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和女主虽然都是盲人,但男女主都是很独立、自信的人。
男主是配音演员,女主是社会组织的钢琴教师,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谈了40分钟的恋爱后终于结婚了,才过了新婚之夜没多久,美丽的新娘被两个小混混盯上了。
趁男主上班不在家,小混混光天下日潜入小夫妻家里qj了女主。
男主回到家发现狼狈的妻子,痛不欲生。
原以为警察的介入会让真相浮出水面、将坏人绳之以法,谁知小混混A的哥哥是地区的参议员,用金钱、权利和警察局长一起掩盖了弟弟的罪行。
谁知没过多久,小混混再一次将女主qj了,女主不堪忍受,最终含恨上吊自尽。
男主从此走上了为妻子复仇的道路,高智商的男主精心策划,利用自己模仿声音的才华和出奇制胜的听觉,先后将小混混b、小混混a、小混混a的哥哥引入一个又一个圈套,最终为女主报了仇。
而警察局长始终找不到男主杀人的证据,连最后一个证人也是盲人,无法进行指证。
故事就这结束了,男主将女主的骨灰撒向了大海,表示一切都已释怀。
以前对印度电影的第一映像就是,一言不合就尬舞,可能出于文化的不同,看着看着确实有点出戏了。
比较熟悉的也就只有印度国宝级的演员阿米尔汗了,好几部电影都十分精彩而且很有深度,不再是那种尴尬的歌舞片了,说实话那种真的欣赏不来。
看完这部《无所不能》以后,虽然也有尬舞的桥段,但对印度阿三,不对…应该是印度电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对国人而言一提起印度就是,强奸,脏乱差,素质低下,杂技阅兵,航母开裂……各种贬义的标签接踵而至。
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大天朝国富明强,嘲笑别人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社会在不停的发展,人也都是在不停的改善和进步的。
而我们呐!
电影越来越商业化了,比的都是卖座率,比的都是票房,,这部卖了多少钱,那部又赚了又几个亿。
现在真正有意义的片子又几部呢?
还没老电影好看,感觉都是大佬们圈钱的工具罢了。
当我们还沉浸在仙魔的侠骨柔情,欧巴的绝世美颜,你侬我侬的言情剧的时候,别人都已经又上一个高度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故事,在大天朝拍出来如果不改结局绝是对过不了审核的,坏人是该死,就算是好人为了报仇杀人,但杀了人就是犯了法,就要得到制裁,你敢公然藐视法律吗?
谁敢呀!
就像《少年的你》里面一样,该死的人死了,锅也有人背了,这样的结局就挺好了!
但非得要整出一个“郑义”来,让人心里堵得慌!
到底啥才算是正义,穷人的“伙伴”,还是权势的“工具”?
不过法律也有失误的时候嘛!
前几天不是一直报道那个坐了十几年冤狱的学霸吗?
十五年的青春啊!
又岂是区区金钱能换得回来的。
有些人眼睛瞎了,但心如明镜;有些人睁着眼睛,却是个睁眼瞎。
本片以弱势群体盲人的“第一视角”切入讽刺的太到位了,又以“强奸”这个对印度来说很敏感的主题为临界点,把剧情推向了高潮,深刻的揭示了政府和警察的腐朽,还有弱势群体的无奈。
导演也是有颗爱国的心啦!
