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代表个人喜好。
后知后觉看了《硅谷》,其实和大爆炸真的有点异曲同工,都是聚焦在一个职业,用这个职业的特性去创造笑点,而且都是一班宅男。
不同的是科学家有爱情,程序猿注定没有女朋友。
直接进入主题,再次简单粗暴地总结一下,这部剧我觉得最好笑的10个片段。
TOP 10没有Richard搞不砸的事情S04E10为了不中断医药公司的存储服务,Richard经历了开除了Jared、租货车、拆服务器、坏车等等,终于把服务器运到了斯坦福大学,打算连上斯坦福的服务器集群。
怎么知道车门没关,服务器全落在路上了,因为平时负责关门的是Jared小天使!
这幕挺惨的,但还是很想笑。
这6季以来就没有Richard搞不砸的事情,他是Pied Piper最大阻碍,不过有主角光环每次都化险为夷。
TOP9Monica座位被调到厕所门口S04E01因为Monica在董事会投票没支持Laurie,所以办公位被调到男厕所外面。
这也太真实了吧,是不是每个互联网公司都有厕所位啊,还是女厕所门口外面是一群男程序员。
TOP8Dinesh和AI聊天一整天S06E01Dinesh以为和Gilfoyle在聊天,其实是Gilfoyle写的AI聊天程序,Dinesh聊了一天都没发现这不是真人。
这个梗是源于微软小冰吧。
TOP7律师之间的战争S02E09Gavin为了Pied Piper专利权对Richard进行法律诉讼,同时Richard也掌握了Gavin的黑材料。
双方通电话,在律师指导下“合法”互相威胁。
在互联网行业里面,律师也是很重要的角色,不然腾讯的法务怎么那么出名。
TOP6Jared的朋友被扔进垃圾桶S05E06继Dinesh和AI程序聊天,Jared又和AI机器人聊了一晚,还成为朋友。
因为机器人是公司资产必须还回去,没想到还回去之后机器人马上被拆分成不同零件甩卖。
所以,不要和AI做朋友,他要不会被扔进垃圾桶,要不就会毁灭人类。
上一秒promise下一秒breakTOP5SPACE VS TAB S03E06Richard因为编程用tab键还是space键这样巨大的分歧,和整部剧里面唯一一个女朋友分手了。
原则性问题真的不能忍!
空白键攻击TOP4全息投影遇上没有网S01E05Gavin用全息投影和Big head通话,网络太慢导致传输不成功,改用Hooli聊天软件失败,最后决定用电话,没信号。
所以再强大的技术,没有网也是白搭。
全息投影失败
聊天软件失败
打电话没信号TOP3Big head任职斯坦福S04E03Big head,一个从第1季到第6季人设都没崩过的奇男子。
从被炒边缘到Hooli项目负责人,从去斯坦福读书变成斯坦福校长,一路开挂。
我觉得这个角色是在向《阿甘正传》致敬。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TOP2Laurie半天生孩子S05E01完美表达女性职场环境的残酷,即便位居高层,依然四面楚歌。
Laurie怀孕,Chen在公司搞政变;Laurie出来创业,生孩子也只有半天没上班,上午生产,下午回公司签合约,果然是硅谷第一女机器人。
TOP1Jared被困无人驾驶汽车S01E06Jared坐无人驾驶汽车回家,怎么知道汽车系统的时区设定错了,原定第二天去小岛的计划提前了一天。
Jared小可怜就这样被汽车送上了集装箱,坐了103个小时车到达小岛。
以为下车就可以得救,怎么知道这还是个无人岛。
这是在讽刺一切“无人”吧。
103个小时前
103个小时后6季加起来才53集,却经历了好几次大起大落,仿佛坐过山车。
个人觉得最好看是第1季,兼顾笑点和剧情,应该每个混过互联网的人都会有共鸣。
其次第5、第6季着重剧情,也不错。
这部剧人设写得很好,每个角色都有笑点,性格都很突出。
当然最喜欢是Jared小天使啦,完美结合傻白甜和反社会人格,还全心全意对Richard。
RJ是真的看完之后,我觉得有一句话很适合总结这部剧。
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彩蛋 TOP1 Jared被困无人驾驶汽车随机附送Richard被欺负到哭,Erlich帮他出头。
