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钢铁苍穹

Iron Sky,铁幕苍穹(港),纳粹月球军(台)

主演:戈兹·奥托,茱莉亚·迭泽,克里斯托弗·卡比,斯黛芬妮·保罗,斯洛·派克内尔,乌多·基尔,佩塔萨金特

类型:电影地区:芬兰,德国,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12

《钢铁苍穹》剧照

钢铁苍穹 剧照 NO.1钢铁苍穹 剧照 NO.2钢铁苍穹 剧照 NO.3钢铁苍穹 剧照 NO.4钢铁苍穹 剧照 NO.5钢铁苍穹 剧照 NO.6钢铁苍穹 剧照 NO.13钢铁苍穹 剧照 NO.14钢铁苍穹 剧照 NO.15钢铁苍穹 剧照 NO.16钢铁苍穹 剧照 NO.17钢铁苍穹 剧照 NO.18钢铁苍穹 剧照 NO.19钢铁苍穹 剧照 NO.20

《钢铁苍穹》剧情介绍

钢铁苍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18年,美国总统为了自己的竞选能够胜出,再次启动了登月计划。当世界上第一位黑人宇航员詹姆斯·华盛顿(克里斯托弗·卡比 Christopher Kirby 饰)与同伴踏上月球时,却遭遇到了子弹的袭击。原来,早在1945年纳粹即将战败之时,纳粹的科学家在反重力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在南极的秘密基地上,将一支纳粹的研究部队送上了月球,并在月球背面建立起了一个军事基地。在那里,纳粹的科学家不分昼夜地研究新技术、改善武器,妄图在月球上重新建立起部队,反攻地球。华盛顿被俘后,其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被纳粹的科学家认为是启动他们的终极飞船的关键部件,因此掌权的军官阿德勒(戈兹·奥托 Götz Otto 饰)和情人雷纳特•里切特(茱莉亚·迭泽 Julia Dietze 饰)要求前往地球收集更多的手机,以便于反攻地球所用。当阿德勒带着华盛顿返回地球之后,一切的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玉昭令第一季魅途一出大戏杀人曲错门记一路癫狂死党们二麻租媳妇高度潜力第一季定制伴郎陈毅在茅山Link:尽情吃,用力爱齐妙请微笑触不到的爱文豪野犬BEAST蜜与毒~逆恨的复仇沙海番外之蚌人暗海:浴血而战橘子欢喜密探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狩猎行动美少女战士Crystal世界在我们脚下烈火男儿之见习英雄草莓百分百空乘危机第二季杀死恶龙便当店的款待第二季悲伤假期

《钢铁苍穹》长篇影评

 1 ) 所谓纳粹,一直都活在在我们身边

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必等到回国再看这部期待已久的奇作了。

说期待已久是因为当初确实被那气势磅礴又引人遐想连篇的预告片给唬住了(谁不是呢?

),一部科幻大片的预告片,却完全不作剧情提要,完全不加入刻意剪辑的亮点,只把故事背景交代了,剩下的让观众自己去YY。

在这个爆米花电影多如被打翻的爆米花一样漫天飞舞的年代,此作的宣传工作却异常低调谨慎,密不透风,犹抱琵琶半遮面,恰如月亮背后隐藏的秘密一样让人即神往又敬畏。

但是实际看完之后却发现,影片表面质量与它的预告片给人所留下的期待无法吻合。

一些镜头和剪辑显得很不成熟,部分剧情的交代和细节的逻辑性也让人觉得不自然,整个剧情的走向也不是很理想,一切都仓促地开始又仓促地结束。

是的,这片儿很短,资料里写着93分钟而它实际上也确实只有一个半小时。

比起诸多拥有独立世界观的那些巨作,动辄就两三个钟头看得人想上厕所都舍不得走的那种,此作确实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直到我知道这片的制作组只是一个小团队——换句话说这片子只可以算是一部同人电影,而且导演只有28岁,瞬间释然。

这不是一部老导演圈钱的流氓计划,而是一个年轻导演的梦想之作啊!