鲁迅说过“医不救国”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这世间哪有什么无所不能,无所不能还不都是被逼出来的,就像罗汉在妻子自杀后,找警察老大面谈时说的那样,“我根本不指望你们这些人了,苏也不指望,要是你的制度能帮到我们一点点的话,我本可以不做什么事了,但现在我得做了。
”
虽然剧名叫无所不能,其实主人公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无所不能。
这部剧的女主非常出彩,也正是如此当她自杀的时候,整部剧都暗淡了。
至今为止所看过的印度电影,都以表现女权思想崛起居多。
一名美丽自信优秀的女性,即使经历了如此不堪的事,还是坚强着生活,我以为这是女主最大的亮点。
结果最后为了男主自杀了。
然后就是男主的独角戏,整个基调就偏了。
你说这是爱吧,但对方给予的回应却显自私。
不成熟的复仇计划,不专业的杀人手法。
说不出他是为了谁,但女主的死,白瞎了。
没事蹭抖音,蹭到一部电影的剪辑版 ,剧情很有意思,一下子被吸引过去。
讲的是一个盲人的老婆被人侵犯,警察被收买,求助无门绝望的妻子自杀,男主复仇的故事。
印度电影怎么都喜欢拍这种完美犯案的题材,总觉得很多人在逍遥法外。
之前的《误杀瞒天记》现在的《无所不能》感觉有很多的共同之处。
都是被侵犯,犯罪的人都是权贵的亲戚,被欺负的人得不到该有的公道,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反击,最后反击成功的故事。
这部电影最特别的地方,大概就是男女主都是盲人吧,一般情况下的盲人肯定没法活成他们这般乐观开朗独立自信,但毕竟是电影,所以一切都预先被可能了。
他们的世界原本是黑暗的,可遇到对方之后,彼此就成了对方生命里的光。
女主一开始是不想见罗汉的,但是不想辜负穆吉太太的一番好意,于是赴了罗汉的约,然后和罗汉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说自己不想结婚,一个人工作生活很好不需要依靠他人。
而罗汉通过这番交谈,对女主一见钟情。
她说“两个负加起来怎么可能得正呢”他说“一个人的自信 就是她的力量 你和我虽然都是盲人 但并不软弱 为什么你会害怕和我在一起”她:“黑暗不能点亮黑暗啊 罗汉 ”他:“对 但是结伴前行 能让黑暗看起来不那么让人害怕 对吗 ”最后,他成功的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她。
看着他们的笑容,压根就让人忘记了他们是盲人是事实,爱情是盲目的,他们的爱情却不。
有时候会很讨厌突然为了热闹而开始的唱跳,但是这里的舞蹈不知道是因为太短还是因为人设的原因,竟让我看的有种恰到好处的感觉。
甚至觉得很美好,让人一度以为他们没有失明,让人很沉浸在这样的欢愉之中。
前面有多甜,后面就有多大的反转,剧情向来如此,虽然早就习惯,也还是很期待后面的走向。
一个盲人要怎样翻身,反败为胜。
接下来,就开启了不好的开始,坏人一号在拜象神的时候看上了女主,在男主和女主走在街上的时候,叫来了坏人二号去围堵,女主喊来邻居才让他们走开了。
在男主去工作后,实施了坏事。
男主回来后,便报警,警察受理的时候,接到坏人一号的哥哥(某有钱的大佬)的电话,于是给坏人放水,男女主去医院取证的路上被抓去关了起来,后来以证据不足为由不予立案。
男主再闹着去医院的时候,女主明白了警察的意图,哭着说她想回家,带她回家。
就在风波刚平的时候,坏人一号二号居然再次作案,女主写下一封盲信就自杀了。
崩溃的男主知道警察的不作为之后,到警察局跟那个警察说,申请立案这样的傻事我不会再干了。
“我根本不会指望你们办案了。
她也一样。
我就是来跟你们说一声,你们警官哪怕之前帮过我们一下,我也不会采取行动的。
但现在为了苏,我要采取行动了。
”“我要回击,以眼还眼。
”“到时候只要给他们验尸就可以了”“你们可以睁大眼盯着看但你们什么也看不见 你们可以伸长耳朵听 但你们什么也听不见 到那时你们想发声 恐怕也是有口难言”“最关键的是,你们会识破一切,但无法和任何人澄清真相。
”于是他真的一步一步将坏人二号一号以及一号的哥哥全部处理掉,过程虽然艰难,但好在都无大碍。
各种恰到好处的设计,以及最后取证的时候,所谓的目击证人也是一个盲人,让他所说的照常发生,让人不得不佩服这逻辑。
一切都结束之后,他终于让她的骨灰撒入了大海,也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看完之后,感觉一类电影都有一类电影的共同之处,未必能说出很多来,但感觉就在那了。
就像看了很多美剧之后,再看罗宾汉起源,就会有很多共通之处,不再有那种哇哦的惊奇。
倘若没看过之前那些,这也算是很精彩的电影,但是看过之后,就会觉得很普通了。
普通到不想再看打了好几小时也只是消灭了一个傀儡还要继续打傀儡的故事,现在的耐心只够我看他挑战终极boss了。。。。
嗯,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
这个电影别处看还是收费,老规矩,后台私聊给你资源。
宝莱坞纯熟的艺术技巧,使得整部电影丝丝入扣、观赏性极高。
情节设置上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不浪费任何一个细节,在伏笔利用上,堪称戏剧创作的典范。
观众的预期,始终被编剧牢牢握于股掌。
两个盲人相爱相守,风景会是怎样?
