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男主角,当年看野孩子时第一次见到他,金发的英伦帅哥很符合我的审美,而且美女与野兽的动画我也十分喜欢,所以十分期待这部片子
先啰嗦点别的东西。
作为一个猫科动物的狂热粉丝,我心目中排名前三的Cat分别是中华田园猫、非洲花豹和西伯利亚虎(感谢伟大的纪实频道)。
同样作为猫迷的女王大人和公爵阁下(他们是我的终身挚友兼死党),曾经和我讨论并得出一致结论:动物也好,人也好,总是小时候最可爱。
比如我们养的俩猴子猫四个月左右大的时候,比如纪实频道里走路颠颠的小花豹,比如楼下那只巨如怪兽的金毛寻回犬(名字写对没?
)……它刚被邻居抱回家的时候,比如那些俗称“长残了”的童星刚出道的时候。
比如,害羞表白的青涩少年,比如,总想受人关注的女高中生,比如,无知又纯粹的青春爱情。
经典、划时代、哲理,诸如此类。
有些电影本就和这样的标签不搭界。
作为一个曾经青春现在只剩青春的尾巴的责任承担者,你在度假的时候偶尔把心理学报告和专业书籍扔到一边,看看无聊到只剩后现代帅哥和非主流美女和老套路的电影也不错。
要知道,白雪公主和矮人,灰姑娘和12点,美女和野兽之类的,我们早就烂熟于心,看的时候根本连剧情、场景、台词都不用动脑筋去想去看去听,因为会发生什么我们都知道。
她一定会缺乏理智的爱上他。
他一定会明白外表的虚伪和内心的真实,他们一定会幸福到让观众觉得圆满,那些配角一定会可爱逗趣顺带附加哲理小段子若干。
另外,让帅哥在几十分钟里丑的不行,然后结尾时洗干净特殊妆容,露出水仙花般的本来面目,这个手段似乎对任何女性观众都有杀伤力。
近几年的导演都喜欢这么玩么?
我在《温暖的尸体》当中也看到这招了。
油价会涨,股票会跌,加班会长,睡眠会短,赘肉会多,帅哥会老。
有所经历的人肯定已经看透所谓的所谓,不会再受骗。
任何我们拿来温暖内心的故事,我们只能在这一个多小时里,信信它。
其实写这篇文,纯粹是为了感慨下Alex的当年的好颜色,嗯,相信有人已经发现了。
一部触动心灵的片子,男主角曾是一个目中无人,自私、自我的一个人物形象,激怒了巫婆的心理底线,将他与生俱来的美丽面容给变成一个丑陋的面目,然而,这个丑陋面容必须是要换来一个女孩真心的说出我爱你,才能回到以前的美丽。
这改变了他,他的一切缺点似乎被这个诅咒给征服,变的不再自我、不再自私。
最终用他的努力,换来了周围帮助过他的人的报道,老师眼睛看见了,女佣可以跟自己的孩子相聚了。
而他也找到了爱,懂的了爱,学会了爱。
其实,一个人的美丽不是取决于外貌的美丽,而是一个人的心灵。
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应该说结局没有杯具,电影还是蛮理想的,个人认为,被诅咒之前表现得比较真实,相反,之后表现得有点做作。
目的和动机很重要,虽然之后也有真情的流露,但拍照一幕比较感人,感人这词可能用得不够恰当,算自然点吧。
其实,一点也没变野兽,造型个人认为还蛮艺术的。
里面某点音乐有点像《无姓之人》里的。
真无聊的一部电影,尽管本来就想用来消遣,但却不料连消遣的价值都失去了。
灰姑娘与青蛙王子的剧情,俗到不能再俗,更让我感到无聊的是那种那些个无聊加俗套的巫咒,既不能令人发笑,更加是俗不可耐。
其实很早就想看这部电影了。
我还记得在预告片出来的时候就觉得故事一定很有意思。
美女与野兽,大家都爱看。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豆瓣的超低评分给吓到了。
百无聊赖的时候,还是把它看完了,也许是做好心理准备,所以感觉也没那么糟。
有帅哥美女,有灰姑娘,有野兽,有浪漫元素,你还期待什么呢?
