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金家人是很讨厌,所以才有公主这个人设啊。
不可能人人都人见人爱。
这部剧我一直很喜欢。
剧归剧,剧中人物是剧中人物,演员归演员。
这是三个维度。
讨厌剧中的谁并不代表讨厌一个剧。
我要说的就是,我很喜欢这部剧,但是金家确实自嗨得略显愚蠢。
只能说,在那个标榜善良的家庭里有些事情做出来真的只能说明它们非蠢即坏。
不过这样暴露人性缺点不也挺好的?
我以为他们金家精神不在于多么明辨是非多么完美,而是一股团结的力量,当然会有自私也会有矛盾,但是他们是想向着好的放向的。
也正是这样一个标榜,去使得他们时刻想真的做到。
但是由于他们都不成熟,有的懦弱,有的自私,有的偏心自家,以及,都对公主不信任(我看的时候也很讨厌,我能理解昭阳的委屈,但是有些误解无可厚非,不是说B是对的,误解B的A就是错的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么快信任一个人,所以我们可以批评他们很多疑,然后不够理性 ),所以有时候真的看得听捉急的。
港剧也有很多那种让人捉急的桥段,这个是港剧的毛病之一,但是我不好说这种设计完全不好。
它有个好处就是,往往经过这么一闹,经过那些我们观众看起来很蠢的误会,他们之间的感情更深了。
就像《公主嫁到》,最后要传达的其实是好的,但是中间有些误会中,金家真的被塑造的很坏很蠢,以至于失去逻辑,让人觉得正常人不会这样。
(我只能理解为剧情需要,不然还不出矛盾;更好的理解是这个是喜剧,本来戏剧化高,有些地方不是按常人逻辑,就像你拿自己的逻辑去要求老友记,一定会发现三观不正的地方),因为里面的人讨厌而批评公主嫁到,就好像因为觉得瑞秋罗斯很自私去批评老友记一样(我们都知道瑞秋自私,但是她身上也有优点),要相信观众是一个有正常三观和足够辨别能力的理性人,因此我们看剧不是来看所有的好人的,不要以剧中人的高度看剧的高度。
港剧很多坏人脸谱化确实很严重,坏人形象扁平,特别是很多刑侦剧里,这我不否认,但是好人并不是清一色全好的那种。
往往他们身上都有各种(不伤害该剧主旨的)缺点,往往有人性的阴暗面。
港剧很真实很直接,一些地方很像美剧,这也是我喜欢看港剧的一个原因。
其实仔细看会发现很多港剧里的主角都有自私的缺点,程度的不同而已。
怎么说呢,其实港剧中的三观很多确实有毒,但是总体走向是好的,很多是小时候看的我也记不清了,现在去回顾的话肯定能吐槽出一堆的,但是现在留在我印象中的就是,港剧注重兄弟情谊、家庭和睦。
对,就拿金家这个打比方,他们确实很可笑,甚至脑残,甚至过分,但是知错能改。
编剧并没有宣传金多福的自私,没有鼓励金妈的双标。
很明显这些涉及不代表编剧三观和剧的三观。
说是宫心计II,所以这和宫心计的关系是?
同样的大唐背景,时不时地用下宫心计的主题曲,还有频率很高的蠢钝如猪,还有说台词时的拿腔作势。
还有什么呢?
演员么?
同样是演到一半就没了的谢雪心,没有了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刘三好,有了个不得贪、不得怨、不得欺、不得恶的吴四德。
还有所谓的人人尔虞我诈、波谲云诡的后宫争斗?
整个后宫也不过是韦贵妃一人的独角戏而已。
说来韦贵妃什么的,我怎么就那么觉得是用来凑戏份的呢?
其实拍个20集也没有什么不好啊,干嘛就一定要拍个30+呢?
这样才显得您是大制作么?
