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今让人期待的港产电影,这部《窃听3》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港片迷对香港盛世电影的的怀念,同时亦是一部分香港原住民对于屋村地域文化的追思。
当然《窃听》系列电影之所以能够火起来,除了紧凑的剪接、凌厉的故事承转启合之外,更在于电影总是能紧贴时代脉搏,传达人性在时代大浪面前的挣扎与无奈,《窃听》系列第一部讲的是股市黑幕,第二部讲的是金融大鳄如何操盘,而这第三部则将眼界对准了地产,同时又不乏宗族和财团之间的种种利益纠葛,这一点,不论是内地观众还是香港观众都找到了共鸣话题,都反映了历史的洪流中,民众坚守土地的焦虑。
影片讲述的是新界陆氏老太爷涛叔联合陆氏兄弟利用丁权,企图在地产项目上大赚一笔,然而陆家兄弟中的陆永远却不同意,涛叔便下令除掉他,最后动手杀人的,是陆永远的好兄弟罗永就。
阿就因此坐牢五年,出狱后物是人非,陆氏兄弟与涛叔因利益纠葛而闹翻,曾是旧情人的陆家三小姐找到阿就,要他帮忙做掉陆家兄弟,然而三小姐两面三刀,最终走上了弑父的道路,三小姐、陆金强、和阿就三人互相牵制并抓住了彼此的命门,最终一场连环撞车戏终结了一切,也唤醒了人性。
《窃听3》较之以往港产电影,情节更为繁复,兄弟反目,女儿弑父等等情节使得人物关系更为复杂,同时影片中多方集团利益互相倾轧,麦庄有意将各方利益关系打乱又承接,使得这部电影有意往高智商那一路奔去,影片将多方财团间的高智商斗法事无巨细的表现出来,真可谓寸步必染血,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如开场的斗殴,陆国集团的收楼,还有窃听的与反窃听的竞技,此外周迅和孩子表现出的正能量,使得影片有了平衡的砝码,随着剧情的发展,叙事线索的转换和人物之间的腹黑角斗,让人大呼烧脑过瘾。
麦庄的野心要大大超过前两部,这次麦庄将香港新界特有的丁权文化色彩搬上银幕,从而使得无论是站在电影本身的主创还是作为港岛居民的众人,都有了回望过去和重塑未来的愿望,再根据戏剧冲突需要将宗族关系和商战风云巧妙运用,无疑将影片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史诗气质。
尽管电影中几乎全都是利益驱使下泯灭人性的众男子,然而整体而言影片并没有放弃道德愿景,周迅和吴彦祖最后的那场戏便是道德和人性回归的美好展现。
影片中最为小人的司徒光翻脸比翻书还快,利益面前喊辈分低的罗永就为就哥哥,而一旦出现危机立刻置身事外,寻求另一个利益伙伴,可谓是将奸商的嘴脸刻画到过分。
而影片的靠后,四兄弟决定自己开公司上市,为了骗取投资哄骗那些妄想坐收其成的土财主乖乖给钱,阿富人前人后不同的言行也充分展现了当代奸商的真实面目。
而作为五人中最讲兄弟义气的陆金强,最有谋略也最有手段,相当继承了当年陆太公的气势,却是五人中最为悲凉的一个角色。
混江湖的就用江湖的手段解决,而名流社会有名流社会的策略,在资本变革的一个时代中,陆金强继承陆太公的衣钵实为”落后“,他始终和儿时一样,只是混混头。
罗永就是五人中最深情的情种,也是最私自的见证者。
他自私于连阿祖的正直都不屑拥有,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一段没有未来的爱情。
看起来情深意重,实则相当心狠,为了帮助陆永瑜上市,开车撞死信任自己的兄弟,而后又和万老板、司徒光这样的资本家合作,打垮了陆家四兄弟的计划。
在这场变革中,罗永就承担的是一个排除异己的角色,最终和心爱之人葬身火海,他只承担推动,不承担操控,所以戏份到了这里罗永就存在的意义也就消失了。
1.丁权的丁字暗喻男性生殖器,房子是男人的命根子,买丁权,是一种阉割,卖丁权,是被阉割。
2.香港人姓了陆,他们的集团叫“陆国”,政治敏感赋予电影生气。
3.主题很深刻,搞垮中国家族式结构的东西正是房地产。
4.开发商和维权的村民都不单纯,妥协是一种利益达成的方式。
