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变态男人,真是污染环境,破坏大自然。
房间也很美,女主就更美了。
看到裸男,要是我就直接退房跑路了。
英国警察还是挺给力的。
但是也不行,含男量太高就是个悲剧一个女人只要还活着,她遇到的所有男人都是不安全因素,不管老少白瞎了这么好的风景女主是这么美好,blingbling,先被前夫伤害毁坏,再被其他男人觊觎不要靠近男人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惊悚暗喻片。
一开始被男人连续分娩的场景震撼到了,看了影评才知道这是一部反映男权对女性压抑的暗喻片,所有男人为什么是一个人演绎,是暗喻男人的群体映像就是这样的,是女权觉醒的呐喊,为了抗争,为了突破,非常出色的暗喻片。
女主因为与男友闹离婚,男友坠楼身亡,为了疗伤来到了郊外的一处别墅。
男主人非常热心和热忱,介绍了房子的构造,又把日常起居全部交代清楚,然后离开了。
女主安顿好,就跑去别墅旁边的森林里去溜达,森林草原风景如画。
她来到了一个涵洞里。
涵洞里非常潮湿,但是充满了乐趣,可以玩回声很有意思。
但是正当女主乐此不疲时,突然有个人影在涵洞另一边出现,然后有个人开始向女主这边冲过来。
女主赶紧拚命逃跑,慌乱之间,她来到了一片破败的房子之间。
她漫无目的地走进草原,突然发现有个裸男在远处看着她。
女主赶紧跑回了家开始和女友聊天,这时她突然发现那个裸男跑进她的院子里。
她立刻报了警。
警察赶来,把他抓住。
经过审问,裸男什么证件都没有,警察把他抓走很快又把他放了出来。
女主跑去教堂突然想起男友自杀的惨状,不禁悲从中里,大叫大嚷起来。
她仿佛看到有人,就跑了出来,遇到了一个戴面具小男孩,小男孩要女主陪他玩,但是女主不知道什么情况,有点犹豫,这时教堂的神父出来,阻止了小男孩的恶语相向,并与女主攀谈起来,但是神父对于女主男友的逝去觉得女主难辞其咎,让女主很不爽,就拂袖而去。
晚上女主又去了屋主说的酒吧,在那里的人对她也极不友善,最后再别人异样的眼光里,女主离开了酒吧。
回到家时,别墅外面的大灯突然亮了,照得四遭如梦如幻的,都有些不真实。
然后女主仿佛进入了梦境,看到苹果树上的苹果全部落了下来。
看到裸男全身长满了枝叶,还看到了男友。
然后就是裸男吐出的花粉将女主熏昏了过去,裸男进入了房间,然后就开始不停从身体各个部位开始分娩,最后分娩出来的是女主的男友。
感觉到女主受到男权压迫的压抑感,真心让人喘不过气来。
男人千人一面也是为了反映男人的群像,反映了男权对女人的霸凌和压迫。
有人说那个涵洞有寓意,还有裸男吐出的花粉也有寓意,看得时候没注意,不过细想真的是这样,导演的暗喻拍摄能力很强,蛮佩服的。
不过那个裸男真心蛮恶心的。
最后的接龙分娩的场景真心震撼,让人膛目结舌,幸亏女主的反抗精神还是有的,懂得拒绝和反抗,不错。
是我喜欢的风格:冷,癫,带着一点点的邪气。
马楼女士遇到的五个曼简直不要太典:幼稚软弱暴力扭曲的丈夫,没有边界感自顾自讲着有点冒犯的大叔笑话的房东,当自己的无理要求被拒绝后边气急败坏失去控制痛骂女主为bad bitch的面具男(个人感觉这种最典),有精神疾病的跟踪狂裸露癖,(这种的曼味其实并没有很典,毕竟就是换成一个同样特征的女性也是一件很惊悚的事情),虚伪爹味自负的说教牧师男(这种也蛮典,可以被称为李国华型或者胡兰成型)。
很爱女主的态度,对曼们drama幼稚狂暴浮夸的伎俩始终保持冷静客观,不投入感情去纠正他们,只是手起刀落,大喊一句“F off!”。
可夸的点很多,或者说戳中我的点:色调很古典清冷,女主冷冷的态度,由断掌串联起来的曼们,女主嘶吼声与背景音乐的合一,牧师向女主吟诵的《恐惧与战栗》,竟然给本片还上了层哲学神学上的精神价值,还有影片高潮时的魔幻主义处理(太癫了,苹果树掉苹果那段让我想起了《涉过愤怒的海》中的天上落鱼)。
但有几个镜头也确实吓到我了,比如一开始女主和好友视频时好友的网卡卡出的狰狞面孔,还有后面女主给好友发地址时好友突然冒出的那句bad bitch,毕竟这部电影的标签是一部恐怖片,关于恐怖的点还是想小小批评一下:有些的处理有点落入窠臼了,就是很典型的密室弱女型恐怖片,突然断电那里我真是……略无力吐槽,但总体来说是瑕不掩瑜的。
