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转型团伙

转型团伙,费曼的夏天,Change of Gangster

主演:吴镇宇,乔杉,文松,吴志雄,衣云鹤,费曼,于莎莎,任达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转型团伙》剧照

转型团伙 剧照 NO.1转型团伙 剧照 NO.2转型团伙 剧照 NO.3转型团伙 剧照 NO.4转型团伙 剧照 NO.5转型团伙 剧照 NO.6转型团伙 剧照 NO.13转型团伙 剧照 NO.14转型团伙 剧照 NO.15转型团伙 剧照 NO.16转型团伙 剧照 NO.17转型团伙 剧照 NO.18转型团伙 剧照 NO.19转型团伙 剧照 NO.20

《转型团伙》剧情介绍

转型团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过气影帝宇哥(吴镇宇饰)与当红童星费曼(费曼饰)因一场拍摄意外而陷入黑帮纷争的故事。失忆的宇哥意外“入戏”,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社团大哥,为了赚钱照顾儿子决定重出江湖,殊不知时代已经改变,引发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更上演了险象环生的黑帮纷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玉面情魔红翼龙与地下城2:龙王的愤怒超能特工学院古剑飘渺录锁侠爱丽丝和市长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小茜当家我的未来谁做主朱勒的生活鲨卷风4:四度觉醒恋爱保证娇娃们杰克茜通灵最爱萨米大冒险阴阳镇怪谈默契第一季第二十条家庭负担好人李成功加油!妈妈乐坛毒舌嗡嗡鸡第十四季我把社长解锁了幽灵人间II:鬼味人间豪斯医生第四季死亡的告白

《转型团伙》长篇影评

 1 ) 古惑仔系列喜剧?

吴镇宇先生以前塑造过恨过令人记忆犹新的反派角色,他总会为这些角色注入邪魅的独特气质。

这部《转型团伙》有相当大的篇幅是关于古惑仔的,大家可以在其中一饱眼福,看看吴镇宇是如何神还原古惑仔形象的。

意外的是,乔杉和一群东北演员加盟《转型团伙》。

乔杉的喜剧能力值得肯定,但是演技并没有特别优秀,其他以二人转表演、小品表演为主要工作的演员的演技也有待提高。

但虽然这是一部喜剧,却没有很好的喜剧效果,最后更是拍成了一部《古惑仔》外传,电影结尾也稍微有点强行煽情。

 2 ) 乔杉演绎生涯中的一大污点

逐梦演艺圈我给了一星,这个片子我意识到一件事,为什么不能给半星,编剧不及格,演员不及格,完全没法看,尴尬到极致,说实话免费给我看我都觉得浪费时间,毫无逻辑,毫无结构,编剧是投资方亲戚吧,建议这种编剧永世不得录用,直接进入圈子黑名单,这不院线电影还不如一部网大,这编剧是特么的小学生吧,还居然有编剧助理,编剧我真的很想说,我吃柠檬,你们商量,简直是乔杉演绎生涯的一大污点

 3 ) 不完美但真的好笑的喜剧

利益声明,猪头一枚比想象中要好看很多,至少从头笑到尾很喜欢开头坤哥声线的友情岁月吴生大人的样子超级帅,片中处处透露着自黑和自我讽刺可能有的梗大家不知道就会觉得不知所云吧,但始终懂得人就会懂得。

大场面晒马戏份,惊喜是华哥的出现,黑西装谨慎的脸,思维闪回的是枪火里面华哥和五位保镖见面时的感觉也有放逐里面玻璃房子那里的感觉。

这个电影还一个惊喜是全程原声,国语粤语无痕迹切换很过瘾啊。

喜欢看老吴身手敏捷揍人的部分,帅!费曼的部分略出戏,但真。

本色演出。

感觉最大的缺陷反而是他的台词部分,有点不和谐,试想一下如果给小曼配个音或者会更入戏。

这次其实有被吴生的演技电到,当“宇哥”失忆之后入戏极深的感觉,和过气“宇哥”的略显浮夸,切换的很萌啊。

其实这个电影的结局让我想到了《冲锋车》的设置,意外的有真坏人的加入,把坏人拿下抓住。

这个电影其实是充斥着黑色幽默的。

华哥作为揸fir人出现,但不是来平息火拼,仅仅是甩出个锅。

当坤哥出现在球场,足球可乐齐聚,不得不让人想起那些年的《古惑仔》,只不过这次坤哥不再是欺负靓仔的老大,变成了教训牛氓的大佬,三下五除二打飞一圈儿流氓,最后还教育一句“欺负小孩子,老婆婆,吃饭不给钱,那是流氓”电影里面提到的《情陷吴哥窟》,某吴扮起了和尚,又有尼姑的出现,又会想起《Palma's tears 》嗯。。

