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2个半小时的电影,因为语言有点不习惯,精彩画面正常速度,叙事画面1.25倍速播放;①剧本条理清晰,但是不复杂,也不拖沓,主要想歌颂哈萨克斯坦历史上的女英雄;②先不谈历史的还原度能有多少,从电影画面的角度来说,起码视觉冲击力是可以五星的;③影片也让我对中亚历史中的人民生活,有所认知了,算是我看过古代草原系列电影中,首要推荐的一部。
④个人认为,另外本片所表达的草原人的气概,或者说是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取长补短的。
游牧民族国家哈萨克斯坦拍的自家英雄史诗片,他们的骄傲,因为杀死如日中天的波斯居鲁士二世闻名的马萨格泰人女王托米丽司,从随着母亲难产而死的出生、到父亲死于叛变、到艰难长大后得以报仇归乡、到丈夫被波斯国王卑鄙地杀害、到团结草原战士和居鲁士决一死战。
用现代中国人的眼光看,这种政治斗争实在小儿科,就像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战斗一样简单,直接,但有效。
至于历史的真假只能说是他们的立场。
不过布景、服道化和宏大的战斗场面是下了本钱的,感觉是真实还原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物质贫乏但自由自在,好勇斗狠但也有自己的道德,中亚的衣食住行、婚葬仪式也让人一开眼界。
用法拉比大师的笔讲述古希腊希罗多德写下的传说:托米莉丝女王从出生,复仇,婚育,再复仇。
流水账一般用两个半小时讲完了。
波斯语对白很国际化,惊现法语merçi,有闪米特口音,不愧是世界之都巴比伦。
古突厥语对白有点慢,建议调节至1.5倍速观看,塞种人的葬仪黄金人很独特,萨满引火自焚温暖了马萨革泰人民的内心,也符合腾格里的要求。
喜欢草原和马战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游牧-定居文明的冲突,可怜我花剌子模的人民,夹在中间被两边殴打。
长生天啊,保佑草原的人民吧,愿世界和平🙏
公元前五百年马萨格泰的王妃生下一个女儿之后去世,最后给女儿起名为托米莉丝。
想要一个儿子的马萨格泰王把这个女儿当成儿子一样培养,教她骑马、剑术、搏斗。
由于马萨格泰内部的权利纷争,王被部落里的奸臣所害,皇室子嗣只剩下年长的多米莉丝一人被护卫和亲信保护带走,多米莉丝发誓要夺回父亲的一切重振马萨格泰部落。
多米莉丝的周围灾难不断,护卫和亲信栖居的诅咒森林被一伙游牧的强盗偷袭,又只有她一个人活了下来,此时已是少年的的多米莉丝这次没有逃避而是只身一人找到那伙强盗手刃了所有成员并且身负重伤。
她用最后一口力气爬到马背上,保住了性命。
一个游牧部落的女战士发现了她,部落的女酋长治好并且收留了她,她开始在这个部落里训练成为一名真正的女战士。
这个部落里的女战士有一个婚嫁习俗——集齐三颗男人的头颅就可以选择自己的丈夫。
女战士问多米莉丝你杀的那伙强盗有几个人?
多米莉丝说:省着点算可以选两个丈夫。
日复一日的训练加上背负的仇恨九死一生的经历让托米莉丝变得勇敢而又谨慎,强大而又冷静。
当她看到来部落拜访的仇家的时候她对同伴说:我的心让我现在冲上去杀了他们,可我的理智告诉我现在还不是时候。
仇家联合花剌子模部落和其他部落想要托米莉丝的本家对他们俯首称臣,本家意识到自己当年下的那盘棋是时候收尾了。
本家的首领叫来了多米莉丝,跟她说出了实情,如果不想屈服的话只能和花剌子模宣战。
部落想要和另外一个部落结盟,那个部落的王子是多米莉丝喜欢的一个战士叫阿尔贡。