名字是公主嫁到,但偏题都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的。
公主嫁到,感情戏倒是没怎么见着发展,充斥着一堆杂七杂八。
该谈情的时候你不好好谈情,不该谈情的时候你又拼命谈情,唉本质上,其实可以叫皆大欢喜III吧。
同样的金家,年月日变成了福禄寿,同样的女人当家,同样的做驸马,同样的有个对头人,火辣辣火炎炎,都有出现啊,还有时不时出现下的卜一卜(半日仙)。
❤自卑夫妇❤一个自卑变自大的长子和一位家道中落的长媳,长幼排序是第一,但是做的事情,着实是没有第一的风范。
没有多大本事,又不肯好好用心向学的长子,只会大声说话,一旦发生事端便指责他人。
没有经营的天赋,又不肯后天努力,吃一堑也不肯长一智,这任谁也是帮不了忙的。
娘家家道中落的长媳,见到小小的便宜也是要贪,为了兄弟姐妹,更是拿金家的东西去典当。
可是多么的自私自利,也是为了自己的枕边人。
有着这样那样不光明的夫妇,却是那么的恩爱有加。
对于阮兆祥的印象总归是有那么些猥琐,H5N1的病毒啊❤蜻蜓夫妇❤呵,一纸蜻蜓,传情千里。
纸蜻蜓?
原来是叫这个名字呐,还记得第一次是在别恋中见到,在夜幕中漫天飞舞的白色,真的是粉粉粉漂亮,自己还研究了个半天到底怎么弄的。
对于纸蜻蜓这种桥,觉得有那么些无奈。
伴随着风,是可以飞那么远那么远的纸蜻蜓啊!
(话说自己折的有好些还飞不起来,额,手不巧手不巧啊)起初相互利用的夫妇,一个不想远嫁吐蕃,一个需要维持家业。
这样互为利用的关系,多不顺眼的人,也是一拍即合。
大家这样互相利用的关系,金家过金家的日子,公主府过公主府的日子,时日差不多也就各散东西了。
实在是不明昭阳是为何要管他人如此多的闲事,内心爆棚的正义感?
还是不然也就没有戏做下去了?
人家大的又坑又骗,小的又瞒又欺,家嫂与人苟且,是藏污纳垢丧德败行之家,统统这些与你何干呢?
弄的自己生气,还要被金家一干众人教训,何苦自找没趣。
这就是赤裸裸的护短啊!
自己家的小孩如何不是,也轮不到外人来指责半句!
无论金家是如何的丧德败行,比起皇族淡薄的姐妹情,却还是有着真情的存在。
让人无语的拍手礼,在狱中显现温情。
(说来,那拍手礼总归会想到快乐大本营的啦啦啦……啊-_-!)❤寿包夫妇❤三少和四德,算得上是比较曲折的一对了。
先是门户之见,而后白马少年,再而失约,总算圆满。
做妈妈的总是费尽心力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幸福安康,规划好一切,希望孩子可以顺顺当当,顺遂度日。
但是却从未想过,规划好的,是不是真的是孩子想要的。
我是疼你啊,我是想你好啊,可是对不起,我不想要。
因为庶出,不能继承金号,所以想着要送儿子去少林习武,另觅出路。
看着儿子跟着少林弟子打功夫很开心,看着儿子跟着方丈走的又蹦又跳,心中甚慰,觉得自己帮儿子选对了路。
殊不知,所谓的打功夫很开心,不过是想要尽量拖延和娘亲在一起的时光,和方丈走的又蹦又跳,也只是想要娘亲放心。
你以为我开心,我是要让你放心。
这样,其实是不是也算一种殊途同归?!
山楂佬好有趣呀好有趣呀!
那开胃消食,尾音上扬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官配夫妇❤冤家的相遇,而后的惺惺相惜,假扮情侣,互生情愫。
额,词穷,没什么码的。
官媒的斧头和称,怎么看怎么想到泰美斯啊。
❤无良夫妇❤看着这样的老戏骨耍贱吝啬,就是无比欢畅啊!