这样一想来,以此片宏大的视觉场面和要传达的人文内涵来说,我大概已经要起立鼓掌了。

先说视觉感受,如果不跟那些拿天文数字砸钱的所谓大片去比的话,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月球基地里既阴沉又满是政治军国气息的巨大背景、纵横交错的机械臂和链条齿轮,还有后面看得人意犹未尽的空战场景等等,我设想如果他们有更多的资金和时间,以这样的功底和想象力,肯定能打造出更加非比寻常的观感。

提到想象力,此片在细节上的设定也值得让科幻宅们high一把。

比如月球上的科学技术,因为人口和环境的限制而在21世纪时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中期的水准;可他们又因为资源丰富、人民团结而锻造出各种形态巨大的机械装置。

还有那些充满蒸气朋克风格的机械和飞行器的造型设定也值得出本铜版纸图册。

===============================注意以下内容可能轻度剧透===============================话说即使此作有着生硬和太过简洁的剧情,但这稚嫩的剧情所要传达的内容却不是让人笑完就完的。

影片最大的讽刺就在于把上个世纪的魔鬼纳粹军团摆在了21世纪和当今的执政巨头们的旁边,这巨大的矛盾和统一,正是此片最大的亮点。

我们总在回顾二战历史的时候感叹那些杀人的魔鬼们如何泯灭人性,如何丧心病狂,如何为了政治利益而抛弃身为人的道德底线。

我们能站在这样角度去斜视这些过往,无非只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活在了一个和平稳定的时代。

当下的我们即使活两辈子也未必会见到一次真枪实弹,同样不会为饥饿和无家可归而感到那些深切的悲哀。

但是实际上呢?

我们过得好,不代表这整个世界都过得一样好。

实际上仍然有很多的人,仅因为少数几个坐在人类社会制高点的人们发张圣旨或者按一下按钮,他们就要遭受小到倾家荡产大到家破人亡的无妄之灾。

杀人者们依然在杀人,只是做得更漂亮,几乎不让人察觉罢了。

而正当那些无助的人们在仿若地狱的人间流离失所的时候,少数的人们仍然可以听着小曲儿在自己富丽堂皇的办公大楼里踩踩跑步机。

1945和2012,军装和西服,发报机和iPhone,这一切真的有所不同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月球上各国的飞行器混战,有本质上的区别吗?

====================================下文包含非常露骨的剧透内容,请务必慎重====================================确实在现实里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一如在影片中一样。

假若没有纳粹军团的归来和月球上丰富的资源被发现,各个国家的首脑仍能会坐一桌,无非是打打口水仗。

可一旦有了合适的契机,利益的冲突,即使是高坐首席的他们也依然能毫无保留地爆发出人类最原始的本性,同时又彻底将水深火热中的国民们抛在脑后。

一切的斗争无非是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最终为了满足首脑们自己的欲望。

喜剧片中的他们是如此单纯,现实中又是如何呢?

当纳粹巨型飞船的死光炮对准月球后面的那座蓝色星球时,我居然十分愚蠢地暗自期望它赶紧开火,把这个美丽又丑陋的星球轰出个洞来,我想看到杀红了眼的首脑们脸上惊恐的表情。

可显然我不能这样期待,毕竟我的家人和朋友还有数十亿的无辜平民包括我自己也都还在这个蓝色星球上。

最终巨大的纳粹飞船仅因为负责做核心运算的iPad被拔掉就坠落了,地球逃过一劫。

然而没过多久,这短暂的宁静又再一次毁在了地球人自己手里。

当那些发着耀光的小点从地球的一端徐徐升起,又缓缓落在地球的另一端,伴随着苍凉的单键钢琴音,代替了爆破的巨响时,之前的各种笑料和愉悦顿时感灰飞烟灭,我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无可避免的沉默,哀伤的心情如同那些蘑菇云一样缓缓地化开,却久久消散不去。

这样的一部黑色喜剧,最后又黑得如此彻底。

不管那些第三帝国的残党们是否还躲藏在月球的背面密谋着从新踩踏全世界;如今那些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人们,或许也不过是换下了笔挺军装的纳粹,他们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去。

 2 ) 多炮塔邪教必将灭亡——《钢铁苍穹》观感

首先,我承认我标题党了,这并不是一篇正儿八经的影评。

其次,这还是跟电影些许沾很多边的,但是基于剧透者爆菊花原则,本文还是木有剧透的。

在豆瓣上观察《钢铁苍穹》的评分,你会发现它真是毁誉参半,赞美者奉之为神作,批评者贬之为烂片之王。

维森么会有这么极端的表现呢?

看看它的预告片我们就不难找到答案。

一部会被大家错认为史诗级别的星际战争的电影结果却是又冷、又烂、又欠的白烂片(此处非贬义,只是一种类型)。

因此,很多人大大滴失望了,他们都是“正直严谨”的人,自然不会对这么一个槽点满身的片子给与赞誉。

历史上,《银河系漫游指南》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同样出现类似的声音:这货也叫科幻?