又会遭遇怎样的起伏?
从一开始,就让人不由得猜想: 主角的爱情,困难将来自何方?
相恋时两人商场走散,竟然没有发生自动扶梯的意外;新婚之夜新床脚下一堆蜡烛,竟然并没有意外引起火灾;尚未完工的新房施工现场,竟然也没发生失足。
层层拨开,全片真正的危险,来自于权贵鸡犬觊觎女主美色,欺负两人目不能视。
在女主第一次被侵犯、男主回家探寻妻子时,剧场观众就响起私语:自杀了。
但是女主坚强地活着,报案、遇到绑架、发现警方被收买、投诉无门,但还会温柔地安慰丈夫,对生活充满希望。
看到这里,不由得佩服印度这些植根于苦难的社会现实的艺术作品:要深度有深度、要复杂性有复杂性。
然而,女主遭遇第二次侵犯后,自杀了。
尽管男主不断地重复着“我的妻子很坚强”的台词,但是影片总算是顺了大部分观众的意愿——被侵犯的女人只有死路一条。
尽管接下来的故事从爱情片一转而成悬疑动作片,精彩异常,但是故事更多的可能性已经被抹杀,接下来的讨论也不再触及社会苦难,而是一部纯商业片了。
在这个转折点上,影片失去了灵魂。
如果女主不自杀,就不能激发男主去复仇,演出一场与《未知死亡》类似的复仇故事。
如果女主不自杀,编剧应该就不知道要怎样去发展情节线了。
印度苦难的社会现实滋养了繁荣的电影艺术,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到《神秘巨星》。
但这同样的现实苦难,也限制了编剧的艺术想象力。
被侵犯或被杀害的女性,在美国影视中会变成什么呢?
猫女、CSI……各种被侵犯的女性角色,不记得有自杀的。
那么如果女主不死,电影还要怎么演?
可不可以两个人一起复仇?
可不可以死的是男主,女主来复仇?
可不可以加入辅助角色?
……各种可能性,在女主被安排自杀的那一刻,也都随之被抹去。
虽然影片一路精彩好看,但也仅仅是精彩好看而已了。
尽管从人设特质到剧情细节,有诸多不同,但这个前半段叙述爱情,后半段为爱复仇的故事,还是很容易让人想起阿米尔·汗的经典影片《未知死亡》。
但不同是,相较于《未知死亡》对爱情的纯粹歌颂,《Kaabil》(印坛译名《无所不能》)更着重于宣扬个人尊严。
主角罗汉,是一个盲人,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成为生活中的弱者,他擅长模仿声音,并因此成为配音演员,拥有稳定的收入,他有灵敏的嗅觉与听觉,能迅速对自己的处境作出精确判断,他心思缜密,会通过计算步数等小细节,让自己在无法看到的情形下,掌握甚至超越常人更多的环境信息。
这些非凡的特质,也许会让罗汉看起来与众不同,但对于他而言,这一切只是为了能让自己像正常人一样活着:生活自理、经济独立。
以残缺的身体,去追求正常人的生活,必然是艰辛的,但罗汉做的无怨无悔,因为能够不依赖他人的照顾、施舍、同情获得的生活,才是有尊严的生活。
显然,罗汉是一个极其看中尊严的人,所以当车夫欺负他是盲人,少找他十块钱的时候,他立即指出,要求其改正,不是十块钱有多重要,而是尊严不容践踏。
在罗汉和苏皮莉亚的恋情中,尊严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相亲第一次见面时,苏皮莉亚向罗汉表达了不想结婚的想法,因为她觉得两个身处黑暗的人,无法找到光明,言谈之中,有一种深刻的自卑情结。
罗汉则表示,一个人的自信是他最大的力量,而这种自信,源自他强烈的尊严感——身有残疾的人,一样拥有爱的权利。
不但如此,罗汉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表现出对爱情的屈就、凑合,他告诉苏皮莉亚,只有当她真正爱上自己,他们才会走向婚姻。
随后,罗汉通过舞池共舞、商场寻人、新楼置业等等行动,打动了苏皮莉亚的芳心,因为她不仅感受到了浪漫、美好,更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尊严感,盲人的生活不比正常人差,盲人的爱情,同样美妙动人。
然而,这种可贵的尊严,很快遭到了毁灭。
权贵的弟弟阿密特带着手下混混,乘罗汉不在家时,强奸了苏皮莉亚,收受了好处的警察,对此坐视不理,很快苏皮莉亚再次遭受强奸,不但如此,阿密特还告诉她,以后会经常来侵犯她,阿密特离开后,她用一条白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阿密特的权贵哥哥,曾问罗汉,“要是她那么想自杀,干吗不在第一次强奸后自杀,干吗要等到第二次性侵?
