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零碎,字数太多了只能放在剧评。
总体来说确实是部不错的番,评分挺合理的。
把这样一部作品动画化真的要做非常多的努力,向京都动画致敬。
不过必须要提的是,我非常反感这部里面的一部分百合元素,特指久美子和高坂丽奈的这条线。
不知道原作对她们相处的细节是怎么描写的(有机会可能会去读一下),对其他配对和擦边球(夏爸优妈以及利兹那一对以及若干)我也都无所谓,但高坂丽奈是明确地喜欢泷,而且这还是挺重要的一条线,久美子自己也有和秀一的线,原作里他们高三分别成为正副部长,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官配。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丽奈和久美子之间种种的百合暗示只能说观感差得离谱。
明明不用这么暧昧也可以表现出交心好友的关系,或者两人各自的BG线也可以不存在,偏偏剧情就是全都要,实在不得不说一句又当又立。
全剧最喜欢明日香的线,这应该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暗线,毕竟回收了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伏笔。
另外和我在看的过程中说的差不多,正篇中霙和希美故事的处理方式确实不合我胃口,不过和上面那个比起来都是小问题。
最后代入一下,霙的oboe真的吹得太太太好了(以初中才入门的水平而言)…我也喜欢霙的oboe!!
而且好像确实也不喜欢别的了(殴
结果第五集之后就更注重人物性格内心描写了呢,虽然感觉是很细腻,但是当初看这番的初衷大概就是把她当热血漫画看呢。
结果后面变成了情感剧,画风变的太快,大概还是我自己的初衷错了,把这动漫的定位搞错了。
个人感觉还是第一季和第二季前五集更有意思呢,人物情感变化细腻的描写都是为了吹奏比赛做铺垫。
每一次的转折最后都能在下一次演奏突出,人物的情感变化最后是通过音乐的改变这种形式来体现的。
《吹响!
上低音号》第二部感觉后半段太注重情感描写了,倒有种少女情怀总是诗歌的感觉了。
让我不禁快进了好多次,毕竟有些太郁闷了,然后又没办法通过音乐来发泄,画风和第一部有些不一样。
我倒是更愿意用音乐作为主体来体现人物性格情感变化。
这样既细腻又不失作为音乐大赛番的作品呢。
虽然第二部的制作依旧很优秀,也更深刻的挖掘人物内在,制作也是很精良,但是总有些失望啊。
果然应该还是我自己的喜好问题。
毕竟,我一开始看的是音乐,通过音乐含蓄表达情感的表达形式真是太爱了。
音乐也是激昂为主,毕竟管弦乐队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为主,阴柔婉转的是过度,多重表现能让乐曲更丰富,就像不同人物情感的不同和同一人物经历的变化。
有现实有激昂,对于没看过小说的我而言,觉得大概这番最终想表达的还是积极向上的东西吧。
其实最后没能拿到冠军这事很值得写。
确实要承认,很多事不通过长时间积累还是很难的做到最好的。
那种一堆放羊式的天才只要被聚集在一起,短短时间就能的全国第一的也太假了。
就像湘北最后没有拿第一,但是有遗憾的青春也是很美的。
然后下一曲,继续努力。
果然我还是不太适合看这类型的作品啊。
有点点小失望,我可是专门为了这番充值了黄金会员呢。
但是不可否认,《吹响!
上低音号2》是很优秀的作品。
感谢京都动画 感谢京吹
第二季封面看完京吹一二季后心情难以平复。
看着三年级前辈们的引退,全国大赛的铜赏,小笠原晴香的眼泪,明日香前辈说的不甘心让人太难受了。
不得不说京吹是一部极其真实的番,有笑点也有泪点,其中京阿尼高水准的作画 渲染 人设 细节 ,甚至你可以在每一个人物中都感受到温度 色彩 光芒。
说京吹是京都动画中最写实的番不为过(冰菓有推理元素在???
没看过不清楚)京吹讲的故事都无比真实,你或多或少能感同身受,又或者像我这样对他们充满向往。
第一季中,京阿尼把主要剧情给了丽奈,丽奈慢慢影响久美子,久美子在丽奈影响下成长。
第二季,明日香 铠冢霙 希美 麻美子 泷升老师和他的妻子的剧情都慢慢展开,京阿尼节奏的掌控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我们的主角久美子一次次触发任务,多线同时进行,一点也感觉不到混乱,京都的转场 细致的画风更给人一种直击眼球的感觉,对此我只想说:京都nb!