这不是个很好看的电影,甚至如果不是因为可以get到其中部分笑点,都不算是个好笑的电影。

诚如今天散场时坐在我后面大哥那句“介都si嘛” 但于我是个好笑的电影,多谢它给我带来了一个多小时的笑声。

 4 ) 专访吴镇宇:用“无所谓”写一个“不妥协”

采访吴镇宇的时间很晚。

被不同记者轮番轰炸了八九个小时,他的疲惫感如同香港大街上越下越急的豪雨,瓢泼得避无可避。

饶是如此,他依旧愿意强撑着破漏的雨伞,还往你头上遮挡一二。

他一如地搞笑,笑里藏了一种毫不圆滑的世故。

他也一如地认真,真中收了一份绝无应付的诚恳。

他的豪情有一丝悲凉,他的清醒又有一种傲骨。

他真挚到毫无遮拦,让人心生一种夹带崇敬的保护欲,想要在早已衰朽的江湖上,为他肝胆一回。

他说,“不要计那么多成就”。

他又说,“我们可以自制一些很开心的人生”。

他在签名旁画了两个包子,资深粉的印证,每个包子都笑得灿烂。

“人家没黑你,你首先自黑。

”吴镇宇在《转型团伙》里演一个明星,过气也就算了,角色还非要叫吴镇宇。

“自嘲嘛。

人家没黑你,你首先自黑。

”自黑起来的吴镇宇,是不留余地的。

他评论自己的喜剧天赋,不过是“比没天分的有天分一些”。

有人说他“有烂片,无烂角”,他就说,“我每部电影都好烂的。

”事实上,单说喜剧表演,从他早期的《卡拉屋企》(1991)、《难兄难弟》(1997)就能让人笑到当下。

而从《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枪火》(1999)、《无间道2》(2003)一直到《逆流大叔》(2018),好电影他也不知拍了多少。

他的不留余地,其实无意中另辟天地。

在自嘲背后,能把人撑起来的,还是演员最基本却也最珍贵的修为。

“其实拍电影的时候也不知道有没有观众,但不管烂不烂,自己都要享受、尊重表演”。

他举了个例子,要像《梅兰芳》(2008)里的十三燕(王学圻饰)那样,上了台,哪怕一个观众都没有,也要尽力唱得技惊四座。

这次陪他一同站在台上的,还有儿子费曼。

换作其他人,兴许这噱头要被拿来粉饰,再大做文章。

毕竟这几年里,费曼只在吴镇宇主演的《脱皮爸爸》(2016)里露过面,而在当年热度很高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2014)里,他们也是热度很高的一对。

结果一问2016年拍摄的《转型团伙》是不是趁热打铁,吴镇宇先笑一轮,“那时候啊?

本来也没有什么热了”。

不是“要拍一部他(费曼)喜欢的电影”,是要拍“观众喜欢的电影”。

管你会否幻想这是父亲送给儿子的一份礼物。

要问哪场对手戏让他享受或感动,吴镇宇会说,“没有哦”,因为“剧情需要多于我们的生活写照”,费曼同样是被要求做回电影里的角色。

管你是否把戏中的假父子幻想成戏外的真父子。

终归不是所谓的“专业童星”,吴镇宇直说费曼不具备那种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的技能,而这个新手以为电影如同综艺,以为摄影机会追着他跑,以为任何表情都能让别人开心,玩性上身,“就让他更不适应这个电影拍摄方法”。

能这样说的,除了吴镇宇也没几个了。

其实童星在他看来,拍电影就是工作,也只能是工作,未必留得下多少美好回忆。

再说,他也很清楚在片场上,童星会被如何对待。

吴镇宇太懂父爱的斤两与用度了。

对费曼的爱与保护,从来不是把他小心翼翼地搁置在童话的堡垒里,彻底屏蔽现实的芒刺。

当年录制《爸爸去哪儿》,费曼很不熟练地穿鞋子,他就在一旁漫不经心地看,不着急帮忙,也不觉得有必要帮忙。

有人说费曼跟旁人互动不多,他也只是淡然指出不是“不会和人沟通”,只是“不愿和人沟通”。

“因为我也是这样,所以我理解。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 吴镇宇的嬉皮笑脸实在是种很风霜的豁达。

吃过的亏与苦,藏在细细的纹路里,平静时不大明显,但一笑,就咧成了表情的景深。

拍电影有些桥段无法通过,有些补拍无法实现,词不达意也好,孤掌难鸣也罢,总信奉求人不如求己的吴镇宇把遗憾看得云淡风轻。

很多话,当真不用说得太明白。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倪永孝这句经典台词,吴镇宇嘴角带笑地念了两遍。

但凡能有多点主动权的,就亲力亲为,比如《京城81号》(2014)、《逆流大叔》和《转型团伙》。

至于其他电影,吴镇宇笑说,“难道有人找你拍片,你不拍吗?