”
原因很简单,苏皮莉亚的自杀,不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失贞,因为按照这个逻辑,被强奸一次和被强奸很多次,并没有本质区别,反正她都是失贞了。
苏皮莉亚的自杀,是因为在权贵与司法勾结的体制下,尊严无法被捍卫的绝望,只有死,才能制止尊严继续被蹂躏。
与此同时,阿密特的强奸动机,也非常值得揣摩。
在罗汉和苏皮莉亚大婚之夜,他和混混瓦西姆进行了一段非常猥琐的对话,调侃两个盲人该怎么做爱,随后,他们还在罗汉夫妇回家的路上,对他们进行骚扰,嘲笑罗汉是个瞎子,居然还能有老婆。
可见,阿密特的内心相当歧视盲人,他会想到强奸苏皮莉亚,虽然有仗势欺人、贪图美色的成分在内,但更多的都是想要毁灭罗汉夫妇的生活,践踏他们的尊严,因为他觉得盲人没有资格享受爱情与婚姻。
一向重视尊严的罗汉,自然无法容忍这一切,妻子死后,面对警察的继续不作为,他决心复仇。
印度人的想象力和创意,在这场盲人复仇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罗汉巧妙利用了平日生活的技能与智慧,依仗着捍卫尊严的巨大勇气与决心,策划了一场堪称精妙绝伦的复仇,借刀杀人、挑拨离间、埋设陷阱,玩的可溜了,一度被认为是软肋的眼盲,甚至还成为了罗汉有利工具,最终酣畅淋漓的惩戒了仇人,又逃脱了法律制裁,让人看来十分过瘾。
当所有人都认为罗汉作为一个生理上的弱者,必定会选择忍气吞声时,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为了捍卫尊严,他无所不能,印度电影论坛选择的片名,可谓是极其精准。
影片糅合了爱情、歌舞、动作等印度电影常见的元素,属于相当主流的娱乐片,但它内在传递的主题,是非常严肃的,宣扬了个人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
与此同时,选择一个盲人作为主角来宣扬尊严,不仅仅是增加故事的戏剧张力,还揭示了尊严是人的基本权利,不论什么层面划分出的弱者,都不会因为自己的弱势,而失去尊严的享有权。
换言之,任何人的尊严,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并无一例外的不容践踏。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Indianmovie”。
这电影过于辣鸡我甚至懒得点剧透警告。
本片最大的两个问题:其一、复仇部分的“完美犯罪”根本不完美,我原本以为会有什么高智商局,结果最终也不过是“将某人约出来然后杀掉”;其二、男主对妻子的爱情看上去根本就不对头,让人感觉他爱的并不是妻子,而是自己。
关于复仇的部分吧,其实问题也不算那么严峻。
说到底,男主只是个普通人,我也不期待他像阿婆小说里的凶手一样设计出超级精巧复杂的局,然而他一开始跟警长那里放了大话说要犯下“完美犯罪”……那你既然没那个本事,干嘛要打草惊蛇啊?
就直接开始复仇然后警长来调查的时候装傻不是更合理一些吗?
