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好莱坞“坏小子”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会放下“弯刀”走出“刑房”离开“罪恶之城”,直奔健康向上的儿童科幻动作电影。
时隔8年之后,《小特务4》以极具冲击力的3D形式来袭,将家庭的温情美好和紧张幽默的故事带给观众。
如果说科幻、动作仅仅是吸引眼球的外在形式的话,那么影片的精神内核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都极富教育意义。
影片以辣妈囧爸和正太、萝莉拯救时间,终结世界末日为主要情节,故事独特新颖。
影片对时间概念的运用兼具科幻型和可看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时间消失的情节引发出深深的思考。
身处2012年的我们,每当想到世界末日,出现在脑海中的情景总会是像电影《2012》里那样房倒屋塌、山崩地裂,谁也不会意识到真正的世界末日是时间的终结,是时间从每个人指缝间匆匆溜走人却浑然不知。
80年前,朱自清曾慨然发出阵阵疑问: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我们自己。
影片中的父亲一心只想事业有成,却没有时间陪陪两个孩子,没时间关注自己的妻子;大反派时间守护者所做的一切同样是因为时不待人,他要把握住时间,回到过去改变父亲的命运。
影片中一位司机的话朴实却极富哲理:有件事情将来肯定有时间去做,那就是后悔。
反观诸己确实如此。
最终,事业狂老爸英勇现身,完成“最后一分钟救援”,既挽救了一家妻儿的性命,也挽救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情。
其实,影片里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就连那个大BOSS也有一颗温柔的爱父之心,只是这份情感太过强烈。
影片中所有的情节设置都在为烘托一份情感,对于时间的珍惜,对于所爱之人的珍惜。
在科幻动作的外衣下,影片实则裹藏着一颗温情的心,它的意义对每个观众都有效,对成人来讲,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和爱人,多一些时间给家庭,对孩子来讲,要多些理解给父母,否则时间飞逝,当你想起亲情、家庭的时候,时间早已经匆匆而过,唯一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只有后悔。
热热闹闹的特工故事最终以美满收场,一个麻辣家庭经历磨难最终走向美满幸福,这便是好莱坞的价值观,也是每个人渴望得到的美好状态。
当你想起正太与萝莉的惊险特工故事时,请拿起自己手中那颗爱的红宝石,止住飞逝的时间。
虽然每个人的时间有多有少,但关键是你怎样去利用。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美好时间在哪里呢?
原来片子的终极反派大boss,也是个可怜孩子。
对父亲的愧疚让他一心拼命想要挽回已逝的时光。
无奈现实是不可能改变的。
这也让我想到了三顺的一句话:“回忆只是回忆,回忆没有任何力量。
”如果已发生的可以改变,那现实又有什么意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过去的伤,而也正是这些伤痛让我们成长和坚强。
沉溺过去的痛苦,不如抓住当下的幸福。
出于善良的本质,我不站在个人品味上多发表看法,只是建议十五岁以下的小孩比较适合看。
不知不觉我已经长大了,记得看第一部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屁孩,口味也大众,连挺了3部。
但是后来,不知哪天开始,我就忘记了。
长大了,生活的世界变了,看电影的风格也转变了,直到被人提醒,才恍然间意识到我还追逐过这样一系列的电影。
说不失望是假的,感觉变了。
我知道,即使回过头来重新看以前的几部,依然会觉得幼稚、矫情、虚假的成分很多,小孩子嘛,意味不到许多。
也许我真的失去许多。
小孩子的时候,能够在午睡后在庭院中找到玩伴一直到晚饭时间就很快乐;小孩子的时候,能够得到大人的豁免看一两集动画片或者还珠格格就特别幸福了;小孩子的时候,能够看一部符合年龄的恶趣味电影就可以持续兴奋好几天了...我多么愿意留住时间,像这部电影的线索“时间”一样。
留住童年的天真,容易满足,相信他人,活力无限,留下来,或者是回到过去。
不过这多么的不可能。
电影里的反派也知道,这是徒劳的。
我想,把握现在才是最重要的吧。
留住现在还剩的珍贵,多陪陪家人,陪陪身边的人。
想想小时候的自己,不要做一个“大人”。
这部电影的4D噱头很足,然后为了迎合4D噱头所强加的关于味道的情节简直无比牵强,当我看到他们在特工休息时里忽然出现了各种各样奇怪的味道的糖果的时候,尴尬癌简直就要犯了,这完全就是没有任何逻辑可言。
影片的打斗动作简直不走心,反派喽啰如同木头桩,五毛的特效以及白痴的情节,但是,我还是给了中评。
首先当然是杰西卡·阿尔巴让人很难给这部影片太低的分数,其次,这部电影的初衷本身就是给那些有小孩的父母们带着孩子来看的,让他们懂得一个道理,珍惜时间,错过了就难以回头,要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这样看来,站在孩子或者是宝爸宝妈的观点来看,白痴的对话以及小男孩西索超人般的智商都可以接受了。
亮点在最后,反派都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点的样子,让我不禁想起了《恐怖游轮》,反派boss是个悲情角色,这也是比较一反常态的。
P.S.里面的卡门长的真的好想谢大脚啊!!!!