5.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早年人们用算盘,现在都在用平板。
6.高血糖和心脏病,是土豪最常见的并发症。
7.阻止祸起萧墙的原则是强枝必剪,否则后患无穷。
8.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是因为地头蛇都有死缠烂斗的天性,弱肉强食,比的是谁更狠。
9.在利益面前,最容易看到人的残忍。
10.男人都是喜欢玩游戏的,比如偷菜。
11.土地代表一种理想,有理想的人拿来种菜,没理想的人拿来盖房。
12.这部电影是男人戏,重心却在两个女人,一个女人想把所有男人的丁权抓在手里,另一个女人守着过世男人的土地,寸步不让。
前者阴柔,后者坚韧,是女性的两面。
13.倘若那个女人不喜欢你,你再对她好,也是徒劳无功。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骗人的,死心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14.在不喜欢你的女人眼里,你还不如帮她修车的路人甲。
15.冷血的女人比狠毒的男人更可怕,尤其是利用你的时候跟你谈感情的那种。
16.和《扫毒》一样,古天乐脸上写着“卧底”,刘青云脸上写着“兄弟”。
17.窃听要有形式感,要有如招式般的节奏,所以吴彦祖是有魅力的高手。
18.罗兰扮演的老太太,看似俗套,却是香港电影里不可缺少的一个符号。
19.就气场而言,内地男人远不如内地女人。
20.最不能被责备的,是庄麦的剧本,因为整部作品最难的地方,是如何平衡诸多演员的戏份。
21.博纳出品=古天乐+刘青云+怀旧金曲K歌秀。
22.《扫毒》是三兄弟,分久必合;《窃听风云3》是五虎将,合久必分。
这都是港片经典的人情关系模式。
23.电影控制得越稳,不代表会失去港片的过火癫狂。
24.同一件东西,在于冬眼里是房地产,在尔冬升眼里是大厦,在庄麦眼里是通天塔。
25.《窃听风云3》的特别之处,不是精彩的剧情,而是一种价值观的刺激。
26.电影的潜台词是:让全世界都认识到我的高调。
地产霸权和乡土宗族的媾和,以及后者的覆灭,这样的主题拍得好大约会是颇有新意的,拍的不好就会变成TVB。
实际上麦庄这次的工作算得上考究,故事接地气,扎实而并不算浮夸,视听细致,演员表演尤其可信,但看上去,仍然像是一出三部连放的高级版电视剧。
故事太满,于是所有的时间都只能步步为营地追求工整,寻求部分的出彩已经十分勉强,更遑论情怀。
当然情怀需要立场,而在这样现实的故事里,立场于麦庄而言似乎是勉为其难了些。
田园将芜,旧的东西覆灭了,却还只是一味的说只有田园好,要回归田园,扎根乡土;投资的、投机的、收地的、发展的、卖建材的、开工的、发批文的,整条产业链上全员都是恶人,唯一与之无涉的好人幸存了,重新来过的办法就还是去种田,这样的结尾未免讨巧而鸡汤了些,好像土地的价值只有炒地产和种田,土地上人的生存价值也只有寻求投机或者隐居乡野,要不然就去死。
而麦庄赞赏的,就像周迅那样,展示一种在城市人看来最可向往的乡土生活,洒脱、淡泊、快乐,适度的体力劳动与健康的体魄,貌似种地就有得食,永远不用为活命而烦恼。
另外为毛要跟陈木胜学喋血?
总之唱歌的部分非常无厘头,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
说起来,其实好像也根本没喜欢过这个系列,看一部忘一部。
题外话:才3有用,抄袭的倒是不少,像话吗?
1、罗永就(古天乐):罗永就名字和罗永浩就差一个字,所以他不是在乎生死,他只是真爱!
影片里这个角色,五年前开车撞死自己好兄弟陆永远,五年后对付陆家四兄弟,只是为了他所爱的陆永瑜。
2、陆永瑜(叶璇):本片女主角,陆家三小姐搞出那么多事,就是因为她是女的,影片里的九叔有句话,“你连进祠堂的资格都没有,叫你父亲来”(具体可以去了解下丁权的解释)。
她为了成为真正的当家,一心想要陆国集团上市,左边有老相好罗永就,右边有新欢万山,正如片中司徒光所说的“陆小姐真是好福气,一文一武。
”3、万山(黄磊):出场很潇洒,死的不明不白,镜头都不给一个。
4、司徒光(吴孟达):老狐狸!