自私自利,对人刻薄的两夫妇,却是鹣鲽情深。
多年的夫妻,如同左右手一般,一个头晕另一个就身兴,一个眼聋另一个就耳鸣,一个伤了左手另一个就右脚痛。
为了妻子的欢颜,自己独自忍受丧子的痛苦;为了妻子的安危,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为了妻子的安康,如何被人挟持也是有苦自己吞。
如何地刁钻他人,对待儿子,做父母的都甘愿倾尽自己的所有!
丁来喜和这两公婆吵架时说的话,亮点加亮点啊!
骂人的语言艺术,实在是博大精深啊!
徐荣难得除了在处境剧外有这么多戏份。
韦贵妃的存在,是为了要表达一下所谓的尔虞我诈、波谲云诡的后宫争斗么?
最后韦贵妃对皇上的控诉,实在是接受唔到啊!
什么在临盆之夜体弱难产,生死一线为接昭阳弃之不顾;什么大病卧床半月没看望……所有的这些这些,作为一个贵妃,你是在跟皇帝女吃醋么?
真的是接受唔到啊!
既然进了后宫,自然需做好夜夜孤枕难眠的准备,后宫三千,是要如何做到独宠椒房?
和嫔妃争宠实属正常,和皇帝女争宠?
这是不是有那么些弄错对象了?
还是所有得到皇上欢心的女子,全部都是敌人呢?
表妹,这势利小人真的是可爱又可恨啊。
在你落难之时,没有踩多你一脚,已经算是非常的仁至义尽了。
唐人突厥人,边个系好人?
这种有关种族的问题,实在是无解。
无论如何,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族人,然而战争实在是太沉重。
国家国家,到底是有国才有家,还是有家才有国呢?
好像是到底是有蛋才有鸡,还是有鸡才有蛋一般。
录事挺可怜的,大驸马也很悲催呐。
小朋友们就是免费的邮差啊一直觉得梅小青特别适合这样的古装轻喜剧类的,可是可是啊,近年的TVB喜剧全部都往浮夸路线上走了,时不时地还要强硬地弄下rap来押韵,好的笑料不是用口号喊出来的!
看着他们那么卖力地一群人rap着,脑中只有群魔乱舞四个字。
不断地在说着的金家精神,金家精神啊,一集一个样。
后面喝毒酒那段,说着金家精神,哭着来,笑着去。
看的时候,真的很害怕他们说完,还要拍下手的,还好没有,不然会是有多恶寒的!
貌似从溏心开始,TVB每年总有个剧喜欢来跟你讲道理,这是多么喜欢讲道理的两公婆啊!
呵,金家精神,其实这么多年,TVB一直想要传诵的精神就是一家人齐齐整整吧。
一家人最紧要的就是齐齐整整,两兄弟(父子)边有隔夜仇……很多关于家的,都重复了许许多多年。
任何剧集都好,不管发生了什么,都有着家人在背后的支持,平时无论如何地吵闹,到了关键的时刻都会站在你的身边,这是这么多年,觉得TVB最温暖的地方。
结局的时候又是不可免俗的所有人站出来喊口号,而且还是那么那么多的打油诗,实在是很无力啊。
金家精神,TVB编剧们,请你们拿出皆大欢喜的精神吧!
话说,这又是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又是雨烟的江南女子的,还有真假公主的,您这是想要拍还珠格格么?
话说,新还珠就要上了呀,这算是雯女今年TVB的部头约?
