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季的第一集里,吉米去剧场后台看望自己的母亲,她的美是众人皆认可的美,超过纳吉身边所有女人的美。
这样一个女人,在第一季中的戏份并不多,只知道13岁的她在一次舞台表演过程中被准将看上了,在纳吉的引领下和准将发生了关系,并有了吉米。
一次同学聚会,同学问和他站在一起的吉莉安是不是他女朋友时,吉米像受到侮辱般不顾后果的拳脚相送,也因为这件事他在学校待不下去了,转而投到纳吉门下……一个三十多岁的美丽女人有了二十多岁的儿子,一个三十多岁的仍想要寻求自己爱情的女人有了孙子,这对每个女人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然而当她面对年老的准将时,还会温柔体贴地照顾他,这谜一样的女人最终还是给了我答案。
她在等时机,等到准将瘫在床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时候,等到四下无人的时候,她的真我终于释放出来了,她狠狠地打了准将好几十个巴掌,但她心里明白,这些惩罚与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但也只能到此为止,因为面对这个强大的敌人,自己真的太弱小了。
她对纳吉也充满了恨意,以致当吉米在准将的怂恿下想要成为小镇的一把手时,她会在旁边煽风点火。
看到这时,我无法对她作出评价,本着道义层面,她不该这样做,但究竟多大的恨意使她能如此放纵自己的罪念就不得而知,毕竟准将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她可以安安稳稳过一辈子生活。
可人究竟是不安分的,这种不安分让人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在过去的阴霾中兜兜转转,甚至对曾经他人造就的如今的自己感到绝望和抵触,最终插上了愤怒的翅膀高歌猛进……而我的疑问是,她是否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呢?
就算准将和纳吉最终向她忏悔了自己的过错或者死去,她就真的能解脱么?
就真的能过好接下来的生活么?
我不以为然。
吉米死后,她在那所大房子里开了妓院,为了得到产权,她找了一个神似吉米的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她对妓女的态度,对卢西亚诺(已成为合伙人)的态度,对半脸人的态度导致妓院生意破产,最终以毒品相伴。
这时候的她已经软弱至极,也是偏偏这时候,冒出来个侦探,对她百般呵护,帮她戒毒,满嘴胡诌夸下海口能给予她一切想要的幸福,女人啊女人,这时候失去了全部的抵抗能力,任凭侦探下套,下一个进一个,直到有一天自己坐在了法庭椅子上,连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孙子汤米,也要被人夺去了,如此光景,自己一无所有,让孙子留在自己身边已成为自己仅存的希望,可是种种失控行为导致前方等待她的却是精神病院。
第五季的最后,我才知道,吉莉安遮掩了真相,当年的她只是一个淳朴少年,并不是迷倒众人的轻浮舞女……我不觉得世上还有什么境遇比这更悲惨,虽然吉莉安拥有美丽,每天穿着花枝招展的衣服,以及过着富裕的物质生活(如果她不作的话),但她却背起了13岁那场惨痛的经历,从此步履不停,好像什么事情都能归结到这次伤害,她的脆弱源于此,她的恶毒也源于此,她的迷失更源于此,这些真的都怪纳吉么?
当时他如果不把吉莉安献给准将就得失去治安官这个职位,被逼之下付之以蛊惑的谎言,那个单纯、非常需要帮助的小孩子的手便搭在了纳吉的手心上。
世事常无奈,一环套一环,这些都怪准将么?
他有性侵儿童的怪癖,加上位高权重,仿佛罪魁祸首是他,但吉莉安的一生为什么非要在13岁就定格呢,她今后的漫长岁月难道就不能走好了么?
问题多半出在自己身上。
总在舔舐伤口,伤口反而失去了自愈的能力,转而腐烂溃败,从此我们再也见不到会珍存XX留下笔记本的略显羸弱的美少女,她没有胜过这场与自我搏斗的战役,终是败给了自己。
相比玛格丽特,我更喜欢这个形象,从第一季到第五季这条线铺得很长很稳,谁也猜不到编剧最后会给吉莉安浓重的一笔,让人心疼,让人久久缓不过神来。
她在精神病院的每一天,看着不同的精神病患者的怪异行为,回想自己的过往,游走于清醒和恐惧之间,这时的她会想些什么,有没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还是一味得怨恨纳吉……最终纳吉还是选择去看她,告诉她如果出院将获得一笔信托基金,这是纳吉唯一能为她做的了。
希望吉莉安出院后看到的第一缕阳光能照射到她的心底,驱走阴霾!