5、陆永远(钱嘉乐):出场嚣张的死得早。
6、阮月华(周迅):本片另一女主角,最重要的台词“地不是用来卖的,是用来种菜的”7、阿祖(吴彦祖):技术男!
窃听,修车,剪辑样样精通。
8、陆金强(刘青云):片中性格最复杂的人物,对兄弟讲义气,对阮月华也有情。
最开始为涛叔的头马,但是得不到股份,就伙同兄弟四人暗地里闹事。
片中他的一个笑点,电话58888888。
9、陆永富(方中信):发型就是一亮点,还有笑点“Everything is under contral”10、陆永泉(林嘉华):本片最没特点的配角11、陆建波(林家栋):这几年的香港电影里,一直能看见林家栋演配角,简直要赶上林雪了,这回在片中更是给兄弟带绿帽子。
12、涛叔(曾江):五年就残了。
窃听系列五年了,当今电影市场,一部戏可以拍足三部,说明群众基础真的牢靠。
连拍三部曲很不容易,要编导愿意,主演也不撂挑子才行。
难得,《窃听风云》系列能够凑齐这几个要素,曾有望成为《教父》式的经典。
可是看了《窃听风云3》,你就明白是自己太单纯了,导演对钱的欲望超出了对艺术的追求。
我向来不喜欢电影里掺入时事、流行词,结果电影里说的全是房地产“土豪”。
把自己打扮的像一部的贺岁片。
说是《窃听风云》,这一部不如改名叫《撞车风云》,“窃听”这个关键词在这一部里成了炫耀高科技的摆设,剧情的推动全部是由撞车完成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麦庒的融资实力增强,大场面,特效、名车,最后突兀的一幕,类似于《无人区》结局一幕,戏剧冲突明显,但是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麦庒严格遵循了传统剧作法,节奏、冲突一直被有意识的控制,但是一部电影如果没有了感情,又消失了才华,再遵循剧作法也让人觉得匠气十足,毫无诚意。
每个人物都没有足够交代,稀里糊涂,动机不足够明确,使得他们的行为全都莫名其妙。
刘青云为什么非要喜欢仇人的老婆,古天乐为什么完全不念兄弟情,吴彦祖又为什么对古天乐忠心耿耿。。。
三个主演都是莫名其妙的,不为了钱,那到底为了什么这么拼,又完全没说清。
还有一些人物有完全的转变,比如说叶璇的爸爸,开始像个坏人一样和黄磊合作,后来又变成了爱与正义的化身,真的很令人费解。
导演野心太大,想要说的太多,结果变成了一部莫名其妙的电影。
跟窃听已经没多大关系了。
走出《窃听风云3》影院,我的脑洞大开,转啊转啊,转出来一个知音体故事。
基本上,三部《窃听风云》采用的是同一套世界观。
在这个世界里有两种地貌,或是一马平川的草原,或是漆黑幽暗的荆棘。
草原贫瘠,资源只能供人生存,荆棘险恶,但藏着无数珍宝。
极少数人天生拥有在荆棘生存的能力,他们是传奇偶像,人人欣羡,而大多数人分为两种,一种安于草原生活,自称屌丝,安贫乐道,一种向往荆棘中的生活,不顾遍体鳞伤挤进去,他们越进到深处,就捡到越大的财宝,终于他们披金戴银,吃香喝辣,风光无限,几乎与“偶像”们分庭抗礼,他们被人称为土豪。
人人都想跟土豪做朋友,缘于不清楚土豪在荆棘中生存的生存状态。
《窃听风云》系列专门图解上述状态,《窃听3》更将这图解做到了空前的分辨率。
它告诉我们,土豪们为了带着更多的财宝披荆斩棘,必须配备更厚的甲胄、更锋利的宝剑来武装自己,他们旅程的最大阻碍不是荆棘,而是自己的心,必须在肉长的心里灌进沉甸甸的铅,让它只为一样东西——财富——而跳动。