”当年拍戏,警匪片连着拍了几部,反派连着演了几回。

即便在同一个类型中反复出演,他也无所谓。

但妙就妙在,再重复的角色,每次演都有微妙的差异,再烂的剧本,也都有高光的飚戏时刻。

非要说不想拍的电影,只能是“不给钱的电影”,所以被问到拍电影什么时候感觉最幸福,他的答案是“收钱的时候”,被问到希望观众从哪个角色开始认识吴镇宇,他就会讲,“没关系的,买票就好”。

很少演员能“市井”得如此诚挚与可爱。

但笑话表层下的清透与踏实,熟悉他的人,都能轻易解读。

以前他拍戏,《9413》(1998)的垃圾工厂、《自从他来了》(2000)的教育体制等等,都是反思的基点。

《转型团伙》里,电影行业长年累月的轻浮、势利、不公,资本与创作之间的对峙和妥协,全都能找到注脚。

在喜剧里放入现实的佐料,吴镇宇形容电影这“炒杂锦”才能有中心思想,也算是给自己一个讲故事的动力。

不过,以前说得太直接,方法错了。

“电影应该是娱乐了观众,让他自己回去想。

”又或者,就纯粹是让大家放松一下,“你没理由让观众那么辛苦地去理解你要做什么,又不是写影评”。

但能不经意地,恰巧在心中点着一些火花,那也很好。

泡在娱乐圈这么些年来,有些故事,也就不只是故事。

投资方觉得电影市场萎缩了,有些好剧本被搁置,资金被撤走,某些电影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又或者,因为发行公司不发行,有些电影基本上没有面世的机会。

他很痛心,可也没有足够扭转局面的话语权与财力。

只好笑一句,“可能要等吴镇宇再红一些才行”。

“创新才是最好玩的一件事。

”《转型团伙》主角的“过气”,往大的说,是一个时代过去了,往小的说,则是一个电影片种式微了。

吴镇宇笑说,“我怎么还拍得了‘古惑仔’呢?

”把忠肝义胆印到无数人青春记忆里的《古惑仔》系列早就结束了。

可一听吴镇宇家珍般地数球场、麻将馆与桑拿浴室,数爆樽、晒马与旺角枪战,恍惚间,消失的光阴就重新在风里聚拢,耳边满是嚷嚷的人声,以及刀棍划过栏杆的轰鸣。

《黄金兄弟》(2018)是郑伊健、陈小春们对那段岁月的集中怀恋。

而他在更早的时间节点上,拖回任达华,让《转型团伙》里的吴镇宇,再演了一回《古惑仔之人在江湖》(1996)那个飞扬跋扈的靓坤。

就当是一个珍而重之的道别,向时代,向片种,也向那些纹身一样常相随的角色。

对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来说,哪怕没有亲身参与种种电影事件,但见证过那样的光景,也都是梦中人了。

他们想让演员重现如今只能在电脑上看到的风华,有些凭栏不放手的意思,可千帆已过,自己也忽地看山不是山了。

可不想醒,也要有醒的一天。

很多人还没开始认识港片,就已经要去“缅怀”,崭新的电影国度里又找不到想要的北。

问吴镇宇,他很朗然地笑几声,“不怀念,有什么好怀念呢?

这个好像不是我的性格”。

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投资者觉得世道不济的那些年,吴镇宇会看到许多新的表达方式、电影种类惊喜出现。

《无间道》(2002)被誉为救市之作,大获成功,才有了塑造出倪永孝这一经典形象的《无间道2》。

又比如《旺角揸Fit人》(1996)、《枪火》、《爆裂刑警》(1999)、《朱丽叶与梁山伯》(2000),哪一部不叫人耳目一新?

