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蛋进化论》说的是一个在现代毫无作为,只想混吃等死的士兵在从来没有人光顾的军队图书馆里工作,直到有一天被迫受领了一个军方的机密任务,进行人体冰冻实验,自己的传奇一生才真正开始的故事。
本来为期一年的试验,由于军方的疏忽被忘记,冰冻一直持续到了500年后,当士兵醒来,发现人类的智商严重退化,平均值在在1-3之间,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不能使用完整的句子说话;谈话间充满了粗鄙的措辞和简短的「人艰不拆」等浓缩用语;由于智商的下降,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是一部名叫「我的蛋蛋」的连续剧,剧里的主角通过被各种意外撞击自己的蛋蛋来引起观众发笑;该影片本来被当作一部喜剧来推荐,然而看下来,确让人心情凝重,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极其直白辛辣的讽刺片。
讽刺着当代人们不乐意思考,凡事强调简单直白,沉迷于电视节目以及手机频幕,导致最后全人类智商集体下降。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影片正是将这个论点的反面极度放大了,你觉得呢?
我是永进,请关注「进而知知」,和我一起用电影让认知升级!
(转载自公众号「进而知知」)
如果说能有一个电影能够包含真理,并且深刻和透彻到一本小说的程度,在看过的电影里,只有《蠢蛋进化论》了。
十几年了,我竟然一共看了四次。
没有电影是经得住第二次看的。
虽然我看了它四次,在十几年的跨度里,但我仍然认为没有电影是经得住看第二次的。
但我竟然看了它四次,在十几年的时间里。
oh my dear god!
“假如你真的发现你周围的人都没有你这么聪明,那也许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因为,它里面有电解质……“想象力,智慧,生活的阅历,巧妙地促成了这九十分钟的剧情。
可能以后的世界真的是会这个样子。
按照现在这个样子发展下去的话。
人生经常是无聊和苦闷的,有那么多烦人的人磨损着我的生命。
看《蠢蛋进化论》时我笑啊笑啊,让世界上的人都去他妈的死吧。
一,越聪明的人越有钱,越有钱的人越有资源,越有资源的人越有能力生孩子;二,如电影开头所言,越聪明的人越不想生孩子,越傻的把生孩子当本能,人类于是越来越愚蠢。
所以,这出现一个博弈,聪明的有钱人是否生孩子的博弈,或者说愚蠢的穷人是否生孩子的博弈,当然这可能还设计到宗教,文化的问题,暂且不论的话,我认为,可能有一个临界值,IQ系数和有钱程度的加权平均数值,在此值以下,和生孩子数成正相关,此值以上,负相关。
本片的脚本和拍摄确实挺值得诟病的,觉得还“蠢的不够”没有警示作用,但是本片的大纲确实很值得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分辨蠢人和聪明人(此处仅以IQ为标准),其实很简单,蠢人就是那种容易控制容易激动容易闹革命的那些族群。
蠢货的显性标准:以下内容均有科学数据作为根据1. Most people in military are stupid真理,聪明人没那么“听话”2. Alcoholic 酒精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
3. People who love the music in dance pubs.重复和同一震频的声音会把脑子格式化,同军队的口号一个道理。
4. Talk dirty.电影中亦有体现,人蠢词贫。
5. Talk in slow pace.显而易见,脑容量明显不足。
6. Abusive同样电影中体现。
生活中除了上述的标准蠢蛋外,更多的是一些智商100左右徘徊,有足够的认知意识,却又极好面子想要让别人以为其聪明的蠢货:1. Like to use rare event as argument.大佬,小概率事件之所以叫小概率事件就是因为不能把它们当做generalized的例子咯。
2. 看不起傻子和聪明人。
你最芭芘好母好啊?
3. The talker in a group.话多即是无知。
那么身为智商110以上没有如上列举行为的人到底该怎么在这个蠢货世界中生存呢?
1. stay with your identity group.2. 至少生个孩子。
3. 教唆所有蠢蛋去当兵,女蠢蛋就拉到PUB当公共。
The strongest, the smartest, the fastest是的,进化论是这么说的所以,所有关于未来的电影中的人类,在不被外星人机器人占领的前提下,都是聪明绝顶个个勘比爱因斯坦。
君不见A.I里面的人类都进化成结晶体了,大雄的孙子就拥有机器猫这么了不起的发明了。
当我们真的以为这一切会发生的时候,Idiocracy跳了出来,坏笑着说.....不!
500年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高度发达的人类?
不!
