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电锯惊魂和死神来了、致命弯道这些美国恐怖片看了个遍才看这部片子的。
所以,评价的一点,这是恐怖片吗?
美国的恐怖片是逻辑性加血腥,而李碧华系列是阴森加人性。
第一个小故事,男女因为不信任,女主失手把男主杀了,然后自己就陷入了内疚的深渊,最后自己无法自拔。
其实,这个枕头完全是虚构的,是心魔,自始至终放不过女主的其实不是男主的怨念,而是女主自己的内疚心理。
你们本是很相爱的,如果不是因为你的怀疑,那些梦境都会成为现实。
你们疯狂的相爱,疯狂的做爱。
人不能总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第二个故事,是一群叛逆的小孩,晚上在阴森的学校玩抓鬼的游戏,最后真的被鬼抓走了。
这个故事没有什么哲理性也没什么逻辑性,唯一能告诉我们的,恐怕只有是,有些鬼是藏在人心里的吧。
第三个故事,显示了社会的黑暗,老伯开始那句话:有时候人比鬼还可怕。
偷吃的坏小孩,撞人的年轻顽童,这些都显示了人性的险恶。
老伯忍了一路,最后还是被那个妓女惹恼了。
别惹鬼!
恐怖片的中的“鬼”分为两种,一种是恶鬼像是美国驱魔人系列描述的鬼,对政府人类充满了企图心,杀虐极重。
另一种是游离在另一个世界的孤魂,对人无恶意,也不曾想去伤害什么人,只是利用时空环境误与人类相逢。
李碧华的鬼故事之所以让人寻味,她刻画的"鬼"不再是性格单一欲望重叠的生物。
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内容。
片中的三个鬼故事,妖枕迷藏实为一般,情节内容上看了开局想到了结局。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黑伞,故事充满了悬念,结局更是令人出乎意料。
电影中两个人物开始各自独立发展,罗宾教化众人,小姐心路历程。
再做了一定的铺垫之后两个人偶遇,将故事情节推至高潮。
整部影片节奏清晰,布局合理,最后的ENDING也够精彩,让观影人看后会去细细回味。
鬼电影大多的败笔是情节拖沓,文不及意,或是结局混乱。
好的鬼故事不是人物众多,也不是有多复杂的情节。
而是在恰到好处时的一次触动。
如果将李碧华这三个故事独立拍成三个电影,不敢想有多可怕。
而奇幻夜的可贵在于言简意赅,在于直入主题,让观影人在从一开始精神集中的欣赏完整部电影。
鬼怪故事合集。
这一部强于第一部。
三个故事各有千秋,都蛮喜欢的。
第一个故事“妖枕”。
是说女主和男主因为男主前女友的事情大动干戈,错手杀死了男主,然后清洁了男主,还藏尸家中。
她对外谎称自己的丈夫不见了。
女主单位的医生很是关照女主,又是要照顾她,又是帮她找警察找丈夫,让女主怅然若失。
女主因为出了事,睡不着,影响工作。
她听同事说,枕头很重要,于是买了一个药枕(妖枕,不知道是不是谐音的运用),回去后,只要一睡妖枕,丈夫就会在梦里出现,然后两个人就会欢好,重拾过去的美好,又能睡好觉,所以女主很是贪恋,一开始常常用药枕睡觉,后来干脆上班都不去了,一直睡着妖枕,后来才知道这个枕头里有个鬼,通过睡这个枕头的人,吸取阳气,女主因为一度贪恋,阳气几乎被吸干,差点死了。
第二个故事,是讲一帮小年轻去快要拆迁的以前他们读过书的学校玩。
他们一起玩一个叫天师捉鬼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遇到鬼,所有人都死了。
第三个故事是男主一直在做好事,做一件就在伞上刻一条线,一开始不明白,他说的自己最后一夜什么意思,看到最后才知道。
男主一路为善,直到他撞到一个女子,这个女子是个妓女,她假意说自己扭伤了脚,让男主送她。