只不过,“都是‘俱往矣’,还是要再生产一些东西出来才行”,吴镇宇强调,“创新才是最好玩的一件事。

”最近《卡拉屋企》被翻出来重播,吴镇宇回忆起这部充满狂欢精神的TVB长剧。

一会儿回到《水浒传》,一会儿又会面对镜头说话,“我想这些在当时都挺有趣的”。

再后来,他跟黄子华、张达明大玩栋笃笑(源自西方,类似相声的表演形式),推出了《须根Show》(1998)和《须根ShowⅡ》(2000)。

在光鲜被置顶的都市,以拉渣胡子大行反思与揶揄之能事,这也是他心心念念的一个创新。

2019年是他眼里“转型的一年”,“最好玩的一年”。

要拍到没人看才停的孙悟空不是谁都有机会去演,但更不是谁都要演,每部电影的票房都是猜不到的,传奇在随时随地创造。

这真是个让人振奋、愉悦的电影时代。

前段时间他想拍一部励志的运动电影,正巧碰上有了剧本却还没找到主演的香港新导演陈咏燊,坐下来聊对了嘴,不计片酬地加盟了纯港片《逆流大叔》,是给自己一些新碰撞与新活力,也是给接力的电影人铺路。

《转型团伙》也是他创新的方向,在这部电影里,吴镇宇尝试跟乔杉、文松、衣云鹤合作,“展开一些不一样的友谊”。

他们都是看港产片长大的,表演上没有什么地方需要刻意融合。

电影也不是所谓的合拍片,有语言上的分别,却没有笑点上的差异。

吴镇宇形容,就抖包袱来逗乐。

谈到故事的走向,他眼里都是光。

“就是想表达得很有吴镇宇性格,疯癫到观众不会在意你身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武器……哈哈,我就是想要这样,从头癫到尾。

”不知道这样的小格局电影,能否成为观众对口的良药,但至少,被工作体制牵引的演员,从中找到了主动的兴味。

以前他有过一个公交车的譬喻。

很多人有私家车,有更快的交通工具,但你没有人脉,就只能等候公交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入站,不知道是否风雨交加,更不知道能否挤上去,但有机会上车了,就能驶向终点站。

这么多年了,吴镇宇依然等候抵达目的地。

到时就可以证明,“一路以来吴镇宇说话和做人的态度都这么不妥协,是对的。

”(原载于《电影》杂志与“电影杂志 MOVIE”公众号)

 5 ) 友情岁月

 电影《转型团伙》讲述一段过气影帝与当红童星因一场拍摄意外而陷入黑帮纷争的奇妙故事。

吴镇宇饰演的过气明星宇哥和童星费曼搭档新电影,但拍摄过程中两人却矛盾不断,谁料期间宇哥受伤失忆,醒来后宇哥以为自己是老大坤哥,并坚定认为费曼是自己的儿子。

不靠谱的导演为了按时完成拍摄,将错就错要求全剧组陪宇哥“假戏真做”,上演“戏中戏”,没想到拍摄时剧组却意外卷入一桩真抢劫案中,“假剧组”遭遇“真劫案”,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即将上演。

 6 ) 文松壁咚吴镇宇,靓坤单挑大B哥,乔杉拒绝洗脚投资《转型团伙》

大家好,我是龙套夏一条。

撩人的四月已过大半,喜欢看电影的朋友是不是陷入片荒了?

别急,还有四部院线影片值得期待。

分别是已经上映的《转型团伙》和《如影随心》,4月24号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和4月30号的《雪暴》。

小编会第一时间发布影评供大家参考。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由吴镇宇导演兼主演,乔杉、文松、吴志雄、费曼、于莎莎领衔,任达华客串的喜剧电影《转型团伙》。

剧情概述一个奇葩的电影剧组里有这么几位大神:追求梦想、自命不凡的导演,家里有矿、财大气粗的投资人,已经过气、想要转型的宇哥,当红童星、一堆助理的费曼,他们要拍一部具有文艺气质,描写大佬与儿子一起打天下的黑帮片。

然而一场突发状况让饰演父亲的宇哥重伤失忆,醒来后意外“入戏”,以为自己就是剧情人物——刚刚出狱的大佬“坤哥”。

煤老板一怒之下撤资走人,不甘散伙的傻2导演却决定顺水推舟,继续偷拍。

于是,宇哥化身“坤哥”重出江湖,为了照顾儿子与真正的帮派老大B哥展开一段啼笑皆非的乌龙争斗。

可是他们不知道,一场真正的黑帮纷争已将所有人卷入其中。

看点1:吴镇宇自导自演说起吴镇宇,大家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经典角色?

嚣张的“靓坤”?