吐槽无人驾驶汽车【硅谷】爆笑场面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想起第一季怎么看jared都不爽,觉得怎么会有一个那么厉害的人突然出现还无缘无故对男主这么好,一直觉得他是不是反派,但后面几季慢慢赢得我心,到这季才发现他是因为童年心理创伤才这样“变态”,anyway,他是最好的宝宝 看到男主从一个nerd,变成一个大老板,这个变化还是蛮神奇的 看richard发疯帅电脑那段真的蛮好笑最后我觉得是非常完美的而且适合这部剧基调的一个结局了,合理又不老套,也不是非常坏的结局。
作为一个观众看着一个公司从无到有,然后到巅峰,在最巅峰的时候消失,特别能感受到男主的心情,好像自己也参与了创业,这是花了多少心血在这里面,这承载了他的多少理想,这样的一个伟大的成果,最后被自己搞垮,需要自己关停,演讲那段看着男主欲言又止还是特别感慨的,为了人类为了道德,永远把自己的心血宝贝给关停,他绝对是“科德”最好代言人了。
可惜了,虽然特别想这部剧还有第七季第八季第九季…,但是到这里已经很好了,再继续写也可能会变得平平无奇,很高兴这一季是以always blue 结束,真的有一种跟着主角们一起创业了很多年的感觉,脑海一直回想他们成功解决问题了玩着这个游戏的开心的场景(泪目)虽然我也只用了差不多12天看完这部剧,当时某站试看了一集觉得很有趣,只是当下饭剧看,但是没想到后来有这么好,结局男主还是个行动笨蛋,jared还是那么善用比喻,gilfoyle和dinesh还是那么喜欢互损的两个老厚米,Monica还是那么爱抽烟,最好的五个人,就是还是很遗憾没有拍多几季把piedpiper做大做强,真的好喜欢这种成长型的电视剧,这部剧整体都非常好,当然最好是中间,第六季是要给前面几季划一个句号的一部,但是依然是内味儿,依然被感动,(哭哭)ps:我会一直想念我的宝贝jared的
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结局pied piper要解散,也有很多人对Jared这个角色有误解,其实这都是因为本剧的美式价值观本剧中最常见的弱者就是以pied piper为代表的创业公司,而典型的大公司则是hooli。
pied piper在创业阶段的时候,本剧主创是对其持有同情态度的,所以编剧安排了Jared来帮助pied piper。
在这一时期,pied piper的最大的敌人是大公司hooli。
剧中hooli做的事永远比不上pied piper,这就是编剧在把大公司小丑化(实际上大公司的员工、产品怎么可能比不上小公司呢)。
最后hooli甚至越做越小,直到被pied piper收购。
而对弱小的同情,和对强者的敌视,是相互矛盾的。
所以编剧既希望pied piper不断壮大,又不希望它真的壮大。
当pied piper真的壮大到大公司的时候,编剧安排了pied piper的死亡。
因为本剧主角就是pied piper,所以编剧给它安排了一个体面的死法:被主角们自己扼杀,并且是以拯救世界的理由扼杀的。
帖子《贾里徳是这部剧里最喜欢的角色》中对Jared的评价Jared实际上就是本剧这样的价值观的化身。
在第一季的时候,Richard需要帮助,于是Jared辞去在大公司hooli的稳定多薪的工作,去帮助pied piper。
而到第六季pied piper已经壮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Jared又辞去pied piper的工作,去帮助一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胖妹子”。
最后pied piper解散之后,Jared又去为老人工作。
这都是因为Jared在同情弱小,Jared是主创们同情弱小的价值观的化身,而不是“迷恋loser”。
正因为Jared是本剧“同情弱小”的价值观的化身,所以他的形象是主角当中比较完美的一个。
很多人观众就称呼Jared为小天使。