那个巫婆真是超级有型,是我喜欢的菜,吼吼至于那个女主也比男主本来的女友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true love is true love.
很早就想写的影评了,一直磨磨磨,今天趁着兴致写出来。
瓦妮莎.哈金斯和亚历克斯.帕蒂弗的《野兽男孩》。
虽然这电影出了之后反响平平的样子,但是我却很喜欢。
瓦妮莎在这部电影里她的甜才表现了出来。
《歌舞青春》里和那谁谁谁一起跳啊蹦啊,却没有吸引我的注意。
有人说瓦妮莎这姑娘太装了,我也觉得她很装,但是这种装突出了她的可爱,特别是眼神和笑,从个人爱好来说,我就好这一种甜,既不甜又不装的,很不女生好不好。
其实亚历克斯帕蒂弗也很装,但这帅哥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有人说他长残了,但我觉得,还好。
不过电影里的造型确实是要把自己弄残,这样有勇气的扮丑还是不容易,正如汤姆克鲁斯和小罗伯特唐尼在《热带惊雷》里所做的疯狂事一样。
瓦尼莎和亚历克斯,女生黑黑的男生白白的,两人在一起,肤色有一点异样的配搭。
我也很喜欢长得有点黑的女生,说不清楚为啥自己是这种审美,但就觉得哈利贝瑞,瓦妮莎哈金斯看起来更有味道一些。
配角女巫很抢眼到常常把俩主角的戏抢去了。
反映男主角的心理镜头做得很到位,想让人感到晕眩就晕眩,想让人感到朦胧就朦胧。
男女主细微的动作加上恰到好处恰到节奏的音乐,把这个电影完全包裹成了一个甜糖果。
从预告片到最后演职员表出来的花絮,都很精致。
但骨子里这片子真的不是一甜糖果。
嚼起来有点酸味。
美女与野兽的翻拍版,但是当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这电影的“野兽”是一公子哥,爸爸很帅很有钱,自己也很帅很骄傲,跟女主本来就认识,还一起竞争过一个环保学生主席的职务,当然男主完胜。
但是这哥们比女生还注重外表,跟一个邪恶的女巫同学斗恶之后,女巫同学把他变成了疤脸刺青男。
疤脸刺青男为了变回去,就必须找一个人来爱,不得不爱,不爱变不回去,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又碰到了女主,觉得是女主比较好下手,反正就爱上女主了。
于是很无耻地跟踪女主,然后发现女主的老爸吸毒招惹黑社会了啊,然后主动要保护女主,让女主到自己的大房子里避风头啊,女主就答应了啊,然后两人在大房子里培养感情啊,然后就有真的感情了,然后疤面刺青男又带女主去他的湖边超大房子玩啊,在湖滨走着正要表白的时候,女主老爸嗑药过量住院了,然后女主不得不赶回去照料她爸,于是两人分开。
后来疤面刺青男就不好意思再去找女主了啊,但是在家教和仆人的劝说下还是去找了啊,在女主要去乘上旅游公车去拉美旅游的前一刻赶到,女主接受了男主,男主就又变帅了啊,然后两人去环游地球旅游了啊(旅游费绝对是男方出的,小女生很穷的嘛)。
这就是美女与野兽的真人实际演练版。
爱情怎么会没有目的,爱情怎么会没有理由?
野兽也不是一见钟情的吧?