悲情的“倪永孝”?

还是爆裂刑警Mike?

亦正亦邪的气质和让人流口水的眼神杀,使吴镇宇成为港片的代表人物之一。

五次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一次提名一次获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一次提名一次获奖。

作为演员,吴镇宇是应该被肯定的,但作为导演嘛……除了1998年上映的悬疑动作电影《9413》口碑不俗,其他都惨不忍睹。

《转型团伙》能否让吴镇宇在导演这个标签上打个翻身仗?

电影中,他和儿子费曼演绎江湖版爸爸去哪儿,又会带来哪些惊喜?

各位同学还是到影院一睹为快吧。

看点2:乔杉担纲出品人这部电影的出品方之一是上海杉天影视文化工作室。

没错,这是乔杉的公司。

从地方台的《爱笑会议室》到网剧《屌丝男士》,从角色打酱油到到上位男主角,乔杉的成名之路足可以拍成一部励志大片。

如今,洗脚宝剑哥成为电影出品人。

事实再次证明,有实力没机会那是命,但给你机会不中用,就还是自身材料不行。

所以少一些怨天尤人,多一些脚踏实地。

不过话说回来,乔杉投资这部《转型团伙》,是不是自己也想转转型?

毕竟每次采访都被问喜不喜欢足疗,也确实挺烦人的。

看点3:靓坤对决大B哥这两个名字,男同胞们一定不陌生。

当年一部《人在江湖》,靓坤以出来混讲信用为原则完胜大B哥。

此次在《转型团伙》中两人再度碰面到底会撞出什么火花呢?

讲真的,这么多年过去,吴镇宇的靓坤造型一出场,还是那个味道。

当《友情岁月》的旋律一响,大B哥带着小弟涌上街头,除了感叹时光不再,小编也只能捏捏肚子上的赘肉了。

看点4:神秘客串大姐大电影中,发生纷争的坤哥和大B哥找到四位帮派元老做调解人。

客串这四位元老的分别是任达华、雷宇扬、卢惠光、何华超,他们都是香港黑帮电影的常客。

上面这几位,喜爱港片的同学应该不陌生,但下面这位大姐,来头不小却并非人人皆知。

她就是Pauline姐,在影片里饰演一位剧组杂务工。

现实中,她是很多香港电影拍摄片场的一位茶水工作者。

成龙大哥曾说:“有些人在拍摄的时候可能没发觉她的存在,但她不在片场的时候你会叫救命。

就是这样一位勤恳工作30年的大姐,荣获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专业精神奖。

所以说还是那句话,多一些脚踏实地,时间会带给你惊喜。

说了这么多精彩看点,难道这部电影没有槽点吗?

有!

相当大!

影片各种“过家家”过家家?

什么意思?

简单说,剧情幼稚,表演简单,软卖情怀,硬炒老梗。

这是一部喜剧电影,但笑料的唯一来源竟然是“想到上海滩找刺激”的文松。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用来打发时间的电影。

以10分记,小编举牌5.0。

我是龙套夏一条,专注院线观影评分、电影故事解说、经典影视解析,原创情景视频。

欢迎关注豆瓣和公众号:夏君放映,下期再见。

 7 ) 我一人包场看完了这部大烂片!!!

上周日,金像奖在香港举行颁奖礼,黄秋生凭借着《沦落人》拿下了影帝;而他的多年老友吴镇宇同样也入围了男主提名,不过吴镇宇连颁奖礼都没有出席,同一时间在北京的KTV里请了一大帮媒体唱歌,目的就是宣传自己做导演的这部新电影。

如果不是为了工作,我肯定不会去看这部电影,吴镇宇+乔杉的阵容怎么看都不算诱人,再加上宣传时不断强调的任达华、吴志雄,该想到这部电影又要消费《古惑仔》了。

不过为了给大家排雷,我还是去看了,幸好工作日上午的电影票只要19块9。

值得一提的是,影院里除了我之外,只有一个人在看,看到一半的时候那人还退场了,我的孤独充满了整个影厅。

先简单给大家讲一下这部电影讲了啥:过气影星吴镇宇(对,他就是在演自己)演过很多黑帮大佬的角色,这次又接到了一个煤老板投资的新片,和正当红的童星费曼(费曼在电影中也演自己)一起演一部叫做《黑帮父子情》的电影。