前不久在下载《饥饿游戏》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部电影,随手下载下来。
最近情绪不佳,似乎只适合看这样不需要动脑筋的欢快的影片。
从剧情上来说,这真的不是个合格的电影,很多情节稍显无语。
不过,这是给孩子看的电影,所以剧情神马的就抛在一边了。
看看可爱的小朋友们怎样打败坏蛋,另外看看漂亮的女主角,也是一种享受。
至少,看完以后我们会有所感触:珍惜所有你拥有的时间,珍惜所有你拥有的人和物,否则以后你有的是时间去后悔。
时隔八年,《非常小特务》又来了。
“小特务”身披的科幻动作外衣着实够华丽,不久前阿汤哥刚刚在《碟中谍4》里大秀高科技装备,不过每每要出些意外,相比之下,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导演的《非常小特务4》里的高科技装备都比较靠谱,虽然也有着时空大盗的捣乱。
想当特工的不只是电影院里的观众,还有电影里的小正太和小萝莉,事实证明,不只是阿汤哥能玩转特工,小孩子一样可以,而且天生鬼马的他们不像阿汤哥扮蜘蛛侠爬迪拜塔那样费力八叉,而是颇有四两破千斤的架势,尤其那场恶战群寇的重头戏里,正太和萝莉继承了前三部“小特务”里的勇敢无畏,也继承了《小鬼当家》里的机智幽默,聚能量手套前后招呼,电光飞鞭上下翻飞。
那只机器狗更是神来之笔,耍宝之余还一阵上下翻腾,活脱一只功夫狗。
《非常小特务4》一开场就大玩高科技,街头所有事物被时间机器冻结,定格的画面非常适合以3D的形式表现,这般情景令人不禁想起当年《黑客帝国》里的子弹时间。
随即上演便上演一场街头飞车大战,在可随时升高变形的特种汽车和先进侦察、攻击系统的保护下,辣妈杰西卡·阿尔芭挺着肚子大玩漂移,还跟镇定自若的跟老公通电话,此情此景,你只能大声惊叹:当特工真给力。
《非常小特务》系列最吸引小观众们的是那些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科技小发明,如:可以变成潜水艇的水陆两用小汽车、自动转变成电脑显示屏的梳妆台、带有微型雷达的手表、电磁泡泡糖、微型机器人军队,甚至一只会说话的马桶……片中层出不穷、功能各异的新奇小玩意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并给予两个小鬼无所不能的力量,再加上邪恶敌人企图毁灭世界的计划,给人的感觉整个是儿童版的007,好玩就是硬道理,娱乐也是高端生产力。
不得不说,美国人天性中就充满了乐观的元素,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又是由不同的种族、民族、语言、宗教信仰混合起来的人民,本身能融合起来而没有大的冲突就是个了不起奇迹。
或许这个由于吸收了世界上各种种族的文化元素的缘故,又或许自建国以来就没经受过多少磨难,这个国家的文化中充满了乐观的基调。
对于美国人来说,似乎从来不像英国人那么绅士,也不像法国人那么浪漫,当然更没有德国人的严谨,他们就如一群快乐的儿童,大声的吵吵嚷嚷,他们从来就不懂得什么叫含蓄,直白地让人尴尬,但也直白的让人感到可爱,仿佛他们从来就不为明天的事情发愁。
即使美国成年人也向来不乏童心,冒险是他们的天性,这个世界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场好玩的游戏。
距離上一部《非常小特務》系列已經有8年之久。
當我們再看第四部的時候,完全沒了當初的新鮮感,這部幼稚的電影完全就是單純為小朋友拍的,也許這話有點過了頭,因為可能連小朋友都很難愛上這部電影,沒有機智、沒有幽默,零星的故事憑湊成一部粗燥而平凡的電影,管它的噱頭是3D還是4D,這影片算得上是真正的2B!
