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感觉其实还是可以的。
紧张气氛的烘托和犯罪现场都是韩国电影的长处。
前半部分还是可以的,情节紧凑,节奏快。
快到观众还没怎么推敲剧情就有进入下一个小高潮(也许是我反应比较慢。。。。
)但是看到最后女主拿板砖之前的心里描写实在是整个片子唯一的尿点,有点虎头蛇尾。
说道情节方面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冷笑数声。
有几下几点我实在想不明白。
第一,剧情结尾变态杀人犯在孤儿院外打弟弟,弟弟快死了。
这时也许只要补一刀,像杀警察那样,弟弟就可以杀青,跟剧组领盒饭了。
可是因为女主把车窗敲了,就放弃弟弟去杀女主,这就有点说不过去。
第二,自始至终,杀人犯为什么要杀人都没有交代清楚,杀人人群是哪一部分也没有讲影片就结束了。
他的职业是妇产科医生这件事除了说让捅人血管更准确就没有别的作用了。
第三,弟弟明明看清了犯人的长相,连视频都录下了,所以警察还是抓不到他。。。
真是还不如一只狗狗。。。
好吧,归根结底,不考虑细节的话,还是不错的。
女主够美,男主够帅,狗狗很可爱,犯人很猥琐,警官很无赖
最显眼的3大品牌:苹果手机,标致汽车,new balance鞋还有暗喻韩国人的爱国情愫,年轻人居然不认得法国标致!?
只认得韩国车。
试问我们的青年们,你们有多少品牌车不认得,阿斯顿.马丁,迈巴赫,兰博基尼……什么叫支持国货,深思了。
转回电影,使用了不多的场景,使用了少量的特技,却得到口碑不错的电影。
虽然我们影迷所谓的评论专业犀利,虽然我们的制片人经常出手阔绰上亿,但每年得到的优秀作品实在寥寥,而且不是建立在金钱公式上,就是建立在非主流的层面上,电影是一种能让大家雅俗共赏,从中得到或快乐或悲伤或思想或意境的艺术工具,而非纯娱乐或摇钱的道具。
随心而论,欢迎板砖。
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剧情的设定是以盲人的综合觉知来判定案情的走向的,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另一亮点是演员们细腻而出色的演技。
其中,作为凭借《盲证》出道的朴宝剑,在影片中饰演东贤,一个年轻活力的少年,热爱舞蹈,背着姐姐想要通过跳舞出名而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
朴宝剑在影片中的戏份并不多,只有开头的5分钟左右时间。
想要在短短5分多钟时间内塑造出一个同样鲜明的角色并不容易,但是他做到了。
盲证,顾名思义,就是眼盲的证人。
如果硬要说此片有何新意的话,那就是这个盲了。
影片海报上的两张人脸也在讲述着这个女盲警智斗杀人魔的故事。
利用盲人敏锐的听觉以及女主人公的智慧,制服连环作案者,最终脱离险境。
虽然法律上盲人不可以作为目击证人,但丝毫不影响本片的剧情结构,搭景布架 与《人群中的脸》相同的是,现场目睹或者听知杀人凶手的女主角都患有一定程度的缺失,都因与凶手有一定的接触而被列为他们的“重点对象”,欲灭之。
不同的是,《盲证》一开始就明确交代了此事件的始作俑者,接着娓娓道来。
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惯以名为propofol的睡眠麻醉药物成分迷晕要下手的目标,手术刀是随身携带的“杀手锏”,对象通常为女性,并且得手后,以残忍、凌虐的方式对待来满足自身那扭曲得无以复加的心理。
他有犯罪史,坐牢前是一名妇科医生,以堕胎见长,这应该就是他专挑女性下手的原因之一吧。
在他看来,她们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就不应该继续生存在这世界上。