而其它主角则或多或少都有比较明显的缺点,比如 Erlich是个瘾君子并且还十分好色,Richard经常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而把事情搞砸,Gilfoyle 的种族歧视,dinesh的虚荣, Bighetti 不太聪明......这样的价值观其实是典型的美式价值观。
为了确保美国的强大,美国必须打压大国(比如中国、俄罗斯),而扶持和大国做对的国家或地区。
比如在俄乌战争中,美国主流价值观是支持乌克兰。
在中国台湾问题上,美国也是同样的做法。
PS:“美国应该打压大国,最好让大国分裂,这样才能保证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理论是上个世纪某个美国教授提出来的,这是有明确的历史资料的,不是我在这瞎猜的。
不知道评论里某人跟我杠什么。
Jesus Christ, tear dropped from my eyes…本来点开硅谷的我只是想在网课期间看部喜剧找乐子,偏偏HBO把这么一部喜剧拍成了互联网伦理剧,真实性十足的讽刺 非常的硅谷。
六年的心血和光阴,无数的挫败和反抗,80亿的估值,都在一瞬间灰飞烟灭。
无人知晓这群渴望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的人为了真正实现这个目标 为了坚守道德和信念放弃了什么,十年之后他们回归平凡 那些疯狂好像是散落在时光中的一场梦ashes to ashes and dust to dust.老去的他们依旧在那个曾经奋战过无数个日夜的客厅里玩always blue,这个游戏 那个客厅 好像一个通往时空的密钥,通往青春的疯狂的梦想。
oh pipers, u guys did sth more than okay (看到Jared说好久不见Richard说我们上周才见过 Gilfoyle一个白眼,感觉或许这样的结局也不错 成功之后大概率会分道扬镳 至少我们的pipers还能聚在一起最后Richard找那个装有pied piper原始代码的u盘 说“到底在哪里呢”,好像一个隐喻,毕竟现实生活中没有king slayer…突然想到那个让FBI头疼的天才炸弹客 那个加大伯克利分校史上最年轻的数学教授,特德 卡辛斯基,他在那篇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中阐述的AI发展方向,唉 到底在哪里呢?
硅谷是我心中目前排名第二的美剧(第一名火线the wire)硅谷和火线,虽然风格完全不同,但都是对一个群体和一个社会的全景描绘,用众生相的形式,把每个角色塑造得光彩照人。
追了这么久的硅谷,刚开始当情景喜剧看,慢慢的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这个剧,能把互联网的那点事用巧妙的编剧和精彩的表演说得那么入木三分,是一部非常高级的喜剧。
在互联网时代,世界从来没有这样平过,任何新闻在互联网上都用不了一天就从南半球传到北半球,文化越来越趋同——中国网友竟然能全部get硅谷里的梗因为我们的互联网行业一样经历着居民楼创业,浮夸风投,PPT创业,恶性竞争,并购。。。
硅谷里的互联网世界,不止在美国,在中国也一样发生着。
所以他们的玩笑,我们感同身受。
硅谷后来几季的走向经常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感叹编剧为什么这么能编,每一季我感觉 这真的编不下去了吧,要崩了吧,他又能给我绕回来。
我心服口服。
当我看到预告片里【本剧最后一集】提示的时候,我心想:哈哈,终于还是编不下去了吧,再往下编技术再上一个等级就该让AI成精了果然,技术成精了a monster他们亲手毁了它,我也跟着难过。
但又觉得很高兴,觉得故事本该如此。
这帮人骨子里都是非常善良的人。
不管再怎么损,他们有真正的友情。
创业过程再怎么波澜壮阔,最后还是失败的多。
PP死了,u盘消失了,互联网时刻隐藏着巨大的隐患,谁也不知道技术带来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善良的人知道技术不能用来作恶,不能让技术作恶。
谁敢说这样的结局不深刻呢硅谷是一出互联网伦理剧。