以英式冷幽默为代表的白烂文却一直是科幻史上的经典。

自然,“正直严谨”的人们是不会同意这一点的。

科幻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一直在电影、文学、游戏等领域为全世界的人们源源不断滴提供着精神给养。

其中,近年刮起的“三体风”,更是在无形中通过那些“正直严谨”的人们输出了这样一个观念,科幻就应该是这样的。

白烂之作真的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么?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多炮塔邪教在小巧灵活的歼敌单位面前完全就是渣渣。

那些认为科幻就应该像《三体》的人,就好比是驾驶“诸神黄昏”号的纳粹分子(无耻地剧透了),而喜欢白烂以及其他不那么“科幻”的作品的人,就是地球的联合舰队了。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历史上,科幻是喜欢以伟岸、高大、空灵、深刻的身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像过去的战列舰那样,像陆地巡洋舰那样,像基洛夫飞艇那样,深深地占据着每一个“正直严谨”的人的心里,当然,“猥琐”“没节操”的人也同样拜倒在其“巨炮”下。

然而,那终究是历史,这种深沉的娱乐方式已经完全满足不了日趋“白烂”的审美取向,因此,诸多“正直严谨”的人不屑一顾的杰作如无数驱逐舰、集成化作战单元、歼击机一般占据了无数人的心灵。

当然,“正直严谨”的人是不屑一顾的。

我也认识很多“正直严谨”的人,他们也想写出三体般宏伟的巨著,结果,刚一开头,就迅速白烂化。

可见每一个“正直严谨”的人的内心还是向往白烂的。

其实,此文不是来拉仇恨的,只是想表明,多炮塔邪教必将灭亡!

三体党去死!

白烂万岁!

PS.《钢铁苍穹》真心棒,对于装逼挑刺的人来说,你所挑出来的每一个BUG,老子都能给你一个自洽的解释,不相信?

尽管放马过来吧。

PPS.挑刺装逼党必将粉碎在历史的车轮下!

 3 ) 《钢铁苍穹》:把纳粹消费成外星人

《钢铁苍穹》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互联网、电子游戏和动漫相关的东西。

首先,从本片的创作历程来看,无疑开创了利用互联网进行独立制片的一个新方向——33岁的芬兰导演季莫•沃伦索拉专门搭建了一个网站,提供海量的素材下载,把不少美术设计、特效制作的工作都交给了影迷们;同时,这个网站也架设了投资通道,影迷们直接把钱寄给沃伦索拉,涓涓细流最终汇成《钢铁苍穹》的制作资金,最终,如果《钢铁苍穹》通过放映或DVD发行等渠道盈利,这些投钱的影迷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当然,《钢铁苍穹》这么干并不是第一个,但动静搞得这么大,目前倒是无出其右者。

事实上,沃伦索拉一直在以“化缘者”的姿态面对世人,他曾经专门剪辑了一支预告片亮相戛纳电影节,在预告片的末尾,就直接出现了“给我们寄钱”的字样——募集资金的焦急心态,溢于言表。

现在看来,《钢铁苍穹》通过互联网募钱的方法已经得到了推广,在台湾,有一群年轻人拍摄了一部名为《Z¬-108弃城》的僵尸电影,他们就利用Facebook募集到大部分资金成功运作出了此片。

在互联网时代,《钢铁苍穹》和《Z-108弃城》这样的电影充分调动了粉丝的热情,并将粉丝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电影创作,堪称“电子地球村”时代电影制片的新动向。

事实上,沃伦索拉拍他那部成名作《星舰残骸》时,就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作为发行主渠道,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番《钢铁苍穹》的制片路线,也算延续了《星舰残骸》的路径。

由于特技工程浩大,制作资金捉襟见肘,这部2006年就开拍的《钢铁苍穹》千呼万唤始出来,而片方也充分利用了影片的素材进行推广营销,在电影还未上映之际,就推出了同名的电子游戏和衍生漫画,从游戏和漫画的剧情来看,都是电影故事的前传,自然也是替电影做宣传的绝佳传播工具。

《钢铁苍穹》的剧情发生在2018年,讲的是纳粹在二战末期于月球建立了一个秘密基地,经过多年的筹划后,终于对地球展开反攻战的故事。

这是一部黑色味十足的科幻喜剧,沃伦索拉在片中毫无节制的讽刺着政客——在他的导筒下,几乎全世界的政治家都成了权欲熏心、愚蠢透顶的邪恶政客,月球上的纳粹余孽固然充满冷笑话气质,但对地球人而言,“政治”同样是一个充满肮脏成分的词汇。

在沃伦索拉看来,要代表地球上的“政治”,就好的标靶就是美国,所以,《钢铁苍穹》把讽刺矛头主要对准了美利坚——片中出现了第一位美国女总统,但她毫无民主党的希拉丽气质,反倒像极了保守的共和党分子萨拉•佩琳。