三香引退当第一季结尾拿到京都府金赏并入围关西大赛;第二季关西大赛金赏闯入全国大赛;第二季结尾高三毕业和前辈们告别时响起的BGM每每都让泪腺发达的我难以承受。
田中明日香第二季第3集asuka前辈在集训早晨独自演奏着上低音号 和第9集明日香吹给久美子听的这首曲子,可以听出明日香的那种孤独 神秘,她是那种无论怎样都把笑容展现在其他人眼中,难以想象她承受了多少。
为了得到父亲 母亲的认可自己兼顾学业和乐器,她爱上低音号,她认为久美子更像上低音号,但她不也有上低音号的那份强大 孤独 和神秘吗?
开始第一季时我就觉得明日香一定是吹奏部中最不在乎的人,她不在乎是由谁来独奏,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呵呵真打我脸)。
第二季中她说出希美和霙的自私,剖析人性,让久美子继续加油,当她在关西大赛时站起来说出自己不想止步于此,不只是久美子,我也想知道明日香究竟哪句是真心话呢。。。
明日香她是有着远超年龄的成熟的女孩,当她的身世谜底一步步被揭开,我才她的处境,为何会说出那样的话。
剧情后半段,给黄大叔演奏的「 響け!
ユーフォニアム 」真的很感动,还有黄大叔和明日香在棚子下对线的场景印象深刻「前辈不也只是个高中生吗,为什么要装大人”。
为什么要表现得像什么都懂一样,觉得自己就是特别的呢?
我希望明日香学姐能站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我想在那个音乐厅和学姐一同演奏,我想听上低音号的演奏…」在最后也是最初相见的地方,久美子又一次表达出了自己的不舍和对学姐的爱,明日香将曲谱交给了久美子,并说出了那句“那就不说再见了吧”,象征了对这位后辈的认可,已经自己终于从对父亲的思念这份枷锁中解脱,高中三年付出的无数努力,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在父亲那一句“能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真是悦耳的号声”中圆满的画下了句点,她终于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憾。
车站大楼音乐会
伞木希美和铠冢霙希美和霙的感情我需要在看完利兹与青鸟后才能更深一步理解吧。
但久美子在伞哥哥重新入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实就是疯狂吃瓜触发剧情。。。
)霙为了希美而接触了oboe却有着极佳的天赋,但她的oboe也只是为了希美而吹。
当他们之间的误会被解开,霙小天使的流着泪绽放的笑容,为了希美所吹双簧管的乐声悦耳动人让kumiko都感慨霙前辈能吹出这种音乐(有一说一这一幕京阿尼掌握的恰到好处)。
不过这其中让我感慨的是关西大赛中获得伞哥哥支持后的小天使 在获得金赏后与kumiko的对话:「久美子「先輩…コンクールはまだ嫌いですか?
」(学姐…你还会讨厌竞演会吗?
)みぞれ「たった今、好きになった」(就在刚才,我喜欢上它了。
)」霙渐渐の从一个讨厌大赛的人走了出来,也有了后来发出希望明日香前辈回来的话语,这便是小天使的成长 伞霙稳!
京吹有着令人惊叹的细节描写,所有细节都可以进行渐渐得推敲摸索,所以才会有如此高深的吹学所在吧。。。
そして、次の曲が 始まるのです然后,下一曲要开始了。
明日香学姐是我的理想 麻美子姐姐是我的现实。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明日香学姐和麻美子姐姐了,恰好都是久美子表白过最喜欢的人。
里面有过这样一段争吵:“突然?
我可是从中学开始就说想学了”“那时是妈妈不同意吧!
一直我对妈妈说的话都是言听计从”“全部忍耐下来,就因为我是姐姐 一直忍着”“不管是转校还是报考大学 其实都不是我的意愿”“我当时也想像久美子那样继续社团活动 不想放弃长号的” “既然你那么有想法,那就应该在进大学前说不是吗?