男主送了,结果到了家,女主开始玩仙人跳,强买强卖,男主一开始不从。
但是打手冲进来,要打他时,他忍无可忍,开始吃人,把打手和妓女全部吃了,千年修行毁于一旦。
第一个故事林家栋的表演可圈可点,陈法拉的脸变化有点大,特别不能成苦相,不然很丑。
不过这个枕头的设定真心不错。
枕头竟然还会呼吸。
第二个故事,这个墙上小朋友全部下来,玩游戏的小青年全部上去的设定很不错,有恐怖气息,我很吃这套。
几次鬼的突然出现,还是蛮吓人的。
把人头当足球踢出去设定很不错,还有鬼递卫生纸。
整体不错。
最后一个故事女主的身材真心不错,泰迪罗宾卖关子真是有一套,明白了才恍然大悟。
最后的女鬼扮相也很不错。
每个故事后面的一句话,很有预言的味道,很有深意,很不错。
人和鬼,到底谁更可怕,最新的课题。
很喜欢。
80、90年代是港产片的黄金年代,作为港产片特色之一的鬼片在当时也是大行其道,繁荣过很长一段时间,期间涌现出不少精品鬼片,但后来港产鬼片的风格逐渐变成融惊悚、搞笑、动作、爱情为一体的大杂烩,恐怖惊吓指数每况愈下,慢慢被后起的日本、韩国,甚至近年来崛起的泰国迎头赶上,港产鬼片在亚洲的宝座地位岌岌可危。
李碧华的鬼魅系列的上映对于长期缺位的港产鬼片而言如同久旱逢春露,让众多热爱港产鬼片的影迷们终于吃上了一顿久违的大餐!
不过作为李碧华的书迷,她的小说我不敢说全都看过,起码也看了七七八八,电影原著小说《夜》系列也看过5本,作为该系列的第一本小说《奇幻夜》由10多篇短篇故事组成,但电影讲述的三个故事并不在其中,反倒是《迷离夜》中的打小人“惊蛰”故事却收录其中,让我有点不能理解。
其实《奇幻夜》中很多短篇故事都比这三个故事好看,恐怖程度更高,不明白陈嘉上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短篇,却选了与《奇幻夜》毫不相干的三个故事。
再说这电影中的故事,第一篇枕妖倒是有几分李碧华的风格,迷离、委婉、诡异。。
后面两个故事也很精彩,我尤其喜欢第三个泰迪罗宾演的《黑伞》,但风格却与李碧华的风格大相径庭。
《奇幻夜》的名气比起《迷离夜》更大,这是因为陈法拉有参演的缘故的吗,看完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两部不是一个层次的,没错,你们都没看错,我是说《奇幻夜》没有《迷离夜》好看。
《枕妖》 这个故事是不是断定有陈法拉就一定不好看呢,枕妖除了跟她上床就是上床,当然理由肯定就是她误杀了男友心生的愧疚所致,故事叙述太流于表面,让人只记住情欲,没有其他深刻的东西。
而枕妖从何而来,吸收阳气是为了什么都没有解释。
《迷藏》是个典型的鬼故事,氛围也是最好的。
废弃的校舍,阴暗的环境,吓人的游戏,都是构成鬼片的因素,它只是在单纯地说一个鬼故事,有的游戏是不能乱玩的。
《黑伞》本来是可以渲染的更好的,但故事血腥过后就黯然结束了,还以为会有后续,结果只是说去找替身。
李碧华鬼魅系列——奇幻夜为嘛叫奇幻夜,因为都是夜里的故事,这分析好苍凉,哈哈第一个枕妖,倒叙的方式,在三个故事里面恐怖感不强,放在开头估计是开胃需要。
美女护士陈法拉跟男友吵架,男友离家出走,陈法拉每晚睡不着觉,四处打听男友的下落,给男友发短信,不理同院医生追求,还找到警察查男友下落,事实却是,吵架当晚法拉失手杀死男友,把男友放蒸空袋,藏在自己家里,开足冷气。
这个画面比较后怕,我才知道自己放被子的袋子居然还可以这样。
言归正传,事实是法拉在杀死男友后是故意做那一系列事情,给朋友造成假象,她也不知道男友去了哪里,甚至编造男友拿走了护照。
因为夜夜睡不着(杀人后的后怕),然后听从医生建议换个枕头,结果带回枕妖,夜夜睡着后交欢,其实是枕妖吸收她的阳气,最后他的男友以鬼现身给女主朋友发短信求救。