事隔多年后的黑人登月,本是女总统渴望已久的拉票之举,未想却引来了藏身月球的纳粹分子的反击,一开始,来到美国的纳粹先遣队还成了女总统的竞选宣传官,那些充满煽动性的法西斯言语,却成为女总统蛊惑人心的必杀技,纳粹分子就此深受女总统重用,直到老“元首”亲自驾临,年轻的纳粹军官才重拾自己的使命,驾驶太空战舰冲向地球……坦率的说,影片的正片要比预告片逊色许多。

故事很寻常,叙述上也略有脱节,那些辛辣的政治讽刺小品都是独立的好段子,混杂在一起却有些脱节。

影片从头到尾都弥漫着浓郁的纳粹美学气质(我总是想起《意志的胜利》),全片画面都由冷色调构筑,充满蒸汽朋克趣味的笨拙机械和党卫军制服勾勒出铁与血的美感(细节上略有瑕疵,譬如那位老“元首”的制服就像是戈林“帝国元帅”服和党卫军服装的杂糅,对于几款不同年代的党卫军制服的使用,影片也有点穿越)。

再加上莱巴赫(Laibach)乐队充满“法西斯”气质的配乐,整部《钢铁苍穹》的美学风格堪称独树一帜。

互联网、电子游戏、动漫,影迷、科幻、黑色喜剧,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令这部Cult味十足的《钢铁苍穹》妙趣横生,纳粹在片中其实就是一群气急败坏、阴谋暗藏的外星人,当然,以上所有这些元素都是用来消费的,影片中那些政治讽刺的喜剧桥段和法西斯美学风格的视听语言,让年轻观众们觉得很酷然后买单,这就足够了。

(刊载于《南都周刊》2012年6月25日第24期)

 4 ) 钢铁苍穹下人性是最后的胜利者

标题似乎剧透了……这部电影从宣布项目到现在大概有四年的时间了,我非常有幸从一开始就有关注这部电影,没有大公司的支持,没有大牌明星,只有网络。

我一开始对这个项目抱有极大的怀疑,一个来自芬兰的小制作团队,拍过几个小制作的邪毒电影,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野心。

多亏了互联网,通过所谓的crowd-funding,这部电影拿到启动资金,这部电影在网络上的高度活跃也使得这部它有了大量的粉丝、追随者(像我这样的)。

二战结束前逃到月球背面的纳粹建立起了一个自力更生的基地,随时准备夺回地球。

当美国一艘登月飞船再次踏上月球时,他们发现月球上的纳粹准备了数十年准备反攻地球。

可是来自宇宙的纳粹算得了什么呢?

只不过一群可笑可悲的洞穴人(见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入侵地球又如何?

终究是黄粱一梦,电影里面纳粹哪次真正胜利过么?

以上基本上是我在看电影之前所有的想法,没错,我这些想法都没有错,但是从道具到服饰到对白,没有一项不是经过精雕细琢,各种各样的哏虽然似曾相识,但是能把这么多网络meme全部串到一起,的确非常的了不起。

如果你是一个网络公民,一个宅男、宅女,那么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允许我小剧透一下:崩裂的元首有出现哦……) 这部电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剧情片,主演配角们没有一个有真正异常出彩的。

但是这并没有关系,在茫茫宇宙面前,一架飞船都是极其渺小的,更何况人。

唯一能够盖过所有暴力的,所有欺骗的,所有贪婪的,那就是人性。

人性是我们文明的基石,如果没有了人性,那么我们也就都是群衣冠禽兽的纳粹。

2012年5月30日修改……

 5 ) 钢铁苍穹——一部高潮尽在预告片中的科幻“大片”

首先敬告那些想在片中看尽太空纳粹大战地球人的观众们,这部片子并不是你们所需要的,你们所盼望的所有战争情节几乎都在预告片里出现了。

这部电影充其量只能算作披着太空纳粹复仇外衣的喜剧片。

钢铁苍穹上映的过程可谓是十分坎坷,本片的拍摄提上日程后,就因其独特的创意而备受关注,但历经数次跳票,终于在今年四月四日上映了。

可想想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还真是为它的前景捏把汗。

由于我所居住的芬兰小城人口较少,所以只有一家拥有两个放映厅的小影院,而本片每日也只放映一场,本期望的观影长龙并未出现,前来观看电影的也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上座率也并不乐观,大概只有六成左右,也许是因为放在了下午五点四五分播放,因此观众不多吧。