”“也不想想是谁让我难以开口的” “确实 我们可能给你的抉择带来了压力 但是最终决定去考大学的人是你 我没说错吧!
” 那是一段弱小而又迷茫的时期,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让家长去做所有的决定,即便自己不情愿也不反对,可以就这样轻松地活着干嘛还要去找不痛快呢!
就像麻美子爸爸说的那样,别以为追求理想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结果到头来就开始后悔,把这些都归咎于父母,这些都像极了中学时的我。
我记得那时我听到最多的表扬就是这个孩子真听话,我还觉得很开心,想着一定要这样装下去。
明日香学姐对那时的我来说她是特别的,为什么都是人,她却可以这样完美的活着,真的很好奇她会想些什么呢!
她有没有也好奇过我这样的普通人。
人难道不都是事后才会明白过来的嘛!
为什么学姐好像天生就能看明白这些。
还真是羡慕呀!
“我妈妈呢 似乎非常不想我和他扯上关系”“你那时在办公室也有看到吧!
她那人有点奇怪”“占有欲很强,动不动就揭斯底里 说不定我父亲就是受不了这点才离开的”“不过我并不讨厌她,毕竟是她把我抚养长大的”“这是我欠她的,所以内心还是想着要报答的” “虽然你嘴上说着不讨厌,其实内心是讨厌她的吧…?
”“这不是喜欢或者讨厌的问题 因为母亲无论到哪都是自己的母亲”“不管发生什么,你是她生的这一点不会改变”“就像是枷锁,一生都无法取下的枷锁” 明日香学姐是特别的(即便有说过她不是)
她的特别源自于她的家庭,也源自于她自己。
那些重要问题的答案明日香中学就能想明白(我可能20岁才会去考虑)。
在满足母亲的要求的同时还坚持练习着悠风(正确答案),明明很辛苦很孤单明日香却还能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出来。
这样比谁都要坚强的学姐,只靠着一点美好的回忆 为了回应这份期待,艰难地度过了这么长的时间……
麻美子姐姐说的最后那段话好像是在劝明日香学姐回社团一样,但我可不相信明日香学姐是久美子劝回来的,肯定是她自己本来就没打算放弃。
嗯,一定是这样的。
我喜欢这部动漫,里面的每一个人都那么可爱,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可爱并不虚假,我相信是真实存在的。
作者肯定是个温柔至极的人,像是枝裕和一样。
各方面都很优秀的明日香学姐,坚持做自己的丽奈,总能说出心里话的久美子,全身上下都在告诉你我就是可爱本人的绿辉(拉大提琴的是叫这个名字吧)等等等她们做着喜欢的事,有着一定要进全国大赛的目标,这一切仿佛就是青春本来的模样。
由于看的太过认真,我还以为我的青春也是如此(想了一下我玩游戏的时候也是在闪闪发光呢(反讽反讽))。
最后想起了周杰伦写给没成名之前的自己的歌《分裂》坐着我的摩托车载你缓缓的离开考不上的好学校可以不微笑就走把手慢慢交给我放下心中的困惑雨点从两旁划过割开两种精神的我…………………这样也好 开始没人注意到我等雨变强之前,我们将会分化软弱趁时间没发觉,让我带着你离开没有了证明,没有了空虚基于两种立场我会罩着你……………………这不是顽固,这不是逃避没人绑着你走才快乐
提到群像剧,每每念京吹。
作品随处可见“无可奈何花落去”般的郁怅与悲咽。
对竞技赛积极面的思考、选择与承担,又坚定奏响不悔的青春主旋律。
从第一季便暗暗埋下的副部长田中明日香前辈的线于此收束了起来,看似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却在包容隐忍之下无力无助,令人心生酸楚。
京阿尼集大成的细腻与柔软撩拨心弦,吹奏乐汇经典的深沉与激昂回荡其间。
副部长不负众望凯旋归来,避免了女主光环的过分突出,但使该角色回退于无瑕,超然世外;然而结合其前言道,每个人的长短算计,自私的、未觉的、无私的、内疚的……以至瑕不掩瑜,反倒使人不禁理解和乐见作者想帮助读者在纷繁世故之间继续心怀希冀的本意。
1,最后久美子跟明日香表白,我真的是佛了,丽奈党和秀一党要吐血了,我不太喜欢明日香,从她第一季的圆滑世故,到第二季的黑化,我都不是很喜欢心思重的人,尽管明日香最后也有其身世背景故事,也有苦衷,也被洗白。
我真的是服了,秀一真的是好可怜,剧场版也给了利兹和青鸟,秀一没法像饼哥一样在玉子爱情故事里面翻身了,哭其实这样的多角恋也是真实的,你喜欢我,我喜欢他,他不喜欢我,我不喜欢你,我们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我们都总是拒绝别人和被别人拒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爱情更是不可能轻易找到两情相悦的人2,第二季整体上没有第一季那么欢快,反而过多的聚焦于人际关系上。