战场上,多米莉丝打头阵,上来就指认两个杀父仇人,敌人的军队里有一半是多米莉丝原来部落的战士,看到上一任马萨格泰王的女儿还没有死而且还是一军之首前来复仇,立马把两个奸臣以及他们的党羽包围起来,多米莉丝骑马上前将两个仇人刺死,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夺回了王位。
收回部落之后多米莉丝重整旗鼓和之前的本家以及结盟的部落继续壮大准备对抗更强大的花剌子模部落以及他的其他联盟。
这时候多米莉丝展现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她提出采用迂回包抄的作战方式,先假装败退,拉长敌人的战线再在侧面埋伏一部分士兵,在阵线里面找出力量薄弱的地方然后进攻。
这时候前面的部队再折回战场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她们通过这种打法赢了战争,阿尔贡也在战场上向多米莉丝表白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战争结束之后多米莉丝和阿尔贡完婚并且生下一个男孩,脱下战袍,开始专心治理部落。
过了十几年,一伙波斯人逃难到马萨格泰部落,用金器和各种先进的技术获取了部落的信任,得到了部落的收留。
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就提出想要回到波斯,因为波斯城市的建筑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集市上的人和地上的沙一样多。
阿尔贡被他说动了,他也想部落更加安定繁荣,于是想跟波斯人一同去看一看强盛的波斯王朝。
虽然多米莉丝表示对这个多话的波斯人很担忧,但还是不能阻挠丈夫。
阿尔贡带着儿子随着波斯人一行去了波斯王朝。
到了那里,阿尔贡发现波斯王朝虽然更加强大但是远没有波斯人说的那样好,虽然集市上挤满了人,但是有钱人和乞丐一样多。
他们草原部落虽然不怎么富有,但是没有人上街乞讨为生,因为在草原人看来,相比物质生活的优越,有尊严的活着更为重要。
到了大殿上,波斯王坐在几十级的台阶上跟站在下面的阿尔贡对话,更加体现了对他们的不尊重。
而且波斯王还想要他们归降,想让他们不战而屈,就更加不可能。
谈话结束,两方不欢而散。
此时波斯大帝还是尊重阿尔贡的,直到波斯人上前提出了一个邪恶的想法。
他认为寡妇更加好说话,于是劝波斯大帝不要让阿尔贡一伙人站着走出王城,等事情过后再去和多米莉丝联姻,一举获得整个草原的统治再西进埃及扩张领土,一番话打动了波斯大帝。
当天晚上,一番歌舞升平之后,波斯人把乐师赶走叫进来一群士兵把阿尔贡一行人全部杀死。
托米莉丝让从小跟着自己的提耶尔秘密跟着阿尔贡以防万一,提耶尔发现阿尔贡没有出城于是立刻快马加鞭赶回去向托米莉丝报告,托米莉丝知道之后悲痛欲绝。
此时波斯一行人还在沙漠中用骆驼托着阿尔贡和王子的尸体在回马萨格泰的路上。
波斯人回到部落对托米莉丝说阿尔贡一伙人是在回来的路上被强盗所杀,他们已经将那伙强盗抓住并割下了他们的头皮。
此时托米莉丝还未从悲痛中走出来,看到丈夫和儿子的尸体听到波斯人可笑的说辞只是冷冷说了一声:“将他们好好安葬。
”葬礼一结束,波斯人就向多米莉丝提出波斯大帝想要联姻的计划,她把波斯人带到空旷的场地上,召集所有的族人,对族人们说:“波斯人在他们的城市里杀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并且跑到我们这里说要和我联姻,你们能答应吗?
”族人们的愤怒声音此起彼伏,波斯人知道自己的谎言败露百口莫辩。
托米莉丝亲自上前把匕首插进波斯人的胸膛,然后转身对自己的族人说:“事已至此我们绝不屈服,如果波斯来战我们就战斗到底,哪怕最后剩我一人。
”族人群情激奋支持他们的女王。
只有族里面的祭祀被吓破了胆,他深知波斯帝国的强大如大象,而他的草原部落跟波斯比起来如同一只蚂蚁,蚂蚁怎么能和大象抗衡?