總歸來說,整個影片缺少基本的創新。
敘事老套,特工繼母和繼子的故事無非是想讓電影迴歸到家庭的層面,但是倉促的敘事讓許多地方缺少邏輯,當然,我們可以對這種大眾化的娛樂電影無需挑剔些什麼東西,但是電影存在的致命傷就是前三部是如此大受歡迎,到了第四部雖然其投資是最高的,卻顯得廉價而無趣,連兩位小特工的設備都顯得無趣至極,反過來聽瑞奇·熱維斯的配音反而還有趣得多,看來導演如果想要重啟這個系列還得動一動腦筋。
兩位年輕的主角是本片的核心,但是電影顯然沒有要把這兩位主角給推出去的意思,正太羅莉不賣萌,讓喜劇元素的鋪排變得十分的雜亂,欠缺幽默感。
縱觀全片,傑西卡·阿爾巴成了第一主角,這種賣明星的保守做法徹底讓這部兒童變成了“鄰家姐姐講故事”的幼兒模式,加上巴姐那沒有技術含量的演技,完全Hold不住場面,導致這部《非常小特務4》顯得很寂寞,很空洞,因為電影從頭到尾的鬧騰,卻始終得不到觀眾的響應。
影片最大的看點莫過於前三部的小特工重新回到了影片。
兩位主角已經長大成人,或許從他們的表演中,我們還看得到曾經的回憶,至於這部《非常小特務4》,還是讓它徹底從我們的記憶中消失為好!
距该系列上一部已经时隔8年,那时候还小,第一次看的3D电影就是这个系列,如今不但主角已经长大沦为配角,记忆犹新的3D也升级成了4D。
豆瓣的评分总是很看脸,貌似所有人都是以故事内容去评分的,其实诸如《非常小特务》《蓝精灵》这种类型的电影完全不必带着深度去看,光是欣赏下滑稽的剧情去享受欢乐便好了。
虽然是在PC上观看的,但也不难看出,这是部完全照顾4D效果制作的影片,几乎全篇90%都是特效画面,交待剧情的内容很少,虽然只是在PC上看,但是也可以想象到如果在4D影厅里观看一定很爽。
虽然《非常小特务》一直都很赶技术前段,但貌似这几部都很不卖座,在两千年初第一部便3D面世,但是真正的3D直到10年后的《阿凡达》才被观众所真正接收,而这第四部直接跨步到4D形式,想必现下观众的口味仍在3D中意犹未尽,想要真正接受4D看来依旧需要时间啊。
如果这部电影的市场是小孩,ok,其实应该很不错。
多可爱的三个孩子,活泼,调皮,喜欢新鲜刺激,更想证明给大人看:我已经长大了。
总之,轻松搞笑是主线,放下心来,没有什么但颤心惊的枪杀,死亡什么的,这是喜剧片,不是吗?
如果这部片也献给大人,ok,唯一要记住的就是:珍惜你的家庭,珍惜你的时间,不要以忙为理由忽略了家人的真正感受!