因为是煤老板投资的,所以剧组不咋正规,童星费曼又爱耍大牌,所以搞得吴镇宇很狼狈。

拍摄中出了事故,吴镇宇被砸到了头所以失忆了,醒来只记得自己是有个儿子的黑帮大哥了,于是收了几个小弟、带着儿子正式准备开始混黑道了。

但电影剧组那边还得拍摄啊,所以打算将计就计的偷拍吴镇宇和费曼的黑道生活,说不定真的能拍到一些真情实感的好画面。

谁知道这个过程中真的遇到黑帮了,还绑架了费曼,于是吴镇宇就带着剧组、架着摄影机开始跟黑帮火并顺便救下了儿子。

以上就是故事梗概,希望能抑制住你们想要去看电影的心情,因为电影讲得绝没有我清楚。

因为你只要是个正常人,在观影过程中就会屡次发出:“这tm在干嘛?

这tm也行?

”这样的感慨。

比如说吴镇宇被一个装满了扳手、铁锤、改锥的铁盒子给砸了脑袋,结果一滴血没有流,在医院大概躺了5分钟之后就醒了过来,头上连块纱布都没包的就开始混黑道了。

如果电影的道具组穷成这样的话,那我建议直接别拍了最省钱。

再比如吴镇宇和大佬B谈判,两人谈不拢所以找黑帮的叔公们评理。

这里的叔公自然是任达华,因为要消费《古惑仔》嘛,虽然找不来郑伊健、陈小春等人(因为他们自己也要消费《古惑仔》系列),但凑齐了靓坤和B哥,就一定要把蒋先生也请过来。

3人齐聚一堂,其乐融融,就差直接唱起《友情岁月》了,但麻烦编剧和导演稍微动一下脑子,吴镇宇在电影里此刻的身份是过气影帝啊,不是古惑仔啊,他只是失忆了以为自己是古惑仔啊,在场的所有人都选择性的忘记了这件事。

任达华饰演的叔公直接把黑道产业放心地交给吴镇宇去打理了,仿佛吴镇宇已经是跟自己混了几十年的熟人了,朋友,你们见面还不超过5分钟啊。

消费《古惑仔》我能理解,但至少要有基本逻辑的吧?

情怀党是好蒙,但把情怀党公然当傻子骗是不是过分了?

吴镇宇在《转型团伙》中深刻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我想做个好父亲,虽然攻击小孩子不太好,但我真的想吐槽费曼一把。

《爸爸去哪儿》里的费曼至少呆萌可爱,但被拍进大银幕里简直是惨不忍睹,没有一点萌,只剩呆了。

讲台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眼神空洞到可怕,估计吴镇宇导戏的时候是真的不舍得累着自己儿子,所以演成啥样都敢往正片里面剪。

好了,吐槽小孩子实在是不太好,咱们还是把矛头掉向大人们吧。

我是真的能看出来吴镇宇演得挺开心的,可能是自己导演的片子特别放得开吧,所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一会儿鼻涕眼泪齐流的扮深情,一会儿拳打脚踢的cos李小龙,我管你观众知不知道我在干嘛,反正我爽了。

看电影的时候真的气得我有点上头,为了安慰自己,我就在心里一直默念:看开一点,毕竟他贡献过《无间道2》、《枪火》、《放·逐》这样的好电影,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那么大,想放飞一下自己怎么了!

(但还是想让他还我19块9的票钱)

再说乔杉,说是男主之一,实则戏份还不如吴志雄重,且贡献的全部都是垃圾笑点。

什么在台上高谈阔论,镜头一转,台下就一个人啊;和人打架被人挠得满脸花啊这种桥段,你要说好笑吧真的有够烂俗,不好笑吧真的又有点心疼乔杉。

算了,好歹乔杉长得喜庆,也不太招人讨厌。

当然,我最不理解的是吴镇宇为什么要选《友情岁月》当作是贯穿全片的主题曲。

论主题,《转型团伙》是个父子情深的故事;论情怀,当年《古惑仔》里的靓坤跟“义”字也不沾边。

郑伊健、陈小春拍《黄金兄弟》再唱《友情岁月》算是复刻情怀,吴镇宇再唱《友情岁月》可真就是炒冷饭、蹭热度了。

不过《转型团队》令人疑惑的点太多了,算了,我还是选择忘记这一切好了。

 8 ) 挺有创意的

我一口气看完了,笑点很多啊,我们就是喜欢费曼的真实,喜欢东北那一群喜剧演员,坤哥也很努力,第一次的尝试还是很好的,比那些刻意的青春电影强,最后的飙车啊都挺刺激的,半假半真半假。

