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先后涌现出一批以农村扶贫为主题的主旋律电视剧,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这个题材的影视剧在当下更有了现实意义。
把脱贫攻坚的事情拍成电视剧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讲好这个中国故事,避免落入喊口号的陷阱中,让老百姓在观看的时候能够产生情感认同和共鸣。
总编剧郭靖宇除了对脱贫攻坚的政策有着宏观理解,还深入基层,扶贫经验的积累赋予了剧作内在真实性,与此同时,在剧情中适当穿插使用政策口号,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中央精准扶贫的精神传递下去,这样的现实主义表达既让观众感到剧情很生活化,又利用影视文化的传播途径让人们对扶贫攻坚的具体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支持。
故事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讲故事的方法上,本剧一改往日农村连续剧的叙事风格,创新性地使用了单元剧结构形式,讲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历史背景下,以三个不同社会角色的青年共产党人同基层干部一起带领群众实现脱贫的故事为单元,用几集讲一段相对完整独立的故事,每个单元角色各不相同,内容不需要承上启下,单拎出来也能看懂,由此也能从多角度、多样化切入,全方位反映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
比如目前更新的前四集是新任青山镇党委副书记唐天石帮扶村民脱贫为主线,这样一个机智有原则、热心有担当的主人公更让观众十分有好感。
那些轮番出场的次要人物亦是性格鲜明,徇私的那文斌,泼辣的赵凤仪,爱面子的卢振兴,家庭情况和社会位置的不同,决定了面对扶贫政策各自有不同的理解,政策是死的,人生是活的,军人出身的唐天石在脱贫攻坚战中既保证政策落到实处,又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解决政策和现实的不协调矛盾,一定程度上,影视作品对政策进行深入浅出、入情入理的演绎,让文艺作品娱乐大众的同时发挥了它的社会效益,就像剧中的一些扶贫先进方法对现实生活走着很大的借鉴意义,成功实现了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又反馈社会生活的良性循环。
昨晚看了CCTV1《最美的乡村》最后两集,尤其是最后一集是完整看完。
好久没这样在电视上看首播的连续剧了,况且题材还是跟我如此贴近的农村。
上一次看农村题材的经典连续剧,是一两年前看的《平凡的世界》。
石全有阔别十年,旋风还乡,被两小无猜的冀瑞丰认为是最大的危机——石头不仅是要回来跟自己抢村委主任,而且还要跟旧情人,也就是自己的前妻重归于好。
于是瑞丰用尽一切办法,想在比拼事业的擂台上把石头K倒。
石头几乎演绎了什么叫做标准榜样,他不仅把直播产业带进了村里,给村里带来了商机,使得不少农民因此脱贫,而且还间接使对手瑞丰获益。
要说最精彩的莫过于在最后的比拼环节,石头把瑞丰的如意算盘——酒店规划借壳上市,就锅下面,创造性地提出月子中心的概念,提供的就业岗位是瑞丰的两倍,还常年不断,不会随着旅游淡季而减少。
此时,在台上,瑞丰也演绎了什么叫做惺惺相惜、君子之争,公开地表达对石头的敬佩,同时退出村主任选举。
瑞丰在台下的前妻梁依依若有所思,眼睛里湿润,势头在台下的好友肖哥粉白的脸上泛起了两圈红眼。
石头和瑞丰的演技有点浪漫主义色彩。
这两集有两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把新兴产业形式带进农村。
长期以来,农村给人的印象就是靠天靠地过日子,剧中却以直播、小视频为切入点,引发了旅游业的发展,然后带动与之相关的饮食业、住宿业、演艺业等,在意识到这种靠外来过活的经济难有稳定保证的时候,石头又提出了月子中心,不仅满足了本地人的就业和消费,而且还把劳动力向外输送。
我自然想到了我生活的地方。
最直观的感受是,十年前,上初中的时候,校门口的那条文化路没多少店铺,顶多是两件靠卖文具过活的“书店”、电脑铺和大门紧闭的工厂,大概就没了,上学前放学后,除了学生大概也见不到几个其他人。