祭祀到了晚上在一堆篝火前自焚,这一点没有动摇托米莉丝的决心,她当晚又重新穿上战袍。
她也知道自己无法和强大的波斯抗衡,于是召集来草原上的其他部落,强大自己的力量。
起初其他部落除了他的本家部落和阿尔贡的父母没有人同意加入进来。
多米莉丝说:你们以为我是想给自己复仇,但是波斯帝国的野心持续膨胀他们今天能这样对我们明天就能够以同样的方式对你们,我们的游牧草原总有一天会被他们占领。
看到托米莉丝的决心和远虑所有的部落都加入了进来。
波斯大帝知道自己的信使被杀,亲自带兵南下要扫平游牧部落。
长途跋涉的过程中,托米莉丝不断派军队夜袭扰乱他们前线部队的睡眠,同时制定了更加详细周密的作战策略。
相比于之前的迂回包抄战术,这次在军队中增加一百精锐铁骑,迂回时有一支军队进行掩护在战场中寻找波斯大帝,擒贼擒王。
以此对抗数百倍自己战士数量的波斯军队。
战场上托米莉丝的几员大将和大臣先后战死,百人精锐被杀的所剩无几,但是波斯大帝也已经被锁定,从小受到托米莉丝亲自培养的提耶尔以一敌百杀出重围先是砍杀士兵最后杀死波斯大帝的守卫,直取波斯大帝的首级。
这时候波斯军才反应过来他们的王已经死了,大势已去,于是四散而逃。
最后提耶尔亲自将波斯大帝的首级交到托米莉丝女王的手上,女王终于为自己的丈夫和儿子报了仇,也意味着整场战争的胜利,由此西北弱小分散的游牧民族战胜了强大的中东波斯王朝换取了百年和平发展的繁荣。
上次对古装片产生这样的敬意还是三年前看的一部英剧《禁忌》。
作为一部古装电影最为基本的是还原历史,并不是说就要花多少钱,这体现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电影的态度。
在这方面我们拍了不少的古装电影其实都不能称之为古装电影。
甚至称不上对于历史的尊重,更别提尊重电影了。
当然我们有足够长的历史可以拿出来供这些后辈来戏谑,但是记不清有多久没有看到过严谨的国产史诗电影了。
我们的电影工业已经与国际接轨,电影市场也成为全球第一,反观哈萨克斯坦人,还在拿着600万美元的中等成本预算拍着这样体量的电影。
好的工业和市场环境缺少的只是一颗对待电影的真心。
牛逼的背后都是有故事的。
一个小女娃,本来官二代加富二代好好地生活,结果老爹被同事搞死了。
自己被迫走上流亡之路。
稍微大点的时候又自以为有个性,出走,然后再回家发现亲戚们都被别人干死了,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被迫流落到别人家打工。
慢慢成长,找机会干死霸占老爹位置的仇人。
虎躯一震,臣民拜服,重新登上王座。
本来又有个倒插门的好女婿,从此过上性福的生活,结果来了个能说会道的波斯商人,忽悠着老公去大城市铁岭溜达一圈,老公觉得是个好机会得带上儿子见见市面。
到了大城市发现不是铁岭,是巴比伦,很破很差劲。
可老公还得装着加过市面的样子,可别的兄弟装不住啊,一顿唱k喝酒,被人阴了干死。
波斯商人老头能说会道,带着老公和儿子的尸体回来跟美女女王说,妈蛋你老公被野蛮人搞死了,我们头儿看不过去给你报仇了,你看把野蛮人头皮都给你送来了,你一个寡妹子还挺漂亮,我们头儿觉得要不你跟了他得了。
波斯老头读书少,也不查资料,不知道人家是母系社会,一个女的能娶好几个爷们呢,惹恼了美女,只好被干死了。
波斯头儿一看,我靠我想上你,都没嫌弃你寡妇生过娃了,你还敢不从,那我面子往哪放,于是亲自来搞美女。
美女更不服,一顿忽悠,把左邻右舍都招呼来,说大城市的老板来要大伙都拆迁,猪圈扒掉,狗勒死,房子推到,鱼塘里训练航母。
大伙一听也努了,干丫挺的。
于是在美女女王的带领下,一起干波斯老板。
女王人美话不多,美人计以弱示敌,什么麻雀战,游击战,毛爷爷的8字方针用得贼溜,搞得大城市老板还没见着面就疲惫不堪了。
美女女王有个小弟很牛逼,据说是贴身的,功夫高也不怕菜刀,一路冲到这老板面前一刀干死。
把头放在垃圾袋里,好像是pvc的高高兴兴给美女女王送回来。
大伙一块喊“乌拉,乌拉”。
故事告诉我们:我是真喜欢这种纪实性的东西的,借着机会查查史料也学习学习。
tomyris,也不能算是哈萨克人,毕竟民族起源也不一样。
马萨格泰人,里海附近的游牧民族。
公元前500年左右吧,大概咱们那时候是春秋时期,秦国牛逼点应该能碰到这些人,可惜那时候都往中原挤,没人搭理荒无人烟的西北。
游牧民族的蛮荒和生活艰苦还是很明显得。
性格个性也很鲜明,我要你就得给,你不给我就干你,找机会阴也得阴死你,从来都没有太多的话。
崇拜的只有自己的实力,和高高在上的太阳。
小孩姐从小就有当王的气势 勇气 信心
三人敌人的头颅可以“换”一个丈夫
你想选好丈夫了吗?
