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候在网吧观看的这部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复印机泛着绿光,不停复印的场景。
影片分了三个小段,故事都源于一栋摩天大厦,从植物学的角度说,魂灵们还是属于地缚灵吧,就是徘徊在生前熟悉的地方。
由陈小春引导的故事是子承父业,却不求上进的纨绔子弟,遇到了公司巨大变故而又转变心思。
罗兰依然是一副慈祥又带着阴郁的面孔,带着几个小卡陪着陈小春闹来闹去。
这一段可圈可点的是化妆,几个角色的死亡妆非常逼真,其中掉眼珠的段落让人联想起《群尸玩过界》。
莫文蔚的段子是正宗的“办公室有鬼”,她因为工作需要加夜班,上卫生间的时候遇到了莫名其妙的事件。
绿光闪闪的复印机就是来自这一段。
想必许多人也感同身受,就是卫生间的幽闭空间里,你也一定在某个夜晚恐惧过。
再就是冯德伦和舒淇的一段,冯德伦深深的酒窝,舒淇微微露出的胸部,故事的无稽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结局仍可称得上是反转,不过大部分人应该能根据之前的暗示猜出来。
镜头和音乐都很巧妙,不是那种忽然跳出来吓人的拙作,常常是隐而不发,这样的惊悚感更加来得深入。
署名“不是女人”的王晶也代表了作品的定位:玩票,但不马虎。
而对于我来说,重新观看这部老电影,更多的是怀旧。
看过的恐怖片太多,这部很好看,有九个鬼找替身,印象最深刻最惋惜的是陈德伦演的那个角色了,对鬼付出了全部的真心却是被自己心爱的人害死了,最后让自己陷入死循环的僵局,由被害者变成了加害者,不知道阴阳眼白化姐姐会不会也去阻止他?
每年都要死九个,那栋楼还能租出去吗?
就不请个道士驱驱邪呀什么的?
一直觉得香港鬼片拍的不怎样 这个还算好的呢 不过也傻傻的 不想日韩搞心理恐惧 香港顶多跳出个鬼吓吓你 这片子也老了 现在看一定很无聊
前面一直都很无聊,后面忽然看到了一些悬念和反转很不错。
一次男主人公被朋友告知,他公司里面的人全部都死了,然后他涂上了牛眼泪,看出来公司里面的人都是死人,而且这些死人商量的事他已经看出来了,自己是死人,要带走他。
然后他躲在自己的屋子里面,非常害怕,结果公司里面那两个鬼来找他,最后他们打开了衣橱,本来以为男主人公必死,结果他们是好心好意的来劝告他的,劝告他认真工作,劝告他遇到一个好女孩子结婚,然后劝告他再也不要睡懒觉,劝告了之后,然后男主人公表示改悔,他们才离开。
此处温暖。
然后是办公室一直都有一个白衣女鬼,原来白衣女鬼只是白化病,而红衣女鬼也就是另一个男主人公的女朋友,她才是真正的女鬼,她哄骗男主人公跳楼。
此时的节奏非常的紧张,为了凸显紧张,一方面白衣女鬼一直不放过红衣女生,在某时某刻就要下手,那个本来要来捉鬼的师傅又堵在路上,规定的时间赶不过来,不可以帮助到红衣女生,然后男主人公只能够自己去保护自己的女朋友。
然后白衣女鬼出来说自己只是白化病,自己一直都想讲明自己不是鬼,并阻拦红衣女鬼去找替身,红衣女鬼不让他讲。
此处也做了一些前后呼应,如说你的办公室不可以进来别人,但是红衣女生进来了,这就说明她是女鬼。
此处的反转比较有意思。
但是白衣女生说她不是女鬼,而红衣女生是女鬼,推敲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
鬼片里面我最怕的场景有两个。
一是厕所,二是电梯。
理由是一样的:密闭空间。
这种想逃又无处逃脱的境地让人恐惧且无望。
办公室是最能催生这两种场景鬼故事的地方。
想起以前在上海工作的时候。
某次加班听到楼下公司有一堆和尚在念经。
我公司仁爱的台湾同事热心地告诉我,他们在念大悲咒。
这是专门超度亡人的经。。。
当时我正欲往厕所走。
而厕所正对那家公司的门。
还好令我欣慰的另一件事是,我公司地处厂房改建的创意园区,楼房都低矮无电梯。
但加好班,午夜时分走到以前住的小区楼下时,不得不鼓起全部的勇气按下电梯的按钮。。。
一般的香港鬼片是以因果来讲故事的。
种恶因,得恶果。
鬼之所以来寻你,那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结果。
OFFICE有鬼是不按章法来的,莫文蔚和冯德伦就是两个悲催的替死鬼,还是彼此的前男/女友。。。
抓交替的故事我听过很多。
多是讲十字路口的。
坊间传闻十字路口在风水学上属于恶址。
不仅不宜居住,还容易出现抓交替的恶鬼。
估计这部片子里的办公楼就是在十字路口的‘凶楼’。
我特别偏爱香港这些小段子组合在一起的鬼片。
比如早期的怪谈协会,半夜N点钟系列。
阴阳路里有一集(我在你左右)也是三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一个大结构故事。
每个小故事都独立却也是分别支撑整个框架的柱子。
这是唯一一部当时立即把我吓哭到连VCD的包装盒都不敢拿的鬼片,也是我心中香港鬼片的翘楚。
喜欢看鬼片,不过是因为对那些坊间戏说奇谈抱有极大的好奇心。
当然也并没有从此就不敢坐电梯,避免厕所的最后一间等等。
可惜好看的香港鬼片越来越少了。
不知道是人变得越来越理性开始玩惊悚而避免直接的恐怖,还是好故事都被说尽了。
看完这电影 看完舒淇 看完最后阴阳眼的那个女人的陈述 回到电梯当口 你会选择谁 人还是会被眼睛欺骗 不知真相 一美女投怀 你抱是不抱呵呵 我想我会抱吧 都说外表不重要 可谁又不是先看外表呢 由外表控制行动 控制思维哎 难逃美人计啊
一、为什么找替身找一个就够了,巴姐却要找三个?