他是被迫的,他是不得不。
女主和男主在一起也是形势所迫,不然她不会躲在野兽的大房子里的。
爱情孳生的客观环境,是被逼迫的结果。
女主爱上男主的原因很多,但最终我明白是这个男人成了除了相貌一样缺失之外其他各项全部满分的男人,有家底有身材有真情。
这样的男人谁搞不定啊。
特别是男主的富有,更那是惊人的,城里一套房子,郊区一栋楼,乡下湖边还有一个庄园。
去湖边别墅的时候坐私家的加长版林肯。
整整一个富二代炫富片。
还有更惊人的是那个女主本来就喜欢男主。
在一次很私密场合的闲聊的时候两人偶然看到了以前的合照,女主虽然很讨厌那个时候男主的骄傲态度和满嘴Bullshit,但是很喜欢男主的样子,而且自以为男主有点喜欢她。
哎呀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莞尔一笑。
这样的女生真可爱。
小女生或多或少有一点这样的心理吧。
每看这一段的时候我就想起,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个小女生,哈哈哈。
是那种看之前就知道完美的结局的电影,其实重要的过程就是看两个人是怎么走到这个结局的,由误会到心领神会的长长的抒情,已不能证明“日久生情”的道理了,倒是看到了爱情的世俗。
爱情从来不是纯洁的,爱情再世俗不过。
影片给了我们一个“钱加真情,万事搞定”的故事。
对于俗世中的人来说,这就是爱,甚至是真爱的真相。
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女生写的一篇小文,不长,因而全文转载,讲的其实是相似的问题。
你喜欢他什么?
不仅是谈恋爱,就算公开表示对某个男生的喜爱,我也很害怕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喜欢他什么?
我曾经试着跟别人解释:他很幽默,有社会责任感,而且善良;或者,他富有才华,妙笔生花,却偏偏是一幅低调单纯的样貌;或者再感性一点,他热爱大自然,喜欢小动物(有爱心的男人才性感),但是他却也不排斥和我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大都市中。
每次听完我说的话,发问者总会笑着说,嘿,你还是在谈恋爱。
是啊,我是在谈恋爱,要不然你以为我是在搞哪样?
对方语重心长的调教我:这么大人了,别再谈恋爱了,赶紧找个人结婚吧。
我很想吸取他的建议,但是我不知道除了谈恋爱,我还有什么途径能够找到结婚对象?
于是下一次我改口了:他很英俊,睫毛跟女孩子一样长,脸很小,笑起来嘴唇很性感;或者,他是我喜欢的瘦子,身材很好,有整齐的腹肌,摸上去很舒服;或者再下流一点,我喜欢跟他做爱,然后抱着他睡着。
可是这个答案还是不能让人满意,他们还是会说,亲爱的你这是在找炮友啊,这很危险。
你必须得仔细想清楚,你到底喜欢他什么。
我想来想去,我之所以能不厌其烦的罗列出我喜欢他什么,是因为这些都不是我真的喜欢的。
这些特质能被我喜欢的前提条件是“他”,我喜欢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其他的什么。
爱是一种感觉,且无法量化。
如果因为一个人有某种优点,不管是性格、外貌还是财富,而喜欢他,那么至少于我来讲这份感情不会太长久。
所以如果下次被问到“你喜欢他什么”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骄傲的回答:我很庆幸我喜欢的是他,而不是他的什么。
“你可以骄傲的回答:我很庆幸我喜欢的是他,而不是他的什么。
” 这只是一种理念。
而理念触碰到现实,就变成了《野兽男孩》当中的这个样子。
野兽亚历克斯为什么要喜欢小甜女瓦妮莎?
他会骄傲的回答:“我很庆幸我喜欢的是他,而不是他的什么”吗?
也许他嘴上会这么说,但其实他的理由很简单,她虽然长得不是最美的,但是她心好,她善良,她可能是他在有限时间里成功率最高的女生了……等等等等,所以,他选择了她。
小甜女瓦妮莎为什么要喜欢野兽亚历克斯?
她会骄傲的回答:“我很庆幸我喜欢的是他,而不是他的什么”吗?