其实我想吴镇宇拍电影也不是为了卖票房啊,能有部作品就不会遗憾,而且我的角度,还是喜欢看到费曼的,他就是独特,永远做他自己

 9 ) 歌很好听

过气影帝宇哥(吴镇宇饰)与当红童星费曼(费曼饰)因一场拍摄意外而陷入黑帮纷争的故事。

失忆的宇哥意外“入戏”,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社团大哥,为了赚钱照顾儿子决定重出江湖,殊不知时代已经改变,引发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更上演了险象环生的黑帮纷争……这个电影去电影院仔细的看了一下,其实剧情不是特别吸引人,但是也还可以

 10 ) 笑点有那么一点,但真的不是很吸引

剧情介绍,过气影帝与当红童星因一场拍摄意外而陷入黑帮纷争,失忆的吴镇宇只记得自己是黑帮大哥,醒来后真当自己是个真正的社团大哥,带着儿子费曼重出江湖,而拍摄的剧组也将错就错进行跟踪拍摄,而后遇到真正黑帮和一些乌龙事件。

要吐槽下,不知吴镇宇为何要让费曼进圈拍电影,感觉现在的他都没有《爸爸去哪儿》时的呆萌可爱

《转型团伙》短评

49th HK討論後和身邊的人一致認為重女輕男的種族是一種虛構或者是幻象。最後站上屋頂的小曼證明了即使正義被小範圍伸張,大環境還是不會改變。什麼時候女性的墮胎自主權可以被正視?什麼時候女性墮胎不再算是一種污穢之事?

9分钟前
  • 蝇蚞狮姬
  • 推荐

对于堕胎与弃婴的伦理问题,在看影片之前我大概会完全是一种支持进步价值的判断,对保守嗤之以鼻。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迟疑了,甚至不太有答案,很想问导演是否也是如此。导演在影片中最重要的就是,他悬置了这样的价值判断,而让角色真实的困境与抉择浮现出来,影片没有站在保守的宗教或事现代进步价值的任何一方,只是用对于角色的体认去呈现这个故事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堕胎或是弃婴,影片既在结尾解构了一种传统,但同时也去呈现进步的现代人始终无法回应传统里那古老的拷问,生命与母亲的关系从何时起开始发生?人如何面对一个由完全的创伤所带来的生命?我们断然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就像婴儿岛的存续一样,它是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一个不完美的、勉强的方案,我们终究要诚实地去拥抱命运中那荒谬、不合理的痛苦与熹微却珍贵的喜悦。

12分钟前
  • Icarus
  • 推荐

明明去年《五月雪》就上过当 我怎么就不长记性呢意象很多 也知道你要拿来做什么但这样搅成一锅粥 没有讲故事能力只是把现象摊出来 意义何在?

17分钟前
  • 鲸鱼仔
  • 很差

SIFF27

21分钟前
  • DRidley
  • 还行

Pavane for an infant借用拉威尔的*for a dead princess熟悉的张吉安语法符号,华人女性在异质文化中的主观经验,落点在非自愿生育上给女性带来的伤痛,正邪对立被摆在两性之间,显得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但是张吉安对于那个不一样吉隆坡的描绘,仍然令人深陷其中,大都市景观几乎完全被隐去在背景中,取而代之的是朴素的看不出时代背景的生活场景,无时不刻被大自然的神秘气氛所侵入,观影体验上有一种跟着女主的那句台词深呼吸的放松感,母系氏族的奇观性舞蹈,好像在告诉女孩们可以有逃离的出口,然而结尾印度婚礼的孔雀舞又好像在宣告一种背叛。每部必出现的拿督公,这一次被狠狠黑了一把,也算是一种自反的趣味,还有拿文艺男青年开涮,引起全场哄笑。比五月雪观影体感友好一些,但是没有了五月雪最后的震撼

22分钟前
  • snowark
  • 推荐

好看的电影,剧情有意思,推荐给大家

26分钟前
  • 陪我淋一场雨·
  • 推荐

張吉安這次想表達的,是大馬三大族裔傳統與現代化思潮(棄嬰收留艙)的碰撞,以及身處於其中,種族膚色各異,命運相似的女性困境。能看出導演在對風土民俗的展現始終帶有一定的批判色彩,例如父權制對女性的壓迫在不同宗教觀念下如何表現。然而,不時出現的昆蟲鳥獸、攝影頭、神像等「非人」視角,似乎又想透過不動聲色的觀察,眾生平等式地呈現凡間的善行與惡意(包括張擅長的魔幻/超現實段落亦然),那這樣是不是間接削弱了大馬女性普遍遭受的性暴力現實、墮胎/棄嬰、生育權利等議題本身的探討力度,以及對宗教文化糟粕的批判呢?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不是那些多少帶點獵奇眼光的民俗風情及夢境,應該是這麼一個兼具女性避風港的棄嬰收留站,還是敵不過保守勢力取締的嚴峻現實;兩位女主的互助是在黑暗中讓人稍感溫暖的一縷微光。