黄前久美子是主角,但没有任何主角光环和加成,只是一个视角的切入口,一个普通的高中女生,作者以久美子的眼来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久美子也被戏称为“行走的剧情触发器”,久美子的作用只在于联系各个人各件事。
作者对几乎每个主要的配角都介绍了其背景故事,介绍其羁绊、人际关系,学习、生活、恋爱的问题和解决。
其中有交叉又各自分离,各自独立出场而又同时存在,一个人的故事讲完了,立刻又开始了下一个人的羁绊。
久美子的形象,大概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普通寻常,不聪明也不笨,考试考着普通的分数,心思简单,不擅长揣度别人心思和人际交往,傻白甜而又不是绝对的不明事理久美子的形象借他人之口说出:“久美子有些令人在意 装成平常的样子有感觉有什么地方被看透了一样像是没察觉到又像是察觉到了一样 然后 在最痛苦的时候会说漏嘴”剧中的每个故事,久美子都是亲身参与,是见证者,参与者或者旁观者,有一两个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更多的故事是其他人的故事。
从第二集来看,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青春动画,而更多像是一个长篇电视剧或者长篇小说,对感情描写的那么细腻,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纠葛的关注和解决,我感觉实是在看一个情感类电视剧,而不是一个轻松活泼的喜剧动画。
3,我其实不是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我认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人性的丑恶或者人性的弱点的表现形式。
我真的不喜欢勾心斗角,你追我赶,牺牲与成全,妥协与忍让,特别是腹黑的明日香,看透一切,而又表面上精于世故,这不就是犬儒吗。
当然,这就是现实,不像别的作品,忽略现实设定,只有美好的爱情故事,只有努力就会成功的励志故事,是抽象的、理想的、简化的、美好的,而京吹讲诉的,一个集体实现其目标,不是除了努力就能成功,还要协调安排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个乐团五六十个人,一个人出点感情、学业问题就会影响整个集体。
4,关于久美子的姐姐:“我啊 一直逃避自己做出选择 一边抱怨着 一边照着妈妈说的做 我误认为那就是努力 忍耐下来听家长的话 我认为那就是成熟我承认我之前是她值得骄傲的女儿 不过现在 我决定不再演戏了”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久美子的姐姐吗?
我们作为学生,没有成年,尚在学习,没有经济基础,全靠父母供养生活读书,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必然要听从父母的安排。
我们把压抑、忍耐作为成长和成熟,而若是一旦脱离了父母的供养经济来源和其他方面的关照,按照独立的想法去生活,需要承受很大的经济、精神压力,所以需要很大的毅力。
这就是人的悲哀之处,人出生之后必须要被比自己大几十岁的所谓“父母”所监控管护,家庭既是支柱也是束缚,这就是人的悲哀。
5,关于久美子和明日香的对话:明明是高中生却装得懂事 装成大人 认为世间就是这样全部忍耐下来 但是 那样做完全没有意义不管是失败还是后悔都会自己承受下来 想要走自己的路 要是能率直地这么说出口就好了 就算被反对也这么说出口就好了 所以这次我不会再犯错误了大家都说大家?
大家是谁?
说到底怎么能保证大家说的都是真心话?
“明日香前辈出场比较好”“想和明日香前辈一起吹奏”大家当然都会这么说 因为这么说的话就不会有人受到伤害我是在想以黄前你对他们的了解没有资格那么说 不管什么时候 黄前最后都只是守望着而已 与她们画出界限绝对不会越界 明明因为在意而去接近 却既害怕伤害他人也害怕自己受伤 所以就敷衍了事躲在安全的地方看着 你觉着对那种人 对方会说出真心话吗?