说实话故事很荒诞,很多情节也经不起推敲,比如月球上的为什么有氧气和重力,以及在双方互打太空战的时候,为什么双方好像都没有雷达,任由对方的飞船轰炸彼此。

不过本身就是一部科幻喜剧,也就无意追究了。

如果仅从科幻和战争片的角度来讲,这部电影只能混个及格分。

但我给其四分的分数,是因为其在喜剧方面做得还着实不错,身边的芬兰观众常常放声大笑。

一:两名宇航员被发现后,一人被杀,一人被俘,而俘虏恰恰是名黑人宇航员,德国纳粹想必是从没见过来自非洲的黑人朋友们,显得十分震惊,又引出了给其漂白的闹剧。

二:来到地球的元首接班人阿德勒和其女友芮娜特为了见到美国总统,绑架了总统竞选班子的干部,干部见阿德勒英姿飒爽,深深地爱上了他,又深感其理论极度适合拿去给总统准备竞选演说,阿德勒和芮娜特又糊里糊涂的成为了竞选班子中的一员,而总统用其纳粹理论参加竞选反倒连战连捷。

三:当纳粹反攻地球之时,联合国的官员还闹不清这些到底是哪儿来的飞船,于是日本和中国就最先被怀疑了。

(莫非在西方世界里,东方这两个强国才是他们心中最害怕的国家吗?

……o((≧▽≦o) )。

同样是在会中,在中日两国否认后,北朝鲜的官员站起来慷慨激昂,表示这些飞碟是他们的领袖制造的,引得哄堂大笑,朝鲜官员尴尬万分(也许同样在西方人眼中,认为朝鲜就是个笑话般的存在,纸老虎,净会说大话)四:当美国总统表明这些是真正的纳粹,在月球蛰伏已久前来复仇后。

印度大使因带了一枚卍字标志的戒指而被指认为纳粹的幕后推手,害得其大使十分冤枉。

五:全场的大笑点出现在地球联军反击后,一支由各国太空飞船组成的联军将要肃清包围地球的纳粹太空空军并反攻月球。

美国总统问到在座的哪个国家的飞船没有装载武器时,一直默不作声的芬兰大使弱弱的举起了手。

此时全场的芬兰观众大笑并有人还鼓掌,这确实是个只能在芬兰说的笑话,其他国家的观众未必能懂。

这也是影射了芬兰的不介入大国冲突、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的“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吧。

其实有趣的地方还有很多,写这篇毫无章法的小文时一时也想不起来。

总的来说还是开头的那一句话,指望看宇宙大战的观众会失望,而抱着轻松心态来观影的观众,则可能会有所收获吧

 6 ) 黑的乐趣

拖了半年总算把这片子看了。

笑死。

科幻上的硬伤就不说了,比如氧气、重力、重工业基础、能源这些东西都是怎么在月球上搞定的?

还有那些靠着古董计算机运行的小飞碟如何准确导航到纽约另外还能返航回月球的?

太空战舰的火控系统恐怕也根本不够用吧……不过各种黑色幽默还是够意思的。

吐槽元首、吐槽美国大选、吐槽Yes we can、吐槽联合国、吐槽朝鲜……还有最后全球各国干起来洲际导弹拉出的白线……纳粹虽然在月球,纳粹的贪婪还在地球上。

虽然蒸汽朋克大战现代科技的场面没做足(成本限制),这个想法还是值90分的。

故事也不复杂,是可以舒服看完的片子。

话说就算放到CCTV6来个深夜播放也没什么不妥的。

放到大背景下其实可以考虑好多事:一个与地球隔绝近70年的孤立社会,工业和科技水平的落后不提,社会文化也相对封闭,群体思维上会不会有集体的异化趋势出现?

比如返回地球运动,纯血与延续,放弃病弱等等。

在一个资源有限,条件恶劣,集权统治的社会环境下,这些都有可能出现。

如果不是在短短数月之内就形成了反攻和被摧毁,太空纳粹和地球上彼此知道并长期对峙,会出现的故事应该更好玩吧?

直接摧毁?

美国还是国际联军去?

摧毁之后对月球的军事占领是不是会引起全球抗议?

抱着人道主义原则接纳他们回地球?

回德国还是自愿选择归属地?

太空纳粹会不会受歧视?

对纳粹月球科技的接收和共享?

月球遗留基地的归属?

变成某国的太空前哨站?

这些东西如果可以被继续拍出来,该有多精彩!?