裸男们产子接力那里真是看得我san值狂掉…前面露🐍也就算了,英国电影竟然允许这种特写的镜头直接播出吗()虽然知道这是特效制作的,但还是,大为震惊大受震撼好吧()习惯了后就感觉,嗯,还蛮新颖蛮先锋的,不错不错,感觉有一种男人进化史的即视感。
当然作为一部小众cult片,本片还是有很多地方我没有看明白的,或者说很多不理解的隐喻,比如裸男的草冠,掉落一地的苹果,死去的山羊,男女神像,飞舞的蒲公英,以及女主老公有些献祭意味的诡异死法……作为女性,很多镜头真是看得我感同身受,女主被男人包围的酒吧那段,我真的是汗流浃背了,代入一下都觉得压抑恐惧。
到这里就差不多分析结束了,结尾送一句面具曼的名言给大家:“You are so mean, you don’t even wanna play hide and seek with me!!!!!!!”
男导演以女性视角来阐释男人甚至表达女权思想,难免有些刻板,以女性为主观受体,借助根植于女性意识中普遍化的符号与标签,以奇幻且略重口的分娩形式幻化出男人的不同本性,隐喻男人对女人的各种诉求。
丈夫的占有欲,对性与爱无止境的索取;房东的产权观念、责任意识,以及对房客的保护欲;流浪汉的窥视、跟踪,以及无边界的野蛮闯入;顽童的游戏心理;神父的教化与规训;警察的例行公事,无关痛痒的关心……而那所古老的乡间别墅则隐喻着男人对女人施加迫害的牢笼——婚姻。
它是一个魔咒,即使早已破碎,依然能死死锁住女人。
因离婚而自杀的丈夫为这个女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她最终靠一把斧头走了出来……当然如果仅就这些思想,远不足以给五星,激发我冲动的是摄影,画面太美,叹为观止。
你也许收藏了很多能随手拿来做屏保的图片,但你无法让那些风景流动起来,讲出一个还不错的故事……【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加兰的《men》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恐男片。
它拍出了男性给女人带来的恐慌和不安。
其实,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加兰只是用恐怖元素包装了一下。
他的包装挺厉害,能把人带入女性视角,感受到她们的恐惧。
想要看懂这部电影并不难,只需要理解下面几点就行了。
温馨提示,本文不做剧情复述,建议看完电影后再来阅读。
本文只是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确,有不同理解,欢迎交流。
1.女主的行踪女主离开城市,去乡村疗伤,然而她始终无法逃离男人的凝视。
在乡村,女主一共去了三个地方,森林、教堂、酒吧。
这些地点的面积越来越小,说明女主能自由活动的地点越来越小。
她遇见的男人越来越多,她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
最后,女主被逼无奈,回到住的地方。
她在外面遇见的男人,以让人恐惧的男性形象闯入她的房间,打扰她的安宁。
女主想要彻底摆脱男人,不是老死不相往来,而是要反杀,让男人彻底消失。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影片开头,女主对前夫说,以后我们再也不要见面。
前夫自杀后,依旧以恐怖形象出现在女主的生活中。
只有女主拿起斧头,亲手杀死前夫,她才获得最终的平静。
2.牧师的天鹅在片中,女主问牧师,“what the f··k are you",牧师回答,“A swan”。
字幕组的直译是“天鹅”,有些莫名其妙。
从之前的对话,我们就能明白牧师不是前言不搭后语的糊涂人。
然而,此处他的答案让人迷惑。
如果让我翻译,我会译成“男人”。
swan就是mans的变形,其中w和m就像6和9的关系,swan对应的词汇就是men。
在西方文化中,swan是圣洁的象征,然而在片中,牧师用swan自喻,极可能是加兰用天鹅来内涵男性,看似圣洁的swan,其实是丑陋的mans——man的复数形式就是men,呼应了影片片名men。
牧师和女主的对话让人窒息,是他作为牧师的形象和女主交流,他不能理解女主的生存困境。
牧师问女主,“前夫打了你之后,你有没有给他道歉的机会?