I was a bellboy, carried people's bags. First time I was tipped a nickel, I thought the world is a marvelous place. But a dime, a dime would be better. And when I got the dime, I thought a quarter.最后在海水里抓住了不知是nickel 还是quarter。
然后再也没有出来。
实话实说,我不喜欢这个结局。
大结局播出的当天,人人还没有出成品,我手贱的上了“大西洋帝国吧”,提前知道了这一噩耗,即使如此,我也一直希望最后的结局不是这样。
我希望结局是Nucky带着做空五月花获得的钱,和Margaret住在纽约的那个大房子里,然后两人一起在股票市场风云沉浮。
诚然,这肯定是编剧不得已而为之的结局,但这部剧一直让死忠粉们看好的就是不管什么烂剧情,都可以拍的很高大上。
最后的结局很显然想告诉观众:Nucky的最终结局早在几十年前Nucky向Gillian伸出手的那一瞬间就已确定,而且也让我觉得,其实Gillian对Nucky是有意思的,如果Nucky没有迈出那一步,Mabel死后,也许Gillian就会跟Nucky,而且少女时代的Gillian真是……这里我想脑补一下中间断开的七年:剧集页面的短评有国外网友说Tommy最后杀人的套路和半脸一样,我并不认为这意味着半脸想教Tommy杀人为其父复仇,更何况半脸第四季末尾就死了。
第五季里疯人院的人曾经提起过,Gillian是因为得了精神病躲过了服刑,也许这个服刑指的是第四季里他被那个卧底抓住了导致的,也可能是她出来了之后去找Tommy,也许杀了那一家人也说不定,然后每天跟Tommy念叨Nucky之前的事,不然的话Tommy小的时候都不跟Gillian了,怎么会突然来寻仇,也许俩人在疯人院里也有联系。
当然,这也可能就只是一个BUG而已。
不过即使Tommy没有杀了Nucky,Nucky之后的日子也未必就那么好过,最后来找他的探员是IRS的,来找他肯定是因为得到了Capone的账本之后,有了关于Nucky偷税漏税的证据,要把他也一起抓起来。
结局的三个感动人的点:一是Nucky给Eli送钱,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关心他的little brother的,还送了刮胡刀,想让他拿着钱把自己好好拾掇拾掇,去找June重新开始;二是Capone去找自己的听力不好的儿子,他在自己的兄弟和老婆面前放肆的大笑,抽烟,喝酒,杀人。
唯独对自己的儿子敞开心扉。
他在外面让人胆寒不已,却对自己的儿子慈爱备至。
我现在也是个父亲,这种感觉我能理解。
三是最后的闪回,Nucky知道了准将的指示之后去找Gillian,Gillian轻柔的问他:“Is there anything wrong?" 那个表情,那个声音,那个身影。
真是让人一声叹息……结局的镜头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位老者在悠悠的回顾往事,叙事不急不躁,镜头不紧不慢,我想这也是这部剧的死忠粉们最喜欢的一点之一吧。
追了五年的剧到此落幕,结局好也罢,坏也罢,我想我们都该一起说声:Farewell, Nucky Thompson.
第四季完结的时候,我还特意查了一下时间背景,还挺高兴还有好些年可以演。。。
结果特么的第五季一上来就跨越了那么多年!
第五季真心有点小失望,就好像匆匆忙忙的赶时间的去完结这部剧的同时,本身集数就少又把大量时间放在了回忆童年。
不过至少前四季都那么好!
不知道为什么越看到最后,就越想起Jimmy,越来越想他。
我看剧一直有个毛病,就是永远不看最后一集。
可能是舍不得吧!
舍不得让这部剧结束!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Nucky最后怎样了?
我不知道!
但是看到他被俩小崽子逼着下跪的时候,心都碎了!!!
总之,神一样的一部剧,不可超越!
至少在我心里永远都是!
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那么特点鲜明,那么让人又爱又恨,让人迷恋的角色!
再见,Nucky再见,Jimmy再见,Chalky再见,老不死的Torrio再见,Gillian再见,Richard再见,Owen
汤米已经有别人抚养,而且他奶奶和他分别多年,和他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他还很小,之后就没有再在一起,他杀努基的动机是什么,杀前还说他奶奶常说什么什么的,根本不合理。
这样的结尾真是蛇尾了。
最后一季没有前四季好看。
有点太匆忙的感觉,实在有点可惜了,努基的帝国其实看不出有多少干将,现实估计不应该那么简单。
岁月给了纳吉什么,?