别说那么孩子气的话孩子气有什么不好?
前辈才是 装什么大人啊?
装得全部明白一样,觉得只有自己是特别的 前辈明明也只不过是个高中生 这样子哪里是最好了?
(连作者自己都忍不住吐槽明日香的形象,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人吗?
也许一定有)想着只要忍下来放弃就能圆满收场那只是自我满足而已 很奇怪的 明明说在等着 请不要放弃啊 请不要自己选择明知会后悔的选项 要放弃的话请先努力到最后6,作为学校社团,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学生一届届送走,又有新生一届届到来,老师又得重新开始教授那不变或者变化的内容。
不像固定的音乐团,人员固定,新来的学生又得重新学习,融入集体。
而对老生来说这算什么呢?
如果从功利一点的角度来说,每天辛苦练习,即时获奖,如果不能去音乐大学或者有特长加分、参加普通高考的话,社团真的对其学业和未来工作毫无益处,所以出于什么要参加社团?
纯粹的兴趣爱好?
交朋友?
享受音乐?
为了实现集体荣誉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集体真是个奇怪的地方,它既压迫个体情感和利益,又创造一种名叫集体荣誉感的东西使每个人心甘情愿的为集体工作添砖加瓦,从而维持集体的延续和更好发展。
2铠冢霙——等的太久,初衷已模糊。
当听到伞木希美的长笛声,身体都会起应激反应,是多重的伤?
有人问起时,记忆深处有一闪而现的明晰片段,回到现时,百感混乱,无明无白。
8艳羡日本校园的社团活动,明晃晃的青春色调、翻飞的学生生涯节奏、悠扬的前辈后辈时光。
即便遭遇疼痛划出尖锐,都由一生悬命去化作坚韧、由高山流水去化作温柔,由深渊之悟去化作成长。
11隐忍、让心戚然的动漫。
12大赛,最后,每个人的眼眸都波光潋滟。
13黄前久美子视角——寂寞。
夜相遇,你言爱后即走,你可知你是对我而言的久别重逢,即便是你一如既往的戏语调侃,我已流连不舍。
若如你所言,社团+恋爱=青春,那么,我恋上了你。
想念你,想念你,将上低音号,吹成了你的样子。
观者视角——毕业,社团欢送会,欢乐(yuè)掩离殇,明日香永远一张看戏的脸。
互相告别、互相打气、互相泪眼摩挲、互相恋恋不舍,香织拥优子入怀、轻抚,你在人群中奔走找寻,明日香,是呢,如香织言,她身在何处?
黄前久美子视角——找到了一处又一处的空旷,驻足最初遇见你的地方,遇见你。
没有拥抱、没有安抚泣不成声、没有回应深情不舍,单回首一句后会有期,我便愿意信誓旦旦。
終。
虽然久美子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剧情触发工具人,虽然霙与希美的相关剧情囿于篇幅刻画不到位而略显矫情,明日香的人格魅力仍能让我忽略上述硬伤,甚至相较前季私心更喜欢本季。
久美子的姐姐们(葵—麻美子—明日香):后知后觉的依恋;学业与社团相抵牾之变奏(后天经历—原生家庭:出路似乎归于“游必有方”);虽有外部压力,自身仍为行动本原,需要承担自我选择的后果——假装成熟之余,是否“自事其心”(将来后悔与否),是否真正合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一厢情愿的“忍辱负重”实为逃避)?