你知道答案的。
好战士,好父亲,可惜不是个好首领,别人夸两句就带着儿子送人头,劝也劝不住
巴比伦所谓的财富,全是靠剥削底层人民的财富 自由和尊严
女王身先士卒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亚洲中部。
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按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
一次次的失去至亲,母亲,父亲,丈夫,儿子,她没有被打败,反而越来越强大,说服并带领草原众多部落同仇敌骇,
小成本电影能拍出这个效果挺让人惊喜了!
让人有更多的去了解哈沙克斯坦的欲望,这大概就是文化传播的力量吧,挺佩服的!
给4星吧!
主演都还不错,为了更深刻的理解影片还特地去查了一下托米莉斯女王的生平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情况,嗯,怎么说呢,挺感慨的!
希望我们也能多拍出这样的片子,有利于文化传播🧐🧐🧐
开篇讲述故事的,片中说是土耳其人,是一种说法吧。
百度百科上民族写的是“波斯/维吾尔”
历史上的法拉比,出生年不详,大约在870年,对应唐朝后期,逝于950年,主要学术成就都在当时伊斯兰哈利发王朝的中心巴格达,被尊为哲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
影片中他书写的文字是阿拉伯语,因为公元651年阿拉伯人灭了波斯帝国,一直到1502年。
影片年代是公元前400~500年,那时人都是直接骑马上的,马镫大约700年后才发明。
剧中有几处精彩的上下马动作:从纵身跃上,到堪比体操或杂技的侧翻加背转式跳下,绝对得给演员点赞。
服装造型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国家象征:黄金武士。
1969年在阿拉木图附近的一座古墓里出土,重现世间的主人裹在4000余独立金片中,其中很多还有精美的动物图案,被推测曾经连缀在一起成为战衣;头戴70厘米高的高盔,上面饰有指向天空的箭头,一对咆哮的雪豹和一个双头带翅膀的神兽
首都努尔斯丹博物馆中展出的复原。
影片中有细节镜头。
阿拉木图市中心中央广场矗立的独立纪念碑顶端,就是黄金武士站在有翅膀的雪豹背上。
影片中,带翅膀的喷火神兽出现在每次女王的人生发生转折之际,造型来源于传说中的带翼雪豹。
女王丈夫和儿子去见居鲁士大帝,城门上镌刻的是阿胡拉-马自达Ahura-Mazda,在古波斯文明中,尊为“包含万物的宇宙”
然后进伊斯塔尔城门,动画制作逼真壮观。
实物城门现珍藏在柏林。
柏林的佩加蒙博物馆。
2014年实拍身高185的先生和175的女士走过,足见当年壮观。
后来再展出,通常不允许穿行了。
现在伊拉克驻中国大使馆的外立面设计也来源于伊斯塔尔门。
波斯大军渡过锡尔河
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坐飞机都能从看到,全长3019公里,是中亚最长的河流。
它冲出的费尔干纳谷地,是中亚最富庶的绿洲。
河谷周边现在发现很多原始岩画,最古老考证距今超过5000年,以塔姆加利Tamgaly岩画世界文化遗产。
影片开头的动画有涉及。
剧中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
直接拷贝百度:居鲁士大帝(前600年~前530年12月4日)经过一系列的征战而胜利,打败了3个帝国,即米底,吕底亚,新巴比伦,统一了古中东部分地区,建立了从印度到地中海的特大帝国,当代伊朗人将居鲁士尊称为“伊朗国父”。
居鲁士大帝侧面镜头,出自他的安葬地,现伊朗城市设拉子郊外的帕萨尔加德。
而居鲁士大帝墓只是荒野上磊起的巨石,七层是神圣的结构。
巨大的石碑被夕阳的余晖衬出快淡漠的楔形文字:“我是居鲁士,阿契美尼德的君王”
女王砍下居鲁士大帝头的故事不仅在哈萨克斯坦讲述,塔吉克斯坦的博物馆里也展出大型壁画
首先给个五分,等了很久的电影,今天终于看到了。
说说感想: 按照希罗多德记载,托米莉斯的儿子是去袭击被居鲁士故意留下的一些弱兵防守的驻地,然后喝了大量故意留下的酒被歼灭的,并非是居鲁士诓骗他们去巴比伦城谋杀; 此战后借用托米莉斯的话,是消灭了马萨格泰人一半的军队,她希望和居鲁士求和,只是居鲁士选择了拒绝,因此历史上是剩下的半数马萨格泰人全歼了居鲁士军队,并非是双方主力对战; 导演还是很用心把马镫藏在皮革里面(比如图3就是),但在电影开头的画面就不知道为什么不谨慎了?