所以,闵秀(女主人公的名字)对他来说就是那残缺的一份子。
在最后殊死搏斗的场景里面,“你这个残疾人,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界上”泄露了其仇恨心理,同样是心理上的不健全。
至于因何入狱,此种仇恨心理又从何而来,影片并未详细交代。
重要的是,出于盲人的警觉和敏感,种种信息的串联都利于案情的侦破,到那时,他要面临的是又一次牢狱之灾,当务之急就是杀人灭口。
当然,我们都知道,女主角往往都不会那么容易就死掉,因为还要经过几番激烈的斡旋争斗后,被附上英雄的光环。
只不过,我们都深谙,通往英雄的道路上往往荆棘丛生…… 该片被定位为悬疑片,18级。
如果可以,你也可从不同角度去看待。
它可以是一部励志片,女主人身残志坚,依然不放弃当警察,勇斗不法分子;误打误撞闯入她生命中的弟弟迷途知返,不再是小混混。
它也可以是成年教育片,这场邪恶与正义的较量告诉大众要知法守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说到底,它也摆脱不了恐怖片的嫌疑,片中导盲犬身中多刀而亡,妇女被凌虐的场景,警察不得善终的死状等都是佐证。
随着杨幂,鹿晗的我是证人上映,还没来得及去看,到吸引我去原版究竟是怎么样的一部电影。
一系列故事多发生于雨夜,让人有点小恐怖。
惊悚。
故事一开头,弟弟的凄惨死去、姐姐的不幸失明失明,真是祸不单行。
再到年轻的基燮一系列的事情发生。
弟弟没了 姐姐失明了 但姐姐很坚强 .有不少催泪的情结,给人最感动的还是狗狗死去的画面,最后为救主人而牺牲,真的是很感动。
想着狗狗是如此的忠诚真的是人都比不上的。
故事剧情很紧凑 , 不拖拉。
很棒的一部悬疑片。
一部不错的韩国电影,演员的演技也很棒 俞承豪颜值好高 演技很出彩。
也很喜欢金荷娜.最后想吐槽的是变态狂怎么那么难死呢,怎么打都不死 哈哈
简直是骂骂咧咧看完的!
干!
女主脑子有毛病吧!
穿着警校制服在训练期间私自带着手铐外出,大庭广众之下把已经19岁的弟弟在他众多朋友面前拖走,你以为你谁啊?
这么不给成年人面子,这么专制,要是你弟弟没死让他以后怎么有脸在街舞界混?
丝毫没有安全意识,把自己弟弟用手铐拷在车上---而且自己应该没系安全带吧,否则车祸后怎么会被抛出车外那么远?
而且女主有严重的恋弟情节啊!
逮着人就说“你就把我当你姐姐,你就听我的吧!
” 姐你妹啊姐。
你以为你谁啊就姐!
直接说“变态杀人狂刚刚打电话威胁我,所以你也要小心点”能死吗?
明明变态杀人狂已经说了“你看不见我,但是我一直看着你”,作为分析能力敏锐的昔日警校高材生,你难道无法意识到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已时刻被变态杀人狂盯着?
还大半夜没什么人的时候跑去坐地铁?
你的导盲犬就是被你个自大的傻逼害死的你造吗?
还有那讲话时两只眼珠子要瞪出来似的一脸傻逼相的“釜山神探”,你明明都已经怀疑面前这人是变态杀人狂了,录音笔都开好了,那别人故意把证件掉地上,你还傻不愣登毫无防备弯腰去捡,干,你不死谁死啊?
干!
太多骂点了...这电影到底好在哪?
电影算是好电影的那一类,情节安排十分紧凑,节奏也很棒,看的时候情绪完全被剧情控制的感觉。
虽然看的时候也会考虑这些合理性,比如为什么被犯罪分子盯上了女主和男主仍旧独自出门,为什么赵警官一个人查案并且已经对那个医生产生了怀疑还如此不谨慎在车门前捡东西给对方可乘之机,为什么男主和女主在孤儿院两个人都已经进入房间而不知道把大门锁好,妈妈电话响起时女主发现了受伤的男主为什么不把电话摸过来反而在那里惊慌失措了一会,还有在屋子里男主把正欲行不轨的坏人打晕了不把坏人绑起来。。。。
但是抛开这些可能是为了剧情需要而设置的不合理性,整部片子还是很棒的。
印象最深的是地铁那一段和夜店女郎那里。