”女主非常困惑。
牧师的观点是女主没有宽恕前夫,导致了前夫的死亡。
牧师的话不是他的个人理解,而是宽恕教义的必然。
这让女主非常愤怒,因为她发现,宗教不能给她安全感。
此后,女主去酒吧喝酒解愁,她发现跟踪她的裸男已经被警方释放。
这让女主非常害怕。
这意味着无论是宗教还是政府,都不能给她安全感。
这也为这些男性闯入女主房间提供了可能。
3.被凝视的女性身体教堂中有男性和女性的雕像,男性雕像呈现的是面孔,而女性雕像突出的是性器官。
在这里,女性是引诱者。
她是主动吃禁果的人——女主来到乡村,看到一棵结满果子的树,主动摘下来吃掉。
我在前文也分析了,牧师也是男性形象的代表,是一个将女主性客体化的男人。
女主离开后,他会用手抚摸女主坐过的椅子。
这个动作有明显的性意味。
他在垂涎女主的身体。
后来,牧师闯入女主的房间,不停说下流话,并且试图插入女主。
这是女主命运的分水岭,她是被插入的被动者,还是主动插入男主的主动者,决定了女主是受害者还是拯救者。
女主最终用刀子插入了牧师的身体,获得了救赎。
4.男人生男人这是影片最恐(e)怖(xin)的镜头。
裸男生出儿童,儿童生出牧师,牧师生出房东,房东生出前夫。
影片还有个细节暗示,裸男是前夫的变形。
前夫自杀后,他的脚摔断了,裸男也有断脚的细节。
男人生男人是男人形象的自我复制,代表着不同男人拥有一样的精神图谱。
为什么这些男人会千人一面?
影片的结尾给出了答案,他们对爱的理解让女性害怕。
女主问她要挣脱的前夫,“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他说,“你的爱”。
这段对话的可怕之处是,男性和女性对爱的理解完全不同。
女性寻求的爱是关系,男性追求的爱是占有。
如果女性爱上一个男人,她会嫁给他,积极缔造夫妻关系。
当女主要解除婚姻关系后,男主却要用自杀来要挟女主。
他要用自己的死亡使女主愧疚,从而剥夺她寻求幸福的可能。
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女主身体的占有。
如果我们知道女性和男性对爱的定义不同,就会明白很多常见的情感现象。
比如说,当年的一线明星某波出轨,某波的妻子发文指责小三,始终维系某波的受害者形象。
正宫娘娘斗小三的事件有个情感逻辑就是, 正宫娘娘认为丈夫出轨的根源是小三,而非丈夫本身——男性扮演的是一个被小三诱惑的形象。
只要将小三污名化,就能洗白丈夫,这也是维护夫妻关系的关键。
如果女性出轨,男性对女性的常规态度就是离婚,家暴,甚至毁灭,杀害。
这种行为背后的逻辑是,男性认为妻子是自己的占有物。
结语:本片属于R级,17岁以下人群需要由父母陪伴才能观看。
它是一部站在女性视角审视男人的电影,势必也会引起某些男性的不满。
我觉得《men》值得观看,它把女性对男性恐惧的沉浸感,做得特别好。
女主去户外散步时,始终有大量的背影镜头,这些镜头营造了一种背后有人的恐怖感。
我觉得《men》出现的意义就是,它拍出了女人的不安,也让男人明白女性为何不安。
我在上学时,有个刚刚分手的女同学和我诉苦,说她和男友提出分手后,男友说他不会放过她。
她的男友是我的好朋友,我觉得他是性格温厚之人。
我当时觉得她小题大做,就安慰她不用担心,这只是玩笑话。