这是我从第二季后一直在想弄明白的事情,沉稳老练又狠辣圆滑,生活中看了这么多剧,遇见了这么多人,发生过这么多事,到后来,发现往往隐藏了一部分人类美好情感,偶尔透出另外一面温暖细腻的人总是很有魅力,那种神秘感和冷漠感会让人很想听听他讲上生活的种种经历,给我些心灵上的空白带去点颜色,又或许心硬时结的痂会不会有时被不经意间撕开?
高中历史老师对我们同学说过,对于成功我觉得不是人生的必要条件,因为有时世界上成功的条件你所付出的可能不止血汗智慧可能还会有灵魂,如果是后者,或许我更希望你们追寻的是内心的快乐!
看到纳吉年轻的样子,看到吉米妈妈那时天真烂漫的眼神,再看看剧里的二十多年后这选择的煎熬,读起信件时的落寂自责悔恨麻木!
成功换来的是什么,是对命运说不?
是对珍视一切的保护?
是不明真相的众生对你的仰视羡慕嫉妒?
是喜欢你的异性总是任何场合都能遇见?
是我今天想去希腊看夜景下午就在爱琴海边散步?
获得成功的途中灵魂也要给撒旦的话,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想大声说,我花费了这么多精力时间努力,要的是内心的快乐和物质的充裕,灵魂我要好好保管,这样的成功就去他mmp吧
人生就是不断体验矛盾
10年第一次看到这部剧的预告决定开始追,四年的时间了,这部剧终于要结束了,因为知道开播集是马丁执导,预期还是很高的,但这部剧从没让我失望,从震惊他的演员演技之精湛,到服化道的精美,再到黄暴程度之大胆,印证了HBO的号口“这不是电视,这是HBO”。
真正让我感叹的是,一部故事如此宏大,人物多到如此程度的电视剧,居然个个都刻画的有血有肉,丰满传神,能让我们大家都记住。
这些导演和编剧才是真正的神级人物。
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已喜欢的故事人物,为他们的离开感到惋惜和遗憾。
从第一部中陪吉米的长像可爱的小妓女,到第四部中笑声奇怪的米奇,他们每一个人我都好舍不得。
帅哥吉米的离开,让我畅然若失了好久,本以为他有勇有谋,还是官二代,会成就一番事业,想不到最后以死收场。
半脸哥忠勇义气单枪匹马孤身救汤米,真让人热血沸腾,可还是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景中闭上了眼睛,查克的死其实我是最不可理解的,但当他最后哼唱起那首老歌,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要这样,用我们中国的老话说就叫“老房子着火没得救了”。
还有从第二季就开始窝窝囊囊的内森,他内心的痛苦与煎熬我简直感同身受,从探员到流氓都是时世使然,也许死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
这部戏温情的时刻不多,看到第五季第七集,最后读信的那段,让我觉得有些眼湿湿了,“你是我在世界上唯一的亲友。
请怜悯我一下,就像当年你怜悯木板路下的那个孤儿,每个人都应该被宽恕。
我愿屈膝下跪,请求你:“帮帮我!
” 吉莉安真是个苦命的女人,她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有了情由。
努基叔你其实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好奇怪对于一个开妓院,贩私酒,杀人越货的黑帮大佬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最后一季对他的整个人生都有了一个交代,从幼年丧母,到把孤女吉莉安领回家,再到为了家人放弃整个产业,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在这个阴暗的世界生存,把一个人物刻画的如此立体,栩栩如生,对于编剧我再次顶礼膜拜了。
至此《大西洋帝国》在我的心目中超越了《黑道家族》,排在我心目中黑帮电视剧第一位。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代表着正义的FBI探员,我们一点也不希望他们赢,为什么我们也不喜欢所有纳克的黑帮对手,我们希望纳克永远能赢他们,为什么我们也讨厌所有这里面的女人,我们希望她们能消停点少作妖。
仿佛只有纳克是我们支持的人,但这个人十分残忍,即便是在布西密如此内敛的表演下,依然是令人绝望的角色,他是天生的罪犯,什么他都可以用交易来衡量,一切都是可以交易的,感情,人情,生意,谎言,机会,情报,战争与和平,为了赢到最后,他什么都可以舍弃,他会为了赢下大西洋城内战而贩卖军火换威士忌,会为了生意而枪杀任何人即便是亲自扣扳机,会为了得到情妇而谋杀其亲夫,以及贯穿全剧的他最大的犯罪——吉利安,他是借助牺牲这个女孩的青春来换取最初的权力,然而后来他一再毁了这个女人的一生,以及她的丈夫,儿子和孙子,这个对他最重要的达莫迪一族。