也许她嘴上会这么说,但其实她的理由很简单,她需要一个躲开她糟糕的父亲的避难所。
他虽然面容很奇怪,但也不算真丑,反倒有一些后现代朋克风。
他的样子总是让她常常联想起那个她有些暗恋的男生,虽然她也不明白怎么回事。
还有,他对她很好,努力了解她,尽所有努力迎合她的喜好。
他为她付出很多……理由太多了,还有,他的湖边别墅真美哦。
等等等等。
爱情每每用绝决的不讲理由的口气给自己披上纯洁的外套。
但其实没有理由的结合是不存在的,或许这样的“我喜欢的是他,而不是他的什么”的句式,表面上是摆拍“爱是没有理由的”,其实暗含的是,我喜欢的是“他”,而“他”这个本体,包含着无穷种爱的理由的可能。
所以,爱情是俗不可耐的,它本来就生根于红尘上,并不是飘在理念里。
爱一个人,总归是有理由的,如果你说爱某个人没有理由,可能是你并没有想清楚,或者你已经了承认你有无数个理由。
这就是影片带来的结论,或许有些刺痛感,但是幸亏结尾挺甜蜜的,男生恢复了帅气的容颜,在心里大吼:“我的自信又回来了!
”但是也不再浮躁,专心的爱着对方。
爱情的伟大不在于爱情本身,爱情本身是卑微的而世俗的,它的伟大在于改变爱情中的自己。
对了,影片是不是也想告诉我们这一个道理:做男人最后考虑的是容貌,你要相信,等你Money与真情都具备,总归,在最后的最后的最后……你就会变好看的?
该片故事比较怪诞,当然也因此被冠上奇幻电影的帽子。
beastly轻松愉快,俊男美女的爱情让人心情大好。
电影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内心的不安,假如自己不再是自己怎么办?
比如当你变成一个昆虫,或者你瘫痪,再或者......beastly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因此,电影在走偶像路线的时候,也让人看完后深思:假如有一天,我一无所有,我还会被爱吗?
PS:很喜欢一配角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有第二次机会。
this movie is pretty good... I watch few weeks ago.. the story is good... the actor and actress are pretty good for me, too... everyone should watch it.. haha... I love it... support Alex pettyfer and vanessa hudgens...
看在美女與野獸噠份兒上給五顆星児。
想起小時候看叻很多很多遍美女與野獸噠音樂劇。
那時候也就四五歲吧。
這部電影感覺就是一個翻拍成現代版。
而且效果一般。
但是結局我很喜歡。
Witch去找叻Beast噠老爹。
熟面孔到是不少。
作為重溫小時候噠感覺。
這部電影算是個不錯噠選擇。
结尾时候我哭死 不知道为什么…我挺喜欢的。看的很肉痛又很感动很难受,感受太复杂了……这太深了…ps呼唤一个片尾曲
#TIFF37# 第五部,议题很好,演技也可,作为女性观众很动容,但叙事还是略减分,穿插的马来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似乎更加剧了剧情上的割裂感(也许是有意为之?),另外想表达的很多导致主旨似乎不是很明确?另外映后有被主创圈粉
很好的题材,很好的想法,但叙事上略显单薄,也不难看到男性视角下对这类议题思考的局限。不过这是一部了解完一些背景之后能够更好地去回味的电影。
#HKIFF 三星半。弃婴舱是很好的题材,尤其在马来西亚这个多种族国家和Post-COVID的时代背景下。张吉安选取一种女性视角切入,对性别和母职的探讨杂糅着种族和宗教问题,其招牌式的魔幻/超现实段落(比如蜗牛和戴胜)和民俗部分有一种奇异的疏离效果(但也未必很有效)。总之我总幻想如果让怀斯曼从机构角度来拍一个关于弃婴舱的纪录片会不会更精彩?