这样一来,他才能心安理得屠宰沿途的猛兽,也可以一面跟土豪队友称兄道弟,一面把剑尖穿过他们的身体,至于那些草原上的善良人,一旦挡了他们的路,从哄骗利诱到刀枪相向,都毫不心软。
直到有一天,土豪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变得跟那些野兽毫无二致,且不论亲情、爱情、兄弟情,连起码的是非善恶也成了羁绊。
土豪的痛苦是,索性当野兽,活得狂野自在,也就罢了,可分明还不是野兽,还留着人性,还会在见死不救之后悲痛,还会被小孩子几句安慰杀得老泪纵横。
这土豪,当得累。
如果现实里的土豪都是这个样子,我不但不要跟他们做朋友,还要离得他们远远的,并祈求家里那块地(如果有地的话)不要被他们看上,否则就准备抄铁铲子吧。
称片中的主角们为土豪,并不是我的主意,而是影片上映前就大打土豪牌,金灿灿的海报足以闪瞎戴墨镜的狗眼。
《小时代》里搞定几个亿的交易,众人兴高采烈,在这里要被笑掉大牙。
但跟《小时代》截然相反,《窃听3》不会让你欣羡土豪的生活,只会觉得脊背阵阵发凉。
曾江饰演的涛哥作为商人,从出身到为人,都是相对“正派”的一位,他的遭遇揭示,只要坐到那个位子,积累了那个数目的财富,每个人都会有一堆污七糟八的内幕可以抖,没人能脱掉干系。
只此一点,让足以让大多数心存底线的屌丝们畏而却步。
何况土豪其实都是小角色,上头还有不露面只牵线的“大老板”,土豪杀了人、藏了毒,一样要依法严惩,与屌丝同罪,这种土豪,真心没当头。
三部《窃听》,都在传达同一个道理,有钱人有“三不”:第一双手不净,第二不存正心,第三都不得善终。
那些心存悔悟力求救赎的,还可以烈火中永生,只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真正好青年,才有小清新一样的好归宿。
《窃听》系列拍到第三部,终于进入全面多媒体时代。
偷窥是每个人内心都潜藏的欲望,小时候看译制版的《后窗》,跟斯图尔特一起偷窥对面大楼,看得我心头小鹿乱撞,从此爱上希区柯克,近几年迷恋《疑犯追踪》,主要是享受主角占尽信息优势的优越感。
《窃听》前两部还算“切题”,以听居多,这回将电子设备一网打尽,视听+操控俱全,终于跟国际黑客电影接上轨。
神通广大的阿祖,犹如《疑犯》里“机器”的人肉版,打起架来竟然也是一把好手,情圣也当得不赖,三大咖中魅力指数最高。
这个角色,本是最游离于主线外的,有时涉入也稍带牵强,可见麦庄对他的喜爱,非得让他多出场不可。
跟前两集一样,故事还是一如既往复杂,充满各种不经意带出的暗示,需像看政治题材一样,开足脑筋才能跟上。
如果放在20年前的录像厅里,相信不久就有人抱怨连连了。
而放在当下,商业性和专业性平衡得刚刚好。
我最大的感受是,麦庄化繁为简的本事确实了得,所有可能引起迷惑的专业知识都最大程度做了简化,那些地产纠纷,那些监控科技,都深入浅出说了个明白。
金融我是不懂,快餐黑客还是当过几年的,从专业角度,片中的黑客演示当然经不起推敲,但虚构得很舒服,能让外行看到赞叹,内行看了也不会感觉智商被辱。
至于地产,改天我找个房产公司的朋友问问。
麦庄从《无间道》系列到《窃听》系列,以警匪犯罪题材在香港影坛独树一帜,用人性阴暗+智谋算计代替横飞的子弹和轰天的爆炸,但故事讲到收场,还是要用轰轰烈烈的方式来解决。