后面出现的画面,包括托米莉斯的策马狂奔腿部特写的确都是有意刻画了没有马镫;
这个还是铁的?
不知道为什么开始这幕这么明显?
马镫在皮革里面
真实还原
导演还特写了这个无马镫的细节,为什么电影开始时不谨慎?
最初迎战花剌子模人的这种粗糙简陋的战车,马萨格泰人居然心有戚戚,应该是站在车上放箭更稳定?
这种战车也不太可能是去冲击步兵,毕竟太轻便了,车轴两边也没有绑上镰刀;托米莉斯使用了人马俱甲的重骑兵冲击居鲁士的不死队,这个可能性多大?
我一直觉得这战波斯人应该是被使用反曲弓的马萨格泰轻骑兵绞杀的,如同卡莱战役; 波斯人和马萨格泰人打过仗,领教过斯基泰反曲弓,但是依然大量使用直木弓(降低成本?
中世纪英国紫衫木例外)同时也降低了杀伤力,直到以后面对重装冲击的希腊人。
尼布甲尼撒留下的巴比伦的伊兹密尔门和认真还原的居鲁士服饰,只是觉得居鲁士一个人坐在阴森的大殿里,是为了突出万王之王内心的孤寂?
值得一看,用心之作,把马背上的民族那种飒爽拍出来了,最初那个部落女兵出现,我还以为是亚马逊女战士呢?
古装战争片一直是我的心头好。
可以说应该是每一个喜欢好奇人类历史的人的心头好。
我们经常讲以史为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确,昨日的历史造就了现在,现在的事情将成为明天的历史。
而人类的历史离不开战争,和地球的气候,和居住地的环境,和其他动植物,和其他人类种群。
想了解现在的事情,必须追溯历史。
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古代战争片几乎可以分为东西方两个文化和文明。
1、中国东方古装战争片电影如《神话》《英雄》《赤壁》等,《三国演义》《三国》《水浒传》《新水浒传》以及等等电视剧2、韩国古装战争片因为演员少,多是找一些演员以小见大,场面没有多大,历史也不会太还原,但感情充沛,表演生动。
如《武士》《最强兵器·弓》等3、西方古装战争片又分为西方神话古装战争片和基于历史的西方古装战争片前者很多,如《诸神之战》系列(偏科幻),《海格力斯》,《摩西》,《参孙》等神话故事,更多的是后者。
而后者又分为各个西方国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拍摄的各个西方时期的战争,比较有名的如《斯巴达三百勇士》系列,《特洛伊》《天国王朝》《罗宾汉》《百夫长》《角斗士》《女巫季节》《斯巴达克斯》电视剧系列。
《维京传奇》系列,《维京人传奇》甚至是架空的《权力的游戏》4、近年还有描写古代东西方文明冲突的战争片,如《天将雄师》,甚至这部《托米莉斯女王》也是有点这个意味。
5、因为印度的历史和国土面积而不得不提比较奇葩+科幻+硬开挂的印度战争片《巴霍利王》说实话,我一直没有看,主要是看了几个片段实在没勇气。。。
可以说各国的古装片都着力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并赋予电影和电视剧作品中的战争的历史意义。
有意思的是,在《斯巴达三百勇士》和《托米莉斯女王》中,反派都是波斯人,而我估计在《霍去病》这样的中国拍的电视剧中,反派大概率是游牧民族,匈奴人。
而匈奴最后被霍去病赶到了哪里呢?