后来 ,我才觉察到,对那位女同学来说,她是真的恐慌。
在这几年,我才逐渐意识到女性在男性面前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有一次,我在深夜看完电影回家,按电梯时发现还有位女生,就随口问她住几楼,我想的是随手帮她按了。
女生愣了一下,说她自己来按吧。
然而,直到我出去,她也没有按电梯。
那一夜,我突然意识到,在那一刻,她猜测我居心叵测。
在某山的烧烤店事件发生后,胡锡进胡总写了雄文,号召我们男人要保护女性,得到很多喝彩声。
其实,很多时候,女性需要的不是男性保护,她们更需要男性管好自己。
年度厌男电影从《机械姬》到《湮灭》到现在的《人》,加兰的电影核心永远在讨论着矛盾,人与人工智能,生命与存在主义,到现在关于女性与男凝社会。
他给出矛盾的困局,并试图找出答案。
在这部电影中,女主人公一直困在男性凝视的包围圈中,被不同的男人中伤,被谴责,被伤害,被威胁, 被肢体骚扰,这也是现在大部分女性的困局。
女主人公居住的别院其实也可以是女主人公当下处于的社会,被周边的窒息感筑造成的社会氛围一路压迫着女主人公屈服于男性社会中。
片中的男性极度嫉妒女性的生殖能力并追逐新生命,加兰巧妙通过蒲公英意指男性渴望新生命,却只愿肆意主观利用女性身体创造生命的畸形的情感。
加兰在作品中也是加入了大量的乡间风景镜头,这些空镜头没有人物没有情节,但是伴着配乐不断摄入不安情绪,前期的铺垫与环境塑造十分出色。
大量的两性符号与宗教隐喻串切在女主人公与小镇中不同男性的冲突,理念相悖的情节中。
但是后期解开隐喻与包袱后反而丧失了前期营造的神秘感与精致感。
简单来说就是变得没那么令人惊喜了。
但是后期分叉手和男性套娃场景绝对是《圣鹿之死》转圈后最让我后怕的情节了,甚至可以载入史册。
中期有种在看拉斯冯提尔《忧郁症》以及《破浪》的感觉。
总而言之,加兰用一整部电影去把男人在现实社会中恶心女人的观点去恶心了一把男人,同时也已经很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这个手法太高级了。
这种纯意识流后现代主义甚至都不想称作是电影。
这种上世纪被创造出来的法兰克福学派思潮被渗透到世界各地。
而Feminism和Sexist的话题正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堪称现代流量密码!
现实里在“鸡蛋与高墙”的对峙中,一些头脑简单的人很容易以为自己站在“鸡蛋”那一方。
毕竟“鸡蛋永远是对的”,站“鸡蛋”那边永远不会有风险。
孰不知画面缩小后发现另一种的法西斯正打着推倒”高墙“的旗号快速蔓延!
到底谁是鸡蛋?
谁是高墙?
电影的镜头是真棒,仲夏夜惊魂是梦幻的景致下隐藏着最深的邪恶,这里面则是美好的风景中蕴含着极度的诡异。
从果男刚出现就怀疑女主的黑鬼老公要作妖,没想到是通过这么一言难尽的方式,真是你的邪门,超乎你的想象。
至于电影深处的含义,那些意象,大神们都分析的角度各异,让人豁然开朗,导演通过电影的光怪陆离想展现的男女相处之道,讲权利却并不搞对立,用最极端的故事讲最平和的关系。
看这个电影经历了,放松,警觉,压抑,惊悚,想笑,沉思,回味。
这是看电影吗?