《窃听3》大小玩家齐聚一堂,在汽车乱坟岗里一锅全端了,属于典型的快刀斩乱麻,诚然,收拢多股线头的方式有点刻意,但这是很多商业作品的通病,也是现实题材在国内很难摆脱的困境,毕竟,某某总局要求一个“坏人死光光”的光明结局。
这场戏特效不错,如果你看过《扫毒》,还不免会窃笑两声。
而对我来说,还意味着另一种惊喜,如今CG技术满天飞,再也看不到七八十年代那些实打实的追撞翻车戏,令我苦恼不已,转念想到还有个东方荷里活在制作这种电影,总令人欣慰。
不过如今连《变形金刚》都在香港开分号了,不知土特技的传统还能维持多少年。
(文/方聿南)
剧本确实有问题。
但就是好看。
描述的世界很棒,很多人,很多阶层,香港电影少见。
好久没看刘青云演一个恶人。
某一刹那满脸横肉让我想起暗花里头的那个他。
想起一个字头的诞生里的阿狗。
他的面容有一种不畏天,不惧命的豪杰之气。
恶人对两个坏人兄弟的两句跑啊,让这部片子达到香港电影的五分。
香港电影就是这种感觉啊。
说起恶人,也想念吴镇宇的靓坤。
出来混,说到做到,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
赞。
方中信的发型靓爆了。
怀念濠江风云里的方中信,最靠谱的兄弟。
好多人都演得不错。
周迅演技太厉害了。
林家栋有几个场景也演得不错。
吴孟达好久没见了,依然这么有型。
上次见他这么坏,是老周的食神,里面的谷德昭也比这个片子里的年轻。
老周又在忙什么。
吴彦祖帅哥帅的不能行,可惜演技没能多的发挥。
古天乐帅哥也很可惜,演技没能多的发挥。
吴彦祖给古天乐说,咱们都坐过牢,知道人能有多坏。
当时心里大赞,对这哥俩和这部戏大报希望,可惜。
这俩人的爱情戏其实都很有张力,可惜。
这是导演的水平问题。
他俩都需要杜sir。
杜琪峰大导演不知道在忙啥。
电影超过我的预期。
麦庄组合还是可以。
香港电影不错。
发现香港电影很多电影名字和人名我都很难想起来了。
***再看一遍,真不错,这么好的剧情,华语电影圈难得咯。
2019.10.16
作为俩人的忠实影迷,我不要求能有无间道的水平,但也不能这样坑我……槽点1:“你们听到了么?
”听到个屁啊……然后突然开始唱歌是怎么个意思?
一瞬间我还以为自己在看唐伯虎点秋香、宝莱坞、glee、外加歌舞青春啊……还掉个杯子下去……暗喻什么?
破碎的兄弟情?
你要不要暗示得这么白啊……槽点2:高大上宣传片所谓成立个公司就是……今天说干,熬夜做个宣传片就成立了!
尼玛……骗鬼啊,为什么偏偏要用个恶心的宣传片来在片中宣告一间公司的成立??
槽点3:过桥去哪里?
来澳门,出了威尼斯人大门上车,然后上了澳门和氹仔之间的大桥,问题是……一下车……尼玛怎么好像还是威尼斯人附近呢???
金光大道附近绕个圈??
根本没过海????
您兜风去了???
槽点4:全公司就老板一个人黄磊哥哥,您不是内地富豪么??
怎么啥事儿都自己干???
你们公司除了你和你老婆……还有人么????
连个秘书……司机都没啊……事必躬亲啊……导演您经费不足就少找点儿明星凑热闹嘛!
槽点5:地契与黄瓜几兄弟大肆收购地权,大家组团去签约,青年理直气壮说“我识英文ge!
” 吐血,您几位是收地还是收黄瓜呢????
hk人民就这水平???
三十万和六十万都搞不清????
几天之内上千户都签了???
………………太多了……多到越说越气……气到睡意快要气走了!