霙与希美部分的前后关联:为何吹奏(对比丽奈与明日香);坚守原则退出(后悔与担责:联系明日香“托孤”夏纪与拒绝双标)与隐忍等待变数乃至主动引领革新(迎难而上的晴香与优子:不再全然依赖拼命闪耀的星星);明日香对霙的误判(分别位于两个极端的疏离者均能获得发自内心而非迫于环境的关切——居中的久美子逐渐介入直至坦言);善意隐瞒与吐露真相(联系久美子与丽奈:比较泷潜藏的执念与温柔)e5:比赛(他人评判 v. 更广阔的舞台);画面细节可供无限解读,乐谱照片联结每个成员e12:再次强调久美子与秀一相处时的天然本色(联系家人:对比丽奈)
9-好きとか嫌いとかじゃない、だって母はどこまで行っても母だから。
どう足掻いてもその人から生まれたとゆう事実は動かない。
枷ね、一生外せない枷。
-明日香10(这一集简直能封神 \(*T▽T*)/ )-私も…寂しいよ-久美子 在各种铺垫和回忆后说出的这句话非常感人。
作为独生子女可能还无法完全体会到这种姐妹情吧……明日香这样的人设简直是动画里少见的让我很喜欢的女性人设。
人物性格和感情都描写得很细腻。
她对很多事情和问题总能看到本质,虽然表面上总是很开心,对一切都游刃有余的样子,但越是这样反而更让人心疼。
她虽然有着不输给他人,希望参加比赛的理由和渴望,可是没有以自己的隐情作为借口,对自己和他人一视同仁,不想给大家添麻烦,默默退出。
可是在主角说出“前辈也不过是和高中生”这句话时,还是动摇了。
尽管她的家庭环境历练出了她远超高中生的成熟,可是在这种成熟的背后又怎么可能没有过一点点委屈,没有希望过自己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能有作为一个普通JK,不时任性一下的资格呢。
而这样细腻而真实的人物心理设定也成为了劝归明日香回归,合理的理由之一,也是这部动画的精彩之处。
普通动画大概会是通过女主一开始说的“大家都在等你”的理由而成功劝归。
而京吹却把这个常见的故事情节无比精彩的展开了。
从而让明日香这个人物更有深度。
另外,之前女主姐姐的问题,在劝归明日香上也起到了合理且至关重要的作用。
“後悔するで分かってる選択肢を自分から選べないてください”这句话,成熟的明日香是不可能不理解的。
劝归也在这两个非常符合人物性格和心理的理由下成功了。
劝归成功后,京都对明日香的描写也简直精彩至极。
终于有人给予明日香一个作为普通高中生,可以任性得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而不顾大局的许可。
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种终于可以不再压抑自己心愿的感情,以及自己后辈如此支援自己的感动,交织在一起,流泪的表情,又怎么能描绘得出来呢?
所以京都故意的没有让观众看到表情,只让观众看到颤抖的双腿,侧面闪动的泪水,以及让观众听到略带哭腔的声音,还有明日香最后的逞强,剩下的都交给观众想象。
真的是太能打动人心了(T▽T)至此我能理解到为什么京吹这部作品能如此打动人心,它靠的不仅仅是作画品质。
部分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以及总体的思路都非常好。
对于那些没接触过吹奏乐器的观众来讲,如何让这部动画打动他们?
当然是要靠热血和感情。
认真地设定人物的性格、背景和心理,交代她们的对比赛执着的理由,让每个人物都怀着不同的感情与渴望,去一起努力去赢得比赛胜利。
这样才能让观众带入人物的心情,才会更加感受到热血也更加渴望她们能胜利。
这种渴望不单纯是观众渴望主角团能龙傲天,能赢得比赛,而是还加入了观众对人物的喜爱与怜惜,希望人物能实现自己心愿的心情。
音乐本身就能打动人心,更何况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怀着不同的心愿,经过各种艰辛与努力,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呢?
真心希望京都能用这样的人物设定故事情节和制作水平来制作一部女性向的番啊啊啊〒▽〒女性向的番本来就少,有非无脑套路剧情的就更少了(T▽T)
《吹响吧!
上低音号》第二季和第一集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了,吹奏的部分大幅减少,部内的关系变得复杂,人物的性格更加真实。
如果第一季的主题是“热血”的话,那么第二季的只能用“现实”来形容了。
缺少了第一季那种激情澎湃的演奏,有很多观众不买账了。
但是我觉得这也是官方一种讨巧的做法,毕竟大多数观众不是专业的演奏鉴赏户,如果像之前一样,主打音乐的话,不仅浪费钱,也可能养成他们的审美疲劳。
于是,他们大刀阔斧,干脆把人物的关系,把过去的黑历史做到极致,甚至加进了原作里没有的剧情。
结果就是这一季的百合情节风生水起,后期几乎每集都可以和第一季的第八集相比了,而另一方面,所谓的BG线随着丽奈逆天表白被拒绝就只剩下路人男主秀一同学这个独苗了,可是看这趋势,官方一点都没有发糖的意思。
丽奈的光环被削弱,秀一的戏份几乎没有,这一季实际的主角就是⑨和明日香。
为什么呢?