地铁追踪算是惊心动魄,还有狗狗那么煽情赚眼泪的戏,可以说女主和狗狗开头一起玩稍微缓解了压抑的气氛;夜店女郎上车的那里让我欣赏的是拍摄的角度,从车底拍女郎的烟头和歪歪斜斜的高跟鞋,直至高跟鞋踏上了车和车一起消失,很难得的角度。
听说这部剧中国要翻拍,有点期待也有点担心,毕竟韩国拍摄这种关注弱势群体和带有血腥暴力题材的剧已经是得心应手了,同样的剧要想搬上中国大荧幕可能需要改动很多,再者这么一部经典的片也算是较难超越了。
影片利用对立来形成角色的站位,同样也是对立,实现了紧张的制造和悬疑的完成。
有两种制造悬念的方式,一种是作为其中角色的一副手尖,一双眼,作为观察,发现的器官。
或是观众似是摄影的镜头,俯仰追退,适应或挤压放缓出事件行进的节奏。
而另一种紧张制造的方法既是,作为观众的“我们”从不参与任何事件,从事发的现场离席。
永远抱有观察的距离。
明明知道了大体脉络与结局,但完成的路径是通透大道还是曲径幽深却不详,我们紧张着早可预见的袭击,却无能和无奈为之列出脱困之法。
人物一个完满的故事的迂回,一定是由众多不完美个体组合而成,否则一满就没了继续和变数的可能。
影片一开始简单直接的意外车祸,快速的将女主人公从“正常人”的状态带入了故事的情景。
车祸中丧失的光明和亲人,而进来的是对世上他人的敏感,最周遭带有警惕的惴惴不安的观察,目虽忙,心却明。
当天空暗下来,就要在获得一双眼睛。
而기석的出现正是秀雅的一双明亮。
两人在还没来及太多冲突的磨合,就进入到互相依靠的关系中,尤其是 地铁中,通过手机摄像头为秀雅引路逃生的桥段。
两人从对立面站成了同一边。
기석获得了在放浪生活漩涡中的定心和温馨,重要的是他同样是秀雅丧弟的补偿机会。
同样年轻孱弱的十九岁。
影片中唯一一个不是猎杀目标的推进者是警官。
一个不灵光,不招人待见的中年警员。
唯一且重要的闪光品质就是:平易真诚。
本片中警方的形象并非是精明睿智勇猛的群像。
相反,这样一个暴力机关的力量,只是一个带有口音,还有背外号警员的平实卖力。
杀人魔医似是尘霾,不分夜昼的弥漫与埋伏。
较于近一两年的黑帮恐怖色彩影片《追击者》《哭泣的男人》《为了皇帝》本片中的血腥怂魄充其量算是一点“淡妆”只是为了一场暴露罪行的埋盖。
正与邪的对簿从未展开,追猎一直不断。
技法灰色影片除了最后秀雅终于完成学业,毕业时露出阳光般温暖。
通篇的色调都不明媚。
光源不是来自雨夜中独照的车灯,地铁中明亮却不停拭去的封闭车厢,还有弯弯窄窄胡同中기석被追击时,短促的路灯。
存留在记忆中的背景都是不明确的灰色的天。
自然就多了紧蹙和不安。
在人物的造型上,除了金荷娜几件素净的毛衫,迎合了无助女性可以轻松招来的爱惜之情;기석只是一顶略微蓬松的小卷发来表现不羁的态度;而警员也是路人大叔。
无妆也无扮,似乎人物都没有争先恐后的积极性,有意将人置于等待恐怖不安,接受安排的待命之中。
秀雅的“盲” 并非是无法获得外部的讯息,除了与导盲犬相伴,手机的摄像功能还有六感的感知与拉近。
运用工具和身体,不断诱导信息的进入,制造气氛,推动故事的位移。
尤其是用假性的“看见”将第六感具象。
影片终结,我们始终也未能轻松。
因为这原本不像是一个,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光明终将撕裂黑暗的HAPPY ENDING。
我们所见到是三个小小的平凡之人,在一个霸蛮无理的屠夫迫击之下,自卫之后的精疲力尽。
1. 开车时候副驾驶不要干扰驾驶员!!!!!!!!!!!!!2. 罪犯都打电话过来说要杀人了,还一个人坐地铁回家!!!!3. 地铁那段,你边跑倒是边喊救命啊喂!!!!!!!!3. 这尼玛什么警察啊已经起疑心了,还一点防范心都没有!!!!!!(P.S. 手术刀真心牛逼!!!!!)4. 为什么一定要让狗死!!!!!!!!!!!!!!!一部电影理,导盲犬都不能活着吗?!?!?!?!?!5. 一板砖儿把坏人给拍晕了,你补拍几下让他昏昏透不行啊?!?!?!?!先吐槽这些,想起来了再更新......