我不说了……哪天有空继续吐槽……只希望《黑社会3》不要再辜负我期望……
《窃听风云3》不如前两部好看,或者不跟前两部比,这部电影就是不好看。
这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最初印象,我的朋友们也做如是说,纷纷表示香港电影算是完蛋了。
不过回过头来我又感觉,如此评价这部影片还是有些苛责了。
影片里的某些东西还是触动了我。
我刚看完电影出来之后,对朋友评价这部电影说,影片洋溢着一股子原生态的野合气息。
现在想想,我当时的直觉还是不赖的,影片的确把一些真实野蛮的东西展现了出来,让你不能忽略。
想要客观评价这部电影,你得带上这个。
影片一开头先搭建了一个恢弘的格局,就是新界的丁权。
这个开局让故事一下子就置身于某种历史氛围当中,这个起点显然比前两部要高。
这让人想到了监制是尔冬升这件事,尔冬升导演愿意玩大格局,比如他自己的作品《新宿事件》,也是先搭建了一个大格局——偷渡日本的中国族群的境遇。
这部电影选择这样一个开局,也许有尔冬升的建议在里面吧。
然后这部电影似乎也秉承了尔冬升的风格,高开低走。
影片另一个值得赞赏的地方就在于它展现了拆迁这件事的野蛮的真实。
影片里有四股势力,分别是政府、房地产商、地头蛇、村民。
政府的势力是隐隐存在的,但力量毋庸置疑,随便一个政策,就可以让开发商手里的地一文不值。
骆应钧扮演的腐败官员算是政府势力的惊鸿一瞥。
房地产商那就是典型的金钱加暴力,当然,碍于香港是个法制社会,房地产商诉诸暴力是有所顾虑的。
没有顾虑的是以刘青云四兄弟为首的地头蛇们,他们是吃了“原告”吃“被告”,利益房地产商和拆迁户两头的矛盾从中渔利。
最后一股势力就是村民,然而也别把他们当弱势群体,毕竟丁权在他们手上,土地在他们手上,影片也毫不掩饰地表现了这个群体贪婪和自私,当然还有懦弱。
按照电影里的表达,最后的结论是,新界里没好人。
可是新界里怎么能没好人呢?
没好人的电影能过审查吗?
所以必须 安排一个好人,就是周迅的角色,用大陆的演员扮演电影里唯一的好人,讨好总局的意味很浓啊,这不禁又让人看到了尔冬升的影子,据说尔冬升是香港顶尖的深谙大陆审查之道的导演呢。
我做这样的恶意揣测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你要是把周迅这个角色抠出去,对影片几无影响。
但是反过来,把这个角色加进来,在一部典型的黑色幽默电影里搞这么一丝含情脉脉,肯定就削弱了电影的批判力量。
要是把这片子交给科恩兄弟,周迅的角色准准儿的被拿掉。
比较遗憾的是,这么好的背景和框架,故事最终没讲好,虽然讲了一帮坏蛋,但是一个个都傻坏傻坏的,而且还没有特别清晰的主线,让观众们看着一帮笨蛋东一下,西一下的乱搞,浪费了一大票好演员。
从表演的角度讲,也就自毁形象的方中信让人眼前一亮。
至于所谓“窃听”,实在是为了靠上这个系列硬来了,和OPPO的植入一样生硬。
他们和周迅的角色一样,不是必要条件。
再有一点,对我个人而言,拆迁这个题材太吸引人了。
这是一个内地这边碰不了的题材,所以我期待着用他人的酒杯浇灌心中的块垒。
而电影没能达到我预期的残酷,也可能是我心理太过阴暗了吧。
说起真实的情景,内地这边的拆迁相比香港只会更惨烈。
香港那边因为土地私有,所以谈不拢完全可以不交易,就像罗兰扮演的老太太的地,最终保留了下来。
而我们这边,土地是国家的,地上物是居民的。
这让交易变成了两部分,先是开放商从政府手中买地,然后才是开放商对地上物做出补偿。
土地和地上物的分家这造成了一个封闭的买卖环境,也就是已经买了土地的开发商只能跟这块土地上的居民谈判,而不可能选择其他谈判对象;而居民们也只能和购买土地的开发商谈判,因为不会有其他开放商购买他们的地上物了。
按照市场的逻辑,有选择才有竞争,只有一个对象的交易那就叫垄断,而且这次还是罕见的双向垄断。
接下来就是双方惨烈的博弈了,看谁更强势。
当然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都说弱势的拆迁户如何被暴力强拆,如何坚守家园。
因为被强势拆迁户蹂躏的弱势开发商们是没有人同情的。
其实你很难说哪一方是天然正义的,他们都是被拆迁政策所裹挟进来的,为了自身利益拼争。
很可惜,这么一个素材金矿,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能碰触的。
所以《窃听风云3》这部电影,尽管完成度不是很好,但它的价值其实不小,而能够公映也很难得,这里你还是得佩服尔冬升,他对审查的脉号得还是神准的,妥协也是在所难免。
最后说说电影一个比较恶心的诉求,就是想把主题往环保上靠,这就是典型的艺术家们脱离实际,瞎起高调。
强拆这件事跟环保有一毛钱关系吗?