Hkiff49 从南巫到五月雪到这一部 反思自己是不是作为非此文化背景的人像在欣赏一场奇观 如果抛开这个想法 我真的挺喜欢很经典的语言 象征 还有他已经自成风格的拍摄和表现另外 最近正好在读马来作家的书&昨天刚刷了半天戴胜的视频&早晨梦到有人怀孕 这就是关注即存在么
【于HKIFF49】张吉安对于母亲角色一贯的敏感有表达欲,叠加他最擅长处理的种族宗教冲突问题,对伊斯兰社会女性处境从第一帧开始即行批判。不过电影叙事的话题庞大就不好找重心,难免有些段落的节奏拖拉,两位女主的表演煽动力也比较一般 ,3.5…意外导演亲自到场,完成一场高质量的映后QA,补充了很多电影的创作背景,蜗牛戴胜鸟雌雄同体等等意象的解读,更加感受到他作为男性导演罕见的对女性的友善和反思,+0.5
马来西亚的语言系统真是混乱。/HKIFF世界首映
有一颗呼之欲出为电影节制作产品的心
hkiff49第一部~情节上有点散了,想讲的很多,但很多都没有很清楚。隐喻很多,没有相关的宗教背景有点难懂()但画面是美的色彩是美的。记一下“天堂在母亲脚下”,时不时拿出来品一下
ISP year 4之13,只能说演员的表演是ok的,也拍出了马来特定的种族文化特征,但故事还是碎了一点。相比之下也许觉得五月雪好点。
雖然主題是好的,可是節奏好慢,看得讓人想睡覺
新知+1,困意+10
我觉得女一呆若木鸡😂但这并不妨碍两个女主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种诡异的好磕。
或将成为今年最喜欢电影。喜欢最后两个人在床上相拥的镜头,像里面作为故事seed的戴胜鸟一样,两位坚韧的女性相互搀扶,平和地接受苦难和新生,在水源和旷野间找到一条路。电影里几乎总是下雨。不管作为水向前流,还是跌进泥土往外爬,大雨向下,女人向上。
还可以
(hkiff 25/4/10)3.5 可能因为映前听导演讲了一些创作背景和想法,所以能感觉出故事还是有点儿意思的。但叙述如同马来西亚的语言系统,乱到让人有点头疼。
同隔離《虎毒不》double bill效果更佳 棄嬰明明是個很好的話題但點解到後面越來越混亂 好多想講的 但什麼都沒講清楚 又是一部野心大於執行力的電影 btw 馬來西亞是禁止墮胎國家 結合《虎毒不》最後那句每個女性都有選擇生和不生的權利 好唏噓 張吉安保持一年一部的創作真大馬勞模 fish姐最後可以跟Nat美美過上二人世界嗎🥹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恐怖片,何时才能正视女性的困境
一开始觉得节奏很慢有点闷,但后来渐入佳境,感觉画面很美,摄影很讲究,导演很有自己的想法,展现了马来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宗教习俗(母系社会米南加保真是第一次听说,一开始觉得好棒,但最后看到竟然会丢弃男婴啊怎么会这样),还融合了一点点魔幻的感觉。表面上看是讲弃婴、生育、宗教,但背后的真正议题其实是性侵,因为绝大多数弃婴都是性侵的情况下诞生的(由于宗教原因堕胎是违法的)。看完觉得马来西亚的性教育和性别平权运动任重道远啊!才知道廖子妤是马来西亚人啊,难怪会讲这么多语言!但是女二的哭戏好可怕啊😂 最后那个天师就是性侵女二的继父吗?感觉也没讲清楚啊😂 2025siff第二场,见到了导演和摄影,导演说拍这部片很低调,怕马来有保守势力来反对,哎,太难了(本来还挺喜欢马来的,现在觉得马来好保守啊)
Pavane for an infant借用拉威尔的*for a dead princess熟悉的张吉安语法符号,华人女性在异质文化中的主观经验,落点在非自愿生育上给女性带来的伤痛,正邪对立被摆在两性之间,显得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但是张吉安对于那个不一样吉隆坡的描绘,仍然令人深陷其中,大都市景观几乎完全被隐去在背景中,取而代之的是朴素的看不出时代背景的生活场景,无时不刻被大自然的神秘气氛所侵入,观影体验上有一种跟着女主的那句台词深呼吸的放松感,母系氏族的奇观性舞蹈,好像在告诉女孩们可以有逃离的出口,然而结尾印度婚礼的孔雀舞又好像在宣告一种背叛。每部必出现的拿督公,这一次被狠狠黑了一把,也算是一种自反的趣味,还有拿文艺男青年开涮,引起全场哄笑。比五月雪观影体感友好一些,但是没有了五月雪最后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