Jesus Christ, tear dropped from my eyes…本来点开硅谷的我只是想在网课期间看部喜剧找乐子,偏偏HBO把这么一部喜剧拍成了互联网伦理剧,真实性十足的讽刺 非常的硅谷。
六年的心血和光阴,无数的挫败和反抗,80亿的估值,都在一瞬间灰飞烟灭。
无人知晓这群渴望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的人为了真正实现这个目标 为了坚守道德和信念放弃了什么,十年之后他们回归平凡 那些疯狂好像是散落在时光中的一场梦ashes to ashes and dust to dust.老去的他们依旧在那个曾经奋战过无数个日夜的客厅里玩always blue,这个游戏 那个客厅 好像一个通往时空的密钥,通往青春的疯狂的梦想。
oh pipers, u guys did sth more than okay (看到Jared说好久不见Richard说我们上周才见过 Gilfoyle一个白眼,感觉或许这样的结局也不错 成功之后大概率会分道扬镳 至少我们的pipers还能聚在一起最后Richard找那个装有pied piper原始代码的u盘 说“到底在哪里呢”,好像一个隐喻,毕竟现实生活中没有king slayer…突然想到那个让FBI头疼的天才炸弹客 那个加大伯克利分校史上最年轻的数学教授,特德 卡辛斯基,他在那篇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中阐述的AI发展方向,唉 到底在哪里呢?
今天看完了硅谷最后一季的最后一集,很感慨,意犹未尽,尽管看完还心存侥幸的搜索了一下第七季…我一直以为结局会是他们五个人一起把公司做大做强,Richard CEO,Jared COO,Gilfoyle CTO,Dinesh emmm副手吧,Erlich PR,后来的MonicaCFO…结果后来Erlich莫名其妙的消失了,pied pipper在即将全国推广之际,伙伴们即将变为梦想的富翁,Richard即将实现伟大理想之际,却宣布永久关停了…这真的是一个伟大而艰难的决定。
我以为他们后边会有东山再起,但没有…代入一下,之前伙伴们一起熬的夜,攻克的关卡,俘获的“人心”,无数个努力的日日夜夜,他们的青春,好像都化为了泡沫,我的话,真的会感觉好遗憾。
作为观众,真的很希望他们最后还能一起工作,毕竟一起走了那么远,他们彼此那么合拍,互相理解,虽然总会搞砸一些事情,但也都能转危为安…不过好在大家后来都有还算不错的归宿,我们不能以常人的眼光来看待,或许回想起当时的决定,他们会既骄傲又风轻云淡吧。
总好过最后一起入狱,哈哈哈哈。
最喜欢Gilfoyle了。
真的对非常聪明的人没有抵抗力,前期不觉得Gilfoyle帅,中后期发现他的幽默和绝顶聪明后,真的爱了,感觉他整个人都在发光,尤其有迪纳希的衬托后,猫眼真的好迷人,哈哈哈哈。
喵喵喵Richard,刻画的人物形象很立体,在他身上也看到了自己i人的一面,(但是我没有他的性感金头脑)有时候也会觉得他真的很逊,没有什么领导才能,但他确实做到了,主角光环,他总能转危为安。
Jared,呜呜呜,当在男性身上看到一些女性的特质的时候,还是会感到感动,他对Richard 的情感很独特,我也说不上来,可能和他小时候被遗弃有关,他给人的感觉很柔软,很细腻,有时候很想抱抱他。
Erlich,偶尔让你觉得他眼里只有利益,但是关键时候还是靠谱的。
Big Head真是傻人有傻福,哈哈哈哈。
他一直很善良。
Gavin Belson作为大反派也蛮搞笑的,哈哈哈哈,他和Richard在关键时候总能产生一些化学链接,推动剧情发展。
总之,人物方面大家都很真实,没有假清高,刚开始因为利益关系大家走到了一起,虽然也带了一点点情分;剧情方面,算是很通顺合理了,见识到了创业的艰辛,即便是最聪明的那一波人,还有商业运行的逻辑。
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
唯一要吐槽的就是编剧确实是对中国人有偏见的,刻画的中国人形象都不好,杨建和埃德陈。
尤其是杨建的坏人形象刻画得过于刻意了。
很好奇laury最后为什么入狱了,猜测一下和blood money那个投资人脱不了关系。
她是很棒的女性形象,理性专业。
还有Erlich到底去哪里了?