这是经历了全套的精神按摩呀。
虽然我在很多片子里用符号解读,但我觉得本片其实没那么复杂。
我认为本片其实就是真实世界丈夫自杀投射在了女主这次度假中。
所有光怪陆离对应的其实是她自己的老公所有的男性角色对标她心目中她老公的特点1.房东对标她老公和蔼可亲幽默2.问题儿童对标她老公幼稚控制欲3.神父对标她老公的伪善4.警察对标她老公的暴力5.变态裸男对标她老公的执念但是我觉得导演显然是想把她老公投射到所有男人身上,从这点上看男人也是千奇百怪,个别另样的。
有反向极端的渣男,渣男可以完全不用主动控制女人。
也有被女人欺负的老实男也有经过世事成熟的男人所以我认为剧本在这里有了一个困境,单独投射她老公,没过错但是格局小了。
投射所有男人又缺乏说服力。
另外我觉得剧本的核心思想有点偏激,就是单方面直白的批判男性。
这是让我错愕的。
要知道批判“男权”和批判“男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因为男人是自然的生物物种。
男权则是人类智能化后定制出来的不平等的规则。
真正需要着墨的是规则而不是生物性其中最大的着墨无疑是男性的性需求。
但是我们仔细想女性没有性需求吗?
如果没有,人类或者所有生物是怎么繁衍的。
上帝创造生物两性都是有性需求才能繁衍的。
动物有发情期人也有。
男人有女人也有。
所以批判男性我觉得太偏激。
真正需要批判的是单一的男权!
并且赋予女性自由追求性的权利。
实现男女平等。
就像动物公的母的繁衍后代都没有谁歧视谁。
有人说像动物一样!
简直笑话,那人类不是倒退了吗?
我想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因为人类的问题从来就没解决过!
人类本身就是矛盾的物种!
人类本身就是罪恶的根源九十不论男女。
人间本就是地狱!
期待这么哲学的问题我们在其他说到点子的片子里讨论所以我最后还是没法打五星。
而且我认为豆瓣6.8分数恰如其分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很复杂。
一方面这电影的确表现了女性在这个世界上受到的压榨。
但另一方面给我感觉很像是“女性主义命题电影”,抗着“女性主义”的大旗来消费女性,忽略了女性真正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和苦难。
整部电影就是男性的凝视总结。
有一种他要创作一部社会议题的电影,用女性主义命题更好,于是头脑风暴地想出几个关键词:“女性 反抗 压迫 意淫 暴力 伪善 性侵犯 口头暴力 PUA”变成了扩写的关键,以这种刻板化、脸谱化、符号化的方式忽略了女性真正的具体的苦难。
一整部框架式电影,画了一幅以女性为主的大轮廓画,将一些刻板行为填入其中:裸露的跟踪狂、猥琐好色的牧师、伪善的房东、巨婴男童……用诡异的音乐和女性呐喊的声音缝合起来,看似把女性的心理恐惧给具像化,实际上对女性真正的苦难一无所知。
如果电影的目的是为了表述女性觉醒和女性的苦难,那么它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叫醒沉睡的人。
让不理解的人理解,让无法共情的人共情;而不是让已经觉醒的人去苦哈哈地解读安利,让不理解的人看得云里雾里。
结局生子的男性,个人非常不理解也大受震撼!