因为,前面说了,第二季的主旋律的人物间的矛盾,是现实的束缚,而这两个人,正是社团里最复杂的两个人,最后一集,明日香送给⑨的小本子里写着“吹响吧!
上低音号”完全点题,那一瞬间,仿佛把前面丽奈积累的第二女主的羁绊打碎了。
和⑨妹子羁绊最深的变成了明日香。
我很喜欢向明日香和姐姐表白的那个⑨,比喜欢上一季怠惰的⑨更加喜欢。
因为心疼,心疼一直洞察别人内心,稍显冷漠情绪缺失的久美子突然在电车上痛哭的样子,心疼她在寒风中寻找学姐的样子,心疼她那个慵懒的表情中突然露出一瞬寂寞的样子。
丽奈的是她的挚友,丽奈说要剥去的伪装,可她是没办法办到的,和丽奈在一起是开兴的,所以这根本无法让久美子感受到自己正在失去什么?
甚至遗忘了支撑自己走过来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姐姐离开了,她躲在地铁上啜泣。
直到有一天,明日香要离开了,她跑遍了整个校园寻找那个憧憬的学姐。
然后,她真心实意地表白了,在大赛失利的夜晚,人来人往的街上,隔着一段距离,告诉几年没说过话的姐姐,我喜欢你。
在毕业典礼上,告诉即将离开的明日香,我喜欢你。
黄前久美子,只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只是一个没有被爱眷顾的女孩,用了这么长的时间,那个提不起精神的她终于意识到,她终有一天会因为憧憬的对象离开自己而空虚。
她努力地翻开学姐送给她的日记,如果想要追赶一个人,也许就要走完她走过的路吧。
你不希望她离开,我也不希望你离开呀。
可看可不看
看了美女上错身和这个。。觉得这里的法庭玩玩一样的。。
如果没有最后的30分钟那就只是纯粹的脸谱化套路化无聊故事。话虽如此,只能靠最后的30分钟去拯救前面无聊的一个半小时的剧本也没好到哪里去。
大学的时候老师放给我们看的,内容不记得了但是女主的独立还记得
这种狗东西。。。
歌舞还是不错,尤其是法庭上那段。但是总感觉主角太欠火候了,气场不足,完全被配角的光芒压住了!
这是音乐剧的词条啊...打之前看看演员对不对啊...
真是肥皂。在英美概論選修上老師放給我們看的。
狗狗~
啊啊啊女生可以做到一切想做到的
蠢电影
现代音乐剧果然有好多现代元素。。但是歌并不动听。。差今年的tony 魔门经 远了
好可爱啊,认真讲好了不复杂的剧情,这故事好美国梦233。终于get到CB的甜!
三直接就换了主角,但故事还是不太适合律政俏佳人这个名字,有点感觉是小打小闹。
最后了,当然不能够太差。
怎麼有兩個。。。
最后的求婚很cool
Brava!
应该高中大学时期看的了,几乎是英文电影的入门几部之一,女主的台词还要被拿出来练习配音。比较经典的甜心剧。
音乐剧果然能将电影版中的尬化解成欢乐,但是欢乐之外歌曲本身基本没有能记住的旋律,当然除了已经出圈的gay or European,想当年还是从versailles同人视频里知道的,就觉得很好笑。另外比影版带来更多满足感的当然是学长甜甜的男友力和爱情线!此处插入八卦:Christian Borle原来是Sutton女神的ex哦!作为Reese小粉,个人觉得不如电影之处当然是女主没有当年的Reese那么甜妹,不过唱跳来说当然很是很棒的,虽然我们Reese当然也超能唱的!同样觉得当年的Alli Mauzey肯定会是很好的Elle Woods,因为她的Glinda就是有这样甜甜的pink power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