熟悉金荷娜是通过电视剧《On Air》 和《绅士的品格》也看过她演的电影《特工强档》。
金荷娜给我感觉她长相一般的韩国演员但是给人一种很温柔的气质。
影片刚开始是身为实习女警的女主急匆匆的来到地下舞场捉为参加舞蹈比赛而逃学的弟弟,用手铐铐住弟弟 在车上争论 不幸发生车祸 由于弟弟被铐在车上 无力逃生 眼睁睁的看着丧命,看到这时我都有点看不下了,很讨厌女主,女主自己也身负重伤,双目失明,不仅因此失去做警察的机会,也与最亲的弟弟阴阳两隔。
也许是视觉器官的失灵刺激了其他器官的活跃,加上缜密的思维和判断力,女主能够觉察出许多正常人忽视的细节。
还有她身边帮助她的狗狗。
在一次暴雨夜归途中,她坐在路边等出租车,一辆车在她面前停下来,司机招呼她上车。
司机热情地递给她咖啡,但热情过头,此时车子似乎撞到什么东西。
女主询问是否撞到人,司机回答是撞到狗,并急于把女主塞进车子里,女主最终逃脱,并向警方报案,最终只有其貌不扬的赵警官相信她的判断力,于是和她一同调查肇事者。
另一方面,青年基燮声称曾目击车祸过程,但是他的陈述与女主多有不同,女主推测他可能是冲着那庞大的奖金,自然不被赵警官信任。
变态杀人狂知道青年目击,开始追杀青年,没有成功。
变态杀人狂在一次地铁上追杀女主 青年通过视频引导帮助女主脱离困境,女主身边的狗狗,在女主进电梯被变态狂时 极力咬住变态狂 让女主平安脱险,狗狗却牺牲了。
如果说影片演技最好的是哪个,我想说是狗狗。
事情发展到女主和青年一起对抗变态狂。
到最后大结局是圆满的 女主重回警局,青年也有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女主也找回来了亲情。
影片在展示盲人内心世界的时候,有很多形象化的细节,将盲人的想象空间展示给观众,影片有瑕疵 bug,影片开头我感觉太刻意,变态狂没有铺垫杀人动机,孤儿院的槽点多太假。
4星半 强烈推荐!
傻逼女主 傻逼剧情
前半部分绝对是一个较长的iphone广告,后半部还是比较精彩的。
这不是洛阳性奴案么,被韩国人抢先拍了吧。本片重点既不是在犯人也不是在受害者,而是在盲女证人上。盲人的内心世界拍得很有新意,金荷娜的演技完全对得起这么重的戏份。倒是罪案本身不那么重要了,犯人揭示得太早,而且智商好低啊。
因姐的过失,弟弟去世,姐弟链断了,几年后,因为一个事件,新弟弟出现,姐弟链复合,一切美好起来。这哪里是恐怖片,简直是家庭伦理剧。警察是废柴,罪犯无缘无故要杀女人。他们都是为修复姐弟链抛头颅洒热血。演员方面,金荷娜不见老,爱·回家的小孩长大了。杀人犯大哥和警察简直就是脸谱。
地鐵追逐戲那段相當棒
题材很好、情节也不错、演员没的挑、但就是离最好差了一点点。ps:狗死的那段虐惨了。
就奇怪了,为何大陆就不能多些会讲故事的导演呢
韩国警察在电影中始终是渣一样的存在,结尾黑暗中搏斗不错,但相比之下《朱莉娅的眼睛》全黑配合闪光灯效果更惊悚。为毛金荷娜和印象中差那么远,完全认不出来了~
既不够惊悚刺激,也不够温情感人,没有张力
俩星半 哪里悬疑
3.5. 俞承豪长得真可爱,卖手机那段创意不错。后半段十足“盲女惊魂记”。可惜故事本身还是太多缺陷了。
最近看过的不错的韩影·不喜欢金荷娜·不是惊悚片·少许温情
最後一下,一擊即中!
涩奇!
狗狗不错
警察永远那么蠢,凶手永远没动机。扣人心弦的地铁追杀情节加分。
Bug太多。。。。
应该算是不错的犯罪惊悚片,狗狗超可爱,但是救主一段因为本人没养过狗狗,真的不知是不是属实,感动是有的!只是女主身边真的经常死人的说
韩国人搞惊悚犯罪也算是有直接的一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