一直以为他后边会再出现。
整个故事的收尾是美剧里少数的佼佼者了,非常惊人又合乎情理,魔笛手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核心四人组,特别是瑞查德这个可爱的nerd总是能在关键时刻为了公司而破除危机,虽然他充满了缺陷,但却是非常感人的CEO精神。
同为一家科技公司的CEO感同身受,天底下最苦逼的职业之一,总是要为各种解决不完的来自四面八方的问题而忙碌,而又不得不经常做一切残忍的决定,不得已的选择。
最后因人工智能的不可控而同意摧毁自己6年来的苦心,并放弃了所有的财富,名誉,而挽救了全人类,真是非常的虐心,也是很残忍的结局。
敬这部伟大的科技美剧。
这不是什么剧评,只是我看完了还是想写点什么。
经历了第四五两季越来越缺少创意的情况下,在最终季里所有编剧再次满血复活,在最后的结尾打造了令所有观众叹为观止的升华。
魔笛团队在充满欺骗的硅谷中用事了拂衣去的侠客风范为整个故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个始于孵化器的故事成功地同时展现了程序员琐碎的日常细节和硅谷大环境里科技巨头间的相互争斗。
当然同时也近乎指明道姓地批评了脸书谷歌优步这些硅谷王者级企业。
六年时间,《硅谷》给所有观众全方位展示了科技的变化-不再是to make world a better place,而是再那些被‘黑化’的coder的带领下向利益更大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整个六季中,pp始终还是pp,Richard,Gilf,Dinesh等等所有人的特点也从来没有改变,或许也早已暗示了这个结局,但是能将其拍出一种有着侠客风范的悲壮感绝对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最恰当的处理方式。
一点私人回忆,对初创公司来说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此了吧
第一季的最后一集我总共看了四遍。
四个老宅男想出来的高效打飞机原理直接封神还是那句经典的罗曼罗兰—‘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pp团队最后又玩起了always blue的时候再次诠释了它(只是如果有erlich的惊喜回归就更好了,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这个角色的设定—嘴皮子厉害,但是关键时刻永远靠得住),而斯坦福学生对于pp团队的不屑一顾也算是一个点睛之笔。
在可以遇见的未来里,硅谷都会是我最爱的剧集,没有之一。
一间茅舍,万行代码,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看硅谷第一季时我还没进大学,热血中学生,看Richard他们在车库里写代码,为一个不知有无前景的念头日夜颠倒,硅谷的孵化器里有无数这样孤注一掷的年轻人。
是的,他们看上去都是怪人,Richard总显得有些神经质,一紧张就发汗呕吐掉毛肢体不协调。
Gilfoyle是anti-social的撒旦教信徒,时不时蹦出一句让人毛骨悚然的话。
Dinesh虚荣小气斤斤计较,Jared的温和无害只是从未疗愈的童年创伤上一张薄薄的创口贴。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堆毛病和怪癖,而他们凑到一起,成立了Pied Piper。
从低谷到高潮,还有其中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波峰,他们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共同生存下来。
从没有煽情的话,没有拥抱,甚至没有一个简单的击掌。
即使在劫后余生的时刻,几个人聚到餐馆里,坐了还没五分钟,就都受不了地跑回去宅着打Fortnite 了。
但他们的底色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相同的:简明的热情和澄澈的信念——用代码构筑想要的世界,并为它提供坚实的防御。
商业化当然重要,没有人不喜欢钱。
但对他们来说更有意义的是,他们所创造出的东西能实现去中心化网络,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这群怪人不修边幅的外表下藏着的是白日梦家。
我在看前五季时,实在想不到这个剧要怎么做结局才能维持住水准和口碑。
因为前面水平太高了,在哪里画句点似乎都令人扫兴。
但终季好得出乎我意料,不止不是一个平平无奇不功不过的收尾,甚至令它本身成为一个难以超越的神话。
观众跟着主角在复杂难解的科技术语和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困境里打转,急切地想要找到出口,技术会引领我们会去到怎样的未来呢?