30分钟前
  • Landy
  • 还行

好看

32分钟前
  • 今天不脸红了
  • 还行

#HKIFF49 电影院洗手间的那场哭戏简直是灾难……

36分钟前
  • 黃春梅梅
  • 还行

好久沒看過這麼爛的電影了😒開頭幾個場景還拍得挺有feel,本來還有有點期待怎知接下來的劇情就猶如其他馬來西亞電影一樣毫不合理(光我散場跟朋友聊就可以挑出十幾個點出來了🌚)拍攝手法糟糕,然後很多情節設計是為了劇情推進而硬塞,本來還想為兩個很喜歡的女主(她們演出得很好)而禮貌三星,見過看到(又出現在馬來西亞電影)的qj橋段我真的不行了🌚故事出現這種情節本身不是問題,但他這樣呈現純粹就是想毫無意義且片面地噁心人🌚(想噁心人你學學熔爐好不)不行了,越打越氣,我給了很多次機會了(這次還拉了我朋友去看),馬來西亞電影掰掰最後再吐槽一點:説男人全部是壞這個主題沒問題,但你把所有男人角色除了片面的壞以外毫無屬性這樣咋說服人(生理女性都看不下去了)建議解決方法:改成GL

41分钟前
  • Tong Poo
  • 很差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恐怖片,何时才能正视女性的困境

43分钟前
  • 在肝了在肝了
  • 推荐

#NYAFF2025# 还是张吉安的风格,敏感的社会议题➕宗教元素。QA导演透露前期采访了18位受侵害的女性。这种认真做功课的导演值得尊敬。

44分钟前
  • Daffy
  • 推荐

可能对于宗教的、仪式的、符号的东西就算不懂也接受良好,我观感还不错,虽然追究起情节连贯性来好像不是那么连贯,没对上导演的电波。注意到拍了两次花车神游路过center前,第一次是从center外向内看,仙女的表演很正常;抓了神棍后从center内向外又拍了一次,仙女跟着DJ版音乐跳女团舞,是想说什么呢,宗教人士道貌岸然?也好想问center房顶的人影有什么寓意的。最后一个镜头戛然而止的很喜欢。Ivana唱的片尾曲很惊喜。#HKIFF49

48分钟前
  • 威梵
  • 推荐

🙃

50分钟前
  • 仍在圆舞
  • 较差

完全没有弃婴/堕胎题材该有的讨论深度和戏剧张力,女主全程表情木讷,全片充斥着与主题毫无关系的猎奇风俗表演,最后结局又莫名其妙地落在了检举揭发宗教骗子上。看得人昏昏欲睡,影片还没到30分钟时,后一排一大哥就已经打呼噜了。

55分钟前
  • A Matrixian
  • 很差

砍掉二十分钟对叙事毫无影响,冗余镜头多为形式服务,对故事推进毫无帮助,节奏一塌糊涂。偶尔闪现的亮眼镜头也缺乏应有的延展与呼应,浅尝辄止,浪费了一个本可以更有力的题材。(其实我最喜欢电影院手挡镜头那段

58分钟前
  • 低级普女
  • 较差

天堂就在母亲脚下,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60分钟前
  • 佛系小z
  • 推荐

#Hiiff2024是枝裕和要是能看过这个也不至于把《掮客》拍出那个鬼样子了(

1小时前
  • 卷卷猫猫头🐱
  • 力荐

结尾时候我哭死 不知道为什么…我挺喜欢的。看的很肉痛又很感动很难受,感受太复杂了……这太深了…ps呼唤一个片尾曲

1小时前
  • 真假
  • 力荐

同隔離《虎毒不》double bill效果更佳 棄嬰明明是個很好的話題但點解到後面越來越混亂 好多想講的 但什麼都沒講清楚 又是一部野心大於執行力的電影 btw 馬來西亞是禁止墮胎國家 結合《虎毒不》最後那句每個女性都有選擇生和不生的權利 好唏噓 張吉安保持一年一部的創作真大馬勞模 fish姐最後可以跟Nat美美過上二人世界嗎🥹

1小时前
  • 呆萌喵星人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