现在可好,人家一开始就锁定你了,要不是这个片区的警察似乎都是智障,否则根本不可能轻松解脱。
复仇还有各种奇怪的bug,比如说议员破门打翻蜡烛导致爆炸,自己居然没连带着被炸死,这个爆炸简直逊到极点。
不过最要命的还是这部电影的情感内核之虚假。
男主的动机都是为了给挚爱的妻子复仇——但又或许不是。
妻子被强奸后夫妻走投无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但电影的重点几乎放在了男主的痛苦上。
男主无法从事自己的配音工作,男主因为感觉自己的无能无法安慰妻子,妻子被侵犯了但男主因为社会的黑暗也同样被侵犯了,甚至最后妻子的遗书都说自己自杀是不想让他继续受到伤害。
可是,拜托,妻子才是被强奸的那个人啊。
她遭受了这样的伤害,反派为了毁灭证据还绑架她,把她关了一整天,随后她的证词不被采信,丈夫对自己态度疏离——但是我们几乎看不到她的视角。
在她死之前的闪回里,她甚至多少开心地做着饭,还和邻居家的孩子有说有笑。
我不是说强奸受害者一定就要哭天喊地蜷缩在床上,每个人都有应对创伤的方式(而被强奸毫无疑问会带来创伤,人被打了都会不开心,更别说这种方式的侵犯了),可是对比之下,女主受到的伤害毫无疑问被弱化了。
她最好的呈现自己痛苦的机会是和男主说他们应该分开的时候,男主没有反驳她的“我知道你觉得我已经和以前不同了”。
然而之后她似乎又想通了,可是电影没有告诉我们她是怎么想通的,哪怕让悲伤的女主摸着男主送给她的那块表,想起甜蜜时光从而重拾对爱情的信心呢?
但是她就是在遗书里告知他自己想通了。
就算本片的重点是男主,反映一下女主的痛苦也能让整部片子的情感变得更加充沛有力。
可是我们只透过男人的眼睛来看这一切,我们只感受到男人的痛苦。
其实一开始我就确信男主也是一个反派角色。
他只为了“能听见你的声音”而强行给女主买高跟鞋,尽管她明显穿着走路时歪歪扭扭;之后他又拒绝让女主使用盲杖,说是有自己牵着她的手就够了,然而到头来还是松开了她的手。
这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的行为和真正的浪漫差十万八千里。
最终,连带着其他不算那么有问题的行为也让我感到膈应了:拉着女主跳舞、尽管她有表还给她再买一块(虽然她之前的那块表对她来说有着纪念意义)、甚至一开始女主表示不想结婚还非要表示自己想结婚什么的,放在别人身上不是什么大事,但放在这位男主身上就只让我看到自大和自私。
就是他的自大和自私,才让他没能对妻子的分手请求作出回应。
就算再怎么对自己失望或者是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回一句“我爱你”或者“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心里在意对方,就算再没有话讲也总归能传达些许心意。
但是他没有。
就算遗书里说女主知道他是爱自己的,但他当时的表现仍然可鄙,这是原则性问题。
遗书一事更让我匪夷所思。
发现女主自杀之后,男主明显摸到了纸,但当时就没有想到要看,甚至让它掉在了床底。
就算当时过于难过,这也可能是女主留下的最后话语(就算无法肯定是遗书),一时不想看也好歹收起来吧……你到底有没有在意对方啊???
就连最后,复仇也只是为了让他,男主,得到心灵的平静而已。
对此我只能翻白眼并且后悔买票进电影院。
复仇电影《无所不能》是一部复仇类的影片。
什么叫复仇电影?
就是反派会伤害甚至杀死主角身边重要的人或者其他东西,之后被主角复仇的故事。
因为属于先压抑后爆发的类型片,所以复仇电影一般被定义为爽片,就是能让观众看完以后有一种出了口气的感觉。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比老牌的复仇电影如《我唾弃你的坟墓》等,如今不少复仇片或多或少都会在里面添加一些隐喻社会问题的剧情。
比如韩国电影《蚯蚓》《别哭妈妈》隐喻的是校园欺凌,上个月在天朝上映的《一个母亲的复仇》则是印度社会的女性地位等问题。
而《无所不能》,也是这么一类的复仇片。
老弱病“残”社会的弱势群体,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老弱病残里面,往往残疾人是最容易被大众忽略的。
没办法,单纯是“扶不扶”这个问题就足以让老人们频频得到社会的关注,更何况还有不少国家都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情况。
校园欺凌、女性被侵害的新闻在如今这个社会也是屡见不鲜。
病人们的话,医患关系的问题历来都是最热切的关注点。
只有残疾人,很少人会去关注他们,甚至社会上对这个群体的歧视也是屡见不鲜,而这种情况,在阶级观念非常强烈的印度社会更加常见。
《无所不能》的男女主角,就是双目失明的残疾人。
身体有缺陷的男女主角,虽然凭着自己的努力,也能找到工作并自力更生地活下去,然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却并不一样。
女主角苏一直都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而自卑,而男主角罗汉则一直都坚持着自己的尊严,并且一直带领着苏,让她也慢慢走向自信的道路。
电影的前半段是很美好的,讲述两个盲人从认识到相恋,从自卑到自信,从“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到“我想有一个家”,可以说对气氛的渲染相当好,这也与后来的不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盲人眼中的世界罗汉与苏在一起不久之后,就被“权贵子弟”阿密特盯上。
阿密特之后趁机强暴了苏两次,并声称以后会经常来侵犯她,罗汉与苏去报案,但阿密特后台强硬,警察们早就收取了好处,结果不了了之。
之后苏上吊自杀,诉讼无门的罗汉决心要以自己的一切向阿密特等人复仇。
阿密特其实就是印度的“社会人”的缩影。
他有权有势有背景,因此天生就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
残疾人是否就不配享有正常人的权利?