最后主角来到了出口,却发现那也是起点——他们回到了古典的世界,那里矗立着一个千年来困住无数人的伦理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Pied Piper终于成功了。
它做到了科技界无人做到的事,他们有了最强的AI。
美国巨头通信公司AT&T已经和他们签了标的额数十亿的合同,他们的技术将被用在成千上万的手机上,所有科技迷都期待发布会那天的到来。
而这庞大的图景崩塌于一个句点。
在发布会的四天前,Richard发现,他在前几夜发给Monica的短信中打了四个句点,而Monica只收到了三个句点。
Dinesh不以为意,说可能是系统偶尔出了个小bug。
而Richard进行了一整夜的运算,发现这并非一个小bug。
他们的AI太强大也太聪明,聪明到能够绕过短信的加密机制进行自我优化。
而在接下来Gilfoyle做的测试中,他们发现,世界上最安全的加密方式之一,在他们创造出的AI手下,只能撑2小时47分钟。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隐私将成为一个伪概念。
所有的数据信息都不再是秘密,不止是你和朋友在通讯软件上吐槽老板,不止是哪个有妇之夫偷情的讯息,还可能是核弹发射所需的密码。
Gilfoyle是第一个清醒过来的,他说我们必须杀死它。
但这是Richard六年来的所有心血,只要看着他是如何走过这六年的观众,此时都会不忍。
Monica和Dinesh就更不用说了,市侩的Dinesh怎么可能愿意放过那些价值飙升的股份?
Richard也做出了抉择。
他曾在情绪失控时质问拿科技伦理做噱头的竞争对手Galvin:你知道我因为‘有道德’这件事付出了多少吗?
它让我死了又死。
而这次,他也还是做出了一样的选择。
他决定搞砸发布会,让这个公司的市值瞬间蒸发,从此隐姓埋名。
他们不能让别人知道他们创造出过这样的东西,也不能保留代码的复制件,否则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知道,后果不堪设想。
Dinesh崩溃地说,发布会那天你们千万别让我进去,只要我有机会,我就要破坏你们的‘破坏’!
只要我有机会,我绝不会让你们搞砸那个发布会!
我不想穷一辈子!