 7 ) 这么好,那么差。

先说我的结论,恰恰和大多数认为的相反,我觉得这个片子在科幻方面的表现是优于喜剧方面的,但无论总体来说还是分开来看,都远远达不到有些人说的“经典”。

(以下,胡乱写写,很多地方都没有细想,或有矛盾、或有感情用事、或有胡扯、或有装逼请多包涵。

)如果把这部电影的科幻元素挑一挑,无论硬伤软伤,实在是对不起科幻迷们。

如果把这部电影的所有笑点总结一下,对熟悉喜剧片的观众来说其实也是不过如此。

预告片和正片的不同效果,造成了很多观众的心理落差,从而极度厌烦此片。

那么同样也造成了很多观众的另一种相反心理反应,意外之余也是一种惊喜,从而无比的推崇此片。

我觉得预告片和正片的偏差,也是电影的主创人员想要表达的电影主题的一部分,只是和电影一样并不算高明,还有点自作聪明。

事实上电影并没有那么差,也没有那么好。

不要因为它是一部喜剧片就忽视了它也是一部科幻片,也不要因为它应该是科幻片就认为不该拍成喜剧片。

如果忽略技术细节,从特效和科幻元素上来看,这是一个近未来近地球星战科幻,从一开始的登月打广告、纳粹基地、飞碟、各国飞船、地月大战,光结局几个镜头就带出了核大战还暗示出了进军火星。

至于“硬伤”,其实大多数科幻的硬伤,都可以在技术上糊弄过去的。

只要作者有心,都能给一个合理解释。

既然是科幻,就不用去太注重这些。

所以或许可以说在科幻方面,这个电影的不足仅仅是不够“严肃”而已,或许你也可以把他想象成很“严肃”的样子。

(有人说中国人100年也拍不出这样有想象力的片子,接着有很多人跟帖说太乐观了,最后喊价似的竞拍到一百万年。

其实我想这部电影完全没有超越中国人的想象力水平,因为既然你能这么说,说明你是看懂了,如果你的意思不是想抬高自己,那么别人肯定也和你一样看得懂,其实也不是看懂看不懂的事,就幽默而言就是耍耍嘴皮子,至少郭德纲水平不在这个片子之下,再说政治元素啥的其实也都是无关痛痒的东西,片子没有颠覆西方价值观,中国当然也没有理由允许你颠覆自己;也讽刺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种种作为,这个你要有兴趣那就订分人民日报或天天坚持看新闻联播就行了;同时对一些自大的小国和保守的小国都进行了嘲讽,这个有失国体,不过私下的咱们也没少干。

)我觉得这是一部科幻和喜剧都很普通的电影,如果一定要说出谁更差,我选喜剧效果。

至于很多人将它奉为黑幽经典,我不敢苟同,就这种级别的笑料,随便哪个欧美脱口秀节目每天都能不间断的说上十几分钟,而且电影的其他不足甚至分散了这些喜剧效果,没能使这些笑料达到应有的水平。

很多人拿它和《银漫》和《奇爱博士》相比较,三者有很大不同,但仅就幽默来说,我只感觉本片差得远了,肤浅不说,根本没技术含量,特别是很多人当做亮点的政治笑话,不算密集没有机关枪扫射般的快感,但也决没有狙击枪一击爆菊的精准(有时精准或许达到了,但显而易见的菊花跟本没必要用狙击枪装腔作势),更没有原子弹爆炸式的那种万物皆灰无一幸免。

而且在一些喜剧桥段上脱口秀的效果是达到了,但电影不是说相声也不是综艺节目,还是要有表演的,如果演员能在表演上不那么生硬做作,我想在喜剧的表达上会更成功一些。

还有一些笑料,针对于特定人群,有些虽说肤浅但对中国人来说不硬是装逼也根本笑不出来的。

前面说过,或许可以说在科幻方面,这个电影的不足仅仅是不够“严肃”而已。

只是或许,事实上,更不严肃的科幻电影多得是,科幻迷也很少有反感到不承认这是科幻的,这是因为电影“不严肃”的部分和科幻基本无关,科幻元素和喜剧元素没有自然地结合起来,而是各自独立各说各话,分散了主题。

这部电影无论是情节主线还是视觉特效都是以科幻为主,能够单独留给喜剧发挥的情节很少,但是为了追求喜剧效果有一些时候喜剧元素跳出了情节,破坏了连贯性。

如果说此片科幻不值一提,那么他也是个平庸的好人,而喜剧元素是个片子里的大坏蛋,被人作为亮点不是因为他真的很亮而是到处招摇惹人注意。

所以我得出了我的结论。

比较成功的是这个片子迎合了装逼者的装逼心理,可以让有些人到处显示“我看懂了,我笑爆了,太经典了,什么,你竟然不知道哪里好笑?

”以及“你们这些傻逼,没看懂就说不好看。

”或者“我早就知道这是一部喜剧片了”再或者“你们的适应能力太差了”再再或者“太伤心啦,你们竟然都没看懂”……还把所谓槽点一一列举以显示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欣赏能力,我相信你一看到那个镜头就立刻笑爆了,我也相信列举出来的这些不会有太多遗漏,甚至很少放过去很久才反应过来的,甚至甚至不会有几年后才会被发掘出来的,你真牛逼。

值得一提的是,是这部电影的背后。

但当我看到短评中有人说因此就“所有粗糙都可以被原谅”,我还是别提这一段了吧(等你先原谅了国惨电影),别人都讲的很清楚了,向导演致敬,像捐钱的影迷致敬(我想知道是集资还是捐赠)。

 8 ) 咆哮吧,元首!