应该不会吧
很久没有看电视剧了。
那天在PPS上乱翻就找到了这部电视剧。
就是抱着很无聊的心态看了起来。
看了开头就猜到了电视的大概内容。
欢喜冤家因为缘分走到了一起,经历过很多然后肯定会在一起,厮守到老。
善良的人一定能最后得到幸福。
有点小狗血有点小庸俗有点不出人所料。
尤其是今天看到纸蜻蜓的那个桥段.....实在狗血的很。
但是很喜欢。
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电视只是把所有的缘分都集中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
很多事情就是要靠缘分。
电视里的他们不管怎样的分分合合,最终还是在了一起。
我想,除了他们的情比金坚,还有能说的只有缘分了。
如果其中的一个细节出现了错过,也许最后可能就是两茫茫了。
所以这就是生活。
很多事情都是顺其自然,发生就发生了。
看过这样的喜剧后心情总是会很开朗。
他们的每个人其实在背后都有着伤痛。
二奶奶小时候与母亲被堂弟设计陷害,被逐出家门。
最后孤苦伶仃。
但是,命运使她遇见了金家老爷,使她拥有一个温暖团结的家庭。
年少时的经历可是说是天大的遭遇了。
我们很多现在说着有着童年阴影的人,与她一比,是否会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
公主,六岁才被带进皇宫。
最爱她的外婆去世。
皇宫又是这样的心机算尽的地方。
小小的她,应该是无助的。
还有很多人。
其实看这部剧我会想起《搞笑一家人》。
看着好像是一部很让人开心的喜剧。
却发现都是我们生活的投影。
他们也有痛也有泪。
有失去爱人有郁郁不得志有很多很多的无奈。
但是他们依然很开心。
这不就是我们么?
这不就是生活么?
生活就是这样的。
不是么?
顺其自然,认真生活,善良待人。
就是活着的意义了。
最近终于理解tvb在香港的市场是多么强大,下班之后,一部有点意思的电视剧的确是唯一的娱乐。
磕磕碰碰总算追完了这部电视剧,但实在是失望。
话说我是从它开始卖广告就说一定要看的,我期望会是一部跟n年前那醉打金枝差不多的搞笑片。
但不知道最近港剧怎么了,数来宝竟然都能做噱头,我这么俗的人都无法理解。
可能是焦点太多,总觉得啥重点都没有,32集的篇幅似乎啥都没讲,更啥都没讲透,纯粹是个消遣玩意,梅小青难道只适合做监制,做导演就不行?
宫心计在的喜爱还没有散去,看见才跟新的这部戏又是同一个班底,就不忍继续追着了。
虽然是宫心计二。
不过这部是个轻喜剧。
1没想到宫心计里面的宝贤却在这里是一个配角的配角,其实还是蛮喜欢李诗韵的。
佘诗曼在这部戏终于不是圣母了。
脱去了柔弱的角色,这次是一个刁蛮的公主,还是一个很难嫁出去的公主。
李香琴,本来以为是个美女,真没想到是个八旬的老奶奶,演金家奶奶真的好可爱,一直都是TVB中的配角,好难得的一个奶奶。
陈豪跟佘诗曼正式见面也太搞笑了,完全颠覆了皇宫的所有礼仪。
不过轻喜剧就是如此吧。
2越发觉得看粤语版的更有感觉,特别陈豪跟佘诗曼的对手戏台词写的不错,听着也搞笑。
第二集终于是有点宫的影子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付昭阳,威胁婢女银屏出来作证。
不过到还不至于是血肉相拼,多了点诙谐。
大驸马那句“原来世上也有真情”也太夸张了撒,这片演技感觉真是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戏里明明是假的,演技也有点假,中和就感觉这部戏就要这样吧。
要说金家一家那个拍手也太搞笑了吧。
名字取得也倒符合,多禄,多寿。
银屏的戏份好多啊。
李诗韵在旁边这是个打酱油的。
不至于吧,驸马还没做太监好啊,病跟死也是很正常的,渲染的夸张点。
TVB总是会这样,开心的时候往往一段音乐出来创造凄凉的感觉,让大家感觉不会是为了闹腾而闹腾。
红色剪纸配上排比句倒很有创意。
话说大婚这天佘的头饰也太重了吧,专打黄金的设计。
兴致勃勃地等来《公主嫁到》,毫无惊喜,经不起一丝心湖的波澜,没有预期的高潮迭起,没有令人回味无穷的细节考究,有的只是雷死人的情节,让人无语的三代同堂,家和万事兴,以及和<宫心计》一般的金碧辉煌。
耀眼的金色是整部剧的主打色,要的是气派,走的却是温情。
不搭调的画面感和要表达的主旨意义,不禁令人寒噤,如同《宫心计》,一再强调的醒世哲学让人生厌,从刘三好“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的人生宗旨,到时时响起的掌声叫嚣,金家精神让人囧到不行,甚至所谓的《劝世贤文》,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也难免落入俗套,还有些做作、虚伪之嫌。
耳朵生茧,直到听着想吐,着实不是一件好事!