取而代之的是一群SOFA Potato,一群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蠢蛋,蠢到无法解决垃圾问题,蠢到三十减二十是几都要思考半天最后得出八十的结论,蠢到美国总统是因为连续四届拳击冠军加色情杂志的头子而当选。。
在片头就说明了原因,高IQ受高等教育的人士不愿生小孩,而低能人群却不断地复制并扩散他们的DNA,人类变得越来越蠢。
正如BLANC说的,我们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低素质人群不断复制,而高素质人群却因为考虑到生养成本等诸多问题而放弃生育。
而电影就最大限度地放大了我们的这种现实并把未来变成可能。
电影充满了讽刺,在近乎荒诞的情节中透露出刻薄,而这里面每一个荒诞的背后却是真实。
比如电影中提到G氏公司(不记得电影里面的具体名字了,就是那个生产电解质运动饮料的公司,人们用这种饮料来饮用,喂奶,洗澡,灌溉,反正除了冲厕所其他都用它),这就直指佳得乐(Gatorade)。
电影里,G氏公司买下了FSIS和FDA的股份并篡改Food Pyramid,这边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80年代,佳得乐公司买通农业部官员参与修改The Food Guide Pyramid使其成为对公司营销有利的营养模式,数十年后,美国出现越来越多胖墩,这时相关科学家才指出原有营养金字塔的错误并进行了修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翻翻92年的Science& Technology, 中间就有Redesigning the food Pyramid)。
开始我以为这不过是一部类似阿呆与阿瓜的“屎尿屁”电影,然后看完全片才发现影片更多的是通过对现实的放大和讽刺来引起我们的反思。
是的,我们自以为是的发展其实常常是一种盲目的自我膨胀,而这种膨胀带来的极有可能就是毁灭。
电影结尾,男主人公John,一个曾经成天无所事事的军队图书管理员,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成为了新的美国总统。
曾经的妓女穿着套装,面目端庄,成为了第一夫人。
John竖这中指向全世界人民致敬,我们一起向电影致敬。
========================================================Trump当选总统了,草根阶级的胜利(当然不是说trump本人)娱乐至死,慢慢的在重现电影呢MbyM@09/11/2016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到了关于此理论的现实版调查.中世纪的伦敦,每代人都会有1/3的人死亡,损失的人口由农村的移民来填补.所以有理由认为英国幸存的人口可能是农民的后代.但是通过分析先人的遗嘱,来揭示财富和后裔人数间的的关系.发现结论恰恰与原来的想法相反.研究表明,一直以来,富人都比穷人有更多的孩子存活.英国现代的人口大部分是中世纪的上层经济阶层的后裔.
我们都相信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进化论,尽管这种自然选择存在一定残酷性,但最起码我们的方向是好的,但是原来在当今资本主义下,好方向并不意味着培养智商。
在讨论智商之前,我们又需要厘清智商的概念了,天生高智商的应该占的比例不多吧,这就意味着需要社会在后天持续去培养尖端人才成为发展的栋梁了。
然而,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这群人才吗?
所谓资本,其实还是由金钱掌控游戏的规则。
能换钱的方式太多了吧?
性!
倒卖!
作为一部以“退化论”(dysgenics)为主题的“反乌托邦”(dystopian)黑色幽默电影,《蠢蛋进化论》(Idiocracy,2006)描绘了一幅美国2505年的社会图景——成堆的垃圾、密集的广告、神话的科技以及愚蠢的人类是构成这幅图景的主要符码。
一方面,作为对进化论(evolutionism)的反思和批判,本片将“消费主义”(consumerism)、“商业主义”(commercialism)、“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中的构成性符码极度夸张,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个并非全新的“美丽新世界”。
本片所描绘的那个混乱、肮脏的世界,虽与赫胥黎、扎米亚京、乔治·奥威尔笔下具有神性极权统治的“完美”乌托邦看起来大不相同,然而它仍是对我们当前社会的戏仿、夸张和展望。
另一方面,本片反映的主题的直接来源是有关“智力与生殖力”(fertility and intelligence)的论辩。
195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曾说到:“未来人口受到威胁的原因在于低智力商数的人将会比高智力商数的人生更多的孩子”[1],然而他饱受争议的论断在本世纪初得到证实“低智力商数家庭有较大可能生更多的孩子”[2]。
而让人们保有希望的弗林效应(Flynn effect)认为智力会不断增长的观点,也受到的冲击,弗林效应的实际效果在逐步减小,未来有可能在发达国家中再也找不到这一效应[3]。
20世纪晚期,此类题材的小说进入美国文学艺术的视野,一些作家开始关心未来社会、人口、教育发展的问题,美国作家柯明斯(David E. Comings)以“退化论”为题材写过《基因炸弹》(The Gene Bomb,1966),科恩布鲁斯(Cyril M. Kornbluth)也写根据相同的题材写过《前进中的蠢货们》(The Marching Morons,1975)。
《蠢蛋进化论》中所反映的未来人们的愚蠢状态,与66年和75年的两部小说如出一辙。
特别是男主角(Joe)对女主角(Rita)反复强调的,回到过去时一定要坚持画画,影响周围的人,告诉大家要坚持阅读,以及他作美国总统后,在电视讲话中告诉人们:读书并不是愚蠢的行为,这些桥段都是对前者的模仿,以及对弗林效应的思考和回应。
然而,对宏大主题的关注,并不能掩盖其本身的缺陷。
我们不得不怀疑那些隐藏在绚丽色彩和荒诞情节背后的,很有可能是强烈的精英阶级优越论和更为根本的科学优越论。
因为精英阶层与大众相比,更好地掌握了科学的话语形式,于是就不自觉的带有了宗教神性一样的绝对权威色彩。
难道掌握科学就是掌握了真理吗?