乍一看以为仅仅是低廉粗糙,充满逻辑错误的烂片,可毕竟预告片做的太有情怀了,让我愿意守住屏幕一直看到底然后才发现,这真是一部非常赞的讽刺大片很过瘾,甚至可以再看一遍,哈哈哈

 9 ) “—我可以打四星半吗?—Yes,you can!”——短评《钢铁苍穹》“Iron Sky”

专业的影评已经有很多了,我来聊聊别的话题:聊聊豆瓣上的分数。

一部完全靠全球爱好者集资,投入只有几千万美元的《钢铁苍穹》,特效场景做得也算宏大,细节做得也算精致。

虽说剧情经不起推敲,还有诸如月球上的重力问题,真空问题等等的小Bug无数,但作为本片内核的讽刺和吐槽,已经完全满足了我的观看需求:我就是喜欢看美帝被打脸,我就是喜欢看一身纳粹军装性感的女主,我就是喜欢各种冷梗和致敬。

1、看影视作品本就是一个萝卜白色各有所爱的事情,众口难调还非要统一口径是很可笑的,但凡事总得有个大体上的标杆,正如豆瓣的评分一样,大多数人的判断往往可以反应一部影片的精彩程度,但是,如果素质如《让子弹飞》这样的货色可以有8.8的高分,而《钢铁苍穹》只有可怜的6.7,那就有点儿让我不能接受了;2、想当年《让子弹飞》在豆瓣上还有9.4——这种神作才能拥有的高分时,豆瓣上一群“有关人士”叫嚣着“姜文的王朝到来了”,“民主就是要站着也把钱挣了”,“打一二三星的人装尼玛的13等等口号”,我还是战战兢兢但老老实实地打了三星。

我真心不知道一部形散神也散,连main theme都可以为了省钱省事二次利用,觉得骂着几句粗口就自诩能拯救中国电影的货,凭什么跟9.2的《阿甘正传》,9.4的《肖申克的救赎》比肩?

凭捕风捉影的政治隐射?

凭一大帮水军和一小撮民主控?

ps. 《让子弹飞》IMDB打分7.0;3、一部作品的成败,有的时候不是靠它自身的素质,而是靠诸如口碑、时机、推广等等外在因素。

比如目前在播的几部情景喜剧《好汉两个半》2.5men、《老爸老妈的浪漫史》HIMYM、《生活大爆炸》TBBT、《废柴联盟》Community、《摩登家庭》MDF,《破产姐妹》2BG等,其中最火爆最成功的无疑是TBBT,但平心而论,这几部里素质最差的哪一部?

无疑也是TBBT。

TBBT的编剧是最差的,抖笑料也是做得最做作最不自然的,女主也是最没有特点和缺乏演技的。

我敢说,集与集质量差距巨大的《废柴联盟》中最差的几集的水准也比TBBT的平均水平强。

举两个实例:谢耳朵的性格在前几季中起伏变化巨大,主创对剧中人物的塑造和掌控能力可窥一二;再看看TBBT第五季季终的婚礼跟老友记中的几场婚礼比较一下,编剧水准的差距立现,可谓天壤之别!

但TBBT赢在题材的新颖,赢在了口碑(赢在了出色的片头);再说说时下热播的“Fate Zero”第二期,打分9.4,瞎了我的眼!

剧情推动基本靠无数面无表情的人站桩对话,对战基本靠摆好pose,一招过后切黑屏然后看结果,揭示主题基本靠吼也就算了,内容无非就是宿命、信念、许诺云云,没营养无逻辑。

查查《新世纪福音战士》EVA,打分9.2,瞎了我的眼!

请问,FZ凭什么跟EVA比肩?!

还高0.2?!

4、最后转回正题,《钢铁苍穹》对美帝的讽刺还是很深刻的:愚民选《美国偶像》一样选总统;以解放者的姿态高举民主自由的旗帜做着冷血屠杀无辜平民的丰功伟绩;为了抢夺资源恬不知耻;自已永远正确正义,他国永远错误邪恶等等。

结局核大战的场景,顿时拔高了本片的主题。

究竟谁是纳粹?

谁才是能毁灭世界的刽子手?

(有个小疑问,片子的最后,那颗火红的星球指的是什么?

还带着一颗人造卫星?

是核战后的地球吗?