大家都知道,每年死9个人是因为上年死的9个要找替身。
但上年死的人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给自己找替身啊,巴姐一看就是比较热心的,能力又强,应该是帮同事找替身。
比方下一批里,陈小春女友比较弱,罗兰姐有可能要帮她找替身 二、鬼靠什么来害人?
为什么白天也能出现?
剧情已经说过,鬼只能影响人的大脑,并非真实存在。
类似人死后脑电波存留,但大厦因为某种原因比如磁场过强之类,束缚了脑电波不能排出,只有有新的存储加入,旧的才能被释放出去。
所以,鬼是不能直接推你下楼,而只能引诱你跳楼。
而白天之所以鬼害不了人,只是因为白天常人的大脑镇定度高,鬼的影响力要小的多。
从巴姐的案例看,首先莫文蔚在楼上见到的巴姐就只是自己一个人看得见,回到公司接巴姐电话,事实中,电话肯定也没响,只是她自己以为响了,并且出现了巴姐的声音,还自以为看到桌子上巴姐给她的钥匙。
如果这时候旁边有人,肯定是看不到信封和钥匙的。
所以莫文蔚拿着虚拟的钥匙上楼上开锁的门,当然是打不开的, 然后就是自以为的钥匙断掉了。
巴姐通过一系列的事件,让莫文蔚的精神崩溃到临界点,这样才能上身让莫文蔚自杀。
否则,可能对鬼自身也有风险。
第三、白衣女为什么会怕鬼,但也不是十分怕?
首先,由于白衣女有天眼能看到鬼,所以鬼也无法用幻象来杀死白衣女的,从这个角度,鬼对白衣女是有忌讳的。
但鬼依然可以威胁白衣女,因为鬼可以操纵他人对白衣女下手,所以两者始终在互相制衡中。
可能私下达成了某种协议,白衣女不能妨碍鬼找替身,在这个最低限度下,鬼也不会去害白衣女,所以白衣女可以有限度的提醒替身,加上白衣女对替身有愧疚,也不可能直接阻拦他们找下一个替身,比如如果白衣女阻挠冯德伦找替身,冯德伦就会说,我被找的时候,你也没有直接阻拦啊!
第四,为什么鬼要投胎?
看起来做鬼自由自在,为什么会想要投胎呢?
上面也说过,鬼实际是人死后脑电波的残存,所以才会出现怨气越强越有鬼,而对于鬼自身的感受来说,无异于无穷无尽的噩梦,特别是被害时的场景,这肯定是一种强烈的精神摧残。
虽然有的鬼因为怨气未报,宁愿忍受摧残也要集中脑电波意念去害人,但大多数鬼来说,重新归于轮回肯定更是一种解脱。
我看过的十根手指头绝对能输完,主要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观看时恶心镜头一概遮挡,看完后遗症还是一大把……太不划算了。
太久不看香港片了,怀念旧情人。
刚好春春,舒淇,莫文蔚都是喜欢的,所以就下了这部旧片。
下的粤语版,蛮有感觉。
其实,道理说的蛮好的,人总是看不清自己的处境的,喂你毒药的你叫他亲爱的。
那个人只不过长得不顺眼一点你走路都绕开。
很喜欢莫文蔚畏畏缩缩拔掉复印机插座,英勇无畏地举着斧子走进厕所。
喜欢冯德伦粉嫩的帅哥最后电梯里的温柔一笑,唉,帅哥从来杀伤力大。
他听白衣女子讲完自己故事也只是一笑,看不出怨恨,大概只觉得自己太傻。
泪点太低,看到春春遇见的鬼叫他好好做人,女孩子说我知道你没有珍惜过我,还是有泪。
这种故事哪里是鬼片里的。
其实想学学那个婆子,不争不抢,照顾别人,自己安心。
只是命不好。
舒淇无限纯洁+诱惑,扬起脸来的时候你觉得一眼初夏的阳光,实在是不能怪冯德伦。
所以,死掉的人人们,让我觉得好可惜。
唉,最后说,还是被吓到了。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特别小,大概是小学吧。
因为算是个留守儿童,无人照顾,半夜就特别害怕,打开电视希望能看一些动画片。
可惜,打开电视午夜剧场只有这一部电影,就跟着看了下来。
也因为年龄小懵懵懂懂的,看到红衣女跳楼看到死亡场景才明白发生了什么,顿时惊呆了,感觉仿佛开着所有的灯电视声音调到最大也没有一点人味没有一点点安全感。
只能哆哆嗦嗦的拔掉电视电源滚到床上瑟瑟发抖,还是孩子的我就这么睁着眼过了一夜,第二天去了学校都无法睡着,整个人处于昏醒之间,一个小动作都能惊醒我。
这是我对鬼片的最初印象。