他有过无数女人,但都没有爱情,他只是喜欢体验被爱的感觉和家庭的感觉,并愿意为这些付钱罢了,一切都可以交易,可惜到最后,也没人给他生下孩子,他的父亲想弄死他,他的兄弟想簒逆他,他的养子想谋杀他,他的两任妻子都离开了他,他注定无法拥有家庭,但是他其实感觉良好,他会为此而烦恼,但最终他知道,那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生意,而他一直稳坐第一,他分明就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但是因为这是黑帮老大的戏说,那我们就是会爱上他,希望他能赢下每一场博弈,因为人们就是想成为这样的人不是嘛。
可怜的吉利安,整整五季,第一季我被她迷倒,第二季我为她高歌,三四季我讨厌得见她就跳,第五季往日的真相开始揭露,我开始同情这个女人,她不过就是在为活着而奋斗,她也是为命运而斗争的理想主义者啊,她战斗到最后,从没有放弃,直到疯掉了,她没有依靠,貌美和气质是她唯一的武器,她一直在打败仗,她失去儿媳,儿子,孙子,财产,尊严,她一生都在服务各种各样最可耻的男人们,每一个都在骗她,每一个都欺负她,她一直都在相信着最后把她害惨的男人,她终将没有依靠,失去一切,可是本该如此吗,从她最初的人生开始,当她遇见纳克之前,她是个智慧与美貌并重的女孩,上帝仿佛给了一个女人最想得到的一切……这部剧的重彩全在纳克,就像每一季的海报和每一集的片头一样,只有纳克,别人都不重要,其他人全是输家,另一个赢到最后的人,是一个嗜杀的暴徒阿尔卡彭,其他人全败了,也就是说,只有邪恶胜利了,所有代表着哪怕一点正义的人全员惨败。
范戈登,多么执着的正义使者,明明做黑帮顶级成员的头脑和材料,到最后也过不了自己信仰这关,经历那么多屈辱和洗礼,最终怎么样?
死得突然程度不亚于跑龙套的。
詹姆斯,每一杯酒都是to the lost,本来阳光明媚的青年,属于最善良最温柔的那类人,但从小他就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干什么的,以及有一个从来不认同他的父亲,还有一个永远都在利用他的养父,战争夺走了他健康的右腿,也在精神上给了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仿佛一切都在与他作对,无论他怎么样选择,都是错误答案。
理查德,失去半张脸的神枪手,但他的温柔简直是过分的,他多少还是比詹姆斯更惨的,因为至少詹姆斯拥有过,也有的选,可是他没有,他从来就完全没得选,然后他还每次都选了为别人而战,他没有试图伤害过任何人的感情,也几乎没为自己花过钱,他每时每刻都厌倦了活着,但都为了别人而坚持尽可能活下去,他想要的,从来不过是平淡。
查克,一个在白人黑帮世界硬刚到最后的黑人,他为自己而战,也为他的族人而战,更为他的家人而战,最浪漫的,他还为爱情而战,他接受自己的所有劣势,不抱怨,不撒泼,不颓废,就是一刚到底,他最后为了一丝丝希望而牺牲自己,他努力对得起自己,也努力没被任何人耍,他不过是被世界愚弄了。
欧文,爱尔兰共和军人,智勇双全,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一举拿下,性感浪漫,都难怪小寡妇会如此痴迷,他是忠诚的,他深知付出和牺牲的价值,他也是不忠的,因为他知道无谓的坚持而送命是可悲的,但他还是死得很惨,没办法,因为编剧就是想让他死吧,非得派最得力的将才去搞单兵暗杀,这能是纳克的智商吗,为什么突然就这么低了呢?
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角色,但毫无例外,全部一败涂地。
这就是戏剧创作,但人的复杂就在于,一旦开始戏说,无论主角是谁,你都会爱上。
也不知道是不是编剧不满HBO的安排,也许是这剧真的是在激烈竞争的美剧中受众不多,反正这剧真的是收尾得太仓促了。
起码学下人家广告狂人最后一季也得回到男主角身边,怎么也得二季来铺垫吧。
这季的大西洋帝国编剧好象没了耐心般,对前四季的主角连同重要的配角们都一刀砍了,Mr white好不容易逃狱了,还会不要命的去找之前害他失去一切的女人?
还以一命换她的自由,也太伟大了吧,什么时候这个男人就一夜之间变成毛头小青年了。
然后是从第一季就以国税禁酒员身份存在的傻大个,好不容易四季积下来的人气,然后在卡彭这小个子做了老大后还不分个肥缺给他,仍旧象个小弟一样去收钱,也太不把人家当一回事了吧。
至于那个12岁就献身给准将的女人,编剧就不能放过他吗?
