一只耳朵。
即便他是天才,也依然有被折磨到伤痕累累的一天。
开司始终是个凡人,有著属于普通人的贪婪与鲁莽,没有被抬高到神的地位。
至此,第一部正式画下句号。
第二部紧锣密鼓跟上。
开司的复仇和战斗仍在继续。
以赌博来创造未来的人生也不会改变。
那么,一路走好,伊藤开司……
喂喂,你有没有YY过有一天你会时来运转,成为人上人;有没有YY过有一天遇到贵人相助;有没有YY过被从天而降的百元大钞砸晕......YY了这么多,你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吧,一个让你通向成功的机会,哦不,应该是捷径。
你看,你都没有付出什么努力,世界上的幸福就降临到你身上了呀,也许会有这种人吧,不过我想这个人不是你,也不是我。
开司差点就成功了,他不过是个人渣、废物、垃圾(by利根川),然而在极限猜拳中,在高空行走中,在E卡赛中一次次逆转,啊,他差点就成功了,他获得了挑战BOSS的机会,他不是一个人,他背后有无数的垃圾废物和人渣,奴隶们想杀死王,他们离弑君只差一步而已。
开司是个天生的赌徒,即使在第一话他连一个放债的小头目都骗不过,但主角是不败的(误),他在希望之船上学会了团结和背叛,这个家伙的成长率是多么的高啊,平均每一话他的LV都在稳步上升中,他一定很会凹点吧。
上船之前,开司过着一坨S般的人生,下了船,他的人生.......依然是一坨S,然而money没了,债务更重,还救了个S一般的老男人,但开司没有伤心,因为他的等级还在呀,只要有等级,二周目还不是轻松至极?
喂喂,开司,再给你一次机会啊。
不过这次的钱依然是要用命来换呢。
别开玩笑了,这,这是真的会死的啊。
于是他们掉下去了,有的伤了,有的死了,但开司赢了。
开司啊,这钱还不能给你,因为你还没打BOSS呢。
嗯嗯,开司,你真不愧是我看好的男人呀,口桀口桀口桀。
利根川当然是必败的了,开司的剩余价值还没榨干啊,他当然还不能死,所以利根川当然是无赖的垫脚石了。
开司,一个背负着口袋的奴隶,然而你看那奴隶的脸,却是死神的样貌。
利根川老了,也许年轻时他纵横捭阖,但失去了老千工具的他显然找不到状态了,开司却爆种了,“赌徒”,是一种特性,一种人生态度。
据说在生死边缘挣扎过的大人物都是混合职业——X等级伟人|Y等级赌徒。
2000万,别人靠着辛勤的劳动,不断的进取,可能一辈子都赚不了这么多钱,开司,然而你却坐在桌前,仅仅花了一个晚上就得到了,你该知足了。
但开司不会满足的,对一个DPS来说,让他停下DPS只有让他去死,开司可不是混合职业,他是个赌徒,纯的。
你想不到,不代表别人想不到,开司还是败了,他的小聪明在数十年的人生经验前不值一提,老头子骗人和被骗的时间,就已经比你的人生还要漫长了呀。
开司最后得到的,依然是一屁股债,哦,还有一只耳朵以及若干手指。
嗯嗯,我这种升斗小民,能在大白天YY下人生就好。
赌博?
先做好死的觉悟再来吧。
这种狗东西。。。
这是音乐剧!超棒的一个舞台剧被你们当作电影版打了低分!!!电影版出门左拐找同名,你们气死我了!!!!!
就是个 歌舞剧。。。独立出来的
舞台剧版比电影版好看多了!学长好A!学长好帅!
想通了,讨厌blonde不能怪我有偏见,本土人士用这种刻板印象呈现这样的人物怪观众吗🙄我已经是很open的观众了
大学的时候老师放给我们看的,内容不记得了但是女主的独立还记得
忍不了了!这个条目是Legally Blonde: The Musical,是根据第一部电影排的歌舞剧好吧。编排很好的,表演设计都很到位。你看过了不喜欢没关系,但是压根没看过的就给差评说不过去了吧!
说实话不是很好,但是够搞....瘫http://www.dailymotion.com/user/l3g4llybl0nd3/1
百老汇舞台剧
这个也就第一部还行了,通篇的粉红色让我真受不了
我终于发现歌舞剧才是押韵爱好者的归宿,嗯!
Brava!
第二部为了一狗狗〒_〒真心无厘头。打发时间还行
我永远爱音乐剧啊
挺合格的爆米花电影,芭比娃娃本人
不错不错。
随便看看
This musical really sprinted, jumped hoops, and back flipped, so other musical adaptions of movies can wALK. Love this and love the og movie all the same 💗
舞台剧和电影的表现手段并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故事走向,不同的演绎给人不同的感受。Personally,我更喜欢这部音乐剧,节奏感更加的紧凑,表现也更加的火热,但有时候故事的逻辑性也有点小Bug,如果对照电影的话。比方说,那咖啡是vivian,而不是warner.,这个细节也体现出对女性的轻视。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