但是比较庆幸的是吓狠了之后,我胆子特别肥了,到了晚上看着鬼故事睡觉的地步。
时隔多年,突然想回忆童年,就又翻出了这部电影。
真的不吓人,老去的恐怖感和熟悉的演员,即使演技出色也很难害怕起来。
反而觉得别有趣味。
在我看来第一只鬼和第三只鬼所求的不过是替身投胎,所以一个冒充皮鞋厂的夜工(其实这个身份就很假,尤其是莫文蔚找她的时候门是关的店是黑的)然后靠着主角的善良和正义找到了替身。
而舒淇则靠着美色诱惑了男人付出了生命。
最搞笑的陈小春被五鬼缠身却活到了最后,只是因为五鬼最在乎的是他过得好不好。
为了监督他好好生活好好工作而留下了。
其中觉得是鬼的女人只是得了白化病的通灵人,觉得是人的却披着一张鬼皮骗取人的信任。
各种反差的交织,让影片特别有意思,也许是我成长了,也许是电影老去了。
但是,最好还是不要让孩子看,真的挺吓人。
会有童年阴影的。
明星很多 故事情节也蛮吸引人 总的来说还是很有看头故事都发生在这一幢办公大楼里 总之是告诉大家看东西绝不能看其表面。
对于恐怖电影来说 这部片子也不是老套和死板 很喜欢影片中小春那段 真的超搞笑!
看恐怖片电影 个人最喜爱 和最有看头的是故事ENDING 对于这个ENDING还是非常满意的。
前三集都蛮好看的,第四集emm…
还挺喜欢这个故事的,我也把好人错认为坏人,坏人错认为好人。一星扣在这些女的为啥不能换个地方住。
前面铺垫氛围挺到位的,到结尾男主人设崩掉
搞得云里雾里花生卷大肠…结局竟然…这么烂…虽然我很喜欢女主清醒地抽丝剥茧最后又毅然离开的样子…也很喜欢引入打生桩这个概念,但是这个破房子,太不智能了,这些男人,都表现的太生硬了…三颗星吧还是
前面两集氛围掌控非常好,悬疑、惊悚因素都有,第三集开始拉垮,最后一集烂尾
房子设计的真漂亮
好傻
色调还挺好看的,剧情有时候走的有点生硬
实在冗长无趣
我还觉得挺好看的,先是看到解说,结果更新的太慢,果断搜原片看了下。女性的表述我觉得还挺细腻的,艾玛安全感的缺失让人焦虑,珍恩失去39周孩子的痛楚一般人真的很难感同身受,爱德华也是个可怜人圈在了自己画的牢笼里。配乐把氛围感拉满,前男友那个外表看似的好人却是最大的恶人,一时分不清谁值得可怜谁值得同情。安全感谁都给不了,自己不强大,永远救不了自己。
铺垫了三集,建筑师是一个极会manipulate的变态control freak,在这个神秘大宅里害死了前妻和女儿,企图通过献祭去让这个屋子得到永生,还试图找和前妻长相相似的女人一遍遍去重复同样的故事。三集内容填了不少内容,比如警察的不作为,医疗疏忽等,但结果,害死女主一号的居然是她的前男友,这个turn来得太过突然。更不可思议的是女主二号失手杀了前男友之后居然还会再去求助建筑师,一瞬间就洗白了?明明都不是什么好人啊!总之就是非常不reasonable的故事,教导我们 远离男人 不然会不幸哦
房子真不错
故弄玄虚,不合理收尾
好喜欢结局
无聊 + 丑陋的黑人 = 难看至极
英剧通常短,所以能规避掉一些硬拖悬疑的理由。但过于架空的建筑设计(包括科技和契约的部分)一直让人觉得很难完全投入进故事里, it's too good to be true,只有心很大的人才会觉得住进这样的公寓没问题。看点是几个演员的演技,台词没有太不合理的地方,相对netfliex长且莫名其妙的悬疑剧集,这部剧的节奏把握得还算合理。
报看 节奏奇慢无比 其实可以作为电影足够讲好故事了 分成四集 女主还是洛基的反派 刚看完洛基非常讨厌她 男主穿衣打扮有范但真的一点也不吸引人 怎么大家就都爱上他了
Sometimes things are far from what they seem, they closer we get to the truth, the more we need to let go of what we think we know.
在那个大房子里的镜头语言不错,其他还是英剧的磨叽。
黏黏糊糊又慢。 Too "kor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