就是目前的西亚各国。
每个民族都有其战争历史带来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特点。
各国的冶炼技术也在战争中不断融合更新,本电影中波斯难民给女王两口子带来了宝剑,可以想到是当时乃至现在都为人津津乐道的“大马士革钢”宝剑。
而大马士革钢原产于印度,被波斯商人贩卖到大马士革用特殊工艺做成宝剑,远销海内外。
甚至向东传入中国,成为武松手里的“镔铁”宝刀。
向西传时遇到往东贸易的海盗维京人,成为高品质维京剑的主要材料。
更不用说波斯本地流传下来的的波斯大马士革弯刀,位列一般意义上的世界三大名刀之一。
冷兵器作为古代战争的重要工具,反应,代表了一个国家,民族的科技生产力水平,而战术,战略的制定更影响了战斗,战役的结果,所影响的就是民族和国家的兴衰。
在古代战争中,双方的利益,矛盾,冲突,语言,文化,制度,文明都在激烈碰撞和融合,这种碰撞延续至今,依然从根本上影响,左右着我们的生活。
西方神话战争故事和以实际发生的西方战争拍摄的作品其实既是某些西方人对西方价值观的反思,但更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宗教,政治制度,价值观的输出。
而中国,及东方的古代战争作品更多的是对政治制度的反思和对天人(道与人)关系的一种思考,其意境其实比西方要深入骨髓。
作为一个好奇及想了解东西方文明和文化差异的人,观看并了解其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东西方战争电影无疑是透过当代人的眼睛去感受古代东西方文明交融和对抗的一种媒介和手段。
很多事,你了解了其历史根源就能很容易理解其现实举动,更能判断出其未来行为。
2024-07-13@cctv6佳片有约。
好长一部不是纪录片的纪录片,相比我们的历史,单薄野蛮,可能这就是游牧民族的特点。
母系社会的颂歌
电影改动了不少处史实,而且导演水平并不算好,演技也比较一般,但胜在对战场的还原和电影史上比较少见的5世纪西亚中亚游牧民族风貌的原生态展现
看最后居鲁士拔剑还以为要好打一场🤦♂️那么大个皇帝后防就俩矛兵?
史诗气质比好莱坞流水线产品强,不过复仇与御侮的主题表现得都很一般,再就是除了性别特征不明显的女战士外,看不太出片中这个公元前六世纪和公元六世纪乃至十六世纪的游牧民族有什么大分别,要不哈萨克人怎么能和斯基泰人攀亲戚。另,掠夺为生天经地义云云,再怎么美化也还是那么野蛮。
应该叫托米莉斯酋长。拍的挺认真,情节稍微单调。
还不错
动作场景设计中规中矩,作为史诗片比不上 帕德玛瓦蒂(Padmaavat)。
剧情太过平缓,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接触和对话都显得在背历史课文而没有融入角色。服道化蛮好的,尤其是没有马镫,比中国尊重历史。宏伟的音乐与单调的剧情和缺乏层次感的表演不配。摄影不错,中远镜头足够展现干草原上的风土人情。
我的理解,这是个公元前500百年前后,发生在现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但并非现代哈萨克斯坦人祖先的故事。女王所在的民族,或者那个年代的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善良、正义。只有你死我活的劫掠和战争,现代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美化这段历史,让人不太舒服。我看有评论感慨于电影最大程度的忠实于历史,我想请问这些朋友是穿越回去过,亲眼见证过那段历史吗?anyway,拍的不错!
6/10。哈萨克是在草原上发展起来的文明,其与女性主义的关系在开场得到揭示:托米莉斯的母亲临终前未能诞下男继承人而心生愧疚,父亲没有不满,反而致力将女儿培养成军事事务上优于男人的战士,成年的托米莉斯骁勇善战,总能在实力悬殊的对决中完胜,终结了居鲁士大帝的神话。影片中毡帐生活、巫医传统、拜火风俗、接生丧葬,骑马射箭和捅刀厮杀一系列冷兵器对决,细致还原了哈萨克游牧文化的表现力,而托米莉斯的英明更直言不讳地体现了这里对女性的尊重,最为典型的是她拒绝在丈夫的葬礼上用活人祭祀,接着说服四分五裂的游牧部落抵御外敌,不留情面地当众杀死了要求她本人和国家一起臣服于居鲁士的波斯大使。遗憾的是,影像的逼真性限制了文化想象,当象征波斯帝国的狮鹫兽四次侵扰托米莉斯梦境,带来不祥之兆,动画特效的虚浮感减弱了观众的代入感。
电影还是很不错的 可惜剧剧情大多都是虚构的
愿你的白昼明亮,愿你的夜晚宁静
传奇女王,愿你的白昼永远明亮,黑夜永远安静。 Ps:总觉得女王和女配角有点儿姬情~
还不错
战争场面不错,战力计量单位波斯长生军
传统的叙事和狭隘的价值观。
实在是喜欢不起来爱掠夺的民族
人生中的第一部哈萨克斯坦电影,边看边想到当年的哈萨克斯坦室友哈哈哈哈。非常惊艳的一部作品,性别视角极度引起舒适。配角们的刻画也非常戳,情同姐妹的那位女战士、捡回来的弟弟勇士。城址、巴比伦、战争场面等场景设计对理解古代生活状态有蛮大启发。同场前排目测是哈国友人~等再做一波功课。受教育的机会和内容&足够的训练——非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