不过包装这个浪漫主题的手法倒是颇为别致,导演让男主角们合唱了一首怀旧金曲,“辉黄组合”的《供你痴痴爱在》。
歌曲来得特别突兀,让观众和主人公们一块“致幻”了。
结尾在容祖儿的同一首歌里,画面上现代文明社会开始向农耕社会倒退。
导演们自顾自地怀念着小时候那种四邻和睦、路不拾遗的田园生活,也不管穷苦的乡亲们愿不愿意回到过去。
导演们还让浪子回头的吴彦祖也回乡务农,然后碰到周迅,两人相视一笑,奸情四射,全然不顾周迅回应痴心一片的刘青云的“我爱我老公”那句台词言犹在耳。
美女爱帅哥,这是影片提供的最正确的价值观了。
发型是亮点。方中信是亮点。方中信的发型是最大的亮点。
TVB应该翻拍,就电影而言,太泛啦。
我说爱情啊,是个什么东西。
题材不适合内陆观众
情节太烂就懒得说了,这情节可以拍20集的连续剧了,结果全部一股脑塞电影里搞浑水,弄得复杂扮高深,结果除了刘青云这个角色稍微层次丰富些,其他都是平面化的符号。
本片很好的诠释了1+1<2。也很好的诠释了再好的演员剧本烂也没用。人物一大堆,线索一大堆,各种牵强,乱,多又讲不好,演员倒是很用力演,但是毫无带入感啊,人物塑造的乱七八糟,剧本是n个写手写的吧。周迅在演什么?这么浮夸,特别是最后那段。跟前两部没法比。
有无荒谬感是评判黑色电影好坏的个人标准。我欣赏这种三国演义式的人物关系和阴谋论,但曹魏篡汉尔后司马又代曹,历史的轮回产生无力的荒谬感才是值得关注的所在。
窃听不是关键,关键是窃听背后的社会议题和政治运作。狗血是真狗血。但是监听的太简单太上帝,反而无趣。连结尾boss站都显得敷衍。演坏人古仔不行,达叔真行。没钱没势,人命在哪儿都这么贱。最出戏的居然是黄磊和周迅
乱死了,看不懂,人名都对不上记不住。还是二好看。
"原本坐在那个位置上吃饭的应该是我老公!""5 888 8888”突然唱歌。“是谁令青山也改变,变了世俗的脸。”笑点挺多,阿祖好帅!!!
3.5星。前半集节奏感不错,人物关系看得有点晕,结局一下就烂尾了尼玛就是个爱情戏的套路啊。一直以为是延续警匪片的路子,没想到都是坏人(挺意外的)。吴大帅哥就是个落难IT屌丝男为救基友以身犯险。ps.迅哥儿真是美。
一场关于土地的战争,一场时代大戏,杂糅爱恨情愁,每个角色都活了。一句“土地不是用来卖来卖去的,而是用来种东西的”又让这场战争返璞归真。个人认为是麦庄《无间道》以来最牛逼的作品。赞!
从地产的角度切入窃听系列,新界围村的风土人情历历在目,周迅和刘青云的表演可圈可点,几个大男人喝着喝着酒又唱起歌来,“是谁令青山又变,变了俗气的嘴脸”,很像《扫毒》。
虽然小姨坐在旁边我还是没忍住后半程爆了N次粗口,砸招牌的一把好手。
香港电影也就那样了。
好久没看烂片儿了 闹眼睛。
又一曲金曲致敬港片。除了整体的掌控还行,叙事零散,剧情推动差,“窃听”沦为噱头,演员调度完全逢场作戏,人物无一具有深度,温情戏十分生硬,结尾狂下猛料,只有这群卡司的表演硬撑场面。两星半
看到前半段,觉着这可能是三部曲中最好的一部了,可到了结尾,只想说这算是什么Jb玩意儿?
论冠姓权的重要性
杀了亲哥哥再来报复?周迅的整个风格不适合整部电影的风格。黄磊很融入,不突兀,这才是最好的。曾江,吴孟达,方中信这几个老戏骨的演技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