TVB的编剧们能不这么折磨人吗?
突然开始想念康雅思的小小心机,想念丽妃娘娘的横眉竖眼,从何时开始,好人已经没有坏人得宠?
是因为坏人坏得真实?
还是因为好人好得虚伪?
自从《溏心风暴》的亲情线路大获全胜以后,编剧们着实兴奋了一把,又开始把矛盾指向所谓的温情,所谓的家族,所谓的同心同德。
以往的同题材剧集的确是经典,让人回味无穷。
然而没有新意地延续,毫无创新的拿来主义,还能让观众当之为宝吗?
老套的情节没有击溃影迷,只因为他们搬出了有演技的演员们奋力压阵,以前不喜欢佘诗曼的,如今却不敢苟同。
时至今日,能让我坚持看完全剧的,不是情节上的波澜起伏,而是陈豪等人的卖力演出。
欣赏的是昭阳和多禄的生死相随,赞叹的是银屏和有维的不离不弃,多少是有些感动的,明明能猜到故事情节却也作罢,任由他们将我们带入情境,为之辛酸,为之苦恼……或许不能和以往的经典相比,然而极尽奢华的装扮还是有给加分的,这是TVB一直以来的色彩配。
且不论其他,光是后面细腻情感的升华,就足以让我坚持下去。
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当做消遣,未尝不可!
刁蛮公主谁称霸,昭阳最强没话讲,吐蕃招亲无人愿嫁,急招驸马来招架。
金店掌舵丁来喜,为救家业来说亲,体弱二子金多禄,骠勇三子金多寿,兄弟朋友都恭恭敬敬,多禄孝义宁愿舍身,迎娶昭阳保全家。
耿直官媒丁有维,锄强扶弱大无畏,金家丫环吴四德,真假公主实飘忽。
金家娶媳为拜金,昭阳跋扈显本色,侍婢银屏擅技击,主仆联手最无敌,金太夫人忧戚戚。
百忍岂能炼成金?
怒火四绽闹金銮,太宗好言来相劝。
可叹金家尊严失,多禄驸马慌失失,宁抛富贵愿行乞,誓将昭阳来描黑,七出之条妙计施,昭阳机灵保名节,送上法宝三不去!
蛮夷来袭起硝烟,金家无端惹横祸,公主驸马真冤家,患难相扶种情根,三离三合情似金,再续前缘心印心。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了公主嫁到的片段,对这个剧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似乎小时候看过,于是打开了播放器想证实一下,结果这一证实就看了完整的全剧。
整部电视剧我都是在姨母笑中度过的,每一对情侣都各有各的特点。
首先我们的男女主,昭阳公主和金多禄,欢喜冤家模式。
我是一个不怎么喜欢看港剧的人,阿佘是我最喜欢的港剧女明星,昭阳公主从看不起金家看不起金多禄到后面融入金家爱上多禄,在这过程中似乎是金家改变了公主,其实我倒是觉得是公主改变了金家。
金家表面上看起来和和睦睦和其实金絮其外败絮其中,公主看不上也是自然。
小时候看觉得昭阳太刁蛮,长大后在看却是金家人太过讨厌。
陈豪的演技毋庸置疑,金多禄在他的演绎下,我看到了二少爷对公主的转变。
不过昭阳的戏份似乎少了一点。
第二对,司徒银屏和丁有维,细水长流模式。
刚刚知道马国明获得了视帝,先恭喜一下。
银屏和丁有维我觉得感情来的有点突兀,但是也可以理解,两人算是不打不相识。
其实我倒是很喜欢这种火热泼辣的少女和似乎有些迂腐的书生的组合,陈法拉的颜真的戳我。
第三对,阿四和金多寿,缘分注定模式。
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这对的恋情会这么坎坷,好像主角一直都在相互扶持相互成长的时候,阿四和多寿一直都在虐虐虐。
后来我发觉,多寿从小被母亲教导不能与两个哥哥争,所以他养成了什么都不抢什么都不正,不敢上前的性格。
在面对阿四的时候一味的退让一味的不说,导致两人中间发生各种误会与坎坷,好在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四对,小玉和多福,整个剧里可能小玉是最不招人喜欢的了。
不过其实他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多福,可能小玉算不上一个好儿媳好嫂嫂,但是对于多福来说算得上一个好媳妇。