费耶阿本德曾指出:“科学的优越性是被假定的,并没有得到论证”[4]。
当现代的国家取代了古典的君主制国家,科学也就随之取代了宗教,成为新的不可置疑的独断话语。
韦伯在《以学术为业》中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然而作为方法论一种的“科学”是否就能等同于绝对真理呢?
在我们给世界“祛魅”的同时,是否也需要给“科学”本身加以“祛魅”呢?
在《蠢蛋进化论》中,对科学的迷信是我们看待科学态度的投射。
或许精英阶层人数不断减少,人类智力商数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精英阶层自己对“科学”的迷信吧。
[1] William Shockley, Roger Pearson: Shockley on Eugenics and Race: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to the Solution of Human Problems Scott-Townsend Publishers. [2] Rodgers, Joseph Lee; Cleveland, H. Harrington; den Oord, Edwin; Rowe (2000). "Resolving the debate over birth order, family size, and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 599–612. [3] Richard Lynn and Tatu Vanhanen (2006). IQ and Global Inequality. Washington Summit Publishers: Augusta, GA. [4][美]保罗·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75页。
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时长短,情节简单,但寓意长,真的适合。
影片的开头就给出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越聪明的人,会因为顾虑太多而没有生育,相反越蠢的人,反而生得越多。
当然这只是一个铺垫。
后面就切换到一个笨蛋军官想把经历过战争的精英保存起来,等若干年以后战争爆发,保证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去迎战。
于是他们开展了一个实验,选择普通到消失了也不会有人找的一男一女作为实验对象,让他们冻结一年。
只是那个笨蛋军官没想到的是,因为各种意外,等他们醒来了之后就已经是500年以后了。
结合片头的那个理论,500年后的世界,因为聪明人的绝种,这个世界都被笨蛋承包了。
看开头我是没想到那两个普通的实验员就是男女主。
因为真的是很普通的两个人。
但剧情却让他们越来越有主角光环了,特别是男主。
如此平凡的人,却因为人类的“进化”,成了最有智慧的人。
在这群没有逻辑,没有常识的笨蛋里面,即使普通的男主也显得如此聪明了。
看着人类进化成笨蛋,而男主也进化了,从一开始想要无所事事地度过一生,最终也到意识到自己这么碌碌无为就会变成像这样的一群笨蛋。
正在看这部片的普通人,看着这群笨蛋,我们真的会os这些人怎么可以这么笨,哈哈,一群逗比。
也许还会觉得无聊,关掉屏幕继续躺床。
然而仔细想想,也许这群笨蛋有可能就是正在躺床的我们未来的缩影。
虽然这部片总体仅仅是及格,但构思的创意,以及让人大笑后却若有所思,就能给编剧加多一个鸡腿了。
最后说一句,这部片很适合拿来锻炼听力!!
全文几乎大部分都是简单的词汇,毕竟这是一部给笨蛋看的电影
好久没试过看电影时会心傻傻暗笑了,本片虽然是低B搞笑片,比起那些试图文艺装B的作品承载了更多反思于其中.也就在不久前刚看完两辑<蠢蛋搞怪秀>,回想粗俗但还让自已也变只蠢蛋发笑还真是应景较以往的科幻片把未来描述成战争导致末日,就本片新创意值得给五粒星
粗糙
超好笑 陈琳块去看
娱乐至死
J.D.
这个预测很经典。
开始不错,后来我就(*&amp;W(*@(
补个爪爪印。呵呵~早在1996年,我就是坚定的认为未来的人类是越来越蠢的!因为小学的时候,全班成绩最差的哥俩,他们的兄弟在其他年级,也是成绩最差的…兄弟8个人啊!拜托,老子居然是独生啊~
设定得太过火了。这种过火与其说是风格,不如说是懒惰:用最粗暴、最夸张的方式来表现一个看似有深度的主题。但显然,故事不够格的话,空有主题也是没用的。
not my cup of tea
不笑,那就咯吱你
太蠢了………………
人类变成白痴应该是注定的事情
看完我也成蠢蛋了,不 我本来就是蠢蛋
挺搞的
五百年后的全球反智告诉我们:use your brain!love MayaRudolph~~
蠢蛋拍的。
两星半 ==
不错的想法。。。但是拍的太操蛋了,人类未来的无限可能之一么。。。
这一切戏谑的背后,是一个很严肃又沉重的话题。那是关于人类的进化、垄断的利敝、民主的担忧、文化的延续!
想想为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