在这些阶级观念很强的人眼里答案是肯定的。
他们觉得,你残疾,就意味着你离正常人的标准线都还差一点,那么你自然就没有权利去享受正常人才能拥有的东西。
具体到本部电影,阿密特的态度就是:“连我们这种正常人都没能跟漂亮的女孩儿上床,你这瞎子又有什么资格了?
”当然,苏在他眼里也只是一个很漂亮随时可以侵犯的女人,因为她也只是个盲人,在阿密特眼里,苏这种“离正常人还差一线”的残疾人根本不配得到什么美好的生活,只配让成为他的发泄物品。
在不幸发生之后,苏选择了自杀,这也是可以预见到的---她没有其他路可走。
如果是认识罗汉之前那个自卑的苏,或许她就会逆来顺受,那个时候的她,自卑到不敢相亲,不敢结婚。
但在于罗汉在一起之后,她明白到其实根本无需为自己身体上的缺陷而烦恼,他们盲人也可以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像普通人那样成家立室,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
在被侵犯之后,在警察不受理的情况下,面对阿密特“以后想搞就来搞你”的威胁,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只能选择自杀。
至于男主角罗汉,在苏自杀之后决心向权贵们复仇,其实也是电影对现实的一种美好寄托。
因为现实里的印度社会,并没有罗汉这种“盲侠”。
大多数残疾人面对欺凌,要么只能苟且地活下去,要么只能选择以死明志。
毕竟印度的律师等高材生都认为“女性被强暴是她们的错”,连普通女性的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更何况是残疾人呢?
盲侠《无所不能》始终是一部爽片,因此对社会与残疾人关系的探讨也就到此为止,电影的第三幕是罗汉对权贵们的复仇。
虽说是爽片,但鉴于罗汉始终是个盲人,让他像普通复仇片那样拿着把刀一个一个把权贵们杀死是不靠谱的,所以电影里采用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做法---挑拨离间。
因为影片设定罗汉的工作就是配音员,他具有模仿各种不同声音的技巧,并最终通过变声成功挑拨了权贵们之间的关系,先让他们自相残杀一波。
但或许是考虑到通过这种计策来复仇不够刺激,电影后面还是陷入了俗套的搏斗模式。
罗汉一个盲人跟四肢健全的大汉战斗又屡屡获胜,最后阿密特的哥哥谢拉尔已经用枪指着他的头却不下杀手非要继续肉搏,虽然观众们看得是很爽,但却也进一步增加了失实性。
不过影片最戏剧性的是结局,在中段腐败警察们以“盲人不能作为证人”为理由拒绝了罗汉与苏的报案,结局警察自以为找到了罗汉用电话离间权贵的线索,谁知道电话亭的亭主也是一个盲人。
虽然复仇戏段看的是很爽,但然而不禁让人深思。
让一个残疾人去“无所不能”,这对社会而言是多么的讽刺。
就以电影本身来说,倘若没有官官相结的勾当,能给罗汉与苏还一个公道,罗汉又何至于要让自己双手沾满鲜血?
要知道他可是什么都看不见的盲人,他的复仇之路比正常人更加困难,这是把人逼到什么地步,他才会以残缺之躯去行险恶之事?