感觉这一部分也有点厌女,男人无法延续后代,所以希望都在女性身上。
没办法生育的男人,只能自我繁衍…反而又警示了男人:别惹毛女人提起斧头抡你,否则你没后;或者是女人拿起斧头对抗着一群一模一样的男人,他们不断繁衍生生不息,不停地恶心你。
总归就是没女人啥事。
个人觉得写得好的女性作品(不论是电影还是书籍)它都是具体的、详细的、浅显易懂的。
不是神秘的、话说一半的、解读猜测的。
好的女性主义电影应该是很细节、很具体的苦难,剧情什么的都要让人(包括男人)理解而不是猜测。
就像《沙漠之花》《82年的金智英》就是具体的女性群体能感受到或者是会经历的一种苦难,不需要很诡异的音乐和呐喊,观众就能感受到压抑窒息,至少是普通女性观众都能感受到窒息,去思考这样的生活有没有意义。
《沙漠之花》让更多非洲女性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去,不接受阉割不接受童婚;这种现实的真实事件,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非洲部分国家对女性实施地残忍割礼行为,还让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大众切实认识到感觉到女性割礼的恐怖与伤害,督促社会根除这种陋习;《82年的金智英》让大多数韩国男性在网络上抗议抵制,他们就是看懂了片中女性现实的无力感和压迫感才自发抵制,对女性觉醒的恐惧转移到男性身上说明人们感受到女性社会结构上的弱势害怕她们改变。
但这部电影很空,看完觉得力气无处可使,你能抨击什么呢?
只能无意义地归纳到“男人都这样” “啊,我又厌男了。
”但人类世界的构成不就是男的,或者女的,这种厌恶只会徒留烦恼。
还是像海马星球性别即种性那期所言:“女性应该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必时刻聚焦男性,还被扣上教唆性别对立的帽子,而是有耐心的去倾听女性的声音,去关注支持女性创作者。
”ps:这部电影的手法和创作风格注定了千人千面,从哪个角度解说根据观看者的不同产生不一样的理解。
女性意识觉醒者肯定能看懂电影想传递的信息,但我个人实在是不喜欢这种空虚无意义的女性主题。
ps:最后男人生男人那块我真的不理解,这是没有摆脱女性的生育性思考吗?
如果女性拿起斧头,世界将会由残缺的男性通过自我繁衍生出共享同一张脸的男人?
不理解但是大受震撼🫠总之全片就是下面五句话的扩写😅
原来是加兰的电影,难怪还是喜欢。金尼尔演得够辛苦,也够尽兴的,亲身诠释penny dreadful无码增订本。我也越来越喜欢巴克利了,有一道随时岔向崩溃或豁达的微妙脆弱边界。近期新片不乏与女性安全感相关的,比如《宿敌》与《监视者》。这部《男人》,起初还严阵以待,但看到裸男跟雷佳音一样吹蒲公英就不怕了,后来更与女主一样,麻了,因为男人竟敢表演女人的生育大戏。不过这电影与性扣得真紧,通道、浮雕、银河以及牧师的性幻想,绿油油地门户大开。三星半。
当危险本身趋近于无穷,与危险有关的其它则趋近于零。
在「全员恶人(男)」的环境下,男人的言行荒唐可笑,无限循环生殖的桥段更是反男权到逆天,恐怕当下女性主义恐怖电影的趋势会越来越朝着让世界看到男人的「真面目」方面发展得不可收拾,而其中涌现出人意料的想象力和视效也是令人惊讶的。
又一部完全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的电影。最后10分钟可以载入邪典史册。A24是如何能把文艺和邪典结合到没有违和感的?
Alex Garland attracts male nerds, then he shoved this up their ass. Be like Alex Garland.