而现在,这条文化路大概可以改名为“快递路”了,各家快递在此设点,菜鸟驿站也落户此地。
以前的文化路只在上下学的时候拥挤、人多,现在几乎天亮到天黑后都车来车往,熙熙攘攘,晚上更有霓虹灯光。
除此之外,还有果汁店、奶茶店、茶点、数码产品店等等,各路人马齐聚一路,共同赚钱。
我又顺着文化路走到小学门口的那条路,短短十几米就有好几家午膳站,十年前我还没听过午膳站这个词。
从这两条主干道看,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剧中的地方特色产业的水平,此类繁荣的服务业能解决的就业人数也十分有限。
但毕竟,剧中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
一集就四十分钟,要啥自行车。
第二,年轻的高材生返乡贡献。
这里的高材生是广义的,不仅包括学历高的,而且还包括出外见过世面、觉悟较高的人。
剧中最典型的就是石头和瑞丰,俩小无猜,长大后先后回村,一争高低。
他们这么年轻,却不仅仅是当普通村官文员的料,而且还大有用武之地,他们的方向是村主任。
瑞丰是官三代,爷爷爸爸都有好口碑,本以为他也可以顺水推舟,当上主任,可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他的酒店计划黯然失色。
我们以前偶尔或者常常听到的,甚至就在学校里听到的,就是一个人从农村千辛万苦,通过考试等途径出去的目的,就是要摆脱落后的农村,或者不说农村,就是相对落后的地域吧。
可正所谓“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城市的不利因素与家乡的向好趋势,两股风合力,使得落后地域的人外出后返乡,渐渐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了,他们返乡后的生活、工作,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相反,如老李那样的人还更早实现了经济独立——当然,这里的重要的前提是家乡并非是身无长物。
最美的乡村,不是说乡村里样样都是美的——只有一面的世界是不符合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
最美的乡村,是目的,是愿望,是奋斗方向,是攻坚任务,是康庄大道,同时也应该是一面镜子,一把准尺。
理想中最美的乡村,应该照见现实里的丑陋;理想中最美的人,应该唤醒阴沟里万劫复还的人。
当李大师阔别五十六年,旋风返乡的时候,不是怀乡,没有乡愁;不是近乡,没有情怯;不是还乡,没有衣锦;不是林黛玉,没有眼泪。
现在返乡的人,他们在想什么呢?
精彩!
剧情从第一集的中间开始渐入佳境,等到唐副书记进入了那家村,已经是“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了。
一边是立过军功、刚从上级调来的副书记,一边是横行村里、欺上瞒下的一霸,一个正直且善良,一个阴险且诡计多端;一个一心一意为帮忙扶贫,一个知根知底怕情况败露。
这样的一对对手碰在一起,呲出的火花可谓是焦灼且滚烫!
前11集可以说是火蓝刀锋的续集,想到给力!
还记得《火蓝刀锋》结束的台词么?
:“我们接到了新的任务,去亚丁湾护航”!
完美接上了。
这部剧拍的不错!
很好!
也很真实!
反应的农村情况也很真实,尤其是人心得复杂,要不咋说,农村路滑有一个词叫叹为观止,观到11集就可以止了。
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哦,
太喜欢杨志刚了。
看惯了他演的抗战剧,但是演扶贫剧还是第一次看,但是很喜欢!
但是虽然没看完,但是莫名讨厌辛兰。
人家书记打人,直接思想教育;结果自己在老栓家差点没忍住。
一开始说书记因为老栓家不姓关,书记不管;知道老栓姓栓,又说人家书记不管同姓亲友。
啊啊啊啊,这什么双面派啊。
还把人家周教授论文弄没了,论文有多不容易啊,农药性文章有点难写,多少实验才能搞定,结果搞了一个杀菌,就没了。
农村房子长时间不住有霉菌味很正常,但是为什么不过问别人意见呢,是真的让人不能理解,忘了?
一句话可真是简单呢。
相信最近国际上的大事大家都有所了解,这里咱们拿剧中角色举个栗子:电视台指派工作组下乡扶贫,有没有错?
没有。
辛兰让丈夫清理屋子,有没有错?
没有。
但因为副台长的存在,所有好的东西都能被污蔑成坏的。
建立贫困户有没有错?