严格来说,因为影片后半段的失实感略微严重,因此《无所不能》并不能算是一部非常精良的电影。
但不管怎么说,这部影片还是可以一看的。
印度电影果然没让我失望。
观后感:1、男主真是扛打。
2、印度破案手段太原始了,如果在我天朝,监控+指纹+血迹,哪还有破不了的案。
3、女主在结婚前就没碰到过人渣,自己生活的也挺好的,结婚后咋就这么倒霉。
4、编剧脑洞挺大,想法很特别,好看。
5、电影节奏真好。
6、总是联想到调音师是怎么回事。
7、不该在晚上10点看,现在1点多睡不着。
这部电影,从细节中可以看得出导演是十分用心的。
印度电影肯定缺不了歌舞片段。
男女主角载歌载舞时,动作的编排设计上也充分体现出了盲人的特点。
另外,男女主角的动作和表情,几乎都是大特写,这对演员的演技又是一大考验,中国很多小鲜肉演员是无法特写拍摄的,只能拍远景。
电影前半段:男女主角从相识到相恋,再加上印度歌舞的气氛烘托,导演把那种爱情的浪漫感觉,简直拍得有点甜死人,感觉自己仿佛也跟着一起恋爱了一样……电影如果到这里结束,就像美丽的童话一样,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印度电影特色是拖拉,这不能说是因为特色就要强制我们喜欢啊,后面还不错,但是强行加逻辑也太尴尬了。湛江金沙湾SFC上影影城
想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种病:被迫害妄想症,然后又幻想自己超牛逼的去复了仇。 可里面的社会戾气太重了,为啥端午节上这儿片?
21-076. 復仇爽片,但是情節有點離奇了
一直都期待着警官看完转身戴墨镜的老人后,下一个被解决的就是他。另外,为什么那个议员非得在其妻子葬礼去激怒盲人?还吧啦吧啦一顿说真相去挑衅?那个小孩到底哪边的?和一群小孩引狼入室导致女主被性侵第二次,接着又让警官发现了男主的秘密,再掩护男主离开被监视,我也是懵逼
负负真的可以得正。看完久久不能平复。为生之孱弱,为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
3.5吧。非常老派的复仇片。故事跟表现手法都很复古。但演员选得合理,人物塑造的完成度也好,最终代入感就还蛮好的。而且这对cp,我吃了。
爱你我就无所不能
喧哗 详略不得当 不需要一半时间讲爱情 后面就是反派死于话多 PS.不过印度电影给全球人民留下歌舞的印象也是厉害 什么片子都能加歌舞
抖音刷到的。不能因为主角是盲人就打高分呀,前面是无辜弱势人,复仇时就大变盲侠?模仿声音挑泼离间,一个一个的血刃仇人,进展都没有越来越高级,而是越来越造神了。
盲人尽力了,反派弱智了
有点小BUG,毕竟是电影,现实中男主要做到这样会很难很难
前面也太冗长了
毫无逻辑…………
爱情部分是印度电影里处理得比较好的,复仇故事荡气回肠,但是细节粗糙令人难以信服,这就是印度悬疑类型的通病了。ps:警长看男主的眼神,有点不对劲啊!
当个神话故事看挺好
果然看到前面cue了阿米尔汗几次有如此甜蜜就是要复刻《未知死亡》惨案了,印度电影总是对美丽善良的女主下手特别狠,罗斯汗这么多年没变样,演技nice,除了有些过分开挂的地方和不合时宜的慢动作以外还不错。
又是用力太猛
法律不健全的时候,或者警匪一家、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自认倒霉(美其名曰“耐心等待正义的到来”),还是以暴制暴?任何人都会回答你:没有人有资格超越法律,杀人永远都是错的。但在电影中,我希望看到另一种答案。可能有人觉得,罗汉的做法就是以正义为名的犯罪,本质仍然是犯罪。的确,他的做法并不政治正确,甚至有点“三观不正”。但如果非要在“什么都不做,自认倒霉”和“动用私刑”之间选一个,我还是选择后者。类似《大卫•戈尔的一生》,罗汉的做法不仅是对罪犯的复仇,更是对警察的以牙还牙。我和妻子被伤害了,你说我没证据?那我也去犯罪,然后让你找不到证据。你要抓我?不好意思,你没证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点幼稚,但很解气。剧本精良,如果主角光环弱一点、开挂少一点就更好了。
印度现场加成20分
无力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