看到最后就跟女主角的心情一样,你爱咋咋吧。
在我心里,男主永远是那个操过猪的英国首相。
电影是想告诉我们所有男人都是一个样子的?满脑子里都是x?只有让他们反复体会女性的生育之苦才能将他们蜕变?看了电影我没有答案,因为我根本也没有提问,因为我根本不能解决他人的问题,也不能改变他人的想法,就像在隧道里的回响,重复,单调,渗人,又有点美感,周而复始。大自然之美,星空之浩瀚,人类之渺小,至于人类的那些争执与矛盾,困惑与愚钝,自私与狭隘,更加渺小,微不足道。
单性繁殖的怪物,写满了基因的谬误,索要世上最昂贵的礼物,用蛮横的姿态,无理的态度。
比起恐怖片里女性被剥削的形象,更讨厌这种假装“我懂”的片子,我们女人会一个人租男房东的乡郊大别墅?会在野外看到裸男一个人都不告诉?很明显你什么都不懂
怪诞似的心理恐怖片,一切都是心魔作祟。
《机械姬》导演再度探寻人类和AI的生存之道
前段铺垫过长,有些沉闷,但镜头语言和音乐都保持了A24一贯的水准。后半段高潮迭起,几个血腥场面全场都在倒吸凉气,变螃蟹钳那幕可能会载入cult片影史。核心还是在讲女性的困境和toxic masculinity,被威胁,被跟随,被凝视,被肢体和语言侵犯,基本所有男性角色都共用一张脸,我想导演已经暗示得很清楚了。(感觉会是评论非常两极的一部电影
(7.4/10)自夏娃偷食禁果以来,女性便承担着男性犯下错误的后果。加兰对“男人都是一个样”作出了字面上的理解,将观众置于女主角的处境,亲身体验对女性的心理操纵,并将男权历史的延续浓缩于一场精彩的肉体恐怖戏份。《男人》是加兰的态度之作,但内容略为单薄,思考也比较流于表面。
映射男权社会,我愿称之为现实主义精神污染恐怖片。
1、整体故事性较弱,胜在隐喻的不断叠加。把这些叠加的隐喻稍加利用也许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恐怖副本。2、男人生男人,不停地复制男人那一段非常精彩。
对女性造成恐惧的怪物都是男人;卖惊奇包装,主打心理惊悚,效果很一般;总觉得这样的作品很投机取巧,试图装得很有特点很有难度很深奥,其实一眼看穿并没有多少技巧和内容。
(7.5/10)最明显的解读还是女性的困境。将女主那段夫妻关系化为一段恐怖的超自然经历再度呈现。咱的军情六处小特工分饰五角可以看作分别代表了男权社会对女性在生物的原始暴力/裸男、社会权力秩序/cop、信仰/神父、教育/儿童、经济/房东等方面的压迫,当然各个代表的准确含义还需商榷。需要注意开头女主在园子里吃了颗果子,伊甸园不一定是天堂,也可能是女性的地狱。另一个明显的意向是尾段男性的连续生产,也是值得留名的名场面。女主面对男权的态度演变也很有意思,从惊恐而寻求权力庇护到坚守再到反抗再到逃离再到平静回归最终到达坐在同一张沙发上谈判,当然是手握战斧在谈判。很多女性题材的终点是战斗,但仍局限于现有秩序的战斗。这部看起来力图超越战斗,瓦解秩序,进而平等地缔造新秩序。
A24不阴阳怪气后,以清新脱俗后再来一剂猛药,还是抓住了特立独行的流量密码,全片不意外隐喻丛生,将女性的身心恐惧和不安具象化与符号化,全面展现男权生态里的凝视和勒索,大抵从婚姻,宗教,性和生育上描写了对女性的全面压榨,清幽雅致的郊外森林,却布满隐秘暗涌的惊魂动机,精致安逸的摄影画面与诡谲吟唱的音效配乐常常形成矛盾的对立面,后半段这种怪奇的氛围被逐一打破,直白血腥的场面接踵而至,别开生面的cult奇景轮番上演,刀片分裂手臂,男性连环畸形生殖场面,不间断摧残与折磨女主和观众,一种全方位堕入自责和痛苦的深渊境地,还总以爱为借口,绑架着精神领域里的群魔乱舞,逃离和规避终究不是久计,唯有痛彻反击才能达成创伤和新生的疗愈,所以手握斧头砍向一切冠冕堂皇,是女主自我保护与挣脱束缚的第一步。★★★☆
这就是女人生存的世界,男人编织起让人窒息的网。你以为世界多元他们各自不同,才不是呢。他们是共脑共体的存在。里面的苹果、乌鸦、雌雄同体图腾到男人单体繁殖全都是男人最终的YY以此构建的贬低女人的社会。当女人举起斧头不在恐惧不在内疚,所有这些桎梏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