没有。
贫困户认证有问题举报,有没有错?
没有。
但是因为孔权在,这就成了一个全损的局面。
上面两个例子都说明一件事,一个制度或者规则的好坏,当然要根据执行的主体来进行判断,但也不能因为官僚主义的影响,而丧失了制定规则的初衷。
官僚主义是一切制度的天敌。
石全有就是灵魂摆渡里的夏冬青!
肖哥就是灵魂摆渡里的玄女!
果然当初在灵魂摆渡里流的眼泪,都是今天在《最美的乡村》里吃到的蜜糖!
没有红色月亮!
没有牺牲者!
没有冥王!
就是一个单纯从大城市返回农村的高材生,和一个网络世界里的红人,他们的相遇奇妙又充满了宿命的注定!
夏冬青啊,你这一次可千万抓住了啊!
不管怎么样,先把石全有和肖哥这对CP给我锁死!
石全有冲鸭!
拿下肖哥,就在今天!
发糖发糖发糖!
看过温铁军老师讲课的一些视频,对于他说的“三农问题”和“去依附”有着一定的了解。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有人反驳他说,怎么能鼓励人们回农村呢?
未来应该是科技高度发展,所有人都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过方便快捷的生活。
这种理想的好的,但农业文明作为一种跟客观世界直接接触所诞生的文明,其本身就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指望它彻底消失是不应该的。
扶贫脱贫,让农村重新焕发魅力,才是正途!
时隔多年再看郭导的剧,还是那么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从唐副书记出场,剧情好像就在围着他转,整个人也被剧情吸引了。
小时候家里在农村,只知道那里陈规陋习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更多,看似广阔的天地间出了满地的粮食,还有复杂精巧的人心。
看到这部剧,多多少少印证了我当年的印象——在农村,有精于算计的人,也有忠厚老实的人;有封建迷信的人,也有积极向上的人。
中国这片土地上从未缺少过智慧和勇气,这些年的扶贫工作难度确实高,但也真真切切的在解决每一家每一户的切身问题。
在这里,你没有堕落的自由,更没有好吃懒做的自由,勤劳的双手是用来创造的!
看剧的过程中总是感觉有些与众不同,后来跟着爱人在视频平台上又看了几遍,终于发现这部剧跟其他剧“不一样”在什么地方了——爽感的营造方式不一样。
市面上近几年的爽剧,都是前面恶狠狠得让主角被欺负,后面再让主角狠狠地报复,生怕报复的不够爽收视率就下来了。
这部剧不一样,不管是老丈人虚假申请贫困户,还是那文斌原谅那栋梁,都是在一件新的事儿开头,把上一件事的结果讲清楚,上下衔接得特别舒服。
这就不一样啦,让人有一种高级的舒畅感。
难看死了!
挺好看的,刘蓓在里面也挺好看的,以前都是看她的喜剧,这次对她的演技有了新的认识,可惜现在不怎么能看到她演戏了。
圣母你好,圣母再见。。。
还可以,还是喜欢以前的老剧
非常好看
我妈最近几天看的劲儿劲儿的,周末两天偶尔陪看,还行吧。12年估计非常流行这种。
吃饭时陪家人看了一集,不喜欢。
春天来到昙华林,
看过
不错。刘蓓和严屹宽演的有张力。
最喜欢爱看喜羊羊的顺子
无意间搜到的,剧情有点出乎意料,喜欢刘蓓
一顆星給曇華林,一顆星給湖美,一顆星給嚴帥哥,一顆星給光穀,一顆星給熱乾麵。本來以為是武漢愛情故事,最後發現尼瑪狗血得一逼啊!!!!!除了這五顆星,其餘都是狗血和坑爹!!!!!
哈哈哈发现一部无人问津的作品,女主演的挺好啊!剧里颜值还挺高
为推动剧情发展,演员个个强行降智真的好么
完全不懂老爹老妈为什么会看这个狗血剧看得这么投入啊!一个不在家还要打电话过来交流当天晚上的剧情!
什么傻狗导演?
平民生活,剧情确实狗血了点,不过刘蓓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错。
补标
跟着妈妈看,里面演画家的女演员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