女主是生是死后话,没体现。
第二个鬼故事非常恐怖,我这种人对校园鬼故事最惧怕,天师捉鬼,最后自己全部变成鬼,过程不讲,我也是全程蒙眼看了断断续续,总之我觉得很恐怖。
第三个故事黑伞,我以一句带过,一个老妖想得道,常年做好事,在7月14这天晚上,只要做好最后一票好事就可以得道,但是毁在了一个想干最后一票就回老家的鸡身上,最后的一幕非常血腥,肠子什么的漫天飞,最后的画面是讲不要那啥黑伞,因为那可能是无头女尸要找替身,无头女尸就是那个鸡喽
林伯:妖,有强烈的助人情结(善良维度的全能自恋),情绪不稳定,受到刺激后转变为暴力倾向的偏执型人格。
女主:伥鬼,隐性自恋人格。
被霸凌过的弱者,在行为上选择对霸凌行为的认同,摇身一变成为施虐者,使用的方法类似于隐型自恋型人格,示弱,骗取同情,骗取金钱,吸血。
一场大型人格障碍之间的drama。
《奇幻夜》影片总共三个小故事:《枕妖》、《迷藏》、《黑伞》。
《枕妖》:女主角因爱错杀男友,郁郁寡欢。
被恶灵缠身,恶灵在梦中化身为死去的男友,与女主角终日沉浸在梦中的“啪啪啪”,最终女主角“气尽人亡”。
(啪啪啪的场景没啥意思。
)好好珍惜眼前人。
《迷藏》一群中二的青年,大胆的在荒废的学校玩耍“招灵”游戏,殊不知已经引来杀身之祸。
当你在找鬼的时候,也许鬼也在找你。
(一惊一乍的)《黑伞》一位老妖怪,以积德行善之事,来进行修行之路,不过在世俗面前终究还是绝望的露出本来面目。
世间最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心。
(场面比较血腥)观后感: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三个戏,最爱《枕妖》。
明明相爱,偏是这样的悲剧。
有缘在一起的男女,不见得都能性情相投,处处满意。
感情是要经营的呀,都别太任性了。
阿康善良,重感情,但情商差,闷闷的,对船模兴趣大过对女友,静怡被冷落(明显性压抑,尤其在闺蜜自得满足的对比下),不自信,发现男友异常,于是绑定短信......女人情大于性,静怡更担心的,是男友移情别恋。
其实不是太大的事,换个角度讲,长情也是美德,静怡需要的只是个解释。
阿康却不但不哄人,反倒理直气壮宣布,对前女友有难必帮,钱是给她不是借她。
女人可以温柔大方,但命门被这样故意痛击,任谁都要抓狂。
静怡深情专一,遇事却少应变,太过激。
摔烂阿康船模,无益缓和矛盾,利刃加颈相逼,果然误伤至死。
吵嘴动刀子,大忌。
悔恨,难舍,不信,静怡从此失眠,直到寻着个药枕。
静怡做的是清醒梦,问阿康,为何只在梦里相会,阿康委屈:不然怎么相见? 静怡心痛,明知有异,也要夜夜贪欢,镜子里的自己面青发脱,分明将死,却是不愿醒来。
电影难得改编得比小说原著更精彩,道尽了爱情的苍凉。
枕妖并非主线,可有可无,大可代换个现实中的情感骗子。
阿康有灵,同样会帮女友脱险,并不怨自己命送她手。
这就是爱。
看至此处,不尽唏嘘。
只不知,被静怡封了真空袋藏于家中的阿康,会否被警察发现? 其实,能拍鬼片的国度和地区,大多并不要求电影中的人物罪必法办,法之上,是情与理。
阿康的鬼,是会匿了自己尸身,彻底帮静怡重获新生的吧。
是不是因为太久没看恐怖片,所以这部电影看完竟觉十分惊叹。
李碧华,至少还是很少让人失望的;早年的陈嘉上,同样也有过经典。
当这样的组合放在了他们最熟悉的纯粹的港片氛围里,至少我们知道,我们不至于边看边骂,不至于败兴而归。
是不是因为被国产的“恐怖片”摧残了太多次,所以突然回到这种纯粹的港式惊悚里,我们会觉得一切都回来了,我们熟悉的那个味道,还是那个配方。
《李碧华鬼魅系列:奇幻夜》,好长的名字,全片分成三个小故事:《枕妖》、《迷藏》和《黑伞》,而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枕妖》。