)5、给电影打多少分本就是每个人自己的权利,但把这件事情放大了以后再看呢?

如果是民主投票呢?

—我可以给《钢铁苍穹》打四星半吗?

—Yes,you can!

 10 ) 我给一颗星,不代表它是烂片

一开始冲着预告片里的东西来的。

结果大失所望。

之所以说他没那么烂,那是因为里面的一些梗真的很经典。

比如朝鲜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比如各国都偷偷在卫星上装了武器。

比如用纳粹的手法竞选总统。

还有一些有趣的,比如片头的给黑人洗白之类的一些列情节,那是真的相当有趣。

还有纳粹飞碟的设定也有意思。

这些梗真的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之所以只给一颗星,那是因为它浪费了一个可以拍成b级片的题材。

《钢铁苍穹》短评

如果你知道这样一部电影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拍摄的,绝不会打低分。粉丝集资,导演从短片到长片的转换,所有的粗糙都可以被原谅了。处女作能有这样高的水准真难得了。

5分钟前
  • 思郁
  • 推荐

一看海报和介绍,以为会是和钢铁侠或者其他一些大片一样会是噱头与剧情并重的。结果噱头也没做好(特技方面完全没有抓住观众的眼球),剧情烂透了。给一颗星也完全是施舍了。

10分钟前
  • 刘天兮
  • 很差

it's incredible how they could have financed in a movie like this! And more incredible is that I even watched it till the end. what a waste.

11分钟前
  • 无所谓
  • 很差

我的感觉是:这是我看过的最不好看的科幻片。

14分钟前
  • Catherine
  • 较差

一般吧,可能典故太多,有点找不到笑点。另,结尾的镜头是说地球上开始核战了吧。

16分钟前
  • Chilx
  • 推荐

怎么说呢,对于狗血的情节来说,台词的功力就显得很突出鸟。

20分钟前
  • GOOFY
  • 还行

现在的科幻电影不缺大导演大制作,不缺明星大腕,不缺烧钱大场面,就缺内涵和深度和自我审视和检讨,因此这部电影值五颗星!

22分钟前
  • 思无邪才怪
  • 力荐

跳票多年最终赚得全球迷友眼球的大作,依旧延续了季莫在他的处女作《Star Wreck》中的宅向恶趣味,遍地都是的迷友包袱彩蛋加上政治讽喻,B片水准的作坊式SFX,但是比起这几年间涌现出的某些纳粹朋克作品,本片却没有带来多少惊艳之处,相比较而言他的话题度跟品牌曝光却是比作品本身更为得到人们关注。

26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评高分的什么心态?说特效一流的什么心态?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小孩的科幻白日梦,为了使影片看起来不过与单薄和幼稚,还夹杂着不成熟的国际调侃。。简单来说,钢铁苍穹是一部三流的科幻二流的喜剧,一部可能导演自己都解释不通的“不科学”的电影。

29分钟前
  • ...
  • 很差

场面就算了,当黑色幽默的政治片看吧,朝鲜的桥段很搞

30分钟前
  • 白日梦
  • 推荐

烂片,超烂,很多漏洞。逻辑差

31分钟前
  • 反手解杯扣
  • 很差

cult,作为粉丝集资的,导演的处女作,这片给4星都低了,剩下一星给以后的进步空间,黑色幽默的地方太多了,各种政治讽刺,音乐也超级喜欢

32分钟前
  • 提督的红茶
  • 推荐

还行吧,一路都在吐槽。。。

36分钟前
  • 超级布布菜
  • 还行

非常喜欢这类喜剧。乐过以后还有些别扭的喜剧。

41分钟前
  • tyrael
  • 推荐

片子里的隐喻跟调侃还是有点意思……

46分钟前
  • Cappuccino
  • 较差

在2012年能有这样的黑色幽默片实属罕见。在这个各种视觉系大片充斥的年代,看看这样的黑色幽默片实在是不错。推荐!

50分钟前
  • jediyan
  • 力荐

起初对于立意等问题都完全能预见,本子写成这样总感觉很扫兴。可是最精彩的地方出了空战,亮点就在于完美的讽刺。说到北朝鲜那段笑哭了,可惜定位应该换成南韩才对嘛。这里对于美国人一直以来奉行的制衡外交政策算是比较犀利的,美国人绝不会这么自嘲。德国人看问题还是很清晰的嘛!

55分钟前
  • 见龙卸甲频率妞
  • 推荐

对于政治的讽刺还蛮有趣的

60分钟前
  • fly
  • 还行

设定党、巨多笑点、吐槽无力了O(∩_∩)O

1小时前
  • gy2001316
  • 推荐

话说这个片要拍5年?? 太tm荒诞了

1小时前
  • Lanc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