你们千万别相信我说的任何话,我绝对会欺骗你们。
然后Dinesh走出去。
他穿起Pied Piper的文化棒球服,跑到新手机发售的预热现场,那里排队的都是他们的粉丝。
此前他一直是个小人物,一个巴基斯坦人,在美国,除了朋友们,没人认识关心他。
Gilfoyle总爱欺负他,甚至用chatbot充作本人来搪塞他。
而在那一天,在那个现场,有人认出了他, 激动地要求和他合影。
他心情复杂地笑着搂住粉丝照相。
到了发布会那一天,Dinesh确认自己不在受邀名单上,门口的安保人员也无懈可击。
他松了口气,坐在会场外面,等待命运的审判。
Gilfoyle已经提前用有错的代码替换了原本那一版,等Richard宣布正式运行,就是一切结束的时候。
Richard用心地在台上演戏,也许不是演戏,他在台上回忆一路走来的艰辛,那些失落和狂喜的时刻,向大众介绍这项技术的革新性。
而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Pied Piper的工作人员Gabe在地下室发现他们在发布会上用的代码是有问题的,以为是他们弄错了,于是发了正确版覆盖掉出错版。
快到要试运行的时刻了。
Dinesh在场外看着直播,突然出现的Gabe过去告诉他:你不接电话,所以我过来告诉你,你们的代码好像搞错了,我发了正确的版本过去。
Dinesh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他疯狂地给Gilfoyle打电话,无人接听。
于是他一层一层地跑到大厦的最高点,想用那里的设备把代码换成出错版。
当他气喘吁吁、说不出话地跑到时,Gilfoyle终于听了电话,在台下休息的Richard和Jared也加入会话。
替换代码需要权限,Dinesh说快给我权限,来不及了,趁我还没改主意。
Gilfoyle问Richard,你要相信他吗?
Jared说,我们有很多理由不信任他,他自己之前都说了他肯定会骗我们。
所以我们又回到了这里,to be or not to be?
一小人物突然面临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抉择,他会选什么?
这难道不是《哥本哈根》里海森堡也同样面临着的选择吗?
全剧最后的访谈里,女记者问Richard,你最终没有用你的技术让世界变得更好,Pied Piper成了过街老鼠,硅谷最大的笑话,你后悔吗?
不再年轻的Richard露出了年轻时他常有的那种羞怯的笑,眼珠灵活地转动:“不,我觉得,我们其实做得挺好的。
”
时隔6年补完最后一集, 居然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可能是和之前看剧的感受有完全的割裂, 可是又一口气完全不想暂停地看完了一整季. 想再从头重温一遍.
在现实土壤中编剧能够得到且理解成本较低的料,就到这了,与其不如在第六集戛然而止,等到过一年自然又会有新料,科技发展为组织带来的新意跟不上消费话题的速度啊,这种剧也不能转讲人物关系续命,剧终还蛮无奈的
jared这样的人只能存在在剧里吧?
编剧已经说都不会话了,赶紧完结了吧...
初始孵化器房东死后 可看性减少一半
2019186 居然这么结束了 可能这才是最好的结局吧
根本停不下来...
理查德公开演讲竟然没吐?我们的geek长大了
美剧老是越拍越烂,明显感觉剧组已经完全不走心了
ai摧毁人类?去中心化效率低会被算力集中后去去中心化?现实大家比烂?no hope?
坚持补个句号吧。结尾还当了把超级英雄,没有放出网络怪物,拯救了把世界啊。还留了尾巴,找不到的U盘。
最后一集每个人的归宿简直带有某种哲思,没有人比Richard更懂得科技道德,Dinesh和Gilfoyle还在一起,小天使去了养老院,Monica和国安局扑朔迷离,大家回到最开始的房子里,虽然有梦想的大学生已经忘了他们,但也不妨碍他们玩always blue的兴致,硅谷这个世界里潮涨潮落,好多故事发生也就发生了
勉强过关。第六集的结尾还是有点意外的好,最后一集高开低走。
结局有丁点儿遗憾。但也合情合理
T J Miller离开的第910天,想他“第六季作为完结篇还不错” ,希望制片说到做到,审美疲劳是肯定的,第五季开始越发《斗破苍穹》升级打怪式套路,本来都穷途末路下一集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特别是主演Richard,大部分时间一副嫖娼被抓的便秘表情真是够了,稳定输出的只剩高光配角Matt Ross跟欧阳万成……
两星半,it is time to end
逻辑越来越差,莫名其妙的转折和冲突,幸好完结了
在这个fucked up的世界,真英雄成功不了,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3.5
完了我觉得第六季崩了这都是什么弱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