情侣,小误会,小争吵,错手错杀,清理现场,藏尸,失眠,换枕头……然后,故事就开始了。
看这部片子,总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从后背袭来;尤其,在半夜漆黑的房间里,戴着耳朵自己单独看,那种感觉,很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我们一直都知道,香港电影的尺度可以很大,尤其是这种,自己先把自己放到了三级片以上的片种,不考虑进入内场电影市场,不考虑受众只讨好小众口味的电影,他们几乎能做到一个极致。
所以这部电影,我找到了我许久没有的那种只有在看一部深得我心的R级片时所特有的那种快感,我才又想起,原来我也曾经是痴迷电影的某个小众群体。
被国产的所谓”恐怖片“折磨了太久,偶尔来看看这种纯粹的港式老片,感觉其实更好。
第一部还没看,就不做比较了,只说本片:除了平庸,还是平庸。其实这仨导演本就不算有什么才赋,偶尔玩玩商业片还行,却偏偏挑战类型片中最讲技巧的恐怖类。3个故事从头平淡到结束,完全不知所云,只得于末尾加之金句来点出命题。而其中陈嘉上的故事明明最适合心理挖掘,却提都不提心理变化,刘国昌更是硬把恐怖片拍成了可爱片(小鬼搭肩蹦蹦跳跳),第3个则只会乱泼血浆,对,别看别人了泰迪·罗宾,你是这里业余痕迹最明显的那个,虽然知道你只是一时兴趣,但还是请回自己玩开的那个领域吧,强行参一脚,没多大意思
渣
第一个最好,可惜收尾部分毁了。第二个勾肩搭背很恐怖,第三个,无感
兩部下來,這部的「枕妖」是最好的,本身題材就有趣,陳嘉上也沒亂嚇人,中規中矩就夠了。至於這部的另外兩個故事,比第一部的前兩個要好那麼一點點,但終究也只是個亂嚇人的鬼故事。
相比《迷离夜》,这部确实恐怖了一些,但是可能限于片长什么的,总感觉故事没有交代清楚,有些地方搞得莫名其妙,《妖枕》的情色+《迷藏》的鬼怪+《黑伞》的血浆,影片想成为cult片的经典,但还是差了点火候。
最爱港片
并没有什么太拿得出手的恐怖
港味儿没有第一部那么浓,但风格更加多元化,我更喜欢第一部
鬼片金句。刘国昌那段最吓人啊,“别玩招鬼游戏”。泰迪罗宾的太血浆,至于陈嘉上的,只能说,实在太不恐怖了。
明显比第一集好了很多……尤其是第二个故事,气氛营造得相当好,不过第一个和第三个故事还是挺傻的,尤其是第三个故事,神神叨叨的,一股老年屌丝愤世嫉俗的感觉。
故事性还是比当年港片怪谈协会,office有鬼等差,不过画面音效都不错,此外,第一段里面超多血从脖子涌出来那段真的我就反胃了。。第三段最后有詹妮弗肉体的感觉~我好喜欢
比较没意思。
第三段其实是B级片 鉴定完毕
比第1部精彩很多,第2个故事最给力。
故事完全不如前篇。放到到世界奇妙物语中也是次等的电视剧故事。陈法拉演得够木够傻了,没露点还用裸体,活该一辈子TVB3线。泰迪罗宾的那篇相对较好,只是口味略重。
预告片不咋地的恐怖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
二最无聊,三最有趣,一无悬念,没有日本的奇妙物语、撞鬼经等类似题材有突破,恐怖场景如果做不到泣鬼神的水准,还是简单处理的好,诸多小日本玩剩的桥段实在没必要再扎堆来一遍。第三个故事有点中西合璧的意思。其实,不需要其他的角色和故事了,莫绮雯穿着旗袍一直走下去,就够看了
三个小故事
阵容就比上一部差多了,垃圾导演拍垃圾,也就最后一个过得去
还是很李碧华的。。。估计今晚会睡不着。。。主要是因为发现片中的陈伯在拍完这片儿后真的走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