当然,偶尔做做英雄爹地或妈咪也不错。
不过,相信电影发烧友是会开骂的了。
Y 的这什么破剧情,无聊白痴浪费时间啊,连一岁的小孩子都可以过肩摔,尼玛你是比月光宝盒的水龙头尿尿还厉害,还有那比较脑残的剧情,这刻意的巧合还叫巧合?
果真就是部“戏”,别以为弄两三个小美女小帅哥我就受了,没门!
恩,の,咕(╯﹏╰)b 该说的我说了,不该说也说了,我也有点脑残。
看看大部分人的评论都说烂片,幼稚。
摆脱大家,这个电影拍来就不是给大人看的。
这个电影告诉大人,要珍惜时间,要多花时间陪小孩这个电影告诉小孩,要珍惜大人陪的时间,而且电影里面很多创意都是可以提高小孩子现象能力。
有一点像动画片Charlie and Lola的感觉。
推荐给那些有小孩的家庭看。
49th HK討論後和身邊的人一致認為重女輕男的種族是一種虛構或者是幻象。最後站上屋頂的小曼證明了即使正義被小範圍伸張,大環境還是不會改變。什麼時候女性的墮胎自主權可以被正視?什麼時候女性墮胎不再算是一種污穢之事?
有一颗呼之欲出为电影节制作产品的心
SIFF 第一次看马来西亚电影 误打误撞给我买到了导演映后场 但这个片子真挺怪的 导演往里面塞了大量符号和隐喻 对大马社会没有基本了解的话很难解读 可惜叙事晦涩冗长的同时又缺乏真正的深度和锋利 对弃婴问题、性别议题、族群和宗教矛盾都是点到为止 看得我有点郁闷 全片印象最深的不是导演试图探讨的社会议题 而是对各种宗教和民俗仪式(尤其米南加保族 我在大马玩的时候没接触过他们)的细致描摹 还是很有意思的
马来西亚巫裔、华裔、印度裔三大民族表面和谐共处实则从不通婚融合,而不同文化身份的马来女性却遭遇着同样的弃婴之苦,贫穷、被强暴、疫情封城导致的怀孕等困境的展现跳出了点将式一字排开的生硬方式。外壳如此,实际上是一个生育困境里girls help girls的故事。观影体验:民俗风貌实在美丽,电影叙事也实在煎熬。
过于冗长了 无聊大于惊喜 这片子让我本就无聊的香港之行更加无聊了
2024tiff 看的人昏昏欲睡,从视听说没什么调度,即便是用了一些有想法的镜头,也没有太大作用。内容更别提了,以为张吉安去年和那扇门有竞争,这次拍了个类似的。实际上远远不如。叙事直给简单,导演毫无深挖的欲望。民俗的添加更像是大学生毕设的做法。婴儿与母亲身份的联系已屡见不鲜,想以题材夺人眼球也根本行不通。加半星给映后可爱的导演和演员
具备基础的人道主义视角,但对于如何避免议题的直陈、叙事的断裂、人物困境与解法的个例化戏剧化处理,导演所做的实在太少。若意图通过写实的社会派剧作剖析社会问题,单单依靠抖出猛料制造波澜未免太过取巧。以及,导演标志性的风土与民俗展示似乎仅起到点缀的装饰作用,甚至严重干扰着情境的构建。
(7/10)#HKIFF49 導演對伊斯蘭教的內容很了解 他本人好像是佛教徒 影片中用了很多宗教元素 比如蝸牛 通過他的講解可以了解很多這種宗教中的故事 以及母系宗族 完全重女輕男的部落 影片故事圍繞一個能夠幫助因為意外無法扶養小孩的母親的放置嬰兒的窗口 超過三十秒便無法反悔 來這裡的有被親戚強姦生下孩子的十四五歲女孩也有一聽說女孩懷孕就消失不見不負責任 導演說這種窗口是真實存在的社會情況 爭議很大 但有些不解女主在這裡做義工只為尋找自己曾經放在這裡的孩子 這種行為按道理來說不被允許 但院長反而會幫她尋找
还行