还有我们又爱又恨的丁父丁母,刚出场我以为是大反派坏到底的人,不过后来也看出来两人可爱的一面,至少他们真的是很爱对方也很爱他们的儿子。
《公主嫁到》中《劝事贤文》纸蜻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别人生气我不气 气出病来无人理万物有情心有爱 何惧他人笑我痴纵然身处风雷雨 坚信朝阳 必再遇且将烦恼化烟云 风吹云散交好运知足常乐 终生不辱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生死有命不由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既是相依同林鸟,风雨同路见真心。
世事茫茫如流水,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理。
风起云涌年又年,得得失失要乐天。
是非终日游,不听自然无。
生死有命不由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境随心变随人转,逍遥物外似神仙。
蜻蜓舞动风飘扬,积德行善人表彰。
虽无家财万贯,喜有笑面开颜。
笑看世间事,前路我自行。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荣颜便得知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怕月影斜 人生本是一场梦 为了小事莫生气 风起云涌年又年 得得失失要乐天 知足常乐 终生不辱 来如风 去如微尘 知福福常在 怡然自心安 是非整天游 不听自然无 人和自得乐 家和万事兴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懒理雷声狂阵雨,自求我心一片晴风吹疏竹 风去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 雁过而谭不留影
本剧的包袱都特别的短,最多二集就抖出来。
不像以前老剧一个阴谋要埋伏下10集8集的。
怎么说呢,年轻人没耐性。
年轻人玩的也多,不会守在板凳上耐心看剧。
有二个演员是从粤剧出来的,很明显,台词跟肢体做的非常足:台词就抑扬顿挫,中气十足;肢体就眼风当先导,区别很明显。
香港地方小,有造成话题的优势。
金家精神就是典型的认为造话题。
这种重复出现的桥段有点像杂志里面的翻页广告,三四页都是相似的内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我喜欢陈法达,笑嘻嘻的小嘴巴。
一集的内容太少,有点言之无物的感觉,但是当消遣的来看还是蛮不错的喜欢佘诗曼
打发时间
真为难编剧的金家精神那些顺口溜了。
除了教会我们许多歇后语,这部剧还是一般般,看来,《金枝欲孽》确实是TVB最后的挽歌!
最后一集那叫一个囧啊~~
从这部开始关注佘诗曼陈豪阮兆祥钟嘉欣陈法拉...意义不同凡响
闹腾。。镜头切换太快,看着晕、、
比较烦
看之前就猜是宫心计的道具没用够,接着使,顺便拍的一出剧,看了几分钟,果然是一样的感觉,算了,弃了。
看了第一集,有笑还不错
哈哈哈
金家人真是欢天喜地啊。
实在是看不下去。关颂玲也是《醉打金枝》的编剧,《醉》本就够小家子气了,琐碎杂乱到了这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了一干主演的演技。
矮油,到处金灿灿的
很欢乐
开头镜头描写公主性格太传神了。
shit@!太TM白痴了~
怎么可以不看TVB年度大戏!
笑点都很无趣。
越到后面越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