非得让她的孙子来杀我们的Nucky来暗示出来混的总要还?
的确,在前三季,她,她儿子,她老公是很重要的反角,也不用一直拖过五季来吧?
我是早烦这女人了。
前四季对其他纽约,芝加哥等地的黑帮的线都铺得挺不错的,连肯尼迪,胡福这些20世纪初的重要政治人物都出来了,的确让我期待不少,但是编剧就象蜻蜓点水般,引了出来就没下文了?
最让我不满的是和纽约两兄弟的大战,虽然是开战后处于下风。
也不至于输了人质还输全副身家吧。
尤其是做为交易条件,十分钟就把对方一直没能弄死的另一意大利黑帮头目给干了。
有这实力还愁弄不了那两兄弟?
总之一句话,前面四季铺的线这么多,这一季非但没给个完整结尾,还翻Nucky的发家史出来,看收视率把这剧毁的。
要不是这么仓促,这剧肯定成HBO的经典黑帮剧了。
从第一季的剧评看到了第五季,大多都是写努基,或者杰米,或者卡彭等。
令我感到惊讶的是,竟然没有人写写这个能屈能伸的犹太鼹鼠,这个最早在罗斯坦手下跑腿的人,这个不甘心居人之下的人,这个个子不高但是目光中透露着冷静,野心,睿智的男人。
第一次出场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他被罗斯坦派出去找朝琪,假装自己是努基的人想去试探看朝琪会否背叛努基,然后被朝琪一顿嘲笑他个子矮,让他滚蛋。
他一点也不生气,然后对朝琪说,勇于尝试总是没有错的。
然后就转身离去。
真的是帅爆了,优雅,自信,那种感觉真的很帅。
然后是他们联合什么莱奥兄弟们,把朝琪的司机吊死,抢了努基的15万美金。
结果遭遇了努基的反击,将他还有两个莱奥兄弟押在库房,跪在地上。
面对冷冷的枪口,他能够迅速反应过来,并告诉努基,如果可以放他回去,他将尽全力解决努基和罗斯坦之间的问题。
然后,那两个嘴硬的人一个被枪杀,一个被掐死,他被放了回去。
其中冷静的程度和反应速度可见一斑。
他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从海洛因。
酒,妓院等等,扩张自己的地盘,联合卢西亚诺,贝尼三个人从纽约新一代的年轻佼佼者到扫平一切阻碍他们生意的大哥们,如罗斯坦,乔老板,还有一个意大利党的大哥。
我觉得没有他的话,卢西亚诺早就凉了。
这样的一个人,野心勃勃,自信,为人处事完美到天衣无缝,我或许太想成为他那样的人了,唉…
一般
法国爱国宣传片,能拍得这么生气全无,我不李姐!主演全员圣母,男圣母女圣母,做作得要死!群演全员道具人,毫无灵魂。不过他们也可能真的没有灵魂,有一瞬间甚至觉得这些人民配得上他们的苦难😵💫。导演我谢谢你,不要再拍了。
现在,仍旧
特別特別好的題材,然而碰到無法具體操控的主創,太遺憾了,法國不是沒人會拍。
片尾的文字显示:这是法国史上组织的最复杂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可我看完觉得“就这”?全片男主人公就没动过手,特战队的枪就是摆设,没射出一颗子弹,紧张场面倒是有,可总有一种干打雷不下雨的疲软感。题材很好,演员也很棒,但故事讲的一般,最后甚至还带有一些说教的味道。
局势紧张,阿富汗真人间地狱,愿世界和平。男主演技一般,女主清秀过人
这么悲惨的一个事件,终于有一部电影出来纪念了
看一半撤了,受不了了,男主强行把女主拉出去做翻译这么危险他竟然一意孤行离开了射击距离,女主妈发现戒指不见了非要回家拿然后意识到家回不去了整这么一出温情,偏偏最后一辆bus无法通过限高杆脱离大部队偏偏女主妈还在上面,没有证件的艺术家因为记者一同交涉就进入了撤离名单,男主没得到最终同意就谎称拿到了feu vert,等等。归根到底,男主太自大,有点讨人厌,还道德绑架同事。其实我没有明白的是,为什么是撤侨,只撤法国国籍,其他那么多在栅栏外挥舞着证件的人就是不搭理是为什么。
真实故事很感人,但电影后半部分拍的相当拉垮。很讽刺的一幕是在美军机场前,面对成千上万的绝望的阿富汗难民,只给最后一辆bus上的人挤出一道放行通道——导演想体现人道主义,观众只看到了选择性的怜悯和巨大的冷漠。
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想逃出去,这个国家就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