非常張吉安式的敘事,但其實已將「靈異」降到最低,且不斷用詩化的片段去橋接整個故事以及大馬多族中女性不同卻相似的困境。從多個角度去窺探大馬社會以及這個無解的話題,當搖籃中的嬰兒搖起他的小手,人心就被牽絆,而好的壞的回憶跟著形塑,但同樣的自私,保護,孤立也在侵蝕著人心。業的造就,便是如此形成,男性也好,族群也罷,甚至只是「網民」,作為暴力施加者,話語強加者以及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的謊話編造者,完全不自覺,反而不斷地強化對立,才是社會最大的悲哀。
#HKIFF49 很喜欢很喜欢。对弃婴这个议题非常感兴趣所以一直很期待,影片里有很多隐喻,幸好有导演映后谈对这些细节有更多了解。我个人喜欢看对不同种族不同宗教背景兼收并蓄的片子,第一次知道米南加保的母系社会,第一次知道碟子舞,也第一次知道如果新生儿不写明种族就默认为Muslin……会推荐给朋友们看!ps.片尾有王宛之的歌 好惊喜
好久沒看過這麼爛的電影了😒開頭幾個場景還拍得挺有feel,本來還有有點期待怎知接下來的劇情就猶如其他馬來西亞電影一樣毫不合理(光我散場跟朋友聊就可以挑出十幾個點出來了🌚)拍攝手法糟糕,然後很多情節設計是為了劇情推進而硬塞,本來還想為兩個很喜歡的女主(她們演出得很好)而禮貌三星,見過看到(又出現在馬來西亞電影)的qj橋段我真的不行了🌚故事出現這種情節本身不是問題,但他這樣呈現純粹就是想毫無意義且片面地噁心人🌚(想噁心人你學學熔爐好不)不行了,越打越氣,我給了很多次機會了(這次還拉了我朋友去看),馬來西亞電影掰掰最後再吐槽一點:説男人全部是壞這個主題沒問題,但你把所有男人角色除了片面的壞以外毫無屬性這樣咋說服人(生理女性都看不下去了)建議解決方法:改成GL
天堂就在母亲脚下,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可能对于宗教的、仪式的、符号的东西就算不懂也接受良好,我观感还不错,虽然追究起情节连贯性来好像不是那么连贯,没对上导演的电波。注意到拍了两次花车神游路过center前,第一次是从center外向内看,仙女的表演很正常;抓了神棍后从center内向外又拍了一次,仙女跟着DJ版音乐跳女团舞,是想说什么呢,宗教人士道貌岸然?也好想问center房顶的人影有什么寓意的。最后一个镜头戛然而止的很喜欢。Ivana唱的片尾曲很惊喜。#HKIFF49
这个导演几部戏都是有点东西的
TIFF 给我带来一些大马多元文化的震撼。直到映后见面之前,一直以为导演是女性来着...
hkiff49第一部~情节上有点散了,想讲的很多,但很多都没有很清楚。隐喻很多,没有相关的宗教背景有点难懂()但画面是美的色彩是美的。记一下“天堂在母亲脚下”,时不时拿出来品一下
hkiff2025*没看睡着是我对电影的尊重,大量长镜头做意义不明的动作和大量慢镜头可以媲美,顶多看懂一个丽心以身入局帮小曼捣破神棍老窝,但是其他呢,丽心男朋友跑了、弃婴过、找回儿子了,好,最后见不到,完了还给你来点舞蹈不知道攞景定赠兴,还有碟子舞那一段,我都怀疑把廖子妤整不明白了,太抽象了,导演最后q&a提及马来西亚、穆斯林、伊斯兰教、佛教的东西试图放进电影里面只让我觉得无力回天,救不了电影,尤其是这么多元素放一起,放可以,单独看也可以,但放一起拍成电影,我也真不知道最后表达什么意思
6.17 